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三个导向”开创农机化工作新局面

2016-04-04卜祥联

山东农机化 2016年5期
关键词:农机化机械化农机

卜祥联

高端论坛

坚持“三个导向”开创农机化工作新局面

卜祥联

我省农机化发展成效显著,但还远远没到沾沾自喜、盲目乐观的程度。应该清醒地看到,兄弟省市农机化发展势头很猛,即使总体排名暂列我省之后的省份,在一些方面也走在了前面。我们不仅要与农机化先进省份和发达国家比,比发展质量,比创新能力,比思想解放程度;还要向尽管总体水平排在我们后面但某些方面已经超过我们省份学,学他们好的做法和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实现山东农机化新发展新突破。

一、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查摆短板和不足

首先是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从农机装备看,小型机械多,大型机械少,我省240多万台拖拉机中,20马力以下的小型拖拉机占近八成,大中型拖拉机仅占拖拉机总量的22%,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低3个百分点;老旧高耗能机械多,新型高效机械少,全省约有2/3的联合收获机使用年限在5年以上。从农机作业看,产中机械化水平高,产后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高,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低,特别是在一些丘陵山区,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更低,某些作物、有的环节还没有破题。

其次是农机化质量效益不高。从质量看,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节水灌溉、粮食干燥等机械化技术应用面还很窄,作业精准度不高,种、肥、水、药、膜过量使用,土壤耕作、作物收获、秸秆还田质量不高。从效益看,据有的专家研究,2013年,黑龙江和新疆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位列全国第1和第2位,它们的亩均动力投入分别为0.25千瓦和0.26千瓦,而我省当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位列全国第6位,亩均动力投入却达到0.67千瓦。亩均投入过高、效益偏低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是服务能力建设有待加强。从社会化服务看,农机合作社单体规模小,产业链条短,服务范围窄,利益联结松散,运行不够规范,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不足;农机维修网点装备陈旧,技术条件差,承修能力低,特别是大型高新机械加速发展、农机排放标准升级,对农机维修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维修服务能力建设迫在眉睫;农机中介服务发展滞后,服务不规范。从公共服务看,农机技术推广、教育培训、质量监督、安全监理、试验鉴定、维修指导、农机投诉、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基础条件较差,能力不足。近年来,机械数量、补贴规模逐年大幅增加,监管、服务任务日益繁重,而农机管理服务机构人员数量却没有增加,装备也没有明显改善。目前,还有22个县、区农机监理机构属于差额拨款性质,人员工资得不到保障。特别是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关于停止收取五项监理费的规定执行以来,不少地方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经费短缺现象。这些都制约了农机化公共服务的正常开展。

二、坚持目标导向,紧紧围绕目标抓提升求突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农机化发展总的思路是,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目标指向、布局指导和规划指引,大力强化理念引领、创新驱动、资源整合和政策支持,积极推进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效益水平和安全水平,着力打造我省农机化发展升级版,为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力争到2020年,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4%,农业机械化发展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优势。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要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抓提升求突破:

第一,着力优化农机化发展结构。一是要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主动适应粮食生产规模化、全程化需求,大力发展大马力拖拉机、宽幅精量播种机、大喂入量联合收获机和粮食干燥机等大型复式高效粮食生产机械。主动适应全面化需求,大力发展花生、棉花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主动适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求,加速高耗能、高排放机械淘汰报废进程,大力发展秸秆还田、高效植保、化肥深施、地膜回收等机械。二是要加快补齐发展短板。瞄准粮食干燥、棉花采摘、花生收获等薄弱环节,宽幅精播、高效植保等短板领域,工作重点推进,资金重点扶持,人才重点聚集,加快补齐短板,创造我省农机化发展新亮点。三是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区划规划引领,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统筹推进田、道、水等综合整治,积极研发推广轻便型农机技术装备,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推动丘陵山区农机化加速提升,增创我省农机化发展新优势。

第二,着力提升农机化质量效益。一要积极增加科技供给。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研发质量好、效率高和智能化、绿色化、舒适化的农机装备,示范推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急需的机具与技术,培育造就爱农机、钻业务的农机技术新人和懂农艺、会操作、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机经营者,不断提高农机化科技贡献率。二要努力提高机械利用率。充分发挥政策的扶持、引导和规范作用,指导农民理性购机,强化作业市场特别是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市场培育,拓宽农机作业服务领域,拉长服务链条,开展“互联网+”农机推进行动,注重发挥“农信通”等先进科技在市场供需对接等方面的作用。三要做大做强农机服务业。坚持发展与规范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引导农机合作社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农业生产主力军作用。依法整顿农机维修市场秩序,努力打造一批水平高、规模大、服务优的区域农机维修中心,加快构建布局合理、服务规范、便捷高效的农机维修服务网络。大力加强农机培训机构规范化建设,重点建设好若干家省级培训基地,带动整体培训能力和办学水平提升。强化农机销售服务品牌建设,培育一批辐射面广、服务质量好的大型农机流通龙头企业、品牌农机店和区域性农机市场。加快做大农机中介服务业。

第三,着力抓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施。要把农机购置补贴、报废更新补贴、深松作业补助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用足用好,把职责履行到位。要积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向上级部门争取,为农民群众争得实惠,为农机化发展创造宽松环境。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把争到手的政策资金项目认真落实好,用政策杠杆撬动农机化发展。同时,要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修订完善政策的意见建议。

三、坚持结果导向,切实加强工作督导考核

工作成效不仅代表着工作的好坏,还影响着有关部门是否继续支持我们,影响着今后农机化事业发展。要真正发挥工作结果考核的导向、监督和激励作用,推动农机化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一要完善考核制度。建立导向明确、指标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激励各地比学赶超、创先争优,引导各地把握发展方向,调整工作重点,支持各地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考核指标要以定量为主、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既看基础水平又看提升幅度,既看数量规模又看质量效益,既看显绩又看潜绩。考核办法要简便易行、务实管用。要充分考虑地区间差异,对粮食主产区和经济作物主产区,平原地区和丘陵山区进行差异化考核,促进各个地区特色发展、科学发展。二要加强考核督导。要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加强过程管理,持续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提醒。考核不但要看材料、听汇报,还要深入开展实地调查,广泛听取社情民意,全面掌握情况。通过考核督导,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工作落实。三要重视结果运用。重点工作考核结果要在全省农机系统通报的同时,向各市政府通报,还要与先进评选、项目安排、资金分配等紧密结合起来,履责激励,失责追究,充分调动各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各地争先创优、全省整体提升的良好工作格局。

(作者为山东省农机管理局局长)

猜你喜欢

农机化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不一样的农机展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