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又“慢”又“笨”的海信或再造千亿级企业
2016-03-31赵艳薇
本刊记者│ 赵艳薇
“十年磨一剑”,又“慢”又“笨”的海信或再造千亿级企业
本刊记者│ 赵艳薇
B2B业务的品牌化,不仅是海信有了亮相的底气,更多的是海信试图通过公众化为这些产业寻求压力,从而促进该产业模块的成长。
“时间为证,海信或将再造一个千亿级企业。”日前,海信集团总裁刘洪新在“海信媒体开放日”上表示。
厚积薄发,海信“慢”得有道理
自诩又“慢”又“笨”的海信为何有这样的底气?刘洪新分析,未来,海信的产业架构将由点到面:从家庭到社区再到城市。以通信产品和家庭智能终端为入口,以技术联通社区,服务整个智慧城市。今年,海信已陆续在青岛和贵阳2个城市实施代表中国智慧城市试点样板的“天网”计划,以海信目前20%的城市交通市场占有率延伸到未来数万亿市场规模的智慧城市;以海信切入医疗产业的世界领先水平对应未来数千亿的市场规模;以海信光通信的蓬勃兴起计算未来的市场增量……海信再造一个千亿级企业并不是空谈。
科技公司向来追求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反应,并为更好地发展而及时调整业务模式。如此一来,海信在这方面就显得又“笨”又“慢”。也正是这种“笨”和“慢”使得海信不跟风、不投机,有时间专注于技术的创新;也使得海信不走捷径,发展的故事永远波澜不惊。
然而,在以技术和质量为核心诉求的B2B业务板块,如果没有“笨办法”和“慢功夫”,就不可能形成积累,也不可能形成中国企业的独特优势。海信已经形成发展优势的几大B2B业务,无不是经过10年以上的积累。例如,在智能交通领域,海信已经默默耕耘了18年,并且海信涉足光通信产业也超过13年。
B2B业务异军突起
在科技板块的亮相形式上,海信一改往日的低调,正如刘洪新所说,海信科技板块要高调“品牌化”。科技业务“品牌化”让海信的B端业务浮出水面。
刘洪新透露:“城市智能交通、光通信、宽带接入网、商业POS机、医疗电子……今后这些业务将以统一的B2B业务板块形象在公众面前亮相。”
从家电业务起步,到今天高科技板块多面出击。海信的产业结构变革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在刘洪新看来,这要归功于海信的技术基因。
从外部看,海信的产业结构巨变;从内部看,技术驱动的基因从未改变。海信取得如今的成绩,离不开多年潜心研发的战略规划。2003年,海信在产业最不景气的时候成立了光通信公司,当时互联网对带宽还没产生像4G、5G时代的巨大需求;1998年,海信在私家车尚未普及的年代就开始涉足智能交通领域。“可以说,海信每一个看起来发展还不错的产业都是沿着技术的路径去思考,然后用至少10年的积累打磨出来。”刘洪新指出。
据了解,2016年1~9月,海信B2B类公司销售收入占比为27%,利润占比达38%。如今海信家电板块和科技板块相得益彰;通过互联网的应用,开创出新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用经济学家的话讲,是“在产业结构合理化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吸金”能力强劲的B端业务让业界羡慕不已,也使得海信更加从容地面对家电行业深度调整。
刘洪新强调,B2B业务的品牌化,不仅是海信有了亮相的底气,更多的是海信试图通过公众化为这些产业寻求压力,从而促进该产业模块的成长。
编辑|赵艳薇 zhaoyanwei@bjxinto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