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创新源于薪火相传 文化自信出乎民族传统
——弋阳腔音乐人才培养研修班开班式上的发言

2016-04-03许爱珠

影剧新作 2016年2期
关键词:弋阳腔研修班江西

许爱珠

艺术创新源于薪火相传 文化自信出乎民族传统
——弋阳腔音乐人才培养研修班开班式上的发言

许爱珠

尊敬的任厅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洪城”。在全世界隆重纪念我们伟大的戏曲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之际,在这最美好的人间五月天,我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弋阳腔音乐人才培养研修班的一员,代表这一期的学员,向领导和老师谈感想、表决心,深表荣幸!

我相信,在座的同学们和我一样,都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带着由衷的感谢之情,来参加这次学习的。所以,我认为,我们首先要感恩伟大的祖国和这个时代。因为,只有繁华盛世,才能共襄文化盛举。因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我们才有了今天致力于繁荣民族文化艺术的可能。诸多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设立,正是国家要做强做大民族文化艺术的战略布局和标志之一。而正因为有了这个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我们今天才能够济济一堂,才有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其次,我们要感谢省文化厅和艺术研究院的领导。是你们高瞻远瞩,谋篇布局,全力以赴,才使得“弋阳腔音乐人才培养”这一具有历史突破意义的国家级艺术基金项目,顺利落户我们江西,使中断多年的弋阳腔人才培养工作得以重新启动。在我看来,这实在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盛举。我们知道,自古以来,江西就是个戏曲资源大省,不仅培养了伟大的汤显祖,而且孕育发展了多个本土戏曲声腔和剧种,比如弋阳腔、青阳腔、宜黄腔、广昌孟戏、采茶戏等等。宋明时期的江西,经济与文化共同繁荣,是我们江西人深感荣耀之所在。这些品种繁多的戏曲艺术就是最好的见证。江西的戏曲文化艺术,需要作为的地方太多了。而这次,省文化厅及艺术研究院的领导,审时度势,权衡轻重缓急,首先选择了带有抢救性质的弋阳腔音乐人才培养这一项工作,进行国家艺术基金立项申请,并得以顺利通过。我认为,这实在是极其英明而富有远见之举。我们也知道,十五年前,昆曲成为中国第一个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戏曲剧种,当时,举国上下为之欢欣鼓舞,戏曲圈内圈外为之震动。可是,了解戏曲发展历史的人都知道,弋昆双璧,乃为绝唱。当代也需如此才好。如今,十五年过去了,只有200多年发展历史的京剧已然也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么,已经有600多年历史的弋阳腔,难道还不该逢其时而动吗?我们期待着,通过一代又一代弋阳腔人共同的努力,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再次,我们要深深感谢这次给我们授课的各位尊敬的老先生。这些老先生都是研究或创作弋阳腔和江西其他地方戏曲的德高望重的老专家、老艺术家,年事已高,但却不辞辛苦,不计报酬,欣然接受了这次授课的任务。我也是一名教师,但我为这些敬爱的老师所深深感动。我们想想,这些老师是图钱吗?显然不是,他们年纪大了,吃不了多少,花不了多少,钱对他们不是吸引力。那是图名吗?显然也不是,他们已经很有名了,不需要通过这般辛苦的授课,来博取声名。唯一能解释的,就只能是老师们对弋阳腔,对江西戏曲文化的一份情怀。先生们将他们一生所学,倾囊相授,不就是希望弋阳腔音乐艺术后继有人,希望我们能将其发扬光大吗?正所谓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寄望后来者,成功报师尊。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为母。在此,我建议我们同学以最热烈的掌声,来表达我们对我们的老师、老专家、老艺术家最崇高的敬意!

在此,我还要带点小小的私心,借此机会来表达我对于我的老师苏子裕先生的感谢。我是在2010年在南昌大学举办纪念汤显祖诞辰460周年的学术会议的时候有幸结识了苏先生。我的家乡是江西戏曲之乡宜黄。也许,冥冥之中真的有缘吧。我在不惑之年毅然决定将自己的学术兴趣转向江西地方戏的研究,并正式拜苏先生为师,这实在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之前我从事中国文学的研究与教育已经20余年,也算是小有成就、桃李芬芳了。但我不后悔。所谓术业有专攻,在戏曲研究领域,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而这个过程中,正是苏老师的有心扶持和不吝赐教,让我一步步坚持下来。尤其让我感动的事,今年过年前后,我作为公派访问学者,当时还在日本东洋文库,跟随著名国际戏剧学者田仲一成教授研究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戏曲保护的课题,是苏老师第一时间告诉我,省文化厅、省艺术研究院要举办弋阳腔音乐人才培养的研修班,然后等我3月初刚回国,又是苏老师第一时间向卢川院长力荐我进入研修班学习,最终,卢院长破例招收了我这名超龄的学员。真是太感谢了!

这就是我进入研修班的故事。我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个学员,能有幸参加学习,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但不管什么样的故事,我们都是怀着同样的感恩与感谢之情。

接下来,我要和同学们交流的是,既然我们克服各种困难来参加这一期意义非凡的研修,我们真的都准备好了吗?要知道,我们今天所学,已经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它更是一份修行,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也许我们担不起弋阳腔的传人这样沉重而崇高的名义,但是,我们今天既然进了这个研修班,就已经没有退路了。学得好,我们不见得就是弋阳腔的好的传人,但学的不好,我们有可能就是弋阳腔的罪人。因为,我们辜负了国家、政府、老师的重托。我们真地就无颜见江西父老了。

弋阳腔属于江西,弋阳腔属于中国。我们期待着,弋阳腔属于世界的那一天也早日到来。而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者的艰苦付出。我们的时代是大力提倡创新的时代,但所有的创新,一定是在建立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就在昨天,习近平主席召开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特别强调要坚持文化自信,强调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原创性,这让我备受鼓舞。我相信,在这样的繁华盛世,我们的艺术传承与创新之路将越走越宽。在此,我代表所有学员发愿,我们将不懈努力,好好学习,圆满完成组织交给我们的任务,不辜负领导的殷切期望和老师的辛勤教导。

最后,祝各位领导和老师、各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吉祥安康!祝同学们学业有成、生活愉快!谢谢大家!

许爱珠:南昌大学

责任编辑:蒋国江

猜你喜欢

弋阳腔研修班江西
江西银行
关于奔流文学院举办第十五期作家研修班的通知
劫后华夏再杨帆(弋阳腔)
第二期中药资源管理人才研修班
清代戏曲理论批评视野中的“弋阳腔”
弋阳腔
我爱江西奶奶
江西省弋阳县弋阳腔初探(下)
关于举办观赏石高级研修班的通知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