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土哲学和土文明
2016-04-04任静娟
任静娟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土哲学和土文明
任静娟
以生态哲学内在的生态学范式为立足点,以大地共同体范畴为出发点,使人类伦理关怀的对象,从具有理性主体地位的人延伸到整体生态系统,由此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土哲学、土文明进行了理论构想、伦理诠释,进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哲学的逻辑基点。
生态文明建设 土哲学 土文明
近年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提出了“留住青山绿水,必须记住乡愁”,以及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一.“土”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哲学意蕴
中西民族不同的生存环境,导致各相异趣的生产形式和与之相应的经济模型,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华夏土地上的农耕文明和古希腊罗马的工商业文明以及东方的哲学伦理观和西方的宗教神学与哲学。
1.“土”在西方文化中的哲学意蕴。对自然的“附魅”,这是一种朴素且有机的自然情怀。远古时代,囿于人类认识水平和改造自然能力的限制以及自然力量的强大,“自然”在早期先民眼中具有难以捉摸的神秘性、神圣性、不可战胜,但由于人类的生存与自然须臾不可分离,便同时又令人心神向往和无限沉醉,由此产生了“魅”的自然意蕴。
对自然的“祛魅”,这是一种主客二分的机械自然观。人类主体性的张扬,使得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能力空前提高,人类运用自身的主体能动性向自然开战,支配自然、控制自然并妄图征服自然,原本具有生命和灵性的自然世界在人类面前成为孤立的原子世界和僵化的机器碎片,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荡然无存。
对自然的“返魅”,这是一种共生和谐的自然观。为了摆脱科学对世界的祛魅所带来的危机,有利于自然的可持续性发展,后现代主义在怀特海的“过程论”的基础上对祛魅的自然观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批判,提出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前提——泛经验论,认为自然的基本单位是由创造性的、经验着的事件构成,以此为基础形成了返魅的自然观。
2.“土”在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意蕴。在我国本土哲学中,宇宙万物的生生不息,主要在于的是天、地、人三才的合一。天、地是古代世界观立足于现象的表述,二者的含义都极为丰富,参照今天的科学世界观,前者可指银河系、太阳系、大气圈气候规律等,而后者可指地球、地表、地形地貌、土壤、森林、河海、地表生物资源等。
在我国传统农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理念深入人心,这种和谐相处的思想就是“天人合一”。其最基本的展现形式就是“阴阳五行说”。这类模式在儒家的祭祀、礼俗,民众的日常生活,以及古代方术和道教的体系中,均有着极为丰富的运用,堪称其指导性原则。“安土重迁”、“入土为安”等后土文化思想在我国人民心中根深蒂固,“后土祭祀”、“落叶归根”等思想对我国影响深远。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土哲学构想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土哲学的构想以生态哲学内在的生态学范式为立足点,以大地共同体范畴为出发点,使人类伦理关怀的对象,从具有理性主体地位的人延伸到整体生态系统,进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土哲学包含人们对土的整体性理解以及人类在对待人与土的关系时的哲学方法,土哲学的根本归宿点在于在人与自然和谐稳定的状态下维护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从存在论来看,我们坚持认为人类和土存在于一个生态系统中,我们同呼吸、共命运,属于生态共同体。大自然没有人类完全是可以存在的,但是我们人类没有大自然是不可以好好存活的。因此,我们必须要遵循自然、敬畏生命、热爱土地。而不是仅仅把土地看作是我们人类的财产附属品。从方法论来讲,即我们人类要学会遵循自然、体验自然、保护土地,而不是一味地向土地索取。我们应该坚持知行合一,将思想付诸于实践。
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土文明建设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土文明建设既包含对中国发展中的土生态问题的沉痛反思,又包含土生态文明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我们务必要转变我们对土地的态度,从简单的获取经济利益的利己主义态度,转变为虔诚地热爱和敬畏土地。观念的改变引起态度的转变,态度的转变引发行动的改变。我们要像大山一样思考,要把虔诚地热爱和敬畏土地,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不再将合理的土地利用问题仅仅看作一个经济问题。我们要着眼于保护生态群体的完整性、稳定性和美丽性。我们也应该以更温和、客观的标准,对它的功用作出评价。我们应该坚持以生态良知为出发点,以生态智慧为指导,合理利用土地和开发土地,使其在保有其本真的存在的基础上能够获得永久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