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视域下汉藏翻译的局限性
2016-04-04当增拉旦
当增拉旦
文化差异视域下汉藏翻译的局限性
当增拉旦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加大了对少数民族经济的扶持力度,同时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但是由于历史、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语言不通依然成为了不同民族交流的重要障碍。本文将以藏族为例,分析汉藏文化差异的具体原因以及因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局限,探究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方法。
文化差异 汉藏文化差异 翻译局限
汉藏两族拥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宗教信仰,而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民族文化、社会认知与语言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藏文化都需要加强交流与理解,这不仅是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更是加强两族信任,推动民族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需要站在文化差异的视角下对汉藏翻译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认识其局限,探究具体解决措施。
一.汉藏文化差异的原因
1.生活环境的不同
生活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人看待同一事物的观点与认知,也使人形成不同的价值文化体系。汉藏两族长期生长在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中,他们的思想文化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如同藏族人民很难理解汉族无节制的食用生猛海鲜,伤害生灵的做法,汉族人也很难理解和认可藏族人民每天单一的饮食结构。不仅如此,其文化差异还在服装、语言、地名等上有所体现。
2.宗教信仰的不同
宗教作为人类生存发展中特殊的意识形态,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价值理念都将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但是相较于藏族人民几乎全体信奉佛教,汉族人民的宗教意识相对淡薄,同时加上宗教在藏族文化与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就使得汉族对一些藏族同胞的行为与理念很难真正的理解。
3.自然哲学的结果
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自然哲学,这就像海洋文明与陆地文明间会存在巨大的差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汉族的发源地在肥沃宽广的黄河与长江流域,其地理条件极为优越,通过辛勤的耕作获得的生活资料,使其有着较为稳定的生活条件。但是藏族人民长期生活在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地带,这一地区气候恶劣,山峦连绵起伏,其水文、植被、土壤条件较差,加上海拔较高,交通极为不便。藏族人民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很难理解汉族人民对建立稳定和谐社会的期望。
二.文化差异视域下汉藏翻译的局限
1.可译性限度遭到限制
语言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而产生,同时受到文化的制约。通过翻译破除两种语言间差异的过程中往往会遭遇很大的困难,就是一些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能会代表着不同的意思,但是将其放在不同的文化语言背景中去表达其含义就极有可能发生偏差。加上藏语中佛经占很大的比重,但汉族中只有一小部分信奉佛教,这就使得藏语的可译性限度受到很大的影响与制约。
2.语言内涵翻译比较困难
不同的语言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同的修饰方式增强语气。但是这也就使得语言的内涵翻译起来较为困难。在汉语中有一句俗语叫“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在汉语语境中这主要表示美好事物与丑恶事物放在一起将显得极为不协调。但是在藏语中,牛粪不仅不是代表丑恶的事物,相反,作为重要的家庭燃料,牛粪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象征着家庭的富裕程度。藏语人民从自身的语言文化出发很难理解汉语中一些词语和一些句子的真正含义。同时,汉语中很多词语、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或是从漫长的历史文化中演变而来,比如“草船借箭”、“烽火戏诸侯”、“叶公好龙”等,如果缺少对汉族历史背景的了解,那么对文字内涵的理解自然也无从谈起。
三.处理汉藏翻译中各种差异的方法
为了破除汉藏翻译中遭遇的各种问题,就需要广大翻译学者积极寻求处理汉藏翻译中各种差异的方法。在进行翻译时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具体的翻译方法包含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和改译法,虽然这些方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存在差异,但是其本质都是最大程度地保留文字或语言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并对其进行适当优化或改变,帮助不同语言背景的人更好的理解。对于汉藏翻译工作者来说,翻译的巨大魅力便在于通过自身对文化差异的处理,实现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帮助读者更加准确地理解原文想要表达的理念与内容。
翻译工作破除了不同语言文化民族或国家间相互交流与学习的障碍。对于汉藏两族来说,通过汉藏语言翻译,不仅加强了汉藏人民彼此的理解与认识,也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和谐与发展。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