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五”往事(下)

2016-04-03鲁虹

画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刘明部落刊物

鲁虹

艺术史

“八五”往事(下)

鲁虹

编者按:本文作者根据亲身经历,对“湖北中国画新作邀请展”、《美术思潮》、“湖北青年美术节”与“部落·部落”展的举办,还有《美术文献》的诞生进行了回顾。

(接上期)

四、“湖北青年美术节”与“部落·部落”展的举办

虽然新生的杂志《美术思潮》与湖北的一些中青年理论家的文章于1985年在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湖北地区这一年里却没有在前卫艺术界出现十分有名的青年艺术群体,更没有出现公认的拔尖的作品。与东北、西南和江南地区相比,明显存在很大的距离,这也使得国内曾经产生了“湖北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说法。为了促进青年艺术群体更多地出现,进而推动湖北青年美术创作的健康发展。1986年年初,湖北美协主席团在第一次会议上决定,要在全省范围内举办规模宏大的“湖北青年美术节”,并定下了“自筹经费、自寻场地、自选作品”的基本原则。由唐小禾任此次活动的负责人,我任秘书。此后,也就是4月15日,“青年美术创作座谈会”在湖北文联二楼会议室召开,出席会议的30多位青年艺术家不仅对如何办好“湖北青年美术节”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而且还就全国及全省青年美术创作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由于举办“湖北青年美术节”的决定应和了广大青年艺术家的愿望,所以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经过半年多的积极准备,“湖北青年美术节”于11月1日在武汉、黄石、沙市、襄樊等多个城市同时开幕,共有50个群体与单位和个人的近2000件作品在28个场地展出。此外还举办了学术讲座、艺术交流、幻灯观摩、球赛与舞会等等。在所有的场地里,广大青年艺术家就像过盛大节日一样快乐,他们把自己的探索和追求、体验和思考充分表达出来了。其中,“湖北美术院绘画雕塑展”、“湖北美术学院绘画雕塑展”、“艺友画展”、“圆房子展”、“大学圈展”与“三心二意展”等实力明显要强一些,更受各方面人士的关注。应该说,这次空前的艺术盛事,既打破了过去由美协“大一统”、“大包干”的做法,也解决了经费与场地严重不足的问题。特别是自选作品的方式令每位艺术家的作品都有了与观众见面的机会。至于在艺术追求上,最值得提及的就是一些有着强烈创新意识与主体意识的青年艺术家,已经开始注意追求将西方现代派的观念、手法与传统元素相结合。在此过程中,具有浪漫、诡异特点的楚艺术以新的方式得到了继承与发展。而这在国内许多艺术青年争相模仿与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背景下特别有意义,故受到了许多国内著名学者与艺术家的高度好评,由此也涌现了一批很优秀的作品。像傅中望的《天地间》、黄雅莉的《静穆系列》堪称为代表作。1987年4月24日至5月9日,“湖北青年美术节作品选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共展出90多件作品。在展览开幕的前一天下午,来自北京与湖北的30多位艺术家与理论家举行了座谈会。与会者对展览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见。《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美术报》等都曾给予专门介绍。著名理论家高名潞曾经这样评价“湖北青年美术节”:“从广泛影响社会生活的角度看,‘八五美术运动’的确由于‘湖北青年美术节’的介入大为增辉。为此,它的历史意义是不可低估的。”他还认为:“湖北美术的活跃局面,除了广大青年美术家和一批具有使命感的理论家的努力之外,与作为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湖北省委委员、中共十三大代表周韶华的支持是分不开的。”[1]

就在“湖北青年美术节”举办后的一个半月,由湖北美术学院15位青年教师组成的“部落·部落” 群体于12月20日在湖北美术学院展览厅推出了第一回展。据组织者强调,之所以故意将这个展览压后推出,乃是想回避以搞运动的方式做艺术。展览共展出了80多件作品,绝大多数是油画。在展览的宣传材料中,参展成员明确强调要“表现本我、正视本我、评价本我、高扬生命”,同时强调要追求艺术语言的完善与精纯。在很大程度上,后者被放在了更突出的位置上。正如彭德、白荆所说,其成员是在探索他们所感兴趣的艺术,而不是像“八五”的弄潮儿,是以美术去表达一种文化态度[2]。这当然是针对“八五”新潮期间大多数作品很粗糙而言的,但令“部落·部落”群体成员压根也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这种带有精英特点的追求却使该群体处在了“新潮美术”与“新学院艺术”的夹缝之间,即显得有点两不靠,对宣传也很是不利。另外,与“北方艺术群体”、“西南艺术研究群体”等相比,湖北“部落·部落”还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四点上:第一,这个群体仅仅是为此次活动才仓促成立。一方面群体意识较差,另一方面也没有明确的艺术主张。到1989年1月15日至22日举办“19891”展览时,只有其中的6位艺术家参加。第二,与上一点相关,这个群体的不少艺术家过于偏重艺术的形式研究,却较为忽视从新观念、新价值入手去探索新的表达方式,以致使作品明显缺乏文化针对性。第三,这个群体并没有展开有效而积极的宣传攻势,进而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追求与作品。第四,这个群体的一些成员过于求新求变,而没有坚持将一种想法深入持久地做下去。事实上,以上四个问题也相当普遍地存在于湖北诸群体中。于是,在当时的文化情境中,湖北也鲜有在国内十分著名的前卫艺术团体与艺术家。

五、《美术文献》的诞生

1987年,著名的《美术思潮》停刊以后,我被调入了《艺术与时代》编辑部工作。这个杂志由湖北省文联下属的几个文艺刊物合并而成,其一开始宣称要走高雅的路子,还强调要“与时俱进”。但由于从省里行政部门下来的一个外行领导担任了主编,而且制定了特别平庸的编辑方针,所以既不为专业人士所认可,也不为群众所欢迎。在很别扭地干了几年以后,我萌生了要调离的想法。于是,我便冒昧地去找了时任湖北美术出版社总编的贺飞白老师。

说起来,我与贺飞白老师是有缘无分。我一直很敬重他,他也似乎也比较欣赏我。1985年,他在组建湖北美术出版社的时候,曾经准备调我去,但因为我已经调到湖北省美协,只好作罢。听说我想去湖北美术出版社,贺老师很高兴。他告诉我:现在社里的进人指标很紧张,先不要急于谈调动的事,可先给社里编些好书,待以后有了指标,调动的事也就顺理成章了。他还说:“你编过刊物,有一定的经验,可先策划一本美术刊物,暂以丛书的方式出版,以后有影响了再申请刊号。”

贺老师的话很合我意,回家后我用几天的时间好好酝酿了一番,待构思成型,我便去找了时任湖北美术出版社画册编辑部的负责人刘明。刘明与我是美术学院的校友,虽然低我一届,但联系很多,关系也一直很好。在谈到办刊的事情时,两人是一拍即合。我把自己的想法给他讲了,他也补充了不少好的意见。我们共同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为了与已经停刊的《美术思潮》起到链接的作用,我们必须办一本介绍中国前卫艺术的刊物;其次,这本刊物应该突破现有刊物往往发一篇短文与几张图片的传统模式。那天谈得兴起,我们将时间都忘了。还是他夫人打电话要我们去吃饭,才发现已是中午1点多了。此后,在我们两人谈话基础上,我做了一份策划书。基本的想法是:每期刊物围绕一个学术主题选择6-8位艺术家;此外,为了突出学术性与文献性,不仅用很多的版面介绍艺术家的作品,还开设艺术家自述、批评家推介、艺术家年表、艺术家与批评家对话、图式背景提要的栏目。应该说,这样的办刊方式在当时的全国美术刊物中还是没有的。策划书经贺飞白老师与刘明作了一些修改后,很快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

刊物最初定为由湖北美术出版社与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合办。记得时任秘书长的祝斌还卖掉了湖北省美协的一辆白色面包车,以用于即将诞生的新刊物。经多次商议,两个单位的领导终于和个别批评家联合召开了一个新刊物筹备会议,地址就在湖北文联的二楼会议室。出席会议的有唐小禾、贺飞白、彭德、祝斌、刘明、谢鸿辉与我等人。令我特感意外的是:策划书的内容除了很少有改动外,基本得到了通过。但为了给刊物起个好名字却费了一大番周折。起初有人提议叫“中部美术”,继而有人提议叫“美术大师”,最终经彭德提议,定名为《美术文献》。会议还确定彭德为主编,我为副主编,刘明、吕唯唯、陈东华、谢鸿辉、祝斌、贺飞白、唐小禾、彭德与我为编委。此会一结束,《美术文献》的编辑工作便正式启动,负责人是吕唯唯和刘明。紧接下来,彭德与我各编了一期《美术文献》。第一辑为“中国流”,推介了傅中望、李孝萱、魏光庆等艺术家;第二辑为“后具象”,推介了石冲、毛焰、邓箭今等艺术家。两期刊物的版式都是由吕唯唯设计的,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分别出版了,而这也就基本确定了《美术文献》的编辑格局和个性。往后,虽增减了一些栏目,但一直延续了每期研究一个主题的体例。

1993年,我南下到了深圳美术馆工作(1994年中,刘明曾致电我,说社领导希望我能调往湖北美术出版社工作,以参与《美术文献》的编辑工作。因举家南迁再重调回武汉为我夫人所不赞同,也就没有成行),彭德后来也调到了西安美术学院工作,尽管我们隔段时间分别会主编一期《美术文献》,但主要的编辑工作都是由刘明与几位年轻的批评家如严舒黎、柳征、付晓东等人在做。另外,每期《美术文献》的学术主持人是由各地批评家轮流担任,先后换过不下20人,如陈孝信、徐虹、贾方舟、邓平祥、佟玉洁、付小东等都参加过主持的工作。其实,只要全面而认真地翻阅整套《美术文献》,人们不难发现,虽然不断有新人介入或中国美术界的艺术问题与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个刊物不仅一直坚持了自己的价值追求,并一直具有历史性、文献性与资料性的特点。这显然是非常不容易的!

2015年5月3日于深圳前海

注:

[1] 见高名潞《中国当代艺术史1985—1986》,第44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2] 见彭德、白荆《“部落·部落第一回展”观后》,载于《中国美术报》1987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刘明部落刊物
东方朔散文赋《答客难》的文献学解读
问 好
刊物贺词
系列刊物介绍
Dynamic analysis of wave slamming on plate with elastic support *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