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动于凋败之美

2016-03-31陈染

现代妇女 2016年2期
关键词:磨刀石令人责编

陈染

有一天,一个十年未见的旧友忽然来电话,他说,他看到了我在新浪博客上的新照片,他希望把这张相片换掉,换成我二十多岁时“青春靓丽”的照片。

他的电话使我想到这个话题。

在我的感觉里,青春的美的确是光洁明艳、饱满灿烂、流光溢彩的,哪怕是掺杂了情绪化或者偏执的成分,哪怕青春是愤怒的,是敌意的,它依然是美妙的,令人羡慕的。但仅仅是羡慕而已。它似一阵清朗而飘忽的风,抚在脸颊上,可一低头就不见了;如一声或清脆或低绵的呼唤,清晰地浮游而来,可一回眸就消散了,不见踪影,脆弱得转瞬即逝。

在我的审美感受中还有另外一种体验——不见得“怦然”然而的确“心动”的美,它是成熟的、内敛的甚而是沧桑的、凋败的,她的目光深澈,眼神盛满内容,眉宇间似有一种顾盼在无声倾诉,她的步履沉稳而从容,肌肤也在阅历的磨刀石上打磨过了,她的身上散发着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相混合的奇异味道,散发着由厌倦滋生出来的幸福感,由深刻的孤独演变而来的随和淡定,这综合的味道让人驻足流连,让人久不散去,甚至多年以后,在某一个怀旧伤古的初夏或者暮冬时辰,我们依然会被笼罩在一种莫名的、痛苦的想念中。

这样一种由内而散发出来的神韵,便美得令人心痛、令人心碎了!这样的美,美得“有毒”!

这样的美,是需要闭着眼睛来看的。

如果说,青春的美是用皮肤来表达的,是用来触摸和感知的话,那么,成熟的甚至凋败的美便是从骨头里渗透出来的了,成为一种韵味,让我们感怀,让我们疼痛。除了想念,还是想念。

这也是为什么在落花流水般的岁月中,在浮光掠影的日子里,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之间,依然有人牢记着那一句迷人而伤感的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台词:“那时候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华年已逝,青春不再,岁月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脸孔和内心都雕刻了流过的痕迹。据我(现有的)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的体验,盛开是一种美,凋败更是一种美。而且,在华美与凄美之间,我选择后者。这种倾向由来已久。

当然,现实终归是现实,不切实际的幻想是靠不住的。

当然,现实终归是现实,在我与我之间,在我与世界之间,我心依旧。

(摘自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与另一个自己相遇》一书)(责编 伊娃)

猜你喜欢

磨刀石令人责编
磨刀石
我的诗
岩栖幽事
它的样子令人着迷
磨刀的人
磨刀石
Use scientific methods to learn the vocabulary well
令人头疼的压舱水
Graphene Based Electrochemical Sensor for the Detec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一颦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