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竹音乐《欢乐歌》演奏艺术研究
——以笛子大师俞逊发演奏版本为例

2016-04-03毛云岗

乐府新声 2016年3期
关键词:丝竹笛子音符

毛云岗

丝竹音乐《欢乐歌》演奏艺术研究
——以笛子大师俞逊发演奏版本为例

毛云岗[1]

江南丝竹是我国江、浙、沪一带重要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之一,它的乐器组合短小精悍,音调婉转动听、清新秀丽,充分表现出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景色和当地人民对自己家乡爱的热爱赞美之情。笛子是演奏江南丝竹的主奏乐器,《快乐歌》乃江南丝竹的首要代表曲目,乐曲以笛子作为主奏,清脆悠扬的笛子音色配以二胡、扬琴、琵琶等弹拨拉弦乐器,更显清新淡雅、优美流畅。在江南大地上生长起来的著名笛子大师俞逊发先生,自幼受深厚江南文化的沐浴,其笛子演奏功底深厚、技术纯熟,风格独特。少年时期的俞逊发就是以一曲《欢乐歌》的精炼演奏成为众所周知的笛子演奏家,所以《欢乐歌》就成了俞逊发先生笛子演奏的“成名作”。在俞先生以后漫长的笛子演奏生涯里,随着自身阅历的不断丰富和技术方面的不断上升,同时通过自己的生活阅历,对《欢乐歌》乐曲进行不断的艺术加工,渐趋成为俞逊发先生众多演奏曲目中的精品。本文对俞逊发先生演奏的《欢乐歌》在音色、技巧、速度、力度、气口等几个环节,结合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以此使人们对江南丝竹这一经典的民乐演奏形式更加深刻了解,同时也是对俞逊发这位已故笛子大师的深深缅怀之情。

丝竹音乐/欢乐歌/笛子演奏/俞逊发

(本文为2016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NDJC084YB)。

《欢乐歌》乃江南丝竹八大曲之首,(即《欢乐歌》、《行街》、《三六》、《慢三六》、《四合如意》、《慢六板》、《中花六板》、《云庆》),音调清新典雅、委婉秀丽,表现出江南人们对自己美好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后来经南派笛子宗师陆春龄先生改编成笛子独奏的版本。俞逊发先生早年投师于陆先生,他少年时期的睿智、良好的音乐感觉受到陆大师的青睐,有大师的指导、再加上自己百倍的努力,《欢乐歌》已成为少年俞逊发的拿手好戏,在上海音乐之春上他以一曲《欢乐歌》独到的艺术处理、娴熟的演奏技术而折服了在场所有的观众,一举成名。所以《欢乐歌》就成了俞逊发先生笛子演奏的“成名作”。在俞先生以后漫长的笛子演奏生涯里,随着自身阅历的不断丰富和技术方面的不断上升,对《欢乐歌》进行不断的艺术加工,渐趋成为俞逊发先生演奏曲目中的精品。接下来就对俞逊发先生的《欢乐歌》在演奏艺术方面进行全面深刻研究。

一、俞逊发先生演奏《欢乐歌》中的音色处理

俞逊发先生以笛子音色饱满俊秀而见长,他演奏的笛子音色低音圆润饱满、高音清秀亮丽,笛音富有张力,立体感十足。正因如此,俞逊发成为众多笛子演奏家中的佼佼者。俞先生出生在江南水乡,在浓郁的江南水乡这块土壤中茁壮成长起来的江南才子,这使得他对江南音乐的了解与领悟有了一个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此外,少年时期的俞逊发先生对笛子的学习非常刻苦,每天坚持练习14个小时,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由此看来对《欢乐歌》的理解和演奏达到精致者,非俞逊发莫属。打开俞先生演奏的《欢乐歌》录音,用心聆听、仔细品味,都会被他那纯净甘甜的音色所打动。在《欢乐歌》这首曲子里面,俞先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领悟和理解,运用了笛子的多种音色来表现音乐作品。在《欢乐歌》的开头乐段,缓慢平静的音乐背景下,他演奏出饱满热情、浑厚圆润的音色,使音乐显得庄重文雅、抒情优美;进入第二乐段之后,速度稍微加快,节奏变得较为密集紧凑,音区上升,俞逊发先生在此又演奏出清澈透明、激越亮丽的笛子音色,在众多演奏技巧的陪衬下,使人感觉到心花怒放、心旷神怡;乐曲的第三段音乐更有艺术魅力,演奏家俞逊发先生采用了高音区“泛音”演奏技术,通过高超的气息和风门控制,吹出“do、re、mi、so”几个泛音,泛音音色的出现,犹如天上的星星,点缀在浩瀚的夜空,更显虚幻朦胧、晶莹剔透,越发增添了江南丝竹委婉秀美、柔情如歌的艺术氛围。在《欢乐歌》的最后一段,乐曲的速度变得欢快,连续十六分音符节奏的出现使演奏家逐渐将气流的速度加快、气流量加大、风门扩大,使笛子的音色豁然变得大气明朗、粗犷豪放,音乐显得轻松愉快、热情活泼,表现出江南人们载歌载舞、欢庆幸福的日子、歌唱美好的生活、歌颂美好的家乡的喜悦之情。

二、俞逊发演奏《欢乐歌》中的技巧处理

俞逊发先生在演奏《欢乐歌》的过程中,运用了曲笛演奏当中的各种技巧,在他强势的笛子音色支配下,技巧又成为他另外一个拿手好戏,他通过各种各样的演奏技巧将原本旋律比较平淡、慢板持续时间较长的《欢乐歌》演奏得起伏跌宕、活灵活现,从而使音调的对比感强烈、音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在《欢乐歌》里面,俞先生多以“连音”手法的线状音色为主,他在“mi、so”两个音符上面经常运用叠音技巧,使音乐充满动感,旋律洒脱愉悦;在以“do”为主音(这里讲的主音非调式主音,乃被装饰的音符)的前倚音“re”上面和主音“si”上面经常运用了实颤音技巧,使音乐华丽流畅、清新典雅。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前倚音上面进行的实颤音,这种技巧在江南丝竹风格的笛子作品中运用颇多。众所周知,前倚音虽然也是音符,但是毕竟它的时值是算在后面的被装饰的主要音符里面,所以,它和主音符之间的过渡非常讲究“时间性”和“速度性”,而且在前倚音向主音符过渡的过程中又加入了颤音技巧掌握好时间和速度对演奏者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俞逊发先生在《欢乐歌》中对前倚音上的颤音技巧处理得非常准确、灵活、自然。他把手指的颤动密度、颤动长短、颤动速度和前后两个音符之间的过渡关系拿捏得非常得体,使人听起来非常舒服。俞先生这种前倚音加颤音技巧和主要音符上面的实颤音的运用更使《欢乐歌》的音乐充满了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美姿。此外,他在“la、do、re、mi”几个音符上面经常使用“打音”技巧。在随俞先生学习笛子的过程中,我们之间的多次握手过程中已经使我感觉到他的手劲“力气十足”,这与他早年苦练笛子和锻炼身体是绝对分不开的。平日里在和俞老师的交谈中,他经常告诉我,他在年轻的时候,为了练好笛子,每天早晨5点钟就起了床,进行一段长跑之后,再连续做100个俯卧撑,接下来做饭过后就是长达14个小时的笛子苦练。有这么一个强化苦练,使他的手上功夫十分了得,所以他在《欢乐歌》(其实是他演奏的所有曲子)中使用了以上几个音符的打音实际上是运用了无名指、食指、中指这三个手指,尤其是无名指,他也练得和其它手指一样富有“弹力”。俞先生做出的打音可以用“短”、“断”、“力”、“弹”几个音来总结。这些打音技巧在缓慢平淡的《欢乐歌》中使音乐显得生动活泼、跌宕起伏更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最后还要讲一下,俞先生在《欢乐歌》里面还用到了人称“增音”或者“送音”的短后倚音技巧,这种技巧主要出现在以“do”和“so”为乐句结束音的上面,在一个乐句将要结束,又出现一个很短的小音符,好似山谷里的回声又像南方人讲话时候的口头“尾音”,别有一番风味。俞逊发先生在演奏具有江南丝竹风格和昆曲风格的笛子乐曲的时候经常用到这个“增音”技巧,使音乐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同时还充满着无限的风趣和幽默。此外,俞先生在演奏《欢乐歌》的时候还用到一个“虚颤音”技巧,主要出现在“do”和高音“so”两个音,“do”的虚颤音主要用右手的手指在第二和第三音孔的边沿缓缓颤动,造成一种轻盈飘逸、柔和虚幻的音响效果高音“so”的虚颤音是在按闭第四、五两个音孔的前提下,用右手的食指在第三音孔上面颤动,对清脆尖锐的高音“so”起到了一定的润饰作用,犹如拉弦乐器的柔音,使原本尖锐刺耳的高音变得委婉柔和,从而和《欢乐歌》的音乐表演情绪达为一致,这样既保留了音的高度,同时也对本位音进行了一定的装饰,这也是俞先生在《欢乐歌》乐曲演奏之中的一个高妙之处。

三、俞逊发演奏《欢乐歌》中的速度处理

《欢乐歌》的旋律线条起伏变化不太大,节奏相对平坦,尤其是速度比较单一,慢板的持续时间较长,所以使人感觉音乐比较平淡,其实江南丝竹的音乐皆是如此。但是在俞逊发的手里,他却能够将这些平坦的音乐进行音乐速度的变化处理,使音乐的表现更具对比性。在乐曲的第一段里面,他用了每分钟50拍的慢速演奏,音乐较为平缓直叙;在第二段里面,他用了每分钟60拍的速度演奏,音乐略带表情,情绪稍有变化;随着慢板结束句的减慢过渡,他将音乐的速度由每分钟52拍的“慢起”逐渐加速到每分钟160拍热烈的快板,使整个《欢乐歌》的音乐情绪逐层递进,逐渐高涨,达到了整首曲子的最高潮,仿佛江南人们载歌载舞、欣喜若狂的热烈场面。这种速度的变化与人们生理方面的反应相吻合、也符合人的心理特征。

四、俞逊发演奏《欢乐歌》中的力度处理

力度的艺术化是笛子在江南丝竹中主要处理的特色,乐曲中一会儿悠然“缓吹”,一会儿清脆明亮明亮“超吹”,起伏的旋律使得江南丝竹音乐韵味无穷,引人入胜。在旋律平淡、节奏单一的《欢乐歌》中奏出富有表现力的音乐,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俞逊发先生在处理这首乐曲的时候,除了以前讲的速度变化艺术之外,就是对乐曲的力度处理艺术。通过多次聆听俞先生对《欢乐歌》的演奏,本人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乐曲刚开始部分,随着音乐的发展、音区的上升,他用了“mp”这种平缓而柔和的力度来演奏;当乐曲进入第二段时,力度稍有加强,他用了华丽而紧张的“mf”力度来演奏;接下来音乐进入以“泛音”为主的乐段,他用了虚幻而柔情的“pp”力度来演奏;随着乐曲的发展,音乐情绪的变化,他在下一段里又用了松弛而清爽的“mp”力度演奏;快板部分,随着速度的逐渐加快、节奏的逐渐紧凑,他运用了“mf-ff-f”大幅度的力度变化处理手段。

五、俞逊发演奏《欢乐歌》中的“气口”处理

一首音乐作品,如果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原作曲家的真正意图,除了熟练掌握其技能技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掌握好乐曲中的“气口”,它起到了音乐句子的划分、音乐形象的变化、音乐情绪的转换、主奏乐器和伴奏乐队(乐器)之间的交接、节奏节拍的处理和气息的控制,在俞逊发先生演奏《欢乐歌》这首笛子作品里面,音乐由慢到快、由自由到规整的开头乐句,他就是通过一个“气口”来进入主题的,在这里,气口起到了提示性的作用。

在《欢乐歌》的第一、二、三段的慢板里面,俞先生主要使用的是“自然换气”式的“气口”,即在每个乐句结束的时候给一个气口,但是在遇到特长乐句的时候,由于气息的需要,他又借助“前八后十六”、“切分音节奏”和“休止符节奏”来进行抢气,以便使气息供应充足,更好地保证好每一个音符的音色。快板里面主要用“抢气”技巧,无论是自然换气还是抢气,俞逊发先生在演奏的过程中,不动声色地进行,从不流露痕迹。在乐段的转折、速度的变化和起头结尾的时候,运用“大换气”的处理方法。

总结

俞逊发演奏的他自己的成名作《欢乐歌》现今已成为千古绝唱的精品,他的演奏音色达到“圆”、“松”、“透”,各种技巧运用得体自如,艺术处理独具匠心、别出心裁,可以说是每次听过之后就如“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帖,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引自《明湖居听书》)

请大家留意以下音像资料:由台湾琴园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制作的DVD光盘“玉笛飞声——俞逊发笛艺四十年回顾展演奏音乐会”(1998年);由中国唱片广州公司出版的“‘牧歌’——俞逊发笛子独奏专辑”CD光盘;还有百度视频和百度音乐里面均有俞逊发先生演奏的《欢乐歌》的笛子遗音资料。

[1]齐琨.江南丝竹[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2]伍国栋.江南丝竹研究|[J].中国音乐学,2015

[3]程天健.中国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2004

[4]俞逊发、胡锡敏.中国竹笛[M].台湾摇篮唱片有限公司出版,1985

[5]俞逊发、许国屏、周大成.笛子考级训练问答[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6]毛云岗.论笛子演奏中的“沉”与“净”[J].人民音乐

[7]毛云岗.神指仙气催魔笛——浅谈俞逊发先生的笛子艺术[J].乐府新声,2007

(责任编辑朱默涵)

J616.22

A

1001-5736(2016)03-0198-3

[1]作者简介:毛云岗(1970~),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猜你喜欢

丝竹笛子音符
论丝竹玩友——群落生态视野下的乐人群体考察(上)
美妙音符
春天的音符
“江南丝竹”的“合乐”传统及其文化阐释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读《竹太空心叶自愁:近体诗词习作习得录》有感
笛子演奏家
笛子演奏家
紫丝竹断弦歌落
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