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克农在“西安事变”中鲜为人知的贡献

2016-03-31整理续佩佩

祖国 2016年3期
关键词:李克农杨虎城东北军

整理/续佩佩



李克农在“西安事变”中鲜为人知的贡献

整理/续佩佩

李克农与隐蔽战线的战友们合影

中国共产党情报战线的重要领导者李克农,在国民革命战争中,打入国民党特务首脑机关,保卫了中共中央的安全,被誉为“龙潭三杰”之一。李克农长期从事中共保卫、情报工作,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前后,李克农本人及其所领导的情报战线,分别向敌、伪、国民党及其各战区派出精干的情报人员,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屡建奇功。这些惊心动魄的故事,由于隐蔽工作的特点,大都鲜为人知,李克农也被称为传奇将军,本文的整理摘自《李克农——中共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人》关于西安事变事件准确、公开的史料,使读者一睹英雄本色,并从中了解革命事业的伟大、艰辛。

延安谈判以后,共产党和张学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李克农负责有关东北军事务,与张学良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保持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

不久中共中央决定派刘鼎为正式联络代表住在张学良那里。张学良让刘鼎以东北抗日义勇军代表的身份在东北军中出现。

李克农和刘鼎亲自约定电台联络密码。密码为两套,单双日交替使用。为了安全起见,李克农要刘鼎把密码背下来,记在脑子里,身上不带密码本。

刘鼎到西安后,与张学良多次长谈,介绍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各项政策,并建议东北军用抗日的民族意识作为团结教育部队的中心。张学良对刘鼎甚为钦佩,称赞共产党里能人多,并带刘鼎一起参加1936年4月在延安举行的与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的谈判。刘鼎终于找到党的组织,汇报原委。周恩来本来认识刘鼎,这时就让他继续做张学良的统战工作,李克农也知道刘鼎,并确定以后和他保持直接联系的办法。

李克农通过刘鼎,了解到张学良不赞同蒋介石的“剿共”政策,思想激荡波动,抗日决心越来越大等情况,但对张学良与杨虎城在12月12日发动西安事变,事前却毫无所知。

12日凌晨4时,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指挥东北军和西北军开始对蒋介石“兵谏”行动,即西安事变。

东北军卫队一营一连,在孙铭九率领下,冲进临潼华清池,与守卫士兵激战,蒋介石在睡梦中被枪声惊醒,慌乱之中披着睡衣逃出。在翻墙时跌伤脊骨,在骊山一块大石后躲藏。捉蒋部队冲进蒋的卧室,发现人不在,但床上被褥尚有余温,估计蒋介石不会跑远,立即搜山,果然在乱草丛中找到了缩成一团的蒋介石,立即将他送到西安新城大楼。

西北军同时行动,由军官训练大队的赵寿山统一指挥,很快解除了蒋介石势力在西安的武装七千余人,控制了西安全城的交通通讯要地,并把国民党在陕军政要员陈诫、卫立煌、钱大钧等二十多人拘禁在“西京招待所”,扣留蒋介石的军用飞机五十架,及空地勤人员五百名。

上午8时前解决战斗,西安市面恢复正常。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一起致电中共,告知捉拿蒋介石行动,并请中共速派代表。来西安共商抗日救国大计。李克农首先得到这个消息,立即报告中共中央。李克农当时十分兴奋,他想,“这回可能把蒋介石交给我管,我要找一个窑洞,好好看住他。”当天,中共中央在保安召集紧急会议,专门研究西安事变问题。会议肯定了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行动,初步确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

会议决定派周恩来、叶剑英等人去西安。他们在15日清晨,从保安出发去延安,17日下午在那里乘坐张学良的专机飞往西安。接着中共中央指派李克农、边章伍、伍修权等人也赶赴西安,李克农被任命为中共代表团秘书长。

周恩来、李克农一行人就住在西安金家巷一号张学良公馆东楼,有东北军卫队营担任保卫工作,基本上是安全的。但是,西安内大多数国民党潜特没有暴露,还会捣乱,而周恩来、叶剑英等人要到处活动。所以李克农十分注意周恩来等人的保卫工作,做了一些周密的安排。代表团的日常工作也都由李克农负责。代表团的日常工作是服务于代表团的中心任务。这个中心任务就是要力促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李克农通过自己的思想认识过程,体会到中共中央这一方针的正确,要坚决贯彻。

他刚听到蒋介石在西安被捉的消息时,认为卖国贼蒋介石该死。但是他得知毛泽东对局势的分析意见后,认识到不能以感情代替政策,从国家民族的利益考虑,只要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求,就应该释放蒋介石回南京。

中共中央在12日开会时,张国焘极力主张“杀掉蒋介石,打出潼关去”。毛泽东就驳斥了张国焘的观点。毛泽东估计,西安事变有两种发展可能:一是南京同西安敌对,导致大规模内战爆发,推迟全国抗战的发动,造成日军侵略的顺利条件;二是事变和平解决,导致结束“剿共”的内战,使中共倡导的抗日救亡统一战线更快地建立起来。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应避免第一个可能的出现,争取实现第二个前途。

中共中央15日举行会议,继续研究西安事变解决办法,张国焘又对和平是彼岸的前途表示“未敢乐观”,但周恩来等政治局委员们都支持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事出仓促,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能立即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李克农十分钦佩,并对此感到高兴。西安事变后,李克农就负责了解国内外各方反应。因此,他也深深地感到事变的和平解决还有很多重大障碍,要实现并非易事。

首先,南京政府内的军政部部长何应钦积极主张讨伐张、杨,把蒋介石救出来,而实际上,他要置蒋介石于死地,好取而代之。他讲的冠冕堂皇,一度取得多数人的支持,16日被任命为“讨逆总司令”,17日就职,取得指挥调动国民党军队的大权,立即调遣了二十个师,分别从河南西部和甘肃东部向西安推进。东路第二十八、三十六、五十七师先后进入潼关,还派飞机轰炸西安,一时间局势紧张。

日本也公开表示,为何应钦亲日派撑腰。日本首相、海相、陆相、外相在16日举行会议,并决定:对西安事变,严密监视其演变,万一日侨生命财产有危险之虞时,决定临机适当处置。而东北军、西北军内部也不一致:个别的将领叛变了,而且地处要冲。如西北军冯钦哉在潼关叛变,20日还沿渭河西进。东北军、西北军中,大部分高、中级军官又主张杀蒋介石,认为放了蒋介石犹如放虎归山,后患无穷。甚至杨虎城也有此想法。

处理西安事变期间的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

李克农将了解到的部分情况及时向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汇报,供他们做出有关决策时参考。李克农到达西安后,为了配合周恩来与张、杨的会谈,与东北军、西北军许多中、高级军官进行了广泛接触,对他们的思想状况有了具体的了解,特别是了解到了他们要杀蒋介石的情绪很激烈。他根据自己原来的思想,对这种情绪能够理解。他一方面向周恩来汇报请示,另一方面根据自己在此问题上的认识转变过程,以中共中央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精神,耐心地和他们交谈。东北军、西北军内中、高级军官的思想也大体统一了。于是,共产党、东北军、西北军“三位一体”,为同蒋介石谈判,为了同蒋介石谈判取得成功,还必须以军事力量为后盾。

西安事变一爆发,中共中央就很重视红军、东北军、西北军的军事部署,尽可能做到军事上的“三位一体”。李克农担负了与张学良的通讯联络工作,对此有所了解。

西安事变爆发的12月12日当天,红军就向西安四周开进,支援张学良、杨虎城抗日友军。毛泽东还致电张学良,对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军事部署提出具体建议。接着几天,毛泽东又陆续致电张学良,建议东北军火速抢占潼关,告知“兰州万不可失”等。

中共代表团到了西安后,由于何应钦派来的“讨逆军”,军事形势更趋紧张。李克农跟踪了解情况,向周恩来和叶剑英汇报,供他们与张学良、杨虎城讨论军事形势、做出必要的军事部署时参考。何应钦的“讨逆军”看到红军、东北军、西北军都严阵以待,未敢轻举妄动。

中共中央还开展“政治攻势”,联合国民党左派,争取中间派,反对亲日派,以推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此,毛泽东在12月21日电示正在西安的周恩来,让他派人去胡宗南、王耀武、董钊、樊松甫等黄埔系的国民党将领处,揭露何应钦亲日派借军事进攻加害蒋介石的阴谋。

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商量后,李克农协助他们做了安排,派人去胡宗南等人处,效果较好。这时,南京政府中亲英、美派的宋氏家族和孔祥熙等人也反对何应钦的阴谋,主张同张学良、杨虎城谈判,以营救蒋介石。英、美不赞成日本借机独占中国。

12日22日,宋子文偕宋美龄、蒋鼎文、戴笠等人从南京乘飞机到西安,准备与西安三方正式谈判解决事变问题。23、24日进行了两天三轮谈判。23日上午,在西安开始第一轮四方谈判,由周恩来、张学良、杨虎城、宋子文出席。首先,周恩来提出综合了西安三方面意见的六项主张:

第一,双方停战,中央军撤兵至潼关以东;第二,改组南京政府,肃清亲日派,加入抗日分子;第三,释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权利;第四,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共产党公开活动;第五,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第六,与同情抗日的国家合作。宋子文答应将此方案转报蒋介石。

中共领导人在延安机场迎接西安事变谈判归来的周恩来。右起:肖劲光、林伯渠、彭德怀、周恩来、毛泽东、张闻天、博古。

23日下午,进行第二轮谈判,仍为前四人参加。宋子文提议先组织过渡政府。四方对该政府人选问题原则上取得一致。但在放蒋问题上,四方发生了分歧。宋子文急于放蒋介石,提出蒋介石下令撤兵,即可放蒋,到南京后再释放已被南京当局逮捕的七君子;西安三方担心蒋介石食言,要求先放七君子,才可放蒋。对联共、开救国会议,宋子文避而不谈。

这一天,李克农在住所等待着。傍晚,周恩来才回来。周恩来指示,把谈判情况报告中央。李克农立即组织起草电报,并在当夜发出。

24日上午,进行第三轮四方谈判。周恩来、张学良、杨虎城、宋子文、宋美龄五人参加。经反复磋商,四方达成“孔、宋组行政院、肃清亲日派”等九项决定。由于四方(实际上是蒋介石和西安双方)都急于解决事变,两天谈判比较顺利地结束了。简言之,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项要求,西安方面同意释放蒋介石回南京。

24日下午,周恩来会晤宋子文,宋希望中共能成为他抗日、反对亲日派的后盾,并派专人驻沪与他秘密接洽,周恩来答应派潘汉年接洽。

24日晚,周恩来在宋氏兄妹的陪同下见蒋介石。这是国共两党近十年内战后的首次最高级会谈。

会谈中,蒋介石承诺:1.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统一中国,受我指挥。2.有子文、美龄和汉卿(即张学良)与你商谈解决一切。3.我回南京后,你可以直接去南京谈判。

深夜,中共代表团的周恩来、博古、叶剑英对当天的重大活动情况进行研究,李克农也参加了。接着,李克农根据周恩来的指示,把24日五人谈判结果、周与宋会谈、周与蒋会谈的情况,组织起草电报,在25日发中共中央。李克农还向周恩来汇报,张学良要亲自送蒋介石的决心比较大,张学良在几天前就致电英国《泰晤士报》,做此表示了。

周恩来等人尽力劝阻张学良不要去南京。但是张学良在25日下午4时,不告诉周恩来等人,亲自陪送蒋介石和宋氏兄妹飞往南京。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国共十年内战在事实上大体停止下来,可望实现团结抗日。

中共代表团在西安期间,毛泽东在保安与代表团通过电台保持着频繁而密切的联系。李克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保证这种联系畅通、及时。周恩来和叶剑英经常向中共中央报告情况,对各种会谈特别重视,事前请示,事后汇报;还报告东北军、西北军军事部署以及联军作战计划,对当前战略提出建议。毛泽东不断向周恩来通报敌情、我情和国内外反应,还就重要会谈精神、抗击“讨逆军”的作战部署做具体指示。

中共中央书记在12月21日致电周恩来,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五项具体条件,提出“在上述条件有相当保证时,恢复蒋介石之自由,并在上述条件下赞成中国统一,一致抗日。”这实际上也是西安四方谈判的基础,也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基础。

李克农深知这些报告和指示对争取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作用。他每天除对外联络、对内处理代表团的事务外,都等待周恩来和叶剑英回到住所,把来电内容及其他重要情况向他们汇报,并听取指示,接着按指示草拟电报,向中央报告,在当夜处理完。这样,每天等别人全都休息后,他才能躺一躺。他那时身体并不好,经常咳嗽哮喘,心脏也有毛病,眼睛视力更差。但是,他的工作热情和苦干精神,使得一些身强力壮的人都自愧不如。

张学良陪送蒋介石到南京后,立即遭到扣留。张学良以为他去负荆请罪就可得到谅解,但蒋介石并不守信用,周恩来、李克农对此是有预料的。在扣留张学良的同时,蒋介石还调动了三四十个师的大军向西安推进,威胁东北军与西北军。于是,在1937年1月下旬,西安出现动荡不安的局势,人们愤怒异常,东北军内部产生了“和”、“战”的分歧。少壮派军官主张与南京进行军事抵抗,救张学良回西安,内战危险重新出现。

周恩来、叶剑英、李克农面临着如何保持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果的难题。西安方面,既要做军事准备,以对付蒋介石的军事压迫;又要积极努力,争取和平解决问题。关键是要保持西北“三位一体”的团结。

1月27日晚,东北军少壮派首脑应德田、孙铭久、苗剑秋会见周恩来、叶剑英、李克农,要求红军支持他们要求张学良回来的主张;如果蒋军进逼,发生战争,请红军全力帮助,打垮蒋军的进攻。周恩来向他们解释,“我们是坚决要求张先生回来的。但要求张先生回来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要用打仗的方法。因为一旦打起仗来,容易造成更混乱的局面。”

2月2日,李克农来到西安城外,对哨兵说,他要找杨虎城,哨兵就放他进城了。杨虎城公馆在芷园。月亮型的拱门,庭院里是密密丛丛的深绿色灌木。杨虎城见到李克农就说,“你怎么不打电话?现在事情不好了,王以哲、高福源都已经被人杀了!”“怎么杀了?”李克农心头一震。原来是东北军少壮派军人当日上午突然对主和派将领下手,由卫士营一批军人闯入王以哲住宅将王打死,何柱国因为躲在杨虎城公馆,才免遭杀身之祸。随之,西安出现混乱紧张的局面,人心惶惶,谣言四起。有人还造谣说,王以哲之死是共产党指使人干的,共产党还要杀一批东北军官。共产党与东北军、西北军“三位一体”的团结又遭到破坏的危险。

为了应付这严重的局面,周恩来当机立断,冒着牺牲的危险,带着李克农、刘鼎赶到王以哲家吊唁。三个人刚进厅,就看见王以哲还倒在血泊里,身上有九个弹孔。王以哲的妻子和孩子哭作一团。周恩来沉着地吩咐李克农、刘鼎分别行动,劝慰家属,收敛尸体,搭设灵堂。这时,东北军里一些高级将领陆续来到,看到这场面,都深受感动。王以哲的妻子一面啼哭,一面声诉。身边的孩子依偎着母亲,惊恐万分,大声啼哭。

李克农见此情景,联想起和王以哲交往的种种往事,觉得心酸,也不觉流下眼泪。他暗暗抹去,并极力劝慰王以哲的妻子不要太悲痛了。王以哲的妻子拉着儿子问,“以后我们孤儿寡母依靠谁呀?”“依靠红军,依靠共产党!”李克农回答。王以哲的儿子后来由共产党抚育成人,解放后当了一名工程师。

“二•二”事件以后,根据周恩来的决定,李克农送孙铭久、应德田、苗剑秋去云阳镇红军驻地,避免了东北军内部更大规模的互相残杀。西安局面稳定下来了,基本上保持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成果。

猜你喜欢

李克农杨虎城东北军
杨虎城南阳“扫黑除恶”传佳话
蒋介石诱捕杨虎城
牙医确认杨虎城将军遗体
李克农三戏侦缉队长
浅析1928—1936年张学良对日态度
刘澜波抗日救亡活动之武汉篇
东北军对张学良被囚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