王叔和《脉经》针灸学术思想简析
2016-04-05王聪于冰张永臣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济南250014
王聪,于冰,张永臣(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济南 250014)
·文献研究·
王叔和《脉经》针灸学术思想简析
王聪,于冰,张永臣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济南 250014)
【关键词】王叔和;《脉经》;针灸学;学术思想
王叔和(201—280年),名熙,魏晋时期著名医家、医书编纂家,东汉末年山阳高平(今微山县两城)人。其人“性度沉静,博好经方,尤精诊处,洞识养生之道,深晓疗病之源”,著有《脉经》,并对《伤寒论》作整理编纂。《脉经》一书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又是一部保存了大量针灸资料的医学巨著,其中涉及针灸的内容约占全书的八分之一,对发展中医针灸理论和临床提供了借鉴,笔者现就其针灸方面的学术思想做一简析。
1 对经络系统的阐释
王叔和在《脉经》卷二的“平奇经八脉病第四”和卷六中,对人体经脉、经别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均作了系统论述[1]。王氏所描述的经脉循行,与《内经》基本一致,又有细微差别,如《脉经·卷六·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描述了足厥阴肝经的起止部位、循行路线、所交经脉以及络脉和经别:“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聚毛之际,上循足趺上廉……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中。”同样在卷六中,王氏亦是以如此方式,对十二经脉的循行所过部位、所交经脉、属络脏腑等做出了详尽描述。在《脉经·卷二·平奇经八脉病第四》中,王叔和也对奇经八脉逐一论述:“阳跷者,起于跟中,循外踝而上行,入风池……带脉者,起于季肋,回身一周。”《脉经》是继《内经》之后,对人体经络系统作出较早系统阐述的古籍。
除了详尽描述经脉循行外,《脉经》又阐释了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沟通上下内外的相互关系。正如《脉经》用“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虞。天雨降下,沟渠溢满,霈妄行,当此之时,圣人不能复图也。此络脉流溢,诸经不能复拘也”来说明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以及与十二经脉的关系。同时指出气是人体的根本,十二经脉正常的生理功能有赖于肾间动气,并强调了肾间动气是“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对五脏六腑以及十二经脉的功能起主导作用。通过对经络系统生理功能的阐述,增强了对人体的认识,深化了针灸经络理论。
2 对经络病证候的发挥
关于经络病证候,王叔和依照《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中有关的记载,对经脉、经别发病的临床表现进行全面的归纳与总结。如在《脉经·卷六·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关于心包经病证,便是以《内经》为基础:“是动则病手心热,肘臂挛急,腋肿……盛者,则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同时手心主经别为病,则“气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取之两筋间”。其关于心包经脉为病,基本与《内经》中“诸邪在于心者,皆在心之包络”“少阴之脉无俞”的理论一致,均把心经并于心包经。正是如此,在《脉经》“三焦手少阳经病证第十一”之后,并没有记载与三焦经相表里的心包经病证,而是以脏腑的病证结合经脉证候论述,把藏象学说与经络腧穴理论结合在一起,增强脏腑经脉病证的系统性,在前人的基础上是一大创新。
《脉经》对经络病证候的发挥,更在于对《难经》《内经》做了适当补充。如督脉为病,《内经》有“脊强反折”,《难经》也只是言“脊强而厥”,《脉经》则增加“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人风痫疾”等内容,使得督脉病证候更加详尽,完善了督脉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关于经络病的分型诊断,王氏也有独到的见解,他把各经脉脏腑的证候分为虚实两部分,具体阐发,区别于《内经》中单纯的虚实法辨证。如《脉经·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所云,肾实则“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实者,足少阴经也……足下热疼,四肢黑,耳聋”;肾虚则“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虚者,足少阴经也。病苦心中闷,下重,足肿不可以按地”,便对足少阴肾经为病以虚实两方面做出了关于脉象、症状、体征等的具体说明,此种论断概念清晰,条理清楚,对后世影响深远。
3 重视刺法灸法理论
《脉经》中关于针刺深度的记载,与前人比较有新的见解。《灵枢·经水》针刺深度较浅:“足阳明刺深六分,足太阳深五分,足少阳深四分,足太阴深三分,足少阴深二分,足厥阴深一分”。《脉经》则大大地超过了这个限度,指出:足三阳经的刺入深度达到了六至九分,足三阴经的深度也有三至六分[2]。如《脉经》有足少阳胆经“针入九分,却至六分”的记载,便指出了足少阳胆经为病的针刺深度可以六到九分,“却至六分”同时说明了针刺方法。相比于《内经》,针刺深度的增加说明了魏晋时期医家对人体解剖认识的增加和针具制造工艺的发展,深化了人们对于针灸腧穴、刺法的认识。
至于以灸法治病,在灸的壮数上,王氏所言与《内经》亦有很大出入,《内经》治病,最多可灸十壮,《脉经》首次提出最多可灸至百壮。《脉经·卷六·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有“肝病……又当灸期门百壮,背第九椎五十壮”,指出肝经为病的各种证候以及采取的方药和针灸方法,应灸期门“百壮”,背部第九椎“五十壮”。书中还有“灸期门百壮”“灸膻中百壮”的记载,灸的壮数的增加,是灸法的很大突破,开创了多壮数灸法的先河,推动了针灸学的发展,深化了灸法理论。
4 以脉象为基础,针药结合治疗疾病
《难经》提出“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脉经》沿用了这一方法。王叔和对三部九候的论述,大体同于《难经》,所不同的只是对“下部”的起点持有异议,《难经》说“下部”起于脐,而《脉经》说“下部”起于气街[3]。王叔和提出,治疗疾病必须以脉象诊断为依据,方药和针灸结合治疗。《脉经·卷四·辨三部九候脉证第一》有云:“……浮、沉、牢、结、迟、疾、滑、涩,各自异名,分理察之,勿怠观变,所以别三部九候,知病之所起。审而明之,针灸亦然也。”《脉经》卷二部分便就此列出了18种脉象所对应的病候症状以及采取的理法方药和选取的针灸穴位。
在治病方法《素问》选择上,王氏有单用针法、单用灸法、针灸并用的区别;在选穴原则上,有选取单穴、双穴和多穴的不同;在补泻手法上,有补法、泻法、补泻兼施的差异。总结卷二来看,有里证、虚证、寒证用灸疗和补法,表证、实证、热证用针疗和泻法的规律,但都是采取针药并用。王氏将脉象在针灸处方中的灵活应用,特别是以寸口六部脉与腧穴部位相对应的特点,如寸部脉出现异常,多取扶正散邪、助营强卫的穴位,如风池、风府、太阳、眉冲、中府、膻中等位于人体上部的穴位;关部脉出现异常,多取调理脾胃、疏肝解郁的穴位,如胃管、巨阙、章门、期门、膈俞等位于人体中部的穴位;尺部脉出现异常,多取助阳祛水、补元益气的穴位,如横骨、关元、天枢、气海、丹田等位于人体下部的穴位[4]。
5 归纳针灸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王叔和在《脉经·卷七》中,对针灸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做出了具体阐述。关于灸法的禁忌证,有“微数之脉,慎不可灸”,更是指出若烂用灸法,会使“血散脉中”;脉浮不可灸,若灸之,会造成“火逆”,并且“因火而动,咽燥必唾血”。同样的,对于灸法的适应证,王叔和指出贲豚而气从少腹上撞者、少阴病而其背恶汗者、少阴病而脉不至者、少阴病而下利者、伤寒者均可用灸法。关于针法,以同样的方式、大篇幅地介绍了其禁忌证和适应证,王氏提出的针刺禁忌有十三条,并有“所谓勿刺者,有死征也”的重点说明。针刺适应证,《脉经》认为太阳病、伤寒、热入血室之中风、太阳少阳并病、风厥、热病均可针刺。针灸适应证与禁忌证总结起来为:凡里证、虚证、寒证宜灸法;表证、实证、热证宜针法。凡表证未解,或者阴虚血燥者,禁灸,这些理论为医家进行针刺操作、保证针灸疗效提供了参考。
总之,王叔和所编写的《脉经》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又是论述针灸理论和临床治疗的重要医书[5-8]。在针灸方面,尤其是经络腧穴理论、刺法灸法及针灸临床治法等方面在前人的基础上有独到的发挥,因此,他不仅是一名卓越的脉学家,更是一名出色的针灸理论和临床大家,在我国医学史尤其是齐鲁针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刘德荣.王叔和《脉经》的针灸学成就初探[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9,9(3):39-41.
[2]赵峻岭,魏连海.浅谈王叔和的针灸学成就[J].针灸临床杂志, 1997,13(Z1):8-9.
[3]刘冠军,严玉林.王叔和《脉经》对针灸医学的贡献[J].吉林中医药,1981,1(1):1-6.
[4]张帅,张永臣.简析《脉经》对针灸腧穴学的贡献[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1):8-10.
[5]张丽,孙冰,殷晓轩.王叔和《脉经》阴阳脉法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7):2310-2312.
[6]陈婷.《脉经》注文探析[J].中医文献杂志,2011,(3):7-9.
[7]权春分.浅析王叔和《脉经》中针灸学术成就[J].光明中医,2009, (7):1229-1230.
[8]蒋力生.略论《脉经》的学术成就与版本系统[J].江西中医药, 2007,38(1):79-80.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460/j.issn.1005-0957.2016.04.0480
文章编号:1005-0957(2016)04-0480-02
收稿日期2015-09-28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课题(J14WC55)
作者简介:王聪(1990-),男,2014级硕士生,Email:18364170208@163. com
通信作者:张永臣(1968-),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针灸学文献和临床应用研究,Email:zhangyc5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