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烈士后裔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2016-03-31盛海辉黄思好
■ 本刊记者 盛海辉 黄思好
为烈士后裔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 本刊记者 盛海辉 黄思好
20年来,广东各级老促会在烈士后裔助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显著,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赞许。回顾和总结20年的助学历程,意义深远。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从实际出发开拓创新,丰富和延伸工作内容,将助学工作更好更长久地开展下去,近日,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省老区基金会理事长黄广伟和秘书长黄曼艳。
《源流》:广东省的烈士后裔助学工作,当初为什么是由省老促会、省老区基金会来牵头具体实施的?
黄广伟:烈士后裔助学工作是由省老促会领导、省老区基金会具体组织实施的。上世纪90年代,省老促会和基金会成立以后,通过调研,发现老区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行路难、看病难、读书难等等。基金会从人力物力及开展工作的可行性、长远性、持久性等各方面因素考虑,经过研究,决定从培育烈士后裔方面切入更符合实际,通过助学,提高烈士后裔的技能,提升他们的知识面,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过去,罗天、林若老会长非常重视这项工作。2013年省老促会换届后,会长陈开枝和常务副会长林华景仍十分重视,经常过问,具体指导,在各方面关心助学工作,并给予大力支持。
黄曼艳:选择哪个方面入手,能体现我们这个组织为老区服务、为老区人民办实事、为政府分忧的特点,我们从省老促会、基金会的建会宗旨出发,选择了烈士后裔助学这项工作。老促会、基金会是为老区服务的,烈士后裔这一块应该特别的关注。先烈们为革命流血牺牲,如果他们的后代因为家庭困难而辍学,真是对不起先烈,对不起良心。
广东省老促会副会长、省老区建设基金会理事长黄广伟在接受记者采访
《源流》:为了持之以恒地开展好烈士后裔助学工作,20年来,省老区建设基金会始终秉承的理念是什么?黄广伟: 20年来,我们始终秉承一个理念,那就是“不让一位烈士后裔因家庭经济困难读不起书”。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后裔读书遇到了困难,帮助他们是我们应尽的一份责任。我们有些同志下去走访,烈士后裔们都说,“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大家听了都很感动。也正是对烈士精神的这种感恩和传承,我们坚持下来了。
黄曼艳:这项工作能坚持20年确实不容易。首先,老区人民对我们做的这项工作是欢迎的。他们都高度评价烈士后裔助学工作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既然他们需要,我们就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尽管筹集资金的难度大,我们也要尽力去做好。
《源流》:全省开展烈士后裔助学工作20年来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作为这项工作的组织者,您个人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黄广伟:烈士后裔助学工作是一项告慰英灵、激励后人,既扶贫又扶志的好事实事,是党和政府心系老区、造福老区的民心工程,做好这项工作,一是要有感情和爱,没有对老区的感情和爱,坚持不了。二是要动情,只有被先烈们的精神打动了,才会对他们的后代投入深厚的感情。三是要有热情,对事业要有追求,才能持之以恒地去做。
黄曼艳:虽然我们都是退休了的同志,但身上还有一份责任,对社会尽责,对老区人民尽心尽力,发挥自己的余热,为他们做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这也是在做善事。虽然难,但想到这些,就坚持下来了。我们始终没有放弃,也算是一种执着,一种责任吧!
《源流》:烈士后裔助学工作凝聚了省、市、(县、区)等各地老促会老同志的大量心血,您觉得,是什么支撑他们尽心尽责去做好这项工作的?
黄广伟:烈士后裔助学工作都是各级老促会的同志具体实施的,他们年龄均在70岁左右了,很多在位时都是各级党委、政府部门或企业的领导,有的甚至是老革命。他们离退休后本来可以安享晚年,但为了老区的发展,为烈士后代的美好未来,他们十几年如一日的去做,没有怨言,就是看到这项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所在。看到一批批烈士后裔成才,一批批家庭脱贫解困,他们倍感欣慰。所以,再苦再累,他们也认为值得。这种锲而不舍、乐于奉献的精神也感动了我们。
黄曼艳:20年来,各级老促会领导虽然经历了几次换届,但对烈士后裔助学工作始终没有放弃,热情更没有减退,他们为老区群众的幸福生活付出的努力,老区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源流》:对烈士后裔发放助学金,从1995年开始,至今已有20年了,和过去相比,总体上有了哪些变化?黄广伟:从总体上来看,现在形成了规模,全省每年的助学金从最初的四十多万元到六七十万元,2008年后提高到100万元,即使是在经济不乐观的情况下,我们也是保持了这个水平。受助群体的范围更集中了,原来助学的对象包含小学、初中,2007年九年义务教育以后,主要是高中、大中专的学生。资金来源渠道也相对固定了,各地的配套资金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资助标准原来人均只有三百五百,一千元,现在最高的达到5000元。
黄曼艳:应该说,这些年来,助学力度确实加大了。老区基金会一直是从基金增值部分拿出100万元做助学工作,黄理事长还有个想法,打算明年在原来的基础上,再适当提高一点。
《源流》:今天,在20年这个节点,我们回顾总结烈士后裔助学工作历程,您觉得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黄广伟:今年是“十二五”最后一年,明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这个节点上,回顾总结烈士后裔助学工作20年历程,意义深远。这20年,确实有里程碑的意义。经过20年的实践,我们进一步形成了共识,增强了责任感、事业心。我们希望,通过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推动这项工作更好更深入地开展下去。
黄曼艳:我们总结回顾前20年助学工作,有助于提高继续做好这项工作的信心和士气。既让大家看到这项工作的意义所在,又对大家是一个鼓舞和鞭策。这项工作做了20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前,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朝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广东省还提出要在2018年,比全国提前两年实现这一目标。在这个关键时候,烈士后裔助学工作不能中断,不能后退,要继续往前走,要比原来做得更好、更实、更有成效。同时,通过广泛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烈士后裔助学这项工作。
省老区建设基金会秘书长黄曼艳在接受记者采访
《源流》:从目前来看,全省的烈士后裔助学工作还有哪些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黄曼艳:首先,要进一步拓展筹资渠道,形成助学基金长效机制,确保助学金来源。其次是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建立一套有效管理制度和办法,使烈士后裔助学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最后是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的人都来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
《源流》:在新的形势下,省老区基金会如何进一步持续和深入地实施这项工作,将助学提升到一个更高、更有意义的层面?
黄广伟:最近,习总书记指出,要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教育脱贫是重要举措之一。所以我们更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做好烈士后裔助学工作提升到帮助老区早日脱贫奔康的高度来认识,不再纠结目前资助的是烈士第几代后裔,因为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是整个家庭脱贫致富问题。只要他因家庭贫困面临读不起书的困难,我们就有责任帮助他,使他多一分就业的机会,让这个家庭多一分脱贫解困的希望。当然,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烈士后裔家庭都脱贫了,我们也会变换方式,赋予这项工作新的内涵,将来我们还会对在学校品学兼优的烈士后裔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他们更好更快地成才,回报社会,报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