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称谓缺位现象原因分析
2016-04-04周欣欣
周欣欣
现代汉语称谓缺位现象原因分析
周欣欣
现代汉语称谓语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得体地使用称谓语有利于交际的顺畅进行。由于社会变迁、人们认知等方面的改变,在言语交际中总会出现不知该如何称呼、怎样合适地称呼交际对象的现代汉语称谓缺位现象。造成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缺位的原因不尽相同,应区别对待。
称谓语 缺位 原因
称谓语作为一种交际单位,是人们普遍使用的、用于指称的、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角色和地位的名称,是一个符号系统。根据该定义,可以将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两个大类。语言是一个不断运动的整体,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不稳定的成分,现代称谓语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也在不断地变异、演变,并出现了缺位现象。在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或一方不知道如何称呼、怎样合适地称呼对方的现象就是缺位。现代汉语称谓缺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造成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缺位的因素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要予以区别对待。
一.亲属称谓语缺位现象的原因
亲属称谓语是具有亲缘关系的人之间使用的名称,与汉民族自古以来“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的价值观念一脉相承。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几千年的宗法制和封建礼教制度使亲属称谓语也带有等级性,家族中的每个人在称呼对方时都必须遵守严格的等级秩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如今人们追求的是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传统的等级观念被现在的平等观念所取代。但词汇的发展有时会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亲属称谓语仍保持原态,但是人们需要新的或者说是更合适的亲属称谓语来进行日常交际。例如现今晚辈对长辈的称呼仍要讲究恰当合适、表示尊敬,而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就不用讲究这么多“礼节”,因此造成了长辈对晚辈面称的缺位。
二.社会称谓语缺位现象的原因
人与人之间交往日益丰富化和多样化,词汇作为语言系统中最为活跃的因子,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社会称谓语是社会的产物,恰当的社会称谓语能促进交流愉快、顺畅地进行。但是,词汇的发展有时会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在某些社交场合便缺少一些合适的称谓形式,这样便造成了社会称谓语的缺位。造成社会称谓语缺位的原因有很多,现对三种典型的缺位现象的缺位原因进行逐一阐述。
1.女性配偶称谓缺位的原因分析。女性配偶称谓的缺位主要表现对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女性配偶称谓的缺位。导致女性配偶称谓缺位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因素即是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受历史上“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社会地位较低,与人交际的情况很少,所以人们并不重视与女性相关的称谓。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这种缺位以及补位的重要性。其次是女性自身的原因,由于女性在劳动力上属于“弱势群体”,“顺理成章”地依赖于男性,努力承担好“贤妻良母”的角色。现今,女性地位已不断提高,在交际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与女性相关称谓的缺位,寻找补位称谓。
2.职衔称谓语缺位的原因分析。职衔称谓语的缺位主要表现在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拥有某种职称的人、担任某种职务的人缺乏一种特定的称谓以及称谓的不对称性上。一般来说,可以作为称谓成分的职业多是从事脑力劳动的,在人们的观念中,脑力劳动者相比体力劳动者而言,具有相对高的社会地位。这样或多或少地引导人们偏好使用从事脑力劳动的称谓语,如对医院的医护人员都称之为“医生”,对学校的教职人员都称之为“老师”。选择合适的称谓语是为了使言语交际能愉快、顺利进行,因此,在职衔称谓语上,大家都乐于选择一个在人们心中有一定社会地位、体面的称谓语来称呼对方。职衔称谓语缺位的不对称性表现在如有“的哥”但没有“的姐”、有“空姐”但没有“空哥”等,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在人们的思维定式或社会职业分工中,这种职业是由单一性别的人来完成的,因此相关称谓语就会出现相应缺位。
3.通用称谓语缺位的原因分析。社会通用称谓语的缺位主要表现在当下没有一个称谓语可以通称男性或女性,而历史上却出现过如“同志”、“师傅”等这样的称谓语。现在社会通用称谓语一直处于缺位的状态,其主要原因是人们认知的发展变化。在解放以后文革之前,“同志”是一个可以称呼男女老少、各个阶层的人的代表平等和共同理想的称谓,文革期间,“同志”被人为当成了政治身份的象征,现在,“同志”又成了对同性恋群体的特定称谓。工人阶级占据主导地位之后,“师傅”成为广为认可的通称,但随着科技进步,作为体力劳动象征的“师傅”便失去了生命力,现今“师傅”也回归到了其原来的意义。从中可见,社会通用称谓语的选定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的改变而不断更新的。现在,亟需合适的通用称谓语进行补位来保证交流的顺畅。
造成现代汉语称谓缺位的原因是复杂多变的,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的缺位原因也不尽相同。只有准确地掌握了解其缺位原因,才能基于此更好地提出相应的补位建议,进而增强人际沟通,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项目: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省级。项目编号:201510212906.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