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农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
2016-04-04
德州市农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
为全面掌握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找出存在问题,确定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和目标措施,德州市农机局联合各县市区农机局于近期对全市农机合作社开展了调研。
一、发展现状与特点
截至2015年底,全市依法注册的农机合作社715个,其中正常运转并实际开展农机经营服务的540个,同时加挂农业、供销等其它类型牌子的105个;合作社入社成员1.92万人,从业人员1.1万人。农机合作社在建设和发展上,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发展速度加快,设施规模越来越大。全市农机合作社数量比5年前增加512个,增长252%,其中齐河、武城、临邑等县市区增长幅度较大。目前实际开展服务的540个合作社,固定资产总额9.96亿元,其中农机原值、维修设备、建筑设施资产分别为8.24亿元、0.28亿元、1.44亿元;农机具2.59万台套,其中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分别达到0.8万台、0.56万台;基础设施占地面积81万平方米,其中办公场所、机库棚、维修车间面积分别为10.3万平方米、18.3万平方米、5.8万平方米。部分合作社还购置了无人植保飞机,拥有标准化的机库、维修间、储油库等设施,规模越来越大。
(二)创办类型多样,合作关系越来越密。从创办类型看,农机大户联合型为农机合作社主要组织形式,数量达571个;村干部带动型、龙头企业领办型和乡村集体作业组织改制型分别为92个、29个、22个。从当前建设情况和发展前景分析,龙头企业领办型和村干部带动型农机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组织化程度较高,运行机制较为规范,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从合作方式看,劳动合作型(即松散型:资产归己、管理归社、有合有分、按劳分配)逐步向劳动资本合作型(即紧密型:资产归社、管理统一、股份合作、劳资分配)转变或发展,前者数量为635个,占89%;后者为79个,占11%。伴随合作社逐步发展壮大,优胜劣汰之势渐显,呈现出由劳动合作型逐步向劳动资本合作型转变的趋势。
(三)服务模式多元,经营领域越来越宽。农机合作社服务内容向多样化发展,由原来单一的农田作业发展到目前的农机销售、维修和配件供应、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农业运输、农机培训、林果蔬菜生产等。全市部分农机合作社在规模经营后粮食的干燥、仓储方面取得突破,合作社干燥设备保有量超过50台,30多个农机合作社建立了粮食干燥基地。
(四)规范措施扎实,运管水平越来越高。市农机局相继制定出台了加快农机合作社发展的意见、规范化建设意见、市级示范社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开展了市级示范社推荐评比活动,评出市级示范社50个。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完善财务管理、维修保养、安全生产、作业服务等制度,提高了合作社组织管理水平。70%以上的农机合作社基本实现了统一签订合同、作业标准、维修保养、年检年审、机械调度、资金结算,减少了社员在机械维修、机械调动、联系作业等方面的成本,提高了社员收入,增强了凝聚力。
二、建设成效与作用
农机合作社作为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主要力量,在推进全市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在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中扮演主角。目前,全市农机合作社从业人员1.1万人,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是种好地的基本力量。农机合作社积极推行订单作业、跨区作业和“一条龙”作业模式,通过农田托管、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形式开展土地规模经营,既保持了家庭土地承包权不变,又发挥了“合”的优势。2015年我市开展土地托管、土地流转等规模化经营的农机合作社401个,土地托管面积40.4万亩,土地规模经营面积69.7万亩;农机合作社服务农户48.9万户,涉及0.76万个整建制村,农机合作社完成农机作业服务面积1732万亩。
(二)在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中成为主要载体。农机合作社是新机具的主要购置者,能够按照农业发展要求及时调整农机装备结构。近年来,全市新增的大型、高性能、先进机具,80%以上都由农机合作社率先购置并投入使用。农机合作社是新技术的主要应用者,并逐步成为农机化新技术及农机农艺融合的应用基地,起到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示范带动作用。此外,农机合作社还是农机化项目的主要承担者,实施了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深松整地等多个农机化项目。全市73个农机合作社承担并完成了35万亩深松整地补助作业任务,为深松整地技术的推广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在减少生产支出、促进节本增效上贡献突出。农机合作社减少了机械重复购置,避免了一家一户的低水平重复投资,实现了农机的优化配置;合作社通过实现连片作业,最大限度发挥了机械效能,减少了机车空运转,降低了作业成本。据调查,合作社的机械与社会机械相比,平均每台机车每年可减少运转支出240元;在减少农业生产投入方面,合作社通过减少种子、农药、化肥使用量,作业价格比单机分散作业价格每亩降低5~10元;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方面,机手通过农机合作社作业比单机分散经营增收20%~30%。另外,农机合作社的贴心服务,促进了农业从业人员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增加了农民的务工收入。2015年,全市农机合作社总收入达到7.85亿元,其中田间作业收入4.3亿元。每个合作社的平均年收入达149万元,多的可达500万元以上。
(四)在维护农村稳定、承担社会责任中担起重任。一是弥补了基层农机管理的不足。农机合作社在政府、农机手、农户之间搭建起了一个有效衔接的桥梁,延伸了农机服务链条,增强了基层服务能力。二是承担了部分社会责任。农机合作社在农忙季节,积极开展帮扶工作,成为党和政府抓得住、用得上的为农服务骨干力量。三是推进了乡村文明。农机合作社大都实行机具统一存放,有效减少了农村乱停乱放机具的现象。参加合作社的农机手由于经常参加集体学习和培训,个人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有了较大提升,不少农机手成为优质服务的带头人。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带动能力不够大,发展后劲有待提升。部分农机合作社基础设施简陋,场地狭窄,经营运作受限,缺乏长远规划,进一步发展困难较大;全市80%以上的农机合作社是松散型管理,社会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机合作社服务的项目多是粮食生产的耕、种、收等环节,缺乏向产前、产后等环节的延伸和向其他作物生产的拓展,经营服务线短面窄。
(二)规范程度不够高,运行机制有待健全。在管理机制上,多数合作社内部管理不科学,制度建设不完善、不规范,尤其是财务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在利益分配上,“有活单干,效益单算”的现象较为普遍,未能形成统一的利益集合体和科学的分配体系。
(三)基础设施不够强,服务手段有待改善。一是机具存放难。缺少能集中存放农机具的标准库房,大部分时间闲置露天停放,影响机械性能和使用年限;二是晒粮、储粮难。虽然今年我市粮食干燥机械发展迅猛,但与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机械化仓储问题也没有解决,遇到连阴雨天气,粮食霉烂损失现象较为突出;三是农机维修难。农机维修网点少、专业人才缺乏、配件供应不足、维修费用虚高等问题普遍,高新农机具出了故障更是无处送修。
(四)扶持措施不够硬,发展环境有待优化。财政投入不足;信贷融资手续繁琐;在建设用地上,合作社机库棚、粮食晾晒场和烘干设施用地问题,虽已有政策依据,但在基层还未得到很好落实。
四、发展思路与对策
(一)明确工作重点。把土地托管作为农机合作社工作的重点,通过开展全托管或半托管服务,推动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引导合作社从自身实际出发,在耕、种、管、收和粮食干燥、储存等环节开展全程社会化服务。在此基础上,通过承包、租赁、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开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同时,积极拓宽经营服务领域,使合作社服务由产中向产前、产后拓展,从农业生产向畜牧、林果、牧渔扩展。
(二)加强分类指导。通过科学谋划和分类指导,分别引导发展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农机合作社,防止合作社“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继续按照“五有、五化”建设标准,推进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创建,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使更多的合作社建设成为自主决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自我发展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
(三)提升服务能力。在“硬件”方面,抓好合作社场库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购置大型拖拉机、深松机等先进装备,注重扶持购置干燥设备、建设仓储基地。在“软件”方面,积极探索带机、带地、带资或技术入社的资本合作方式,完善农业生产过程“作业标准、服务价格、技术模式、生产资料”等“几统一”的劳动合作方式,建立合理公平、效率优先的分配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推广“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和社企对接、社超对接、社校对接等营销模式,尝试引入工商资本,输入现代经营模式,提升生产潜力和经营活力。
(四)完善保障措施。一要解决农机维修难问题。以星级农机维修点为基础,以农机合作社维修间和农机企业“三包”服务网点为重点,以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为骨干,加快破解农机“看病难”问题。二要解决用地难问题。争取将农机合作社用地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尽快解决。三要解决融资难问题。积极探索运用融资增信、贷款担保、财政贴息等方式,进一步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优先选择具备条件的农机合作社开展农村资金合作互助试点,摸索积累经验,逐步推开。
(五)强化财政支持。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深松作业补助等扶持政策,重点向农机合作社倾斜。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农机作业规模化推进等项目优先安排具备条件的农机合作社承担。对拓展业务范围,开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资金互助、信用合作等新型服务内容的合作社予以重点扶持。
(德州市农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