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荣成方言中的“X人”式形容词研究
2016-04-04房小倩
房小倩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山东荣成方言中的“X人”式形容词研究
房小倩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摘要:“X人”式形容词多存在于方言口语中,它表示由于外界环境的刺激而使人产生的某种整体的主观感受。荣成方言中的“X人”在结构和语义上都很有特色,从结构特征、语义特征、语法特征和语用功能等方面对荣成方言的“X人”式形容词进行描写和分析。
关键词:荣成方言;“X人”结构;形容词
荣成市隶属于山东省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东南北三面环海,是中国大陆距离韩国最近的地方。钱曾怡先生在《山东方言的分区》中将荣成方言划分在胶辽官话的东莱片,《威海方言调查研究》根据方言内部的地域差异,将荣成方言划分在东莱片中的文荣小片。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荣成方言在语词汇和语法上都保留有自己的独特之处,“X人”结构的形容词多存在于客家话、湘语、晋语中,在其它方言中的数量极其有限,但它在荣成方言中大量存在,而且使用频率很高。
一、“X人”结构特征
“‘X(y)人’形容词的形成,可能与古汉语的使动、意动句式有关。最初的‘人’字读本调,后随荣成方言双音节词尾字多读轻声的影响而逐渐虚化,又因不断被人用来表述某种感受而固定为形容词了。”“X人”结构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小类,能进入此结构的“X”具有三方面的特征:一是X是动词语素或形容词语素,例如“绑人”、“闷人”,当“X”是形容词语素时,一般要活用作动词语素,如“闷人”是“使人觉得憋闷”的意思;二是“X”大部分是单音节语素,只有少数是双音节语素。单音节语素的如“磨人”、“使人”,双音节语素的如“烦气人”、“喜气人”;三是“X”大多是不自由语素,不能单说,只有少数的“X”是自由语素,一般是表心理活动的动词或形容词。“X”是不自由语素如“燥人”、“扎人”,“X”是自由语素如“愁人”、“辣人”(“你怎么了?”——愁)。‘X(y)人’结构内部是具有“致使意义”的述宾结构,它与一般的动宾结构“V+人”形式相似,但性质不同。“X”与“人”之间不是单纯的施受关系,而是含有“致使”义,即使人感到X,或使人觉得被X。
在荣成方言中,“X人”结构中的“人”字有两种读法,既可以读本调也可以读轻声,在多数情况下读轻声。读本调时常带有夸张的语气,通过加长音值来表强调,使动的意味也更浓。有时候音值拖得太长,如同在“X”与“人”中间加入了介音[]的读音。
(一)“X人”结构中“X”是单音节动词语素:
1.搡人:因食物很干或吃得太急而咽不下去的感觉。
2.绑人:穿的衣服多,给人一种受压、笨拙之感。
3.捂人:不透气而难受。
(二)“X人”结构中“X”是单音节形容词语素:
1.扎人:水很凉,手脚放进去后产生刺骨的感觉。
2.煞人:物体有强烈的腐蚀性,刺激伤口或皮肤产生的痛感。
3.香人:食物太过油腻。
(三)“X人”结构中“X”是双音节动词语素:
1.醒么人 :事情琐碎让人感觉烦躁。
2.丧么人 :不走运而使别人发生不好的事情。
3.囚么人 :事情或工作单调让人乏味。
(四)“X人”结构中“X”是双音节形容词语素:
1.稀罕人 :某人能力很强,让人羡慕。
2.恶心人:让人觉得恶心。
3.烦躁人:使人觉得厌倦、烦躁。
二、“X人”的语义特征
“v是表示外界刺激人体某一部分而引起不舒服感觉的动词,这种感觉是受动者的自然感受。所谓施动者,大多是自然界或客观环境;如果是人,则是指其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而引起受动者某种感受。”“X”表性状或动作,无论是动词语素还是形容词语素,在语义上都要与人的感觉有关;“人”在结构中已经不能表示“人”原有的实在意义,语义上有一定的虚化,但未完全虚化,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认为此用法的“人”可以被称为“类后缀”。不论是外界给人的整体感受,亦或是身体的某一部分的感觉,都用“人”来表示。例如,“闷人”是由于所在空间封闭或温度很高而引起人的不舒适的感受,这是人的整体感觉;“硌人”是平躺时,由于所躺之物不平坦而引起的背的不舒适之感,或是由于鞋子里进入了细小颗粒物而使脚感到不舒服,这是身体的某一部分的感觉。“X人”结构形式上是述宾结构,但整体上具有使动义,而且绝大多数是消极意义,例如“磨人”、“烦人”意思是“使人觉得厌烦”;“烙人”意思是“物体温度很高,让人烫得难受”;也有少数表达积极意义的,例如“喜气人”意思是“某人或某事物很让人喜欢”,“稀罕人”意思是“某人能力很强,让人羡慕”。
由于“X人”结构在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它的词化程度和形容词性也不断提高。“X”的使动意义已由显性逐渐变为隐性,“X人”整体上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感受,有的“X人”可以直接当作形容词使用,用来描述事物的性状。“人”也不断虚化:语音方面,在不表强调的情况下“人”都读轻声,有时候直接省略了韵尾,读为[];语义方面,“人”的实语素义基本虚化,词缀化倾向明显。
三、“X人”式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X人”结构中“X”与“人”两个组成成分结合得很紧密,一般不能自由扩展,在语法功能上相当于一个形容词。
(一)“X”与“人”之间可以插入“煞”充当补语,表示程度极深。例如,“烦煞人”、“闷煞人”。
有时还可以在“煞”后面加“个”。罗昕如在《湘方言词汇研究》中指出,长沙话也可以在“死”后加 “个”,并认为“个”是衬音音节。例如,“烦煞个人”、“闷煞个人”。
(二)“X人”结构前面可加上程度副词修饰,包括“真、真么、容么、容乎”等词,表示程度很深或语气很重。例如:
真闷人 真么闷人 容么闷人 容乎闷人的
真呛人 真么呛人 容么呛人 容乎呛人的
(三)“X人”结构之后可带程度补语,包括“个厉害”、“个沉”、“的劲儿”、“不行了”,表示不舒适到难以忍受的程度。例如:
齁人个厉害 齁人个沉 齁人的劲儿 齁人不行了
灌人个厉害 灌人个沉 灌人的劲儿 灌人不行了
(四)“X人”结构自身不能重叠,后面加上程度补语后可以重叠,起到加深程度、加重语气的作用。例如:
香人个厉害香人个厉害 香人个沉香人个沉 香人不行了香人不行了
烫人个厉害烫人个厉害 烫人个沉烫人个沉 烫人不行了烫人不行了
(五)“X人”结构类似于性状形容词,可以单独成句,一般用在感叹句中。例如:
1.真挤人啊!
2.扎人的劲儿!
也可以在句中充当主语、谓语、宾语、补语,作谓语时,表示事物的性质;作宾语时,前面多加感官类动词,补充说明心理或生理感受。
作主语:
1.鞋得买正合适的,顶人可不行。
2.烫人就是发烧了,得赶紧吃药。
作谓语:
1.手痒人了,过来打两把。
2.这床真硌人。
作宾语:
1.看着恶心人。
2.你不觉得绑人?
作补语:
1.这炕烧得烙人了。
2.我这会儿觉得真昏人。
(六)“X人“结构的否定形式要在前面加否定词“不”。例如:
1.今儿天还行,一点儿也不闷人。
2.别看星期天,道儿一点儿也不堵人。
四、“X+人”结构的语用功能
(一)符合经济性原则,即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尽可能多的信息。“X+人”结构可以转化成“使人产生X的感觉”或“把人X得不行”的形式,表达相同的语义,“X+人”结构更为简单。同时,“X+人”结构的表达方式适应了荣成方言简洁明了的特点,这与当地的生产方式是密切相关的。荣成三面环海,生产方式以捕鱼为主,海上距离遥远,这就要求彼此交流时语言要简单易懂,“X+人”结构正好满足了人们日常表达、交流的需要,所以使用频率很高。
(二)具有强调突出的表达效果。“X+人”结构通常是强调某种感受,例如,“齁人”强调饭菜很咸,超出了人能承受的范围,让人吃不了。
(三)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X+人”结构能将抽象的感觉具体可感地表达出来,例如,“绑人”是指衣服尺寸小,穿在身上如同被绳子绑住了,不能动弹,把人的那种被束缚的极不舒适的感觉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
每一种方言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类似的形式由于在不同的方言中发展状况不一,其性质、特点和使用也不相同。虽然“X人”式形容词在方言中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它在荣成方言中的使用仍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一)结构的固定性。“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是从一种能产的可类推的形式变为凝固的不能类推的形式。其内部动因多是由于句法结构中的语法性成分的功能的衰退,当一个语法性成分的用法逐渐受到局限后,原来由该语法性成分形成的自由组合就变成了词汇成分,作为已消失的句法形式的遗迹而保留在语言系统中。”“X人”结构最初可以认为是一个词组,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X”与“人”的凝固程度也越来越高,整体的作用基本上相当于一个词,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句法结构的词汇化过程。
(二)语义对象的集中性。多数方言中,“X人”结构表达的是引起不舒服的消极感受,但这在荣成方言中没有绝对性,少数情况下也可以表达中性或积极意义,这也不排除仿词的可能性。
(三)在其它方言中,“X人”结构中的“X”大部分是单音节语素,但由于“X人”结构在方言中的使用频率很高,“X”是双音节语素的情况也为数不少。
(四)可以用来修饰“X人”结构的程度副词以及“X人”结构后面可带的程度补语相对比较丰富。
参考文献:
[1]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向梦冰.连城客家话语法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3]罗昕如.湘方言词汇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王淑霞.荣成方言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中图分类号:H1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40(2016)01—0070—03
作者简介:房小倩(1989- ),女,兰州大学文学院2013级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方言学、语言接触研究。
收稿日期:201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