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反思
2016-04-03谢虹光
□谢虹光
( 山西传媒学院,山西 榆次 030619)
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反思
□谢虹光
( 山西传媒学院,山西 榆次 030619)
新建本科院校应当以本科教学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注重理论指导;严格执行“依照程序、坚守规章、民主商讨、科学决策、按规律办”的二十字方针;奉行讲真求实、严谨治学,率真直谏、珍惜时间,遵循文明、健康生活的三项原则;打破人情、面子与关系等三大陋习,尽快培植科学、真理与理性意识,科学地划分院、系、部等教学机构,奠定学科群建设的优质基础。
新建本科;学科建设;科学决策;文明理性
被教育部近期批准升本的院校面对着全新的发展机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必要条件有:一是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二是要有正确的决策路径,三是要有坚持奉行的基本原则,四是要有合理布局学科专业的前瞻意识。只有满足了这四个必要条件,才能够起好步,布好局,为今后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
一、正确的指导思想
除了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之外,新建本科院校最应具有的认识是“重新审视自己,一切基本清零”。完成升本任务十分不易。在上级领导关怀、全校职工努力、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顺利升本确实为学校拓展了生存空间,赢得了持续发展的大好机遇。在欢呼雀跃之余必须意识到,这只是完成了本科成长史上最基础的一步。骄傲自满的心理,止步不前的意识,想当然就是优质本科院校的观念必须全面抛弃。面对各类老本科院校,尤其面对985与211等实力雄厚的国家重点建设院校而言,新升本科院校只是最为稚嫩的一员,以前所有的成绩都应当尽快清零,以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虚心向兄弟院校求教。惟其如此才可能成长为真正合格意义上的本科院校。
将以前所有的成绩和成就尽快清零,说来容易做来难。一些学院自恋情结严重,很难查找到自身弱点与缺项,更难发现自己的致命性短板;即便有时发现了也很不情愿承认。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告诉我们,这个世界还很不完美。不但自己、他人、社会不完美,而且历史也难以完美。所谓完美总是相对的,改革的前提正是由于社会还存在着很多不完美,所以必须加倍努力来改造现实世界;目前的高等院校也正因为距离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还相差甚远,所以必须痛下决心、大力推行教育改革的各项新举措。新建本科院校当然也不例外。诸如大专阶段所获得的办学理念、获奖科研项目、精品课等,都是专科层次上的浅认知与小作为。如果放在本科层次来考察,往往有失厚重,不值得炫耀[1]。在本科层次上扎实起步,勇于改革,再创佳绩,才是应尽职责。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以本科教学为中心,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注重理论升华及其对实践的指导”。
(一)以本科教学为中心,培养复合型人才
本科院校的天职是培养学科与专业训练过硬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因此其最重要的成品无疑是合格的毕业生而非教师的学术著作;是有品位的各类建设人才而非各类科研项目;是为社会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生产者而非学校当前争抢的诸多廉价奖项。如果学校片面追求科研项目的数量和学术著作发表的频率,那就将高校与科研院所等同了起来而忘掉了自己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业。当前应特别注意纠正在教师评价体系上存在的严重偏差,即纯粹以学术成就和科研项目来论高下的评价指标。否则会误导几代年轻教师,转而降低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育者不以教育人培养人为首要任务,不愿意在素朴清新的环境中埋头苦干,认真教学和辅导学生,却一窝蜂似的跑去抢科研课题,争项目经费,那么高教质量必然衰退,民族核心竞争力也必然随之削弱。如若心中没有学生,脑内全是名利,再是怎样的名校名师,对于培养民族精英的大业也是枉然的。虚浮自私的任何研究,对于崇高中国梦的实现也必会无济于事。因为浮躁低俗的精神面貌,根本无力托举伟大纯洁的心灵旗帜。
(二)学科建设为龙头,注重理论升华
学科建设的第一任务是理论建设。没有既定的理论体系,学科无法建立。本科阶段的教学重点是给予学生能够指导其一生科学实践的基本理论。没有这样的理论指导,其实践就是盲目的、效率低下的。只有对实践加以理论总结并进一步升华为规律性的表述系统,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实践活动,加强实践活动的科学性与成功率。人类之所以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为高级的动物,其主要特征是由于人类具有一代人传给下一代人的呈几何级增长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实践的总结与理论的升华是最有效的积累与传承。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一定要打通专业、关照学科、夯实基础、打造优质学科群并注重创新。本科院校非同于高职高专以专业建设、专业教学为龙头,而是要以学科建设和学科教学为龙头。因此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一定要视野开阔、境界高远,有能力承担民族创新和国家开拓性建设的策划重任。如果仅限于一个专业、一个行道的简单操作而无力承载各类中国梦实践中运筹帷幄的大系统,那无疑是对本科生培养教育的失职。
二、正确的决策路径
新建本科院校如若选择正确的决策路径,就首先要牢牢把握“依照程序、坚守规章、民主商讨、科学决策、按规律办”这二十字方针。
(一)依照程序
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加强对河流、湖泊水污染的重点控制、构建生态文明城市,亟待研究一种工作效率高、节能环保、节省人力物力、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的节能环保的水面污染物清理设施。
本科院校实现高层次管理最重要的标志在于有一套科学严整的程序制度。由上世纪蔡元培先生主政北京大学时建立的教授治校组织机构蓝图,再经参照西方院校合理的管理机制,逐步演化为学术委员会与教学委员会等一系列的组织程序制度,是中国高校管理史上成功的范例[2]。其基本要求是:凡属学校大事,均需经历诸如对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督导委员会、校务委员会,甚或是图书工作委员会等组织机构的事先知照,研究通过后,方能够实施或进行最后决策。这些专门性最高机构具有对特定学院的学术、教学等专业与业务的决策权和议定权。经过这些机构表决通过的事项,即使校长和书记也只能够遵从。多数人制约少数人、精英群体制约集权力,这是减少决策失误和降低决策成本的最有效方法。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尽快建立上述专门委员会,将其当做院校提供决策方案与终极决策的必经渠道。凡属教学大事,诸如教学与学术规范的确立、名师的评价、精品课程的选定等,不能够只由少数几个行政或教学领导直接提供决策预案,而是要经过教学委员会讨论后作出决定;或由其评审通过后再提供可行性方案。凡属学术性大事,诸如学科及专业设置、科研项目申报与审定、学术带头人的确立、统编教材及其编著人选的确定与质量把关等,均需首先通过学术委员会的审查、核实与批准。这些机构不确立,基本保障性体系与功能性机制就建立不起来,院校的决策程序就必然不到位。如若广大教授不知情、不建言、不监督,只凭几个院系领导说了算,那无异于在现代高校实施行政独裁或学阀治校;也无异于为可能出现的帮派圈子开放了通行证。只认小圈子、把兄弟而不搞五湖四海,离开了广大教授与教师的谏言献策,剥夺了学者教授对于学术与教学诸多事项的表决权,任由行政官僚密室中决策,餐桌上拍板,少数人瓜分教学科研资源;即使这些人都属于精英,即便领导们累到筋疲力尽,学术与教学工作也大有可能是在做外行事、说外行话,学校照样办不好。学者管学术,学术委员会决策学科建设;教授管教学,教学委员会判定教学业务水准;院校党委和行政严格依照程序处事,尊重学者教授的学术素养和教育智慧,是团结广大教师并及时听取他们建议反馈的必要保证;也是省时省力集中精力抓好大事的正确工作方法[3]。在正当合理的程序下科学决策、理性决定,人人都会感到心情舒畅,进而自觉维护各项决定;不按正常程序出牌,这次由某一拨人超越程序决议,获得利好;下次必定会有另一拨人照样违反程序来决策逐利。如此投机耍奸的气候一旦形成,广大教师都会感到心意难抒、公平缺失,教学积极性也会随之大受影响。民主程序如果成为空话,团团伙伙的小动作便容易代替组织原则来干扰决策;政治投机和行政命令在这样的气候下必定易于成为压制、封杀学术创造与教学创新的暗器。因此必须严格执行由基层到高层的决策程序,走好由教研室、教学系部、二级学院逐层议定上报,再到一个或多个与之相应、关联的专门委员会讨论酌定上报,最终经学院党政部门通过后上报给上一级主管机关的完整程序。特别重大以及关乎每位教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尚须经过教代会和职代会全体或大多数人表决通过后再行实施。只有这样方能真正将大学权力关进程序制度的笼子里,使之为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利益全心全意地服务。
(二)坚守规矩
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将有关本科教育教学的法律法规、规定章程搜集齐全,认真学习和领会相关政策法令与文献资源。必须对国务院和教育部的相关规定、章程透彻了解和精准把握,切实做到有法依法,无法依规,建立依法依规的新常态,真正夯实高校的法制基础,形成科学规范的民主治校氛围。
在熟识上级相关规程、广泛研讨本科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新建本科院校应尽快建立自己的规章程序体系,以便做到凡事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德治、法治与规治相结合,确保决策的公众基础与民意体现,净化大学政治生态,赢得大多数人的参与、赞同和支持。惟其如此,本科院校才能坚持教育以人为本的方针,真正实现以教师在各方面的提升发展和完善为本,以学生综合实力的健康发展与可持续完善为本,以职工应有价值的不断实现与成长为本这三项基本目标,达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的目的[4]。
在此特别要强调的是,任何院校的规定章程都必须建立在不违国家之法、不违部委之规的基础之上。即使党委的决定和校长办公会的决议也不得凌驾于党纪国法和校规之上;凡属凌驾于党纪国法和校规之上的决议和决定都应当被认定为无效,并应加以改正、修订或制止。这是高等院校党员干部与党员教师均应维护的基本党性原则与政治道德。
(三)民主商讨
学术、教育与教学的大事往往不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加以解决,而是要以民主征询与商议的方式加以解决。当下中国大学里衙门办学的习气盛行,时常可以见到校长恣意评判一切学术与教学是非,粗暴干涉教授和教师代或不可以代哪一门课。校长甚至轻率否定教授们教学与科研的具体方式、方法及其成果。如果校长能够评判一切学术是非,代替教授和教师们教学与科研,何必要聘用教授和教师;如果校长能够代替下级处理业务,又何必要诸多处长与主任来各把一关,合力管好校务。在标明当代科学与文明管理的本科院校,确实残存着封建家长式作风与粗暴蛮横的学阀式管理。反讽之余,亟待变革。
高等院校民主治校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凡大事都要尽早知照全体师生员工,绝不能对内搞封闭式管理,忽视信息的上下通达与左右顺畅。当下最不能够容忍的陋习有三。第一是对师生封锁消息,让少数人占尽先机。诸如评精品、评省级以上优秀时,极少数人知道后,在小圈子里定夺上报,无视他人的民主权力。有些地方,评奖甚至成了特定派系与圈子内部逢迎的伪劣奖品,顺者昌而逆者亡。第二是信息知照的时间不对等。个别人早就知道并仔细研究对策,然后假惺惺通知相关人员开会;材料不提前下发,也不给他人留有研究的时间,便当场即时宣布信息、即时草草讨论与决定。这样的议事程序依然是强奸民意,非法决策。第三是根本不通知有关人员参会,避开当事人与当事部门来组织会议并迅速作出决定。然后假借时间紧急,党委或行政会议已经做出决定,即刻知照他人执行,不再容人讨论,更不许提出不同意见或建议。还美其名曰:有意见可以保留,但必须执行领导的决定。这种霸道而不接地气的行政命令为高校师生深恶痛绝,绝非当代民主政体所能容忍。
高等院校民主治校的第三要义就是要尊重教授的决策权。学者治学术,教授治学科,专家治教学,大师治高校,这是古今中外的通识通例。我们的现状却是如此尴尬:例如外行外道或研究美术的教师一旦当上校长,便似乎取得了评判文学史上李白与杜甫孰优孰劣,思想史上老子与孔子孰高孰低的权利。再比如某一专业的开设与否,不是着眼于民族文化传播的长远利益与未来国家发展的必须,而是死盯着当下经济利益的获取与眼前领导的好恶。乱干涉之下,岂有真理破解荒谬的论证平台;乱棍之下,哪会存在学术争鸣的空间;拜金流俗之余,怎能静心学术、教书育人。于是崇尚权与利,拜谒于学阀门下仰人鼻息,真理只好屈从于权杖。毫无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学术会越做越俗、越做越坏,竟至如同废纸般束之高阁而不堪。正如蔡元培1919年6月发表《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所说:“我绝对不能再作不自由的大学校长;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6]。”而他那时正倍遭官吏们的横加“干涉”。后辈教育管理者并未重视诸多教育大师的精警预言和告诫,所以当代高校终究难逃发展困顿的厄运。行政化干涉之下,学术非学术,科研成废纸;教学在变异,教育必滑坡。而今中国本科院校的尴尬处境大多源自过度行政化干涉之弊;过多经济利益强求必取之害。
高等院校民主治校的第四要义就是要尊重教师与学生的监督权。这种监督权必须建立在教师与学生拥有的知情权、表达权和决策权的基础之上。否则所谓监督权就是骗人的把戏和一纸空文。不能确保知情,怎能提得上监督;不能确保群众的合理性建言被上传和采纳,并对实际工作起到指导作用,还怎能谈得上监督;民意不参与决策,又怎能具有日后监督的实际意义!有无知情权、表达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是评判当代高校办学水平的标尺;其上述四项权利的大小、所占比重的多少,是院校是否实施民主管理与法纪监督的唯一界标。丢掉或弱化了民主管理与法纪监督,所谓高校就不称其为现代或当代高校,就是高校发展史上的反动或曰倒退。
(四)科学决策与按规律办
高等院校是科学的殿堂、民主的摇篮,也是社会发展进化的标杆,因此高校的决策行为必须规范、科学。小平同志生前曾反复强调:“领导就是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高校领导必须下大气力甘心服务于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督导委员会等诸多专门委员会的工作与活动,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教授学者的呐喊,尊重知识、尊重理论、尊重学科、尊重学术;尤其要尊重上述委员会的判定和决议,并认真加以落实[7]。此外,高校领导特别要有经过大学环境熏陶之下容川纳海的雅量;特别要有经得起专家学者甚至是大师激烈抨击的耐受力;特别要有严格的学术训练和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借以兼听明辨、广收博取。在此基础上所做事关院校发展的重大决策才可能是正确的、科学的,才能够推进高校教学科研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切科学的决策都应当是符合规律的决策。规律是现象内部的本质联系,是自然和社会发展本身固有的普遍法则和不以人的意志、意识而转移的客观存在。规律反复起作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高校科学决策的实质就是按规律办,而非按人们的主观意志或某位领导的一厢情愿办事。高校应当是传授科学理论、发展科学事业、拓宽科学视野的沃土;因此各学科、专业一定要按照规律来教学、研究和创新发展。科学的发展要讲究阶段性、循序渐进性,绝不可一蹴而就,搞大跃进、好大喜功。但是一个时期以来的现状却是群起而建设大学园区,十多所大学和数十万学生云集一处。这样的大学集群就真的能提升本科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值得商榷。现在的大学园区还是在各建各的图书馆、医疗所、食堂,等等。就是少见各校之间的资源建设共享,服务优势互补,师资队伍共建共用;也没有高校与社区的共建联动,资源同享,体育设施互补,借以提振社区居民文化艺术与体育活动的质量。更未实现高校与区域文化发展联动。高校本来是国家和民族培养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接班人的圣地,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养的播种机。而多年来却偏要实现经济创收与盈利。近年来高校的图书馆经常被滥用或挤占;馆藏建设中纷纷采购特价书籍,为了数量的达标而不惜牺牲精神食粮的质量,反而造成更为严重的资金浪费,已成不争的事实。更过分的是拔高技校中专去办高职高专,同时又降低了人才培养标准;以简单的操作实践来取代理论武装和学科指导,势必造成人才培养的最大浪费。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发展史上最为严重的浪费和失误。新建本科院校对此不能不慎之又慎,不为其所诱所误;而力争载道明理,预作长远谋划,切实能够科学发展。
三、奉行的基本原则
本科院校自有其独特的教育个性和学术品位,不能等同于一般社会组织机构去做硬性、划一的要求。高等院校目前应奉行的主要原则是讲真求实、严谨治学;率真直谏、珍惜时间;遵循文明、健康生活。
讲真求实、严谨治学的原则之所以非常重要,源自高校本应该是国家与民族认真研究高深学问,求真务实向善做人的根据地。科学与学问若不坚持实事求是,怎能够发现真理?人的最大尊严,人生最崇高的追求莫过于追求真理和秉持真理。正像国际歌中所唱的那样:“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只有发现真理、揭示真理、坚持按规律办事,才是人生价值最大化的唯一途径。坚持真理就必须讲原则,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任何人可以享有超越真理的权利。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规律指导,任何政党和组织都不能无视真理而要人盲目服从。不服从真理的指引,任何人都有权反对;不符合真理的任何决定和决议都是无效的。在真理面前虚与委蛇、巧言令色、精于斡旋,都是没有学者气质而具虚伪灵魂的表现。事实面前勇于表态、率真直谏,可以节省宝贵时间,延长学术生命;事实面前有一说一、讲究效率,可以促进人类更快进步。真理面前如若为人情、关系、面子和所谓权势尊严着想,无异于败坏人类的普遍道德原则,浪费一生的聪明才智,无端占据教育平台去做卑鄙龌龊的交易。这与高等院校培养一代新人、造就创新观念、策动社会改革等基本功能完全背道而驰[8]。文明、真理、理性战胜恶俗、蛮横和腐败;健康、自觉、克制地待人待己待事业,是大学政治生活的特质。学问面前讲真求实、严谨治学的原则,其所要阐扬的是坚守真理的情操;真理面前率真直谏、珍惜时间的原则,其所要释放的是必须打破人情、面子与关系等陋习的胆识;在庸俗面前遵循文明和健康的原则,其所要阐发的是尊重人类、珍视生命的科学理念。
四、合理布局学科专业
本科院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首先要奠定良好的学科基础,科学地划分好二级院、系、部等教学机构。为此有以下关系与事项亟须处理好。
院系划分是新建本科院校起步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合理而科学的院系布局是学科与专业发展的生命线,前瞻意识是将现实需求与未来发展高度统一的金钥匙。为此对于学科门类、学科与专业类以及专业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作如下认知:诸多学科门类支撑起特定的本科院校;单一学科支撑起二级学院;专业类决定着系部组建;单一专业相应要有教研室的建制。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不足三个学科门类的学校不宜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此类推,不足三个专业的不宜建立系,不足三个系的也不宜建立二级学院。特别是单一专业的不可以建系,单一系别的也不能够建立二级学院。此外,诸多公共基础课应当组建为部,部的下面可以划分教研室;而单一教研室不可以组建为部。部与系的人员数量配备以及教研室的数量配备应当大致平衡[9]。
合理布局学科与专业过程中的大忌是因人设岗和照顾关系。官场陋习与近亲繁殖害人害己害事业,此关不破,科学理念难以确立;此风盛行,好学风难以形成。事关大局,当局者不可不谨言慎行。高校是高级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必须能引领大学的决策和按规律发展。只有这样的新建本科院校才可望建成为社会提供知识、培育智慧,升华理论、策动创新的根据地;才可望在日后培养大批确有能力发现真理、遵从规律,敢于担当、多元复合地服务于国家和民族复兴大业的栋梁之才。
[1] 孙周兴.欠改革的中国大学:一位哲学学者的教育理念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2] [6] 蔡元培.近代名家名人文库《蔡元培》[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
[3] 李晓晨.现代大学章程建设问题及对策[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
[4] 高松,刘荣,成杰.习近平人才战略思想的核心内容探析[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
[5] 陈蕊,宋悦.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
[7] 陈小鸿,姚继斋.论高校民主管理的内涵、特点及其实现途径[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8] 肖卫兵.中国近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述评[J].高校教育管理,2007(3).
[9]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Z].北京.2012.
本文责编:赵凤媛
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ly-establish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Xie Hongguang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Shanxi, Yuci, Shanxi, 030619)
Newly-establish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should take teaching as the center, and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 as the leading task, and focus on theoretical guidance; It should strictly stick to the principle “in accordance with procedures and rules, adhere to democratic discussions, make scientific decision, and adhere to the law”; It should pursue truth, serious scholarship, direct criticism, and cherish the time, and follow the civilized and healthy life; It should get rid of the bad customs of human connection, face and relations; It should cultivate consciousness of science, truth and r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divide teaching institutions such as department and ministry scientifically,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newly-establish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scientific decision; civilization and ration
2015—12—02
谢虹光(1953—),男,山西五台人,山西传媒学院,教授。
G640
A
1008—8350(2016)02—002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