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声乐教学的几点新想法

2016-04-03涂晓玲

影剧新作 2016年2期
关键词:童声乐理音质

涂晓玲

儿童声乐教学的几点新想法

涂晓玲

近几年,随着全国各种学校纷纷招收艺术特长生以来,家长们对孩子的艺术特长培养也变得更加重视,并且对孩子艺术技能的培养,有了新的认识。很多家长不再只要求自已的孩子,什么都学一学,什么都会一点,而是要求他们学得多不如学得精,要有一门真正拿得出手的特长。这样一来,对于艺术老师的专业教学水平,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我于1990年开始从事儿童声乐教育事业,至今已有26年的教学生涯。我通过这20多年的声乐教学积累,总结出一些教学经验,也产生了几点新的想法,现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儿童声乐教学的方向

童声是美丽纯净的天籁之声,然而如何训练童声却没有权威的定论,专业的书籍也鲜有出版。对于儿童声乐教学,老师们也是分成两派。有一些老师,要求学生用自已原有的真声,注意一些气息便可。觉得平常多从乐感上下手就可以了。他们认为学声乐的目的在于,通过提高孩子们乐感,以达到增强其业余音乐素质的目的。持有这种观点的老师认为,童声存在变声问题,变声之后,发声方法就要重新学习,并且认为童声就是童声,专业的成人发声方法会影响童声原有的甜美纯净音质。这种学习方法见效快,学一年半载,就能用自然声唱出许多儿童歌曲。然而,学一年与学两年没有多大的区别,音域拓展不了,不能自如地表现稍有难度的歌曲。这样,很多人便会认为,没有过早学习声乐的必要,提前学习那种大白嗓的唱法,只会令其在变声后,学习成人声乐发声造成很大的困难。因为那种大白嗓的发声根深蒂固后,会形成很难改变的发声习惯。

我比较赞同另一些老师的观点。不同年龄段有不同年龄的声音音质特点,然而发声方法却都是一样的。胸腹式吸气,有支点的呼出,即有胸腔共鸣,也能够自如的打开头腔共鸣。更重要的是能够自然运用高音区的真假混合声。通过多年的儿童声乐教学,个人认为孩子们是可以做到的,只是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因为科学的发声方法,很多都要经过一个发声不自然的过程。如果能耐心练习一至两年会有一个质的变化,并且不必担心童声原有音质的改变。近几年来,国外已涌现了一批用真假声混合的科学发声的孩子们,他们的声音表现力强,音域较宽,音质及乐感也是漂亮得令人叹为观止。其实,学过声乐的都知道,歌声的乐感绝不是装腔作势,只有自如掌控声音,拥有较宽音域,才能真实自然地将感情释放到你的声音里。

二、儿童声乐教学的生理及心理特点

一方面,要注意儿童生理上的特点。儿童的声带稚嫩,很容易充血及肥大,一旦损伤很难恢复。首先,音域需在正确发声方法的基础上,一点点的扩展。力量和力度不要过分地强调。那种强力的拉嗓训练是不可取的。声音的力量和力度应在气息的支撑能力逐渐加强时,慢慢提高。而且教师需把握好儿童的合理音量,切不可像训练成年人一样,强了还要再强,因为童声的音量确实受到其生理上的影响,音量偏小。其次,要严格控制好每节声乐课的时长。有时孩子上课的状态好,或者突然领悟了某一个要求,然后教师因为孩子漂亮的声音,也变得异常兴奋,完全忘记了上课的时间。这样,很可能第二天,孩子的声音就不对劲了。再者,要经常提醒孩子们爱护自已的嗓子。有些孩子声带损坏,不一定是声乐练习方法的问题,而是因为耍闹的天性造成的。在刚上完一节声乐课后,或在重感冒时,不注意休息,只顾着和其它的小朋友追打着大声嘻闹。这种情况是非常容易损伤声带的。教师除了叮嘱孩子,还要与家长沟通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另一方面,儿童的理解能力相对成人也较差,受到其知识面的影响。所以,那些深奥难解的专业术语,生硬地运用到儿童声乐的教学上来,是很难行得通的。那怎么办呢?在教学上其实可以另辟蹊径。儿童的理解能力虽然相对要弱一些,然而想像力却很强大。我们可以通过儿童丰富的想像力,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在声乐教学中,通过想像和联想是完成演唱和发声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可以把发声方法联想出一个生活中的动作或场景,告诉孩子们,让其进行想像模仿。比如说唱u时,可以说,小火车来了,看到小火车上的烟囱了吗?呜呜冒着汽,吹到好远好远。又比如,要求孩子气息下沉时,可以说我们是骑着自行车唱歌呢,我们每唱一下,气就往下蹬一下。这样便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想像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深奥的发声方法。

三、儿童声乐课程要加入试唱练耳及乐理课程

在儿童声乐教学中,加入试唱练耳及乐理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声乐课的通常模式一般是这样的,先唱练声曲,练声曲中有闭口音及开口音练习,但并不唱出音符的唱名,然后再进行歌曲练习。这样一来,孩子们其实并没有接触音符的机会。学习器乐则不同,每个音符的高低,在无数次的器乐操练过程中,音准概念就被深深地植入大脑。所以,学习声乐的孩子,音乐基础远不如学习器乐的孩子。如果教师们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不加入试唱练耳及乐理课程,孩子们很有可能学了几年的声乐,却根本不识谱。他们即使能在歌唱的过程中精准的掌控音准,但如果让其听音,可能说不出几个音名来。所以,我们通常说,学习声乐的人在音乐基础方面,属于先天不足。即然孩子们学习声乐很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已的音乐素质,而到最后却落得个“先天不足”的结果,是不是可以看作是我们老师的教学失败呢?

在声乐课程中,在练声曲中我们可以每次加入一条音阶及一条试唱曲,让他们大声地唱出音符。每一首新曲,老师们都让他们把这首歌的谱子先唱出来。每节课加入5分钟的乐理学习。前后可能也就是花个十多分钟。时间虽不多,但坚持却能取得质变的效果。

综上所述,确定正确的儿童声乐的教学方向是首要,抓住孩子们的心理特点会令教学事半功倍,另外儿童音乐基础必须要打牢。紧抓这三点,有耐心的教学才能令孩子们的声乐课取得很好的效果。

涂晓玲:抚州市群众艺术馆

责任编辑:谢菁菁

猜你喜欢

童声乐理音质
童声飞扬
高校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多样化教学
私人影院音质优选 ATT(安缇)SUB-12+
夏 天(童声合唱)
让全家人共享Hi-Fi音质 DALI(达尼)OBERON C系列
在小空间享受大型音箱的音质 Definitive Technology UIW RLS Ⅱ/UIW RSS Ⅱ
其它都好,音质有待提高 小米AI音箱
对《标准乐理教科书》的介绍与评价
童声一笑
画说乐理(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