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逻辑与路径
2016-04-05苏发金王茹婷
苏发金, 王茹婷
(1. 三峡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2. 中共宜昌市委党校 经管教研室, 湖北 宜昌 443000;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会计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3)
山区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逻辑与路径
苏发金1,2, 王茹婷3
(1. 三峡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宜昌443002; 2. 中共宜昌市委党校 经管教研室, 湖北 宜昌443000;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会计学院, 湖北 武汉430073)
摘要:绿色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绿色成为我国城镇发展的主体要求。山区具有绿色发展的自然条件,内含绿色城镇化的天然逻辑,应为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模范区域。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发展方式亟待转型,山区城镇化与绿色城镇化相对照还存在一些问题。促进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必须根据山区特点,以绿色标准规范山区城镇建设与改造,大力发展山区生态产业,统筹山区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山区;绿色城镇化;逻辑;路径
一、引言
山区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疆域辽阔,区域地形地貌丰富多彩。分区域来看,我国西部地域广袤、人口稀少,东部土地稀缺、人口稠密,北方地域广阔、土地肥沃,南方山水精致、物产丰富。我国陆地区域主要由山区构成,山区(包括丘陵和高原)面积663.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9.1%。我国山区人口为6.74亿,占总人口的55.7%。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区提供丰富的宝藏,滋养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山区城镇化为山区地理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沉淀,城镇化主导的城乡建设由所在地的文化风俗与自然环境所决定,也反映了山区独有的区域特色。区域呈现的面貌往往最有生命最有特色,因此,山区城镇化不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缩影,也是区域文明的象征。如何让山区城镇化依归山区绿色的本质,以绿色城镇化发展成就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并承载地方文化,促进其传承并演变为地方文化的组成部分成为当前山区城镇化面临一个艰难选择。
绿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主题[1]。1989年,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提出绿色经济概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等相关概念共同发展,绿色经济概念和理论逐步清晰,实践的功效逐步显现;2008年,为应对金融危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出绿色经济倡议(GEI),推动各国在经济刺激计划中重点关注绿色经济产业,并将绿色经济定义为可提高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显著降低环境风险与生态稀缺的经济;2012年以来,世界各国实践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并成为优先发展领域。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将绿色发展确定为两大主题之一,大会文件《我们憧憬的未来》号召各国发展绿色经济。我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强调,尊重自然格局,合理布局城镇,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2015年我国提出绿色化概念,“四化”同步升级为“五化”同步,即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城镇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就是所谓的绿色城镇化。学者们认为,绿色城镇化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有序、集约开发与绿色发展相结合,城镇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资源节约、低碳减排、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新型城镇化模式[1]。资源节约与低碳减排是绿色城镇化建设方式,环境友好与经济高效是绿色城镇化的终极目标。绿色城镇化应以创新为基础,通过科技、体制、管理、政策等全方位创新,形成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全民参与的新型城镇化。
山区的绿色发展必须由绿色城镇化来引领。在我国政府提出的“五化”当中,工业化与城镇化是最为基础性的内容。人类文明向前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即为现代化,而现代化这辆大车的两个车轮是工业化与城镇化[2]。十七世纪发生的工业革命导致了人类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集中成为提高经济效率的主要方式,资源的集中、人的集中、信息的集中和市场的集中,为工业化突飞猛进提供可能,为集中提供空间的任务落在了城镇化身上。在工业化的初期,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发展的空间。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城镇化的任务是为工业化提供人,即拥有知识拥有技术的人,此时的经济由资源经济变为人才经济或创新经济。工业化成果应用于农业与服务业,成就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绿色化则是对工业化与城镇化方式的要求与界定。由此看来,工业化与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主旋律,山区经济发展也离不开这个普遍规律,但山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其经济发展还承担保护环境、融入自然和修复自然的责任,所以山区城镇化对绿色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山区应成为绿色城镇化的先行者[3]。本文所讨论的山区界定为环境友好型山区,一些环境脆弱山区不适宜人类居住,不适宜城镇化。
二、山区城镇化绿色发展的逻辑
1.山区地理特色为绿色城镇化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山区地理特色为其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并使绿色城镇化具有远大前景。山区是地貌表现为山地的人类活动区域,山地地形决定了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山区的特色来源于山地的一系列特性,山地是具有一定海拔高度和坡度的陆地表面单元,具有垂向的突出性和水平的延伸性,山地皱褶增加了山区陆地的表面积,同时也增加了生物群体也包括人在内的生存与活动空间,为山区生物种类多样性提供可能[4]。山地也是世界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陆地的主要地貌骨架,其面积占整个陆地的30%。山地成为一个各具特色的自然与经济综合体,山地热量和水分条件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发生变化,引起植被、土壤的垂直分布变化,农业生产方式因此而变化。高大的山体或高原对大气环流产生屏障作用,不同的坡向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或丰富的垂直带谱。山区是自然地理的分界线,将不同的农业进行区隔,形成农业多样性与农业特色。山区人口虽仅占世界人口的10%,但直接或间接依赖山地资源生活的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30%~40%。山地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是人类开发利用的最主要的自然资源。山地的自然风景和宜人的气候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大多数自然保护区由自然生态系统或富含珍稀动物、植物种属的山地地区组成。山地的地理特色与功能决定了山区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为山区经济发展的引擎城镇化绿色发展提供空间,并使之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与发展愿景。
山区自然地理使城镇的形成与发展成为可能。山区富含水分,成为平原与丘陵地区的“水塔”,控制着水系发育。“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山地是水系发育的根基。山地土壤和植被汇聚空中水汽,形成自然降雨,山区降水多于平原。山区又由于高山的抬升,降水充沛,促进河流体系发育。在交通资源缺失的情况下,水上运输是经济发展重要工具,河流便成为重要的物流通道,润滑经济交易,促进城镇经济繁荣和人口向城镇聚集。因此,水成为城镇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城镇往往依水而生,因水而建,靠水而兴。再者,山区大山所富含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为山区城镇工业发展提供原材料,山区海拔高度落差大,气候区隔分明,水分湿度与温度差异有利于山区发展特色农业,规避因为平整土地稀缺难以进行规模化生产对山区农业发展的限制。山区自然风险高于平原与丘陵地区,但山区内各区域自然风险发生的概率不同,城镇往往建在容易规避自然风险的地方,人口与经济活动在城镇这些相对安全的地方聚集有利于减少自然风险的破坏。
2.山区人与自然融合发展的本质要求城镇化绿色发展
山区人口在城镇聚集为自然发展留下空间,提高资源利用的有效性,防止人与自然的分异与对立[5]。人口离开乡村迁移到城镇形成聚集,表面上看形成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分离,到非农产业就业也似乎是人与最自然的产业——农业的诀别。但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同于动物的重要表现是不仅只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且总是想从自然中获得更多的东西来实现需求的最大化,所以自然资源相对人类的需求来讲是稀缺的。为了扩大生产,满足人类永无止境的需求,同时又尽量低水平地消费环境资源,人口在城镇的集中,减少因人散居所造成的对自然大面积的侵害,降低经济交易成本,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所以城镇化通过人口与经济活动空间的集中能有效减少人口分散对自然资源所造成的无序掠夺式开采,又通过规模化充分发挥城镇资源的经济效能。
山区自然生态的维护与修复需要城镇化实现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6]。山区植物的生命过程循环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更新。动物对自然的要求只在于满足种群繁衍与生存的需要,它们在山区的活动一般不会对山区自然生态环境形成多大的伤害。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有限的山区资源相对于人无穷的欲望而言永远稀缺,人在山区的生命足迹往往会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在山区城镇化主导经济发展的当下,城镇化既发挥了集中所带来的聚集效应,又将人类经济活动集中于山区城镇区域,不但减少人类对自然的伤害,也给城镇以外区域生态环境有自我循环和自我修复的机会,促进山地孕育生物多样性得以延续。让山地系统复杂多样的创造生灵万物的神奇得以保持,使山区环境各异所建立的生物多样性宝库或物种基因库得以续存。城镇化有助于构建人与山区自然和谐相处的山区环境,维护其本来面貌。
3.绿色城镇化是山区发展的手段与归宿
城镇化是山区经济发展的引擎,绿色城镇化确保山区发展不破坏自然环境[7]。山区发展绕不开城镇化这条道路,但是如何做到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完好共存,这对城镇化发展方式提出了要求,绿色城镇化成为必然选择。山区绿色城镇化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山区资源丰富,有些资源且极珍贵,人类活动在某些区域的减少有利于环境资源的自我循环、自我修复。有效避免人类在山区的无序活动导致地理特色退化,如地形地貌因人类开垦而变形、生物植被面积减少、物种数量缩减乃至某些稀有物种绝迹,水土流失、滑坡等次生灾害频发等等。人口向城镇集中,还自然一个本来面目,将人对自然的干预或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另外,山区人口稀少,若散居各地,公共设施无法完好布局以满足居民需要,人口集中于城镇,居民所需要的水、电、路、教育卫生等能得到较好满足,能降低政府的投入成本。
绿色城镇化促进城镇有效融入山区自然。城镇作为人类的发展成果,体现了人的价值追求。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人类为了改善自身生存状况,从自然中获取财富,在工业化过程中过度开发自然利用环境,与自然出现分异,但人终究属于自然,人与自然的融合才回归到人类发展的本源,山区绿色城镇化就是人回归自然的表现。作为陆地重要组成部分的山区有自然生命,孕育于山区的城镇作为山区的重要部分承载着人类的经济价值观,从而也应该有生命表象,山区城镇与绿色自然因为人的需求融合为一个生命有机体成为必然。山区城镇的生命通过它对自然的归依、自然脉络走向的遵从来体现,在这个大逻辑下,城市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彰显城市的秩序、生机与活力。城镇有自己的更新机制,它的新陈代谢应顺应城镇发展与自然环境的肌理,城镇更新应尊重城镇发展的内在规律。山区城镇的生命与发展规律,离不开它生长于斯的山区空间地理特色。城市的风貌本千差万别,差别的根源就是城镇所在区域各具风貌,千篇一律、失去特色的城镇没有生命可言,因为它失去了对自然母体的依赖与遵循。
三、山区城镇化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1.山区城镇化建设中资源浪费严重
绿色发展要求资源节约,在使用自然资源如矿藏、能源、水、土地等时集约开发与节约利用。资源节约要求资源高效利用、物尽其用和杜绝浪费,一是要保护性开发利用资源,防止二次开采、无序开采,通过开采技术创新,在资源开采中注重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二是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减少能耗,促进资源重复利用与循环再生。三是山区城镇生态紧凑发展。高效利用土地,城镇建设体现生活方便,生态优美。
当前山区城镇化忽视城镇建设土地资源稀缺事实,盲目套用平原城镇“摊大饼”发展模式[8]。山区城镇化发展模式为政府主导,在当前政绩考核制度下,唯GDP现象普遍存在,盲目追求数量,城镇发展求大求全,完全不顾山区自然生态、山脉水脉走向约束,劈山断水,平整土地,以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这既破坏了山体植被,又人为改变了山水脉胳。其次是山区城镇化发展粗放化,高消耗与低效率并存,盖大楼与大社区,建大路与大广场,追求形象气派。既增加水泥、钢材、电力和石油消耗,又增加了建设成本和通勤成本。山区发展过度依赖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因为技术水平低往往无法实现循环生产。保护环境资源的意识差,对自然资源的保持能力弱,保护性开发的力度不够。
2.山区城镇化建设中碳排放水平较高
绿色城镇化本质要求降低二氧化碳与污染物的排放量。人类在进行工业化生产时,采用机械方法和化学方法改变物质形态生产出自己所要的产品,整个生产过程需要消耗能源,排放污染物和碳物质,当排放量低于一定水平时,自然环境可以自然消化,但排放量超过一定水平时,就会形成对自然环境的巨大压力。山区绿色城镇化一是要低碳发展。发展低碳生产方式、低碳生活模式,建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促进企业低碳生产、家庭低碳生活。二是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废物处理技术,加强城镇废物消化能力,降低废气、废水、废物排出水平,有效利用“三废”。
山区城镇化主导者往往认为山区城镇化背靠广袤大自然,废物消化能力大于平原丘陵地带。所以,山区城镇化中降低碳排放和水污染物排放量的政府意识和公众意识较为淡薄。因此,很多山区城镇发展中污染严重而不受节制,对废物的处置较为随意,无害化处理水平往往较低,导致山区城镇污物四溢,无人问津。由于没有建设规范化和规模化的废物处理厂,很多废物靠自然环境来消解。对企业没有制订严格的排放标准,企业排放监控也不太严格,导致山区生产高碳排放远远高于平原城镇。由于山区背靠大山,人们总以为青山绿水是天然净化物,山区城镇居民家庭在排放问题上也不太在意。
3.山区城镇化建设还谈不上环境友好
环境友好要求人与自然的融合共生,绿色城镇化关注山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具有不可分割性,山区环境保护的任务除了城市区域,还包括城镇以外区域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生态空间、水与大气环境及声环境保护等。生态建设主要是指山区生态维护与生态修复。首先是城镇化建设中不要破坏或伤害环境,如果出现环境生态破坏现象要采用人工或自然的办法进行重建。生态维护与修复需要现代技术支持,所以环境友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国山区由于交通发展滞后于平原丘陵地区,经济发展从整体上看相对落后,导致山区城镇化粗放低效和急功近利,生态维护往往停止在口头上,实践中为了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关照极少。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不断发生,最常见的就是挖山劈山,破坏植被,切断水脉,改变地形地貌,城镇发展不但没有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反而造成人与自然的隔绝与分离,住在山中,但望不见山,看不到水。常常是自然的山脉水系被破坏,而另起炉灶修假山假水。很多山区城镇在规划建设中,不太注重生态廊道、生态网络与生态屏障建设,错误地认为山区有自然的廊道与屏障,城镇化对山区环境的破坏和自然的影响微不足道。
4.山区城镇化建设经济效率不高
绿色城镇化要求城镇经济高效发展、内涵发展,尊重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山区城镇化发展中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与城镇发展定位,科学规划人口规模和开发强度,经济发展不能损害自然生态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对资源的适度开发与利用。城镇化发展不能只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在自然资源日益稀缺的当下,城镇化应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降低生态环境成本,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空间结构,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发展水平滞后的山区,为了追赶发达地区,提出跨越发展的口号,追求高速发展的动机与目标,使得山区城镇化重速度轻效率、重数量轻质量。城镇建设过分追求城镇面积达到多大规模,人口数量达到多少,不顾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对城镇规模的要求。为求政绩,盲目修建形象工程,浪费本来极为宝贵的建设资金,有些地方盲目招商引资,不注重本地企业培育,造成经济投入较大,经济回报极低的问题。
四、山区绿色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1.遵循山区特点推动绿色城镇化
把握山区特色是城镇化绿色发展的基础。山区城镇化发展根植于山区地理环境之中,绿色城镇化要彰显山区地理特点。山区的地理界面、生态界面和环境界面相互作用和彼此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地理生态格局,在不同的尺度情形下,表现出不同的作用和效应。如山体的坡向、走向、峰岭和沟谷,不同空间尺度组合有不同的效应,在景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健康水平上,形成多种差异和空间尺度的级联效应[9]。
山区城镇化首先要研究本区域地理演化。它包括山地的形成、发展和演化;山地动物、植物、土壤分布规律;山地自然资源的分布;山区人口分布和迁移规律;山地地区干旱、水涝、山崩、滑坡、泥石流、雪崩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及其预报和防治;山地生态环境变化和人类经济活动对山地的影响等。其次是在深刻把握本区域地理特点的基础,制订本地城镇化的发展基调与发展规划。一个山区城镇采取哪种发展模式,要按遵循地理文化特点、历史发展走向,比如资源丰富地区,可以布局资源型产业引导城镇发展;有的山区城镇宜发展矿产加工业,有的宜发展旅游业,有的宜发展特色农业及其加工业,有的处于交通枢纽位置则宜发展交通物流业等。在确立产业发展基调之后,根据区域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城镇体系、城镇布局和城镇规模。
2.以绿色标准规范山区城镇建设与改造
推进绿色城镇化,首先要更新发展理念。绿色建筑本质要求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及环境友好等,满足人的舒适性、健康性等。城镇由一个个建筑单元组成,建筑单元的绿色化才能促成山区绿色城镇化发展。我国城镇化发展转型,要由以前孤立关注建筑单体特点向构建绿色生态城区转变,促进绿色建筑成片成区,实现规模化发展;由只关注新建筑新区域的绿色低碳向新老建筑一同关注、新旧区域同步发展转变;由只孤立关注城镇区域、忽视农村区域向城乡同步绿色化方向转变[10]。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一是实现山区城镇新建筑、新区域的绿色化。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严格落实城镇新建建筑强制性节能标准。到2015年末,山区城镇新建建筑也要有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二是山区城镇建筑要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道路建筑应依山而建,尽力减轻道路建筑对山体、绿色植被的破坏。避免拆毁既有建筑,旧建筑旧区域进行绿色改造,既要传承城镇发展的历史文化,提升城镇的历史文化品位,又要降低人为城镇改造对城镇文化与生态脉络的破坏。
3.以生态产业发展推进山区绿色城镇化
以生态工业引领本地城镇化发展。工业化的本质是人类将一切科学成果应用于所有产业。科学技术最先应用于工业领域,掀起工业革命,促进人类物质财富与人类文明成果的聚集增长,工业化成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工业化的本质就是将工业生产的先进理念、技术管理应用于各产业的生产过程,应用于农业领域就是农业工业化也即农业现代化,应用于服务业就是当前流行的信息化。所以,山区的工业化首先是应用科学技术促进生态工业发展。加快工矿企业技术升级步伐,促进选矿、开矿、用矿精细化,高效利用矿产资源,避免二次开采利用。培育新兴高科技工业产业,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发展人才智力工业经济。支持低碳、新能源产业发展,引导循环经济做大做强。
以生态农业为山区产业发展总基调。围绕农业现代化目标,推进城镇化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利用山区山系特点打造农业产业链。山区是生产特色农业产品的广阔基地,根据山区地理、气候和水分条件选准农产品品种,形成农产品地方特色,增加其市场价值。大力发展与当地农产品相关联的农业加工业,成为山区城镇工业产业的主要构成。山区城镇农产品加工既能带动本地农村生产发展,又能降低因为工业发展对本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还可拉动本地非农就业,使农民实现“离土不离乡”的转移。
大力发展山区旅游业。山区拥有的最大资源就是绿色自然,绿色自然形成最优质的旅游资源,地理风貌、自然景观、植被特色、文化渊源和建筑文明都是山区旅游资源的有机构成,形成山区的旅游特色。一个地方不挖山、不断水、不砍树,就是在增加旅游资源的资本价值含量。山区不宜过分强调旅游景点打造与修建,适合开发全境旅游,强调处处是景点,置身即境区。对每一道山、每一条河、每一个建筑的保护就是在打造和提升旅游景区的品质。将绿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纳入旅游业产业链。
4.以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山区绿色城镇化
山区绿色城镇化要将城镇与乡村融为一个整体。山区城镇是人口、资源和市场集中的场所,提升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水平。但是人口、资源来自广袤的农业区域。农业区域是城镇发展的后备资源库,也是城镇发展最为广阔的自然生态屏障。山区城镇化绿色发展必须以全域城镇化为基本条件,农村区域是城镇化的有效组成部分,应该把整个区域当作一个整体来规划开发,同步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绿色城镇化可沿城镇乡村化和乡村城镇化两条主线同步展开,城镇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在发展中充分融入乡村元素,让居民在城镇中居住生活能“看得见山,望得到水”。在乡村发展中将城镇元素植入乡村区域,改变山区农村落后面貌。提高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将城镇管理方式与城镇居民生活方式植入到农村社区[11]。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山区绿色城镇化,一是因地制宜地对城镇进行长期规划与设计。合理安排城镇体系与城镇布局进行,增强城镇之间交通的互联互通,加强城镇之间经济联系,实现城镇发展在宏观层面的有序与高效。二是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凸显山区地方区域特点。三是建设紧凑型城镇,高效利用土地和自然空间,提升城镇的承载力。四是以人的发展为绿色城镇化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映成趣是绿色城镇化的最高境界。具体来看,居住环保舒适,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及时跟进,人文环境日益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环境公正公平,居民幸福指数日益提升,这都是以人为本的价值体现。五是建设山区特色小城镇和特色乡村。区域不同,山水不同,人不一样,文化有差异,城镇与乡村作为文化结晶就自然存在差别。只有差别化的城乡建设才是自然的、环保的、生态友好和彰显特色的。建设有特色的山区城镇与乡村,重点在于对地方文化的保护,包括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保护历史建筑与民族风情建筑,杜绝乱拆乱建,打造一批历史古寨古村古镇。发挥山区地理特色优势,不同山区的城镇与乡村应各具特色,杜绝城镇千篇一律、大同小异。
参考文献:
[1]魏后凯,张燕.全面推进中国城镇化绿色转型的思路与举措[J].经济纵横,2011(9):15-20.
[2]苏发金,熊珊.宜昌新一轮城镇化模式选择[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52-56.
[3]刘肇军.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城镇化问题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3):96-99.
[4]任克强,聂伟.环境危机治理与绿色城镇化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2014(8):15-22.
[5]王帅,徐筑燕.贵州绿色城镇化发展思考[J].经济视角,2012(4):4-6.
[6]李佐军,盛三化.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推进绿色城镇化进程[J].经济纵横,2014(1):39-43.
[7]高红贵,汪成.生态文明绿色城镇化进程中的困境及对策思考[J].统计与决策,2014(24):64-65.
[8]周舟.探索新型绿色城镇化道路[J].改革与开放,2015(7):4-5.
[9]周国梅,等.亚洲绿色城镇化的挑战与政策选择[J].环境经济,2013(12):26-29.
[10] 董战峰,等.中国新型绿色城镇化战略框架研究[J].生态经济,2014(2):79-82.
[11] 洪大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与生态现代化——以环境社会学为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12(9):82-99.
[责任编辑:马建平]
收稿日期:2016-04-2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路径研究”(14BJY123)。
作者简介:苏发金,男,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共宜昌市委党校教授,经济学博士。王茹婷,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F 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16)04-00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