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大院的审美意蕴
2016-04-03霍慧玲
□霍慧玲,马 琳
( 1.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2.南京邮电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晋商大院的审美意蕴
□霍慧玲1,马 琳2
( 1.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2.南京邮电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作为晋商辉煌标志之一的大院建筑,是民居建筑的艺术珍品。晋商大院的建造者们在选址筑屋时,遵循“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大院建筑从不同角度阐释着建筑美学的不同内涵,凝聚着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的多重审美意蕴。
晋商大院;审美意蕴;审美思想;建筑美学
处于内陆省份的山西,在国人的眼中一向是保守、落伍、贫穷、愚昧,以为这里处处可见煤灰铺地、雾霾满天,每一个人都是灰头土脸,每一个村落都是破败的窑洞,泥泞的土路,看不到现代化的气息,更与美无缘。其实不然,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山西,不仅在经济上有过晋商创造的辉煌时期,山西境内至今还屹立着众多令山西人骄傲,也令世人瞩目的古代建筑群落,是我国保存古建筑最多的省份,从古至今一直享有我国古建筑宝库的称号。走进山西,不仅可以看到历朝历代修建的寺观、庙宇,造型独特,气势宏伟,规模壮观,就连这里的民居建筑也精致典雅、不落俗套,在中国民居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堪称是我国明清时期北方民居的集大成者,享有“皇家看故宫,民间看乔家”的美誉。经济实力雄厚的山西富商,用自己创造的巨大财富,在山西这片黄土高原上为自己,为家人,也为子孙后代修筑起一座座富有地方特色和民居文化的宅屋院落。这些散落在山西各地的晋商宅院,建造设计宏伟壮观,结构布局精美高超,装饰技艺巧妙精湛,木雕、砖雕、石雕美轮美奂,室内陈列的每一件家具也都精致华美,砖石草木彰显着丰富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房屋院落凝聚着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的多重审美意蕴。
一、遵循“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对中国建筑有这样的看法:“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准确道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底蕴是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最高审美意境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 的审美思想与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念相吻合,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强调礼、义、仁,注重人伦教化,主张依礼仪治理国家,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等级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长幼尊卑的秩序不可随意破坏。晋商大院各处不同的建筑中,无论是材料品质、空间顺序还是规模高低,都因人而异划分出了明显的等级,成为古代中国人营构建筑的一种自觉意识和理想境界,形成了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建筑美学,这种建筑美学与“天人合一”的哲学审美观念完美结合,被历代统治阶级认可、推广,并延续下来。
(一)选址造屋适应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处处体现在大院建筑中,在地址的选择、整体布局和朝向上都遵从自然,晋商大院几乎都是建在自然环境优美、有山有水、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比如灵石的王家大院建在静升镇的北山坡上,这里是镇上唯一的一块高地,被当地人看作“风水宝地”。不仅朝向好,属于“负阴抱阳”,既能挡住北风的侵袭,又能享受充足的阳光照射;而且山坡上有一条由南向北的冲沟,平时可以保证不受旱灾的困扰,遇到夏季雨水充足时还能自然排泄掉突然而至的山水,做到旱涝保收;同时,在山坡上建筑的房屋,由于地势高的原因,视野开阔,葱山秀水尽收眼底,能够将现在的高层建筑和别墅的优势合二为一,成为得天独厚的观景住宅。
(二)外形设计顺风顺水
这里所说的“风”和“水”指的还是“天人合一”的意识,是古人的一种朴素的居住思想。大院建筑处处透露出浓郁的山西特色民俗文化,乔家大院“囍”字平面布局,王家大院“王”字形格局,体现了山西民俗祈求欢乐祥和、延年益寿、加官晋爵的意愿。平遥古城又称为“龟城”, 乌龟在民间是祥瑞之物,寿命最长可达152年,是动物中当之无愧的老寿星。这座古城是仿照古人康乐永寿的图腾吉祥物——神龟来设计的,寄托着古城人民盼望每个人都能够吉祥安康、长生不老,所居住的城池能够坚若磐石、金汤永固的美好寓意。古城修建的六座城门,也各自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象征:南门是龟首,面向中都河,南门外修建了两眼水井,象征着龟的两只眼睛,印证着古人“龟前戏水,山水朝阳,城之修建,以此为盛”的说法;北门是龟尾,也是全城地势最低的地方,雨天全城的积水都经这里缓缓排出,保证了全城人民的安全;东西四座瓮城则两两相对,上西门和下西门以及上东门的城门都朝南面开启城门,整个形状就像是乌龟的三只脚向前屈伸,仿佛在慢慢爬动,赋予古城灵动的生命力。
(三)建筑布局遵秩守序
作为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美是有目共睹、令世人震撼的,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用“外雄内秀”四个字来形容平遥民居的特色。龟形的城池历经几百年,仍然完好无损的雄踞在山西中部,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走进城门人们会感到,平遥的美不同于其他三座古城,它庄重大气、注重秩序感的营造,是一种理性的、隐喻的、华丽的美。古城的南大街在清朝时期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城内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道平直、宽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迎来送往,为古城的商业繁荣、经济发达沟通着四方商贾。民居大多是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屋顶的直线和曲线巧妙结合,形成向上微微翘起的飞檐,扩大了房内的采光面积,下雨时还能排泄雨水,也使房屋平添了飞快灵动的美感。沿中轴线组成前后二进或三进的“日” 字形和“目”字形基本布局形制的院落,每个院落的房间多少、高矮都不一样。居住方式也遵秩守序,长辈住正院,晚辈住偏院,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上下有别,长幼有序,言行举止遵循古代礼制,讲究儒家之道,努力构建天、地、人、神统一的和谐局面。每个大宅院的“堂”都建在大院建筑的中轴线上,堂前留有一片空地作为庭院,上对苍天,堂的尊位上供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将“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每个家庭一年中举行盛大活动的地方,遇有添人进口、叩拜天地、金榜高中、加官晋爵等重大事件,全家人都会集中在此庆祝。
二、大院建筑体现出的建筑美学特征
(一)就地取材,原汁原味的民居建筑
民居建筑中的生态建筑是当今居住理念的体现,它注重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人的居住为尺度,具有人本主义思想。晋中民居的窑洞就具有生态建筑的特征,山区居民居住在厚厚的黄土坡上,这里经常干旱,水资源缺少,植被覆盖率低,木材短缺,但矿产资源丰富,黄土中钙质丰厚、土质坚硬。他们结合当地特有的地形地貌开凿窑洞、修建院落,用砖、石或土坯将窑洞的门砌成拱券式样,并在门框和窗框上悬挂上自家地里生产的黄澄澄的玉米、谷穗,以及红彤彤的辣椒串,白色的窗纸上还贴着亲手裁剪的大红窗花。黄泥砌成的粗犷墙体,青石撑起的低矮门框、过梁,映衬着白色的窗纸、红色的窗花、五颜六色的各类果实,赋予建筑物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也成为这一带民居的灵魂。
晋中地区的很多宅院,位于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上,土地贫瘠,物产困乏,修建房屋院落主要靠的是石材,形成独特的石结构建筑。墙基和房屋的基石都是石料,虽无光彩照人,却也古朴典雅、亲切平和。由于大多数家庭中的青壮年男子都在外经商,家中只有老少妇孺操持家务,晋商大户的住宅大多修成封闭严密的深宅大院,宏大、坚固,在动荡的年代发挥了隔绝外界入侵的作用。院落细窄深长,院墙厚重高大,春秋防御风沙,夏日遮挡骄阳,冬日储蓄热量,白天隔断闲杂,夜晚抵御盗寇,深邃、幽静的独立院落使主人们获得了暂时的平静和安宁,院中有院、多进式的四合院也方便了家族人之间的联络、沟通,成为护佑一家人安乐栖居的一方净土。
坐落在静升村北面山坡上的王家大院,则将青砖青瓦的梁柱式木建筑与砖石窑洞式建筑结合在一起,修筑成院落。有的是单层窑洞,窑洞外罩有柱廊;有的是二层窑洞,底层凿为窑洞,窑洞外或有柱廊或无柱廊,二层则建成梁柱式的瓦房。这些砖石结构的窑洞每间一孔,大多修成三间三孔,也有修成五间五孔的。窑洞门窗的形状基本上是随孔做成拱券形,门窗棂格的造型则多种多样,精致灵巧,充满生机。柱廊之间的额枋、雀替、枋头上的木雕,以及柱基上的石刻,按照传统礼制、当地民俗,选择不同题材精工细作,虽朴素无华,却美观大方、蕴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一木、一石都千姿百态,给人以一种新鲜感、亲切感,一种古风古韵的古朴之美。
(二)如影随形,形美意祥的建筑装饰
晋商大院不仅外形气势宏伟,内部装饰也精雕细琢,使一座座普通的宅院成为古代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的载体。祁县的乔家大院多年前已经开放成为山西民居博物馆,这些装饰物向后人传递着多种文化信息,并揭示着建筑的风格和类型特征以及对人们的文化环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产生的影响,在视觉上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和情感的震撼。
随处可见、随物点缀的建筑装饰物,首先考虑的是物件本身要有好的寓意,如“马上封侯”、“寿比南山”、“蟾宫折桂”等等,然后还要考虑如何把这些物件做的精致、美观。因为这些装饰物上的物件不是普通的小挂件,也不是屋内摆挂的一般绘画作品,它们不能以主人的喜好随时更换,而是一经形成,就成为建筑物的一部分,日夜陪伴着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生活劳作,所以建造者们煞费苦心、精心制作,使它们成为建筑装饰功能与外在形式完美结合的艺术品。
王家大院高家崖敦厚宅门前立有一对石狮子,大头宽脸,前额高高隆起,面颊丰润,蒜鼻箕口,以威严凶猛的外形护卫着主人高贵门第的权势和尊严。而在西宅院红门堡顶甲花园门口的石刻则生动灵巧、别有洞天,骑在马上的一只猴子头戴官帽,正在摘取树枝上所挂的官印,造型诙谐有趣,寓意深远绵长,“马上封侯”体现了经商之人对身份地位的祈盼,而大猴身上背着小猴的构思则隐喻着“辈辈封侯”,希望家人世世为官,子孙后辈代代加官晋爵。司马院的方形门墩上雕刻的是春夏秋冬四季花卉:牡丹、莲荷、菊花、腊梅,以及由雄鸡、鸳鸯、鹌鹑、喜鹊组成的富贵吉祥图,暗示功名富贵、鸳鸯贵子、安居乐业、喜上眉梢等美好寓意,同样寄托着主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甬道里的门墩石刻字画结合,字里有画,画中有字,初看像画,细看成字,笔笔喜庆,字字吉祥,借汉字的博大精深体现出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地淳朴的民风民俗。
王家大院凝瑞居的建筑装饰物以石雕为主,砌在正窑和厢窑墙基石外壁墙面上的10块墙基石上的雕刻作品就极具人情化、生活化,题材丰富,意蕴深厚,有《麒麟送子》、《五子夺魁》、《飞马报喜》、《唐夫人乳姑奉亲》。每块墙基石通高1.35米,宽0.66米,排列整齐,美观大方,每块墙基石上的画面精美、充盈,中心画面高0.96米,宽0.5米。由于用光滑细腻的青石作材料,不仅每幅作品都清晰流畅,而且画面中的局部细节也雕刻的十分准确、生动,每幅画面的内容都彼此呼应,左右均衡,虚实相生,刚柔互见,既有强烈的立体感、空间感、节奏感、韵律感,又坚固实用、美观大方,使庭院平添了喜气盈门、熠熠生辉的欢快气氛,是极具观赏价值的装饰构件,充分体现了北方民居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审美价值。
(三)灵动厚重,点睛生花的装饰艺术
以青砖灰瓦为建筑材料的晋商大院,规整方正的屋宇,厚重高耸的院墙,虽在风格上显出古朴恢宏之势,但这种单调的房屋结构却未免给人一种压抑感,这个时候,大院的装饰艺术,尤其是精致的雕刻作品以勃勃的生机,不仅美化着大院的建筑,而且还与整个建筑完美结合,具有特定的实际需要。其一,用来弥补建筑结构、造型上的一些缺陷。在乔家大院的屋顶上,为了封盖住两个坡面之间的缝隙,使用砖雕、泥塑和一些砖块瓦片,巧妙设计成各种不同的屋脊造型,尤其是开口兽的造型更成了屋脊装饰的亮点。其二,可以提升建筑结构和造型的质量。房屋外所立的木柱是为了分担屋顶的重量,但木料易受雨水潮气的侵蚀,时间久了就会腐烂,所以木柱最下端的柱础就用石头作材料,在体型上大于木柱,可以承载木柱的重量,还能够隔开地面的潮气对木柱的腐蚀,延长木柱的使用时间。其三,起到美化和修饰建筑物的作用。遍布大院各处木梁上的彩绘多姿多彩,有山水人物、器皿,也有各种动物、植物,对木梁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也使木梁具有了立体感、透视感,使大院建筑呈现出朴素中不乏华丽,平淡中又显厚重的审美意境。
大院中的木雕、砖雕、石雕以及彩绘、匾额、楹联等装饰艺术美不胜收,尤其是三雕艺术堪称世界一绝,是文人、画家、雕刻艺人共同的艺术结晶,汇集苏州众多的能工巧匠,用尽平生所能,使用了精细多变的各种雕刻手法,石雕有线雕、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木雕有透雕和高浮雕手法,砖雕则采用圆雕、浮雕和透雕手法。这些雕刻手法依据建筑材料的不同,建筑物所处位置的不同而有所选择,构图完美,形象鲜活生动,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乔家大院最有代表性的砖雕作品是正门对面墙壁上的砖雕图案刻“百寿图”,以青砖为底,阳刻鎏金,每一行每一列都刻有十个不同字体的“寿”字,一百个寿字形态各异,字字不同。石壁两旁刻着清朝著名大臣左宗棠亲手撰写的一副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与匾额上方刻着的“履和”二字交相辉映,成为极具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的砖雕精品。
这些木、石、砖雕中,瓶中月季比喻四季平安,喜鹊登梅比喻喜上眉梢,麒麟送子比喻天降贵子,莲生桂子比喻连生贵子,一瓶青莲比喻一品清廉,双鹿偕行比喻路路畅通,新鲜活泼,生动形象,虽然出自民间工匠之手,但却是文人士大夫和书画艺术家的精心设计、绘制,渗透着当时人们的美学追求,使得三雕艺术成为外形美观、具物实用、寓意吉祥的典范之作,异彩纷呈,赏心悦目。
晋商大院集中了传统民居建筑中北方民居的精华,汇聚了南北方建筑理念,既有北方的豪放大气,又有南方的精致秀丽,既显官府的雄伟气派,又透出三晋民居的民风民俗。不仅是晋商及家人遮风挡雨的物质家园,也是不可多得的建筑珍品,它在空间布局、建筑形制、雕刻装饰等方面处处闪耀着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蕴、审美思想,它跨越时代、跨越空间、跨越人种,获得了不同年龄、种族、时代、国籍的人们交口称赞。在这里,作为建筑物的砖、石、木、土,与作为装饰物的雕刻、绘画、书法、篆刻融为一体,为每一座宅院增添了内涵,加深了意蕴,提升了情趣,修养了身心。作为山西晋中旅游文化代表的大院景区,既相互关联,又各不相同,以各自不同的建筑魔力吸引着中外游客,人们看她的眼光,不再是漠然、冷僻,而是探究、欣赏、骄傲,带着一个一个的谜团走近,又带着一份一份的满足离开。山西商人用毕生财力打造的这一座座雄浑壮观的北方宅院,美丽着家园,润泽着子孙,丰富着建筑美学的多元思想,满足着多样化的建筑审美需求,创新并启迪着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审美文化,以建筑宝库的姿态向世人展现着她的多层魅力。
[1]王先明.乡土中国晋中大院[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2.
[2]王崇恩,陆风华.山西传统民居美学思想初探[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2(2).
[3]李娜.乔家大院建筑风格的美学阐释[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4]郑孝时.明清晋商老宅院[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8.
[5]王璐.王家大院建筑石刻装饰画[J].装饰,2009(4).
[6] 刘建生,刘鹏生等.晋商研究[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5.
[7]霍慧玲.晋商大院的文化价值[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
本文责编:赵凤媛
The Aesthetic Implication of Jin Merchant Courtyard
Huo Huiling1, Ma Lin2
(1. Shanxi TV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27;2.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Jiangsu, 210023)
As one of brilliant symbols of Jin merchant courtyard dwellings, Jin merchant courtyard is art treasures of dwellings. The location of the dwellings followed the theory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embodying the diverse aesthetic implication of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in the period of Ming and Qing.
Jin merchant courtyard; aesthetic implication; aesthetic ideas;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2016—03—10
霍慧玲(1962—),女,山西侯马人,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 马 琳(1992—),女,江苏昆山人,南京邮电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G728
A
1008—8350(2016)02—008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