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地记者方大曾的镜鉴意义——读冯雪松《方大曾:消失与重现》

2016-04-05乔攀

军营文化天地 2016年2期
关键词:战地记者小方

文/乔攀



战地记者方大曾的镜鉴意义——读冯雪松《方大曾:消失与重现》

文/乔攀

在中央电视台高级编导冯雪松等人历时19年的持续努力下,2015年,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特殊年头,方大曾,或者,小方,成为了热词。之前漫长的时光中并不被多数人所知晓所熟悉的《大公报》战地记者方大曾,以“中国的罗伯特·卡帕”“第一位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战地记者”“七七卢沟桥事变报道第一人”等称谓,在新闻史学界和公众舆论中引起了很大反响。中国新闻史学界泰斗方汉奇对方大曾抗战新闻摄影的艺术水准和历史价值给予充分肯定。2015 年8月,中国记协专门召开座谈会,肯定和弘扬冯雪松挖掘方大曾、报道方大曾的非凡工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15年12月召开了“方大曾及抗战报人学术研讨会”,对方大曾的摄影艺术、历史地位等给予充分肯定。冯雪松所著《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从2014年10月初版到2015年底,已经四次再版,并有繁体字版在境外发行,在新闻史、摄影史、文化史爱好者中一时“洛阳纸贵”。

方大曾,这位战地记者先驱如彗星般闪过历史的天空,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和不朽的价值阐释了新闻工作者的人生选择和崇高理想。在媒体环境深度变迁、传媒转型不断深入的今天,面对记者职责认知出现部分错位、偏移的现实问题,审视和发扬方大曾短暂而光芒夺目的新闻活动——尤其是在1936年绥远抗战前线和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的华北抗日前线——所蕴含的爱国热情、人文情怀和职业精神,对今日新闻记者提升素质、增强定力,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

《方大曾:消失与重现》

冯雪松著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记者小方曾与抗战将士同袍、同仇、同生死。这启示我们:相机纸笔就是记者的枪,枪的自觉、枪的担当,赋予相机纸笔真价值、真重量。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7月10日,小方简单整理了相机和行李,匆匆奔赴前线,成为抵临卢沟桥前线报道的第一人。在前往的途中,他被日军拦下并怀疑是中国军队的侦探,理由是新闻记者没有这样的勇气。也许日军无法理解,这不惧生死的背后正是小方与生俱来的使命感。正如冯雪松在《寻找方大曾》一文中所言,他是在“用生命当火种”。在一次采访中,小方需要穿越两个军事要点间60里的荒漠地带,而荒漠里一向土匪出没,异常危险,所在地驻军的团长劝阻小方不要再前行,小方却告之“此来是必须达到目的”。他在隆隆的炮火中穿梭,与抗战的将士们共赴战场,用记者的枪——相机纸笔——履行记者的使命,去记录侵略者的残暴行径,去描述抗战将士的英勇战斗,去呈现战争带给普通老百姓的灾难与痛苦。炮火和迎面指来的枪口,只能增添他生命的色彩。而对于他来说,照片就是他的生命。他的作品里有一张照片是一名战士正趴在战壕上射击,对面就是进攻的敌人。此时的小方正身处战壕,拍下了这张照片,子弹从他的头上呼啸而过,他却完全不在意。

在一张名为“光明的保卫者”的照片中,祖国的大好山河向远处延伸而去,头顶却是一片浓厚的乌云,一个孤零零的山头上,一名战士手持钢枪,坐在那里出神地望向远方。也许这正是小方当时的心境,他自己就是那名战士,而守卫被乌云遮挡的光明就是他的使命。反观当下,社会转型、媒体变革之际,记者们的自觉与担当,正在逐渐丢失,如同小方所处的那个时代一样,渐行渐远。记者的镜头笔下,多的是美景如画,却少了普通民众:多的是世俗金钱,却少了家国情怀:多的是“自由”“专业”,却少了社会责任:等等。市场化的媒体可以如此,自媒体可以如此,但是党报、军报绝对不能如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小方等一批战地记者的自觉与担当,需要我们去传承,这是实现强军梦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先行者小方开创战地记者的独特风格、独特气派。这启示我们:战地的行思记录,应以家国情怀为心,以战壕真实为骨,以人文精神为血肉。

书中,有这样一张照片格外引人注目,荒芜的戈壁滩上,小方一身戎装,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这是小方独自一人奔赴绥远时拍下的照片。在绥东,骑兵第7师师长看到小方骑马的场景时称赞到:“你们是武装的新闻记者”。这张照片和这句话,正是对战地记者小方的最佳描述。小方的身上既有记者的专业素质,又有军人的独特气质,在前线时他也时常一身戎装打扮,老百姓们常常将他当作军人。而他寄给母亲的自己最喜欢的照片,同样也是军人装束。或许在他的心里,他既是一名记者,又是一位誓死守卫家国的战士。

他的行为和作品,告诉了后人一名真正的战地记者应有的风格和气派。战地记者应以家国情怀为心,1937年9月,保定告急,小方从石家庄出发,当所有人都在逃离时,他却在逆行,可以想象,成群衣衫褴褛的难民迎面走来时,小方的内心该是如何的坚定。即使在奔赴长辛店前线的途中,炮声清晰可闻,小方却从未考虑过自身安危,而是兴奋地说:“这是中华民族争取解放的炮声。”战地记者应以战壕真实为骨,他的镜头中,有前线的指挥官,有站岗的军人,有炮火中奋勇杀敌的战士,有鲜血淋漓的伤员,都毫不避讳地、赤裸裸地展现了战壕的真实场景。而要拍摄这样的场景,就要置身于战场之中。正如著名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所言“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战地记者应以人文精神为血肉,小方的照片和文字报道中,不只有英勇的将士和战斗场景,更多的则是对人的关怀和人性的思考。对于战争给人——即使是敌人——带来的苦难,小方的镜头和笔调是悲悯的,“现在死于东山坡上的匪尸,大半已被野狗吃食,只留可怕的头连着那架光杆的骨骼。有些完整的尸体,穷困的老百姓们,还正在剥他们身上的军衣,等衣服剥光了之后,就立刻跑出来几只狗,它们又发现了新的美餐。”

永远年轻的小方示范了一种通透的职业生活方式。这启示我们:小方的不忘初心、不务近利、贴近现实,对于浮躁的今人而言,是一面镜子。

关于小方这个笔名,他本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方者,刚正不阿也,小则含有谦逊之意,正是为人处世之道,我就是要做一个正直的、于国于民有用的人。”也许,这就是他成为一名战地记者的初心,而他独自前往绥远的足迹和众多作品也告诉我们,他始终不忘初心。

1936年11月,绥远抗战爆发,小方只身一人前往前线。在绥远,为了了解更真实的战场情况,他借来一匹马强行翻越阴山,就连唯一一位跟着保卫他的士兵都因为条件艰苦差点离开,而他却凭着近乎自虐的顽强坚持了下来。他当时所写的一篇篇通讯陆续在《世界杂志》上发表,《宛平之行》《绥远前线观察记》等作品都极大地鼓舞了我国人民抗日斗争的士气。除了战地摄影,他还拍了大量现实题材的照片。在中国摄影师还热衷于麇集在像北平、上海这样的都市里展示他们改良过的类似国画或时装照的摄影术的年代,他年轻的脸庞却直贴近冰冷的现实生活,缝纫者、人力车夫、纤夫、矿工等底层劳动者都频繁进入他的取景框。他的一幅名为《吃黑面的扛白面》的照片极大地讽刺了那个冰冷而残酷的时代。除了冰冷,他的照片中往往还有一丝温情,从那些他拍摄的下层民众的脸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和小方之间有着足够的信任和平等。这一切也恰恰显示了他作为一名卓越的纪实摄影家的可贵品质。在小方的作品里找不到一点儿虚浮的痕迹,他的作品几乎都是以纪实的方式完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小方的作品缺乏专业水准,那些保存下来的照片的构图都是精心构思过的,在他将快门按下的瞬间,画面构图与内心想表达的主题便自然地合二为一。

小方若还在世,应该是一位100多岁的老人了,但是我相信他给人的感觉,就如同凝固在岁月里的照片一样,始终是那样年轻、质朴、英俊而坚毅。小方如同一面镜子,反射出了今人的浮躁,反射出了当今记者职业生活的务利和职业操守的缺失。小方则向后人阐释了一名记者应有的职业素养,应有的担当和情怀,直到他消失前发出的最后一封信中,他仍提到:“我仍将由蠡县继续北上,达到长江(范长江)原来给我的任务!”

卡帕死于拍摄时的触雷,“幸运”的是他逝于荣誉的最顶点,而小方则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时年只有25岁。他如同璀璨而短暂的流星,划过那个时代的上空,留下了夺目的光芒。他的足迹消失在时光中,但他的言行与作品,并未随着时代的远去而消失。随着《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的发行,这个时代的人们有幸再睹小方的风采。而这个时代的同行们,需要去做的却不仅仅是瞻仰先行者的风采,更重要的是将小方作为一面镜子去借鉴和反思。★

责任编辑:曹舒雅

新书星探

《山河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军队战力》

张瑞德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年11月出版

本书是第一部专题讨论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人事制度的著作,包括各级官佐、士兵的组成和素质,任免、升迁调补、奖惩考绩、福利待遇、退役抚恤等制度及其实施情形,并探讨了中央政府与地方军系的关系,以及人事制度对军队作战能力的影响,其论证之严谨、征引之广博,在同类军事史著作中非常少见。更为可贵的是,作者用统计学的方法加以论证,使战时国民党军队的真实战斗力一目了然。

北京大学教授王奇生认为,大陆读者对八路军、新四军耳熟能详,而对抗战正面战场的主力部队——国民党军队的情形则所知有限,因此特别向大陆读者推荐阅读。

作者张瑞德是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教授,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著名军事史专家,致力于国民党军队研究20余年。本书既是他的代表性著作,同时也收录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

1937年10月初,日本军部正式向华北方面军司令寺内寿一发布攻取太原的命令。忻口为晋北通往太原的门户,是保卫太原的最后一道防线。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中日两军在忻口地区展开了华北最大规模的会战。作战之激烈,交战双方伤亡之惨重,均为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之最。中国军队在给予日军主力部队以重大杀伤后,进行战略撤退而结束了本次会战。本书基于中日双方的第一手资料,从纯军事的角度,通过对平型关战役、原平镇攻防战、娘子关战役等著名战役的详实刻画,生动而具体地讲述了忻口会战的全过程。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参考资料中,包含大量未正式出版的文献(包括私人日记、档案等)和日文文献。

作者童屹立,现居重庆市,自幼爱好阅读历史和军事图书:战史研习者和作者,尤擅抗战史的写作,曾公开发表战史著述多种。

《晋北争锋——忻口会战》

童屹立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5年11月出版

《反恐秘密战:

美国如何打击“基地”组织》

埃里克·施密特汤姆·尚卡尔著

洪漫译

新华出版社

2015年11月出版

本书首次详述了美国政府是如何打击“基地”组织,并最终击毙本·拉登的,揭秘了美国国家安全体系的运作模式。“9·11”事件后,美国的情报机构、军方和执法部门迅速行动,制定了全面有效的反击战略,并将这些源自冷战时期遏制理论的创新性战略,综合运用到打击恐怖主义和击毙本·拉登的袭击行动中。

本书的两位作者均是美国《纽约时报》反恐领域的资深记者,他们搜集了大量美国反恐方面的相关资料,揭示了美国决策者和军方就制定上述战略所进行争论的细节,阐述了美国反恐在国内、中东乃至全世界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成就。埃里克·施密特是《纽约时报》采访恐怖主义专题的记者,曾在伊拉克、索马里和巴基斯坦随军深入采访。施密特曾两次是《纽约时报》获得普利策奖的团队成员之一。汤姆·尚卡尔是《纽约时报》报道国防安全的记者,经常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随军深入采访。★

责任编辑:曹舒雅

(小品)

猜你喜欢

战地记者小方
一块小方表
友谊赛
萧乾战地报道风格及当代价值分析
奋战在灭火救援一线的“战地记者”
一拳头的距离
伊格纳季耶夫:从“战地记者”到“新人”政治家
简论中外战争中活跃的战地记者
《快件》中的战地记者与美国士兵心理解析
抗战战地记者的新闻精神分析
猜幸运数胡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