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趣味性的举措
2016-04-01李晓倩
李晓倩
【内容摘要】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从提高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增加趣味性内容等方面探讨了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趣味性 举措
语文是一门母语学科,既承载着培养学生运用国语能力的重任,又担负着传承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使命,因此,高中语文课程在我们的教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然而,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语文教学内容包罗万象的特点,不少高中生对语文课程产生了厌学心理,每天机械地学习着语文,同时,一些教师不注重教学技能的提高,仍然沿袭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得高中语文课堂枯燥乏味,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为了激发高中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笔者在趣味性教学方面进行了尝试,希望本人的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高中语文趣味性教学的必要性
语文课堂本应是充满智慧和灵动的。当年国学大师金岳霖、黄侃的课堂是何等的生动有趣,学生置身于轻松、有趣的课堂中,领悟知识,体会情感,学到真知,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而当今不少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进行填鸭式教学、教条化教学、理论化教学,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制约着学生发散思考的进行,使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语文学习走向了极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改变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进行趣味性教学,重视学生兴趣的提高,时刻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努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决不能只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努力摆脱功利性学习的枷锁,走出一条积极沉淀学生语文素养的康庄大道!
二、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趣味性的举措
1.锤炼课堂教学语言,营造趣味性教学气氛
一些教师从讲课的一开始到最后都使用模式化的课堂语言,教师讲得声嘶力竭,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枯燥乏味,毫无趣味性可言。教师要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要认识到语文是一门兼具知识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学习语文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情操,放飞思想。
2.改进教学方法,保持学生对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即使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如果经常使用学生也会丧失兴趣,反之,一种古老的教学方法,因为长期未被教师使用,偶尔拿来使用,则会让学生倍感新鲜。因此,很多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是源于教学方法的改变。青少年普遍存在喜新厌旧的心理,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常用常变,常变常新,才能适应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时刻保持着对语文课堂的那种独有的趣味。如吟诵是古人常用的教学方法,笔者在教授《兰亭集序》时采用这种古人常用的教学方法时,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由于新时期的高中生喜欢探究新事物,并具有非常强的创造性,那么我们教师则可以适时开展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辩论、表演、调查报告等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探究、质疑和总结语文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激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改善教学质量。
3.充分挖掘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教师教学必须以教材为依托,以课堂为主阵地,从而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方法,掌握技能,提升能力,陶冶情操。目前,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文章多是文情并茂、文质兼美,十分有利于学生健康审美情趣的培养。比如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多是文学史上的经典篇章,无论是其艺术形式还是内容本身,都向学生传递着美的情感,是学生享用不尽的宝库。因此,教师为了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就应充分挖掘教材的美,积极探求每一篇文章中美的因素,然后再将这种美传递给学生,以美的情感感染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让学生觉得语文课堂原来是这么有趣,从而喜欢并爱上语文课,徜徉于语文世界的海洋中。
4.巧用各种媒体,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趣味性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移动设备、电脑、投影仪等媒体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获得了良好的体验,突破了传统语文课本有限容量的制约,弥补了教学语言的不足,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教学范围,拓展了教学的宽度与广度,触发了学生的兴奋点,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趣味性。如讲授《祝福》课文时,学生根据课文可从多个角度描述祥林嫂的可怜形象,在学生描述完后,如果我们教师再借助投影仪设备向学生展示一幅她的写意画像,学生们将受到何等强烈的震撼,要知道,眼前的这个垂死之人还不到四十岁,和高中学生们母亲的年龄相差不大,甚至更小。此刻,教师不需要费任何口舌,学生们自然会对封建礼教残害妇女的本质有着清楚的认识。在课后适当的时候,如果教师再为学生播放一下《祝福》电影,教学效果更好,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会用并巧用各种媒体,多为学生创设形象、动感和立体的情境,从而为课堂教学增添趣味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语文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找到规律,才能在“教书”和“育人”方面有所作为,教会学生恰当地运用国语,传承中华文明。
【参考文献】
[1] 陈柳. 中学生语文趣味培育策略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13.33(9).
(作者单位:安徽省太和县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