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6-04-02
声音
中国农业、农村当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农民增收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主要是目前农产品价格大多下跌,农业增产、农民靠农业增收的难度大;同时建筑业和制造业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外出务工劳动力呈减少态势。面对这些挑战和压力,须用推动土地股份合作和土地托管,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农村电商等方式拉长农业产业链与农产品供应链来应对。
——1月9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清华大学举办的“清华三农论坛2016”上谈到。
我国的劳动力已越来越短缺,农业中资本替代劳动、机器替代人的现象已很明显。近些年农业的机械化大幅度增加,机械化拖拉机和牵引农具的增长速度都是两位数,但由于农业经营规模狭小,导致投入到农业的资本和各种补贴形成边际效应递减。据我们计算,我国农业由于经营规模的限制,资本报酬已经出现递减现象,在这个趋势下是很难建立一个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的。因此,必须通过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通过赢得改革红利,实现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其中要特别关注三个因素:一是农业经营规模;二是劳动参与率;三是全要素生产率。
——近日,中国城市百人论坛主办的“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会形成城乡两个板块?关键就是城乡二元体制性障碍把农村的发展空间堵住了,导致城乡不能真正融合。所以“十三五”期间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的任务就是消除城乡体制性障碍。要推进城乡体制改革。首先,土地制度改革是关键,要实现城乡土地权利的平等,就应当从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着手。其次,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核心是要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公共服务的分担机制,使其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挂钩。再次,发育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信用体系,解决普惠金融的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刘守英1月18日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指出。
“互联网+”或者农业信息化未来的方向和目标,就是智慧农业。而智慧农业有三大支柱:“互联网+现代农业”是操作系统;农业农村大数据是中央处理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则是防火墙,是非常重要但易被忽视的。首先,发展农业电子商务,让农村生态条件好的,有文化价值的产品,通过电子商务把附加价值卖出来。其次,做好农业物联网,这是解决农业污染、资源约束的最有效办法。三是实现信息化,“十三五”期间力争要把全国所有行政村实现全覆盖,真正把信息进村入户打造成为互联网+行动在农村落地的示范工程。四是加快培育新农民,赋予农民信息化知识。
——近日,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在第十七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