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大棚番茄-夏台湾小白菜-秋冬西芹高效栽培模式
2016-04-05姚桂芳陶先东张宏生
姚桂芳陶先东张宏生
(1.江苏省南通市滨海园区社会管理局,江苏南通226300;2.江苏省南通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江苏南通226300)
早春大棚番茄-夏台湾小白菜-秋冬西芹高效栽培模式
姚桂芳1陶先东2张宏生2
(1.江苏省南通市滨海园区社会管理局,江苏南通226300;2.江苏省南通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江苏南通226300)
随着南通市滨海园区城镇化的发展,园区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为满足园区居民对蔬菜的消费需求,我们摸索出了早春大棚番茄-夏台湾小白菜-秋冬西芹高效栽培模式,大幅度提高了设施蔬菜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现将该种植模式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茬口安排和效益分析
番茄于上年10月中下旬在大棚内播种育苗,3月中下旬陆续上市,每667m2产量3000~4000kg、产值8000元左右;5月下旬~8月上旬播种台湾小白菜,播后25~30d开始采收,每667m2产量1500~2000kg、产值6000元左右;西芹于7月中下旬播种育苗,9月中下旬定植,12月上中旬开始收获,每667m2产量4500kg、产值13000元左右。3茬合计每667m2收入27000元、净利润15000元以上。
2 栽培技术
2.1早春大棚番茄
2.1.1品种选择
应选用耐寒、高产、抗病的番茄品种,如凯越、欧宝等。
2.1.2适期播种,培育壮苗
上年10月中下旬在大棚内采用72孔穴盘播种育苗。用55℃温水烫种15min后再用28~30℃温水浸泡10~12h,搓去种皮附着物,捞出种子,用湿布包好置于25~30℃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d用25~30℃温水冲洗1次,待70%种子萌动时选择晴天上午播种。穴盘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播种,每穴播种1粒,覆土厚1cm,扣小拱棚,覆盖地膜,以提高地温。播种后白天保持28~30℃、夜间18~20℃;出苗后揭开地膜,降低温度,白天保持25~28℃、夜间10~15℃。苗期一般不追肥,如出现叶片黄化等缺肥症状时,可叶面喷施0.1%磷酸二氢钾溶液。营养生长过旺,可喷施矮壮素。不干不浇,严重干旱时,选晴天上午喷灌小水。
2.1.3定植
定植前,每667m2施腐熟农家肥4000kg、45%硫酸钾复合肥(N∶P∶K=15∶15∶15)30~50kg作基肥,深翻耙平,开沟筑畦。幼苗长有5~6片真叶时选择晴天上午定植,每667m2栽3000株左右。
2.1.4田间管理
2.1.4.1肥水管理
定植时浇定植水;定植后5~7d,视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浇1次缓苗水,然后蹲苗10~15d;当第1穗果直径3cm左右时进行第1次浇水追肥,每667m2施45%硫酸钾复合肥(N∶P∶K=15∶15∶15)20~30kg,之后每隔7~10d浇1次水;第2穗果和第3穗果膨大时,分别进行第2次和第3次追肥,每667m2追施45%硫酸钾复合肥15~20kg;采收后期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可追施1次速效肥,延缓植株衰老。
2.1.4.2植株调整
采用吊架或四角架式栽培,搭架后及时绑蔓,每穗果下绑1次蔓。采用单秆整枝,第1侧枝长到6~9cm时第1次打杈,以后及时打杈。第5穗花序出现后留2~3片叶摘心,及时清除老叶、病叶。
2.1.5病虫害防治
育苗基质可拌入50%多菌灵WP进行消毒处理,混合比例为1500∶1。番茄生长期主要防治番茄灰霉病,应加强大棚通风,降低湿度,发病初期可用50%扑海因800倍液或40%施佳乐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药剂交替使用。斑潜蝇每667m2用75%潜克10~15g喷雾防治。
2.1.6采收
3月中下旬番茄开始陆续上市,收获时不宜留太长果柄,以防运输时相互碰伤。
2.2夏台湾小白菜
2.2.1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好、品质优、商品性好的小白菜品种,如珍快大、金品优选快菜等。
2.2.2整地施肥
深耕土壤,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600kg、48%三元复合肥(N∶P∶K=16∶16∶16)20kg作基肥。6m宽大棚筑2畦,畦宽280cm、沟宽40cm,耙细整平后,隔夜浇足底水待播。
2.2.3播种
小白菜种子拌细土撒播,6m宽大棚播种量30~50g。播后用遮阳网浮面覆盖,遮阳保湿,棚顶覆膜加盖遮阳网,打开裙边膜。待小白菜齐苗后,揭开平铺在畦面上的遮阳网,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2.2.4田间管理
小白菜生育期较短,施肥一般以勤施、轻施为佳。在施足基肥基础上,视小白菜长势结合浇水每次每667m2追施尿素5kg,每隔5~7d施1次。如遇干旱,除加大追肥时用水量外,还应在早晚浇水,满足小白菜生长对水分的需求。若遇台风暴雨,应注意及时清沟排水。
2.2.5病虫害防治
夏季温度高,病虫害发生严重,宜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可采用“1膜2网”覆盖技术,小白菜种植在25目白色防虫网内,还可利用黄板诱杀蚜虫。
2.2.6采收
夏播小白菜一般在种植后25~30d开始采收。
2.3秋西芹
2.3.1品种选择
选择耐寒耐热性强、生长速度快、长势旺盛、株型紧凑、品质脆嫩、纤维极少、色泽黄亮、适宜冬春保护地栽培的西芹品种,如北斗加州王、北斗西芹、小太阳等。
2.3.2种子处理
芹菜种皮革质、坚硬,透水能力极差,播种后发芽较慢。为促进种子发芽,保证苗齐、苗全,播种前应进行浸种催芽。用55℃左右温水浸种15min,不断搅拌,待水温下降后再浸泡10~12h,随后用清水淘洗干净,用湿纱布包好置于种子培养箱内催芽,每d定时取出种子淘洗1次,15d左右、80%种子萌动时即可播种。
2.3.3适期播种,培育壮苗
7月中下旬播种育苗。播种前结合整地施腐熟有机肥作基肥,深耕细耙,6m宽大棚筑2畦。宜选阴天或傍晚播种,播前畦面浇透水,待水渗下后播种,覆土厚0.5cm,每667m2用种量60g。播后每667m2喷施33%施田补EC100~150mL,覆盖遮阳网。幼苗出土后及时间苗,拔除杂草。2片真叶展开时第2次间苗,苗距3cm。2~3叶前保持土壤湿润,以后做到见干见湿。2片真叶时开始施薄肥,结合浇水每667m2追施尿素5kg,苗期共施肥5~8次,注意增施磷肥,促进壮苗。
2.3.4定植
定植前,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5000kg、51%三元复合肥(N∶P∶K=17∶17∶17)50kg,深翻整平,6m宽大棚筑2畦。幼苗长至8~9片叶时定植,定植深度以不埋住幼苗心叶为准。定植前1d浇透水,定植后浇1次小水。
2.3.5田间管理
定植后第2d下午浇1次缓苗水,每隔2~3d浇1次水。10d后缓苗结束,应适当蹲苗,但时间不宜太长,以促为主,促控结合,加强中耕除草。蹲苗结束后,新叶大部分展开,扣膜保温,每667m2追施51%三元复合肥30~50kg。前期由于温度较高、水分蒸发速度快,可增加浇水次数;后期气温下降、叶片遮荫,尽量少浇水,以防湿度过大引起下部叶片腐烂。每次浇水要配合追肥,每667m2追施尿素15kg。当外界最低气温降至5~6℃时,夜间放下裙边膜并压紧;白天温度达25℃时进行通风,随着天气转冷,应减少通风量;11月中下旬,除在中午短时间通风外,应以保温为主;夜间温度降到0℃时,应扣小拱棚保温。
2.3.6虫害防治
秋冬芹菜虫害主要有斑潜蝇和蚜虫,斑潜蝇每667m2可用75%潜克10~15g喷雾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2000倍液喷雾防治。
2.3.7适时收获
12月上旬开始分批上市,收获时沿叶柄部茎盘切去根部,成株收获上市。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信息摘编
农兽药残留问题突出食药监总局将与农业部联合执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在2016年度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食品抽检结果来看,农兽药残留问题依然突出,农兽药残留不符合标准占不合格样品的3.8%,主要是检出“瘦肉精”、孔雀石绿、三氯杀螨醇等禁限用兽药和农药。对于农兽药残留问题监管,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二司副司长崔恩学介绍,总局进一步加强了与农业部的合作,同时,把食用农产品的抽检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在市县一级的抽检结果中主要突出对农兽药残留问题的监管。
(姚春霞整理;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