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虞氏写百年指画历程 江夏溯传统艺术脉络“指墨百年
——虞一风、虞小风、虞旻子三代指画作品展”于湖北美术馆开幕

2016-04-04

美术文献 2016年9期
关键词:江夏江夏区武汉市

虞氏写百年指画历程 江夏溯传统艺术脉络“指墨百年
——虞一风、虞小风、虞旻子三代指画作品展”于湖北美术馆开幕

YU' S WRITES THE 100-YEAR HISTORY OF FINGER PAINTING, JIANGXIA DISTRICT TRACES TRADITIONAL ART "100 YEARS OF FINGER PAINTING - EXHIBITION OF 3-GENERATION FINGER PAINTINGS BY YU YIFENG, YU XIAOFENG AND YU MINZI" OPENS IN HUBEI MUSEUM OF ART

展览名称:指墨百年—虞一风、虞小风、虞旻子三代指画作品展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武汉市江夏区委员会、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中共武汉市江夏区委宣传部、雅昌艺术网

展览地点:湖北美术馆(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三官殿1号)

展览时间:2016.11.03-2016.11.19

2016年11月3日,“指墨百年——虞一风、虞小风、虞旻子三代指画作品展”于湖北美术馆开幕并正式向公众开放展出。本次展览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武汉市江夏区委员会、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共武汉市江夏区委宣传部、雅昌艺术网共同承办。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汉桥,中共江夏区委副书记张贵达,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刘永泽,著名画家张善平,中国著名指画家、江夏画派中国指画研究院院长虞小风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了对本次展览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多年从事美术教育的画家虞一风别名四明一风,他幼年即拜师1900年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得主杭州画家王鹿春先生学习中国画,与吴芙之、诸乐三过从甚密,从而打下扎实的艺术基础;18岁考进武昌艺专(现湖北美术学院)学习西画;26岁任福建省立永安师范学校艺术科主任。青年时期的虞一风受高其佩影响,立志发扬中国指画艺术,晚年在江西、福建、广东以传授指画为主,并筹备成立中国手指画研究会;亦曾开办龙江美术学校、四明画院传授绘事。

虞小风,1949年生于福建龙岩,祖藉浙江镇海。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现为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政协武汉市江夏区常委、湖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湖北省作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手指画研究会会长、《中国指画》主编、江夏画派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武汉虞小风指画博物馆馆长。虞小风曾长期从事《长江文艺》大型文学月刊美术编辑工作,组建成立湖北美术编辑研究会。获《长江文艺》60年资深编辑家称号、2007年“和谐中国”年度十大画家称号、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代表性传承人称号。其指画作品多次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画展,获第二届中国当代山水画展铜奖、“黄鹤杯”第五届中国指画展金奖、“天山杯”第七届中国指画展金奖。自1986年开始,虞小风为继承父志弘扬中国指画,自驾车在全国100多个城市传播指画,行程达20万公里,并主持17届全国性指画展,出版《风语》自传体散文集、《中国当代指画家虞小风画集》《中国指墨》(50万字图典)、《虞小风指画作品图典》《中国指画艺术》等多部专著。是中国指画承前启后的领军人。

虞旻子,1980年生于湖北汉口,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供职于湖北省消防总队,为湖北省青年委员、全国公安文联会员。先后发表各类新闻稿件2000余篇,美术作品多次获全国、省公安系统奖项,荣立5次三等功。2016年虞旻子独自驾车一路西行15000公里写生收集创作素材,整理图4000余幅、文7万余字。

“指画是中国特有的一门绘画艺术,又名指头画、指墨画,为写意画的表现手法之一”,虞小风在讲述自己的创作过程时介绍,指画在作画时需要用指甲、手掌、手指等部位蘸上水墨或色彩代笔作勾、点、皴、染,也可与毛笔混用,艺术风格偏于粗犷、古拙。指画所追求的,是不同于用“笔”作画的特殊效果,笔锋含水分较多,线条虽有皴、擦、逆、转等法,但仍较流畅。手指则难留墨色,必须随醮随画,致使线条时断时续,趣味独特。

早在明代,当时被称为“画状元”的江夏人吴伟在浙江首创“江夏画派”开指画先河,600年后浙江人氏虞一风后人虞小风、虞旻子情系江夏,传承历史文脉,以江夏为中心将指画艺术发扬光大。而在虞氏的百年指墨发展历程中,从虞一风一生艰辛之旅,到虞小风潜心江夏,追寻指画梦,再到虞旻子系统学习,得父所长,虞氏三代对指画艺术的传承,“也正是江夏寻文化之根,溯文化之源,铸文化之魂,不断推动江夏文化发展的历程写照”。

时值虞一风先生诞辰100周年,本次展览围绕着虞氏三代虞一风、虞小风、虞旻子3位指画艺术家作品134幅,以他们的重要作品及艺术演变之路为中国指画发展中的个案,呈现在变迁的时代背景中中国指画的百年历程。虞一风创作题材丰富,作品形式多样,体现了一个艺术家的全面修养,指画创作是其晚年主要创作形式,他最终是倒在画案上离开这个世界的。虞小风自幼随父游历大半个中国,并承袭父亲“用生命作为代价实现中国指画梦”的夙愿,21世纪初,落户江夏后,更如鱼得水,作品中以“鹰、荷、山水”为意象抒发弘扬指墨艺术的博大胸怀。虞旻子为指坛新锐,他在湖北美术学院接受了专业的艺术教育,现投身于指画创作,成为虞氏指画第三代传人。

在本次展览中,首次向公众展出的《百蝶图》尤为珍贵,此作为虞一风25岁时作,画中蝴蝶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福建农业大学创始人、著名教育家严家显为作品亲笔题字。此次展出的虞小风作品既有尺幅微品,也有宏篇巨构,最小的仅0.1平方尺,最大的《乾坤祥瑞图》达300平方尺,尽显艺术家“尽精微,致广大”的指墨情怀。

据悉,本次展览自2016月11月3日展至11月19日。开幕式当天下午,还举行围绕本次展览展开的学术研讨会。

猜你喜欢

江夏江夏区武汉市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21年总目次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给你一个橙子好不好?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初级中学德育工作掠影
“微笑”是上帝赐给天使的翅膀——记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吴爱喜
重塑城管新形象——记武汉市江夏区城管委主任范汉斌
一起撑伞吧
福建江夏学院法学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