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成为儿童的诗意栖居

2016-04-02高春媛

文学教育 2016年36期
关键词:歌谣诗意石头

高春媛

让语文课堂成为儿童的诗意栖居

高春媛

课堂,作为学生和教师栖居的主要场所,应充满浓郁的诗意。语文课堂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受诗意情境,在对话中收获诗意感悟,在想象中创造诗意生活,在想象中创造诗意生活,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诗意盎然,勃发生命的活力。

体验对话想象创作诗意表达

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课堂,作为学生和教师栖居的主要场所,也应充满浓郁的诗意——流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芳香,勃发着诗的激情,回荡着诗的旋律,演绎着诗的精彩。语文就更应是一首诗,师生应该诗意地栖居在课堂上。

一、在体验中感受诗意情境

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应该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展现教材的美妙意境。教师应善于运用文学、音乐、图画等美的手段,营造诗意的学习情境,从而把学生带入心旷神怡的境地。这样,学生的情感必然会发生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在潜移默化中与作者产生共鸣,

例如,《月光启蒙》这篇课文是著名诗人孙友田写给母亲的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回忆了儿时母亲在月光下唱歌谣,讲故事,猜谜语,唱童谣的情景。课文语言极其朴实,却情景交融,饱含深情。

教学伊始,我出示月夜图,为学生营造一个与课文相吻合的意境,把学生带入宁静的月夜。在这种清幽的意境中引领学生走进月光,走近母亲。

学生找到了文中的歌谣,初步品读后,我问:你想不想做一做童年夏夜里的那个孩子,听一听母亲的吟唱呢?闭上眼睛——(多媒体播放歌谣清唱)

师:你听了有什么感觉?

生1:母亲的歌声轻轻的,柔柔的。

生2:我感觉到暖暖的。

生3:像母亲的手抚摸过我的肌肤。

师:母亲的甜美的嗓音就像春风一样温柔,如溪水一样悦耳,可怎么会是“芳香”呢?

生1:母亲的声音悦耳得仿佛让我闻到了香味。

生2:这样写出了母亲声音的美妙。

生3:我的身心完全沉浸在这美妙的声音中了,不光听到了,感觉到了,还闻到香味了一般。

师:是呀,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感受,就让我们伴着月光,伴着音乐,一起读读歌谣唱唱歌谣。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吟诵儿时妈妈交过的那些熟悉的歌谣。

就这样,学生在这种入情入境的体验活动中感悟母亲的歌谣带给我的启蒙,轻松地体味到了母亲那甜甜的嗓音,真实地到那洒满月光的篱笆小院中走了一回,在那飘满芳香的小院中陶醉了,在甜甜的歌谣中陶醉了。

二、在对话中收获诗意感悟

教学不仅仅是一个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当学生沉浸在美的情境中时,就会在内心深入萌发表达美好事物的愿望,就会调动起全部的智慧,选取最美的语言来描述情趣,感悟生活,尽情地展示自己。而教师诗一般的导语,会帮学生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灵犀,也带领学生走进了诗意的课堂。

例如《石头书》的教学。

师:(出示“雨痕”图片)“雨点的脚印/一次/一次/踩在/小小的石头上/给石头盖上/圆圆的/圆圆的/印章//”这就是雨痕。你也能说说雨痕的故事吗?

生1:“雨点的脚印/深深浅浅/踩在石头的心上/硬硬的石头/也有了美丽的记忆(故事)……//”

生2:“雨点的脚印/啪啪啪/啪啪啪/一次次/给石头/唱歌谣/这些歌谣/变成音符/永远留在/石头心里……”

……

课结束的时候,孩子们的诗也完成了:《石头是一本书》石头是一本书/雨痕、波痕、矿物/是书里奇怪的字/树叶、贝壳、小鱼/是书里美妙的画”//石头是一本书/脚印记录着秘密/痕迹躲藏着故事//石头是一本书/一本奇妙的书/请你读一读//

《石头书》原是科学色彩浓厚的一篇故事,但科学里依然满是诗意。尤其是在孩子的心里。

三、在想象中创造诗意生活

诗意的语文课堂应是学生梦想自由飞翔的地方,要给学生留足想象的空间,鼓励其奇思妙想,允许其异想天开,善待其“奇谈怪论”。教师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这样,课堂才会焕发出诗意的光彩。

四、在创作中抒写诗意童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天性是诗人。”如果在课堂中,教师能精心巧妙地设计相关练习,让孩子们试着写写诗,那感觉更是妙不可言。如教学完《草原》一文,我让学生用一首小诗写一写心中的“草原之歌”学生这样写道:“草原是什么样的?我没见过,但是我知道。草原是草儿花儿的海洋,是牛儿马儿的家。草原有诱人的美食,有嘹亮的歌声、美丽的舞蹈。”

这样的创作唤醒了孩子心中沉睡的诗人,奏响了他们心中诗的琴弦,课堂变得诗意盎然。学生的语言才会如诗歌一般流淌,学生才由此而真正享受到语文教学的诗意与幸福!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歌谣诗意石头
诗意地栖居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冬日浪漫
《春天的歌谣》
别小瞧了石头
石头里的鱼
被耽搁的诗意
我可以向它扔石头吗
春日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