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对高中生作文理性特质的促进
2016-04-04钱彩云
钱彩云
隐性课程对高中生作文理性特质的促进
钱彩云
“隐性课程”是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和松散型的课程,是采用“暗示教学法”来达到显性教学目标的课程。本文立足高中生的作文写作现状,从多个角度谈到作者自己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隐性课程”的主动开发,以期促进高中生在记叙文写作、议论写作上的理性发展。
隐性课程 理性 尝试
一.语文课堂为什么要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
影响高中生作文写作水平的因素很多。在阅读课、作文习作课、作文点评等显性课程中,对学生的针对性的作文技法指导,有时会让学生谈“写作”色变。提起笔,要么以“作家”的高要求要求自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以至于畏首畏尾,生怕出错;要么在重挫中逐渐丧失信心,甚至有的同学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习作;要么过于大胆,“天才般”不管不顾地创造而完全抛却技法和评分标准,在考试中单靠“运气”取胜……
学生缺少正确的写作观,学生的写作自信不高,写作心理不够健康。这不好全怪学生。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既愤且悱,现在需要的真是老师们恰当的启发。
我想到引入隐性课程正是出于“启发”的需要。
隐性课程也称隐蔽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规范、情感等发生影响的全部信息的总和及动态传递方式,它在学校情境中以内隐的方式出现。
巧用隐性课程解决显性课堂上不能解决的作文理性问题,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我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已经不止一次地看见了显性教学模式在作文教学中的无能为力。
学生不仅对作文有防备之心,对语文老师也要防范。要组织一次习作,无论我是提前布置还是即兴布置,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皱起眉头,悄悄拿过作文书,在其中找类似的话题和“管用”的语段。有时我看到他们痛苦的神情,会安慰自己:“没事,写多了就好了”,“没事,翻翻书,借鉴借鉴也行”……然而事实上,他们已经写了很多年的作文,他们平时也看不少作文书、杂志,也做了很多摘抄,有的孩子的摘抄本厚的仿佛一本字典,但他们作文的困境一点也没有少。他们拿到作文题,永远会觉得无从下手,永远会觉得词不达意。于是,我只能开启“讲授”模式,给他们一些可行的技巧或者相对成功的案例,当他们不用为自己的“理性思考”苦恼的时候,全班的作文又会变成一个模子。
我们的作文教学过于刻意,学生放松不下来,就很难表现出记叙的真情实感来,很难展示出议论的独辟蹊径来。我想起无数的文学家们的阅读体验,真正愉快的阅读是零压力的,同样,真正愉快的创作也应该是零压力的。高中生显然做不到“零压力”,但我们这些高中作文的引路者是不是可以考虑些巧妙的法子,给学生“伪造”一点“零压力”的“假象”,让他们在开放的、动态的,甚至有些松散的氛围里,提升自己理性作文的能力。我这里所说的“伪造”,就是隐性课程的开发。
二.我在“隐性课程”开发中的几种有效的尝试
1.“闲话”不闲散
(1)掏掏心窝子,记叙文的“情”就真了
学生写记叙文的问题不一而足:事情老套、语言无味、结构单调等等等等,老师们聚在一起能说上一天,随便拿起班上的一篇文章,任何一个语文老师能挑出各种问题来。其实,学生的苦衷多,他们每天生活多么单调,活动的空间多么狭窄,生活的自由多么稀缺,他们眼里没有彩色,语言自然缺乏情味。记叙文没有了情味儿能行么?
怎么办?聊天。从哪里聊?就从他们的痛苦聊起!我拿出了晚自习的时间,减掉了一些基础题的作业,每天都让学生痛快地“胡说八道”十分钟。我不打扰,也不点评,只让他们宣泄和释放。我做什么呢?我离开教室,把“世界”还给他们。我偷偷地放一只录音笔在讲台边上,记录。他们的“不痛快”,有时很粗犷———只说“无聊”,只说“枯燥”,有时很细微——班主任总是偷瞄我们,有道题答不上来太跌份儿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不痛快”还是层出不穷。我又让他们找“痛快”。他们的痛快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孩子没开口就哈哈大笑,有的孩子说完了还意犹未尽。每天十分钟,我们能找到的痛快和不痛快实在太多。
类似的讨论还有很多,诸如“淘宝的痛苦和美好”、“教室里的课桌文化”等等,你看起来这是没用的工作,更像是班主任的班会课,但很快,他们的周记里有了新内容。情感不是“憋”出来的了,尽管表现得方式上还很不到火候,但是显然已经不“假大空”了。有了“真情实感”的记叙才有提升的必要,不是吗?
(2)抛抛新观点,议论文的“理”就深了
高中生写议论文,贵在规范,难在出新。在学生们具备了一定的文体意识和论证本领之后,难题就来了。学生的例证基本是在“死人堆里找前途”,学生的观点基本是人云亦云。怎么办?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谈国事”。
我这里说的国事,是指发生在全世界的各个国家、各个角落里的事情,只要是能通过电视、报纸、新闻等媒介进入我的视野的,都能谈。大到战争,小到三餐,靡不毕现。
和前面的说记叙文不同,我在议论文的隐性课程开发上使用的是“独唱”式。这些“独唱”是在备课过程中,刻意加进去的(学生感觉不到)。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突然加入一段“闲聊”,学生在无意注意的指引下,会不自觉地关注我说的话。
举例来说,苏教版必修二教材中《像山那样思考》,谈到环境保护,谈到可持续发展,为后来人多着想的问题时,我说:“我想起了2012年的抢盐实践。2012年日本发生了海啸,我们国家紧接着出现了食盐脱销的现象。我又想起这个词语:后手哲学。是的,这是日本人的处世哲学。日本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免费开放超市,却从未出现抢拿一空的现象。队伍排出了超市门,排成了九曲,排成了十八弯。队伍,还是队伍!就是因为这个哲学。日本人在使用公共洗手间时,总想到后面还有人使用,所以不会弄脏它。我们呢?面对所有公共的东西时,谁有想到后面还会有人用?学校食堂里的餐桌上,一片狼藉,谁会为下一个坐在这里用餐的人考虑?”
这段话可以作为文章的解读的“豹尾”,但它其实并不属于课堂主体部分。它是我在教学设计中的一处题外话。但这些议论性的题外话,往往与学生的素材积累意思关联,还和议论的创新意识关联。当然,与上面的记叙文的找“情感”的处理方式不同,这些话,即使是即兴说出,我也会尽量做好收集工作,让隐形的课程出显性的成果。
2.“俗话”不俗气
在隐性课程的开发中,我发现最不能忽略的就是教师之言。教师是学生的直接学习对象和模仿对象。教师说的话,在情在理的,学生听着,不在情理中的,学生也听着,影响也大相径庭。我这里所说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影响,就语文学科而言,而表现在口语的准确表达和书面语的写作规范上。有的老师讲话时口头禅很多,学生在发言时,常常也带着口头禅;有的老师说话是有地方口音,学生讲话时,也不自觉地跟着学。
和学生的谈话也应当算作语文隐性课程的一种形式。语文老师与学生的谈话,既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都应当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流畅。
我这里所说的“不俗”,还特别指对学生要求和评价的合理。在日常交流中,应对学生给予恰当的期待和真诚的鼓励。没有一个人生而为作家,我们自己也做不到这一点。与学生的交谈,应该以倾听学生的难题,帮助梳理和解答疑惑为目标,批评可以少一些轻一些,讽刺挖苦更加要不得。
学生理性的语言能力既指清晰的口语和精当优美的书面语,又指敢说能说会说的自信心。只有老师们,尤其是语文老师们功在课外,才能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感性中理性起来。
3.“三陪”不丢脸
我是甘心做学生的“三陪”的。我不愿高高在上,高处不胜寒。我陪他们阅读,陪他们摘抄,陪他们写作。学生笑我是“三陪”。我觉得接地气的语文才是真语文,能体会学生甘苦的语文教学才可能是有效的语文教学。
“陪伴”本身实在算不上是教语文的什么本事。但是“陪伴”却有着它意想不到的功效。我通过长时间的“陪伴”,收到了许许多多的惊喜。因为我“不怕丑”,学生更亲近我,这个自不必谈。就语文教学而言,学生的积极性更高,更能认真有效地做事,更愿意主动地“多写一些”、“多尝试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作业都要“上交”给我的学生。请他们帮我写上评语。我在写作时也竭尽所能,因为学生批改我的作文非常严格,他们两三个人聚在一起慢慢看,非要挑出点什么“毛病”来不可!他们要是能发现我作文里的毛病,他们自己在写作时,不就能理性地回避了么?
不能不说的是,我在“隐性课程”的开发中也留有许多的遗憾,如方式不够丰富,缺乏创造性的思考;个人能力有限,课程开发不能形成气候;学生学习压力大,隐性课程的显性化成果受到限制等等。
不能不说的还有:课程的新与旧,关键在于指导思想的新与旧。指导思想不断更新,课程理念不断发展,新的课程才有被开发出来的可能,新的理念才有被贯彻的可能。
本文为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建设与学生特质发展的互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号为D/2013/02/696。
1.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
2.王栋生.《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
3.任友群.《隐性课程的国际研究及其教育社会学意义》
4.杜希民、张建中.《隐性课程及其可控因素探讨》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薛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