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茶文化弘扬的渠道与路径探析
2016-03-31栗新周口师范学院河南周口466001
栗新(周口师范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中华茶文化弘扬的渠道与路径探析
栗新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茶文化专业研究发展概况,分析了当前茶文化教育的常见问题,提出茶文化教育与人才培养的举措:教育重在普及;壮大专业教师队伍;开展阶梯式人才教育模式。
关键词:我国茶文化;教育;人才培养
课题: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新媒介环境下我国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的欠缺动因及重构对策研究(编号:142400411372)。
中国作为茶的原始地和生产国已经历经了五千年的茶产业发展,不仅形成了跨越世界的茶产品经贸与运输线路,更在千百年饮茶、制茶、研究茶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深厚历史沉淀的茶文化。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渗透着茶文化的精神与影响,中华民族的人文历史与茶文化早已形成了水乳交融、不分彼此的亲和状态。可以说,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中或多或少都带有茶文化的影子,因此,说到中国茶文化的教育与人才培养可以追溯到茶这种独特饮料刚刚被发现的那一刻,不过作为现代专业教学的茶文化教育与人才培养才只有近几十年的时间。
1 我国茶文化专业研究发展概况
我国现代茶文化研究与发展最早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时受到台湾茶文化兴起的影响,大陆随即开始了自己的茶文化研究与教育。1982年,内地有了第一个相对专业的民间茶文化组织——杭州“茶人之家”。1983年又成立一个专业研究陆羽的民间机构——天门陆羽研究会。随着厦门茶人之家、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北京中华茶人联谊会等茶文化研究与推广机构的陆续成立,内地茶文化的普及发展迅速。1990年,第一个国际性的茶文化研究会议在杭州召开,并因此成立常设委员会。三年后,第一个全国性的民间文化团体“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成立并制定了每两年召开一次大型会议的策略。由此标志着内地开始了一个茶文化研究与教育的新纪元。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中国茶文化研究者与相关专业人才数量在全国各地不断成立的研究会、研讨会、研究中心、茶博会、茶人之家等各类组织或机构中不断扩充与增长,现今已经形成了一支种类齐全、层次丰富、富于探索精神和颇具专业造诣的茶文化研究、推广、普及的专业人才队伍。与专业人才队伍的扩大相伴随的则是各类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涵盖了包括茶文化的结构属性、表现范畴、形态内容、特性内涵在内的各方面、各环节,已经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热烈态势。
2 当前茶文化教育的常见问题
2.1“专才”少
尽管中国内地各类茶文化研究组织与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专业人才数量持续扩充使茶文化研究与教育者形成了一支数量可观的队伍。但是,这些专业人才中真正从一开始就接受“茶文化”专业教育并坚持长期从事茶文化研究的“专才”其实不多。相反,绝大多数茶文化研究或教育专业人士往往来自于其他专业,茶文化是其专业延伸后的附属研究。比如历史专业、哲学专业、考古专业、古文字专业、民族民俗专业、美学专业或宗教专业等等。不仅大量研究者本身专业并非茶文化,而且这些人当中也有不少难以“长期”从事茶文化研究,常常是一段时间的研究结束后就转入其他领域,成为一种“临时性”的研究者。
2.2功利意识严重
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生产行业还是非生产行业,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盯上了经济利益这一极其诱人的“蛋糕”上,包括茶文化研究与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近年来,十分流行的一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类“跨界”式发展模式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重视,打着“茶文化研究与推广”的招牌行经营与销售茶产品之实的例子层出不穷,茶文化研究、普及、教育、宣传统统变相为销售茶叶和茶制品。可悲的是,商界“一切向钱看”的招式套路渐渐漫延到了学术界。尽管口口声声说着研究茶文化、推广茶文化教育、培养专业人才,却有不少所谓的研究人员在取得了小小的成果、有了些小名气之后,便无法安于寂寞,或四处讲学,或充当企业产品的形象代言人,心思浮躁起来,人也无法继续沉下心来搞研究,美其名曰“大力推广茶文化”,可背后那“司马昭之心”却早已人尽皆知。
3 茶文化教育与人才培养举措
3.1教育重在普及
正如金字塔高耸的顶端必须有其下巨大的基座承载一样,一种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必须在最普通的人民群众中有足够多的热爱者,中国人自古饮茶、斗茶、爱茶,因为接触茶的人多,于是中国形成了古老、悠久的茶文化。可见茶文化教育与人才培养也必须走从基层开始普及的道路,让茶文化的教育走进校园、进入社区,让青少年从小认识、了解、掌握、喜爱茶文化;让社区的退休老人、小商小贩都能与茶文化近距离接触,学习到这一日日饮用、其貌不扬的树叶中蕴含的最深刻的历史与文化知识。普及型的教育应当深入浅出、有故事、有趣味、有吸引力,让孩子、老人、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能感兴趣。要让最基层的人群感受到茶文化本质中的朴实无华、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内涵。只有当包括青少年、老人在内的普通大众都在思想意识深处认识到中华茶文化悠久的历史渊源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举止以及待人接物的习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认识到每个国人都有义务继承和发扬这种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基础的文明之根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予以保护和宣扬的时候,我国茶文化的教育才可以说取得了成功。
3.2壮大专业教师队伍
针对当前国内茶文化教育机制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师资力量相对欠缺的现实情况,着力培养综合性应用型教师人才队伍。无论是教育管理层还是基层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认识到茶文化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夯实一线实操型人才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研究型人才。因此,面对大量以获取实际工作能力为主要学习目标的普通学生来说,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既能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又可以教授基础操作手法的技能型教师。各类茶文化专业院校或系部应当形成教师“主动规划、积极参与”的进修与学习氛围,充分认识到茶文化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意义,从而摒弃固守传统教学模式的僵化意识,打破维持现状、得过且过的惰性思维,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操作的综合教学能力学习与培养。比如采取“土洋结合”式的进修或培训方式。所谓“土办法”进修与培训指的是将校内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培训主讲人开展的院内培训。这些通过实际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一线教师能够以最通俗易懂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帮助其他能力稍有欠缺的教师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加强这些教师在实操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但“土办法”培训终究有其局限性,来源于实际工作经验积累的实操型知识还需要有系统理论进行提高,此时就需要结合“洋办法”——专业的茶文化研究工作者和茶叶生产高级技师共同开展培训。“土洋结合”式培训能够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最终目标,使受训人员得以培养为既有理论指导、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综合性师资力量。
3.3开展阶梯式人才教育模式
要想使我国茶文化的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必须如同修筑金字塔一般从基座——基层一线茶产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教育入手,通过最基础和贴近实际生产经营需要的教育教学使从事基层工作的茶专业人才数量不断得以扩大。这些基层一线茶产业生产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程度的茶文化基础知识,再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从而以经验印证理论,以理论促进实践。在基层人才队伍数量不断壮大的过程中,教育部门和教师可以从中发现处于“中间状态”的人才,即比基层工作者的理论素质有所提高的综合应用型人才。这些“中间状态”的人才已经掌握了茶产业中的实际操作经验,又在学习与工作过程中不断巩固与提高,其对茶文化理论的学习逐渐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形成了相对系统和专业的学术意识;有些或者已经有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虽然可能相对片面、不成熟,但已经有了继续深入下去的潜质。对于这些应用型人才的教育重点在于既要不断强化基础理论与实操经验,又要帮助其茶文化研究的范围向其他专业学科逐步延伸,比如哲学、考古、民族民俗等。有了其他相关专业的继续学习和研究,这些应用型人才在实践经验的支撑下能够相对容易地理解茶文化与其他文化门类的共融共通性,又可不断汲取他类文化中的精髓用于提升茶文化的深入研究,从而发现自己既有的研究成果中的不足或失误,使自己的学术观点得以修正、全面和日渐成熟。最后一步,从这些应用型人才中发现形成金字塔塔尖的专业研究人才,这些专业研究人才已经可以独立开展茶文化的学术研究,也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中其他各种形式的专业知识对茶文化理论进行佐证。对这些高端研究型人才的教育主要在于帮助其整合当前已有的各种茶文化研究成果,使这些原本分散式、碎片化的理论得以系统化、规范化;最终形成更加严谨、科学、具有指导意义的茶文化专业著作,以此反哺茶文化专业教育及对人才的培养。
4 结束语
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组成的部分已经历经千年而不衰,又在当代形成了新的研究浪潮。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在壮大了我国茶产业的同时也让功利意识渐渐渗透入文化研究领域,给我国茶文化研究与教育带去一些负面影响。我国当代茶文化教育与人才培养应当注意摒弃急功近利的意识和思维,在不断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基础上,以阶梯式教育模式开展茶文化教育,使各级茶专业人才队伍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壮大,从而让我国茶文化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汪恒武.何莲.汪江.弘扬中华茶文化[J].贵州茶叶,2006(4):24-26
[2]龚永新.弘扬茶文化,推动茶文化产业建设[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97-99
[3]谢芬.杨江帆.茶文化与茶叶经济的发展[J].茶叶科学技术,2005 (1):12-13,3
[4]范增平.茶文化在茶叶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及意义 [J].农业考古,2006(2):22-25.
作者简介:栗新(1968-),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基础教育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