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功能区经济发展与融资结构研究
2016-03-30余朝晖邓敬兰
余朝晖 邓敬兰
内容摘要:主体功能区承担着诸多不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重任,践行着科学发展观下的试点和探索工作。在各种资源使用愈发紧张的情况下,尤其是考虑到金融资源和信贷资源为主的我国投资驱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主体功能区如何快速、高效、有序的发展是决策者和理论界关注的话题。本文借鉴广东省近十多年来开放型经济体系下的发展成就和特点,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样本展开讨论,得出长株潭城市群必须努力提升融资促进资本形成效率,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抗跌能力,坚持以最终消费带动经济稳步前进的基本观点,同时认为资本形成效率的有效提高和外向型经济质量提升应给予重点考虑。研究对江西省的经济示范区同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 经济融资结构 长株潭城市群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主体功能区是指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为此,相关部门和理论界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分别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相关政策使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发展相协调。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如今主体功能区战略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并将成为我国在“十二五”期间调控区域发展的新模式。
主体功能区承担着经济发展先行,资金流动聚集,效益增长优化和资源环境美好等诸多重要目标,在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大格局背景下,主体功能区对经济发展面和网的贡献将十分重要。经济发展同时对资源使用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高效率使用有限的资源尤其是金融资源,这对主体功能区快速发展,特别是中部地区的“进位赶超”战略达成十分重要。考虑到金融信贷资源全国一盘棋背景和目前信贷资源收缩的现实影响下,考虑融资结构和融资效率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不二选择。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作为样本,参照开放型地区:广东省经济发展与融资结构,对长株潭经济发展与融资进行研究。
主体功能区经济发展: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样本
在世界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思路也从东部优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逐步拓展为内涵更为丰富的多极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已经形成了17个国家区域功能区,如图1所示。在这17个功能区中,处于武汉城市圈、成渝新区、北部湾、珠三角、鄱阳湖结合部的长株潭城市群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是中部崛起的一个重要支点。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两型”社会综合试点城市群,由原来的“1+1+1”延伸到“3+5 城市群”,即由原来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扩展到长、株、潭三市外加益阳、娄底、岳阳、常德、衡阳5 市的大部分地区。本文所指的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空间范围涵盖了“3+5”城市群,包括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益阳、常德、娄底和衡阳八市,总面积9.96 万平方公里,占湖南全省面积的47%。2014 年长株潭城市群GDP总量为13538亿元,占全省68.5%,人口规模为4315万人,占湖南全省61.2%。
长株潭城市群东邻沪宁杭,南接珠三角,西望黔渝川,北拱豫皖鄂,是经济对接与战略缓冲之地,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软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长株潭城市群目前已经积累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具备了承接“东西”两个经济板块的实力。
在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条件下,长株潭城市群将通过与中部武汉—郑州城市群、西部成渝经济带、泛北部湾、珠三角等城市群协调发展,到2020 年,其经济规模将迅速扩张,社会各方将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成为中部地区最重要的增长极。
第一,树立“两型”环境典范。到2020年长株潭城市群将形成山水相连、村镇相间、洲城相融的环境格局。达到城乡环境优美;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功能格局清晰;建筑环保美观;村舍集中,淡雅美观,功能区完善,布局合理,宜居,宜养,宜憩;天空蔚蓝澄澈:城区空气质量好,白天能见度高;夜晚无灯光污染,无灰尘遮蔽;水体清洁无污:以湘江为核心的湖南整体水环境生态优良、水质良好;流域和谐发展,良性循环。
第二,实践“两型”低碳经济。长株潭城市群将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先行者。在低碳经济引导下:产业节能高效;科技创新成果丰硕,节水、节材、节能技术广泛应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交通便捷低碳;交通管理高效,秩序井然。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交通”,享受绿色出行。呈现出一个无烟、少尘、低碳的美好环境。
第三,形成“两型”金融资金洼地。未来十余年,长株潭城市群的金融环境将更加完善,汇集各类金融资源,形成中部地区的“资金洼地”和金融磁场,承接整个东西部、南北部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步成为中部地区金融制高点。
经济发展与融资结构的平衡:长株潭与广东省的比较
到2020年,长株潭城市群计划将实现融资主体、融资模式、融资条件与工具的创新,通过市场化融资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提高投资和运营效率,为社会创造商机,培育成熟的市场主体,带动“两型”社会建设其他方面的同步发展。打造出优良的金融软环境,吸引资金流入,形成政府主导、“两型”导向、市场运作、多元融资的“长株潭模式”。本文通过聚类分析,选择广东省作为对照。
从表1可以发现广东省在经济金融发展方面有如下特点:
一是经济增长速度较快。2003 年以后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增长速度均在10%以上。二是产业结构优化。第一产业比重逐渐缩小,第三产业比重逐步增大,第二产业比重始终较高,平均占到52%左右。三是内源融资为主。基本建设投资资金来源以自筹资金为主,约占融资总额的55%左右。广东省利用外资的比重呈现下降的态势,从1999年的15.0%下降到2011年的4.8%,减少了大约69%。创新融资渠道,进行多元化融资是经济建设投融资的必要举措。
与广东省对比,目前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融资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广东省和长株潭城市群历年经济发展状况对比如表2所示。这里经济发展水平以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GDP=投资+消费+净出口。
对比发现,长株潭城市群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经济总量落后十二年。1999年广东省GDP为9251亿元,通过十余年的发展,2012年广东省GDP达到53355亿元。2012年长株潭城市群GDP为11538亿元,相当于广东省2000年的经济总量水平,长株潭城市群在经济总量上比广东省落后十二年左右。
产业结构失衡。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过多依赖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加大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两型”产业的发展,逐步改善其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的现状,使产业结构真正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
增长引擎乏力。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资本形成的投资拉动和内部市场消费,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出口的拉动作用非常小,且一直处于低谷徘徊阶段。
从图2广东省与长株潭两地支出贡献度比例图时间序列的相关数据可以初步发现:以2004年为交汇点,三大GDP形成部类都呈两端发散现象,基本呈现在2004年上线的下探和下线的上浮;2004年之前广东这个发达地区在力图摆脱净出口对经济发展所占比重的重要性,同时以最终消费贡献率的提升和资本形成度的加深促进内向型经济发展,湖南省则以提高净出口比例、降低最终消费比例和稳定资本形成度贡献来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2004年之后,又大概以发散的态势回到各自原有的经济增长结构上去了。这与部分专家认为2004年是一个调结构的关键年份所吻合,2004年国内融资成本低廉,资金积累下的资本形成快速有效,外部市场正急剧扩张,这本应该是缩短国内区域差异、构建合理经济发展互通和互补结构的良机,但从2004年发展的结果来看,我们似乎丧失了这样的历史机遇。
借鉴广东2001-2012年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基本假定长株潭城市群未来经济发展指标将以21世纪以来广东经济发展为准(事实上,这已是经济发展的保守估计,因为考虑到广东省经济总量大,且发展环比增速大的特点,长株潭未来十年能以过去广东省十年发展增速为基准指标发展,已经是考虑到区域经济不再拉大差距的基本增速)。基于此十年GDP现实数据,反推长株潭现有融资结构是否能支撑主体功能区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要求(考虑数据获取的难度,本文以湖南省融资结构比例为准,误差并不大)。
首先,对长株潭过去十年(2001-2012年)的GDP数值进行统一量纲的处理,即把绝对数值转化为基期是100的环比数值,然后与资本形成的三大部类环比数值进行对数形式的线性方程建模。长株潭的相关数据经过处理后应用SPSS线性方程统计检验说明对数方程符合数据采集要求(见表3)。
因此,本文建立长株潭城市群GDP环比增长与三大部类增长的时间序列模型:
lnGDP=0.019+0.156lnCAP+0.689lnCUS-0.601lnNEXP (1)
即一单位的资本形成贡献度环比增长将给长株潭GDP环比增长带来0.156单位正效应;一单位最终消费贡献度环比增长将给长株潭GDP环比增长带来0.689单位正效应;一单位净出口贡献度环比增长将给长株潭GDP环比增长带来0.60单位负效应(见表4)。
同理,本文以广东省2001-2012年相关数据做同样的计量运算过程得到长株潭城市群未来十年GDP环比增长与三大部类增长的时间序列模型:
lnGDP=0.149+0.577lnCAPP+0.859lnCUS+1.057lnNEXP (2)
通过上述两个公式可以看到,长株潭城市群如要未来十年经济发展能保持广东过去十年发展的速率和相关指标,在三大部类贡献度对经济所起的贡献效应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系数效应差异,也即未来的一单位的资本形成贡献度环比增长必须给长株潭GDP环比增长带来0.577单位正效应;未来一单位最终消费贡献度环比增长必须给长株潭GDP环比增长带来0.859单位正效应;未来一单位净出口贡献度环比增长必须给长株潭GDP环比增长带来1.507单位正效应(见表5),这将对长株潭现有经济发展方式和融资结构带来巨大的挑战。
结论与建议
本文对长株潭主体功能区经济发展目标和融资结构进行平衡分析,结合广东省经济发展状况和融资结构,应用数据计量方法结合长株潭经济发展特点进行了线性计量方程下的三大部类贡献率对比分析。通过对比性分析发现,长株潭城市群主体功能区按照现有发展模式想要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跟上或者赶超经济发达地区,有诸多障碍会阻碍其目标实现。考虑在融资结构方面应该做重大政策性调整才有希望。同样,这对江西省目前的功能区,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国家层面的“先行先试”区域发展也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第一,长株潭主体功能区落后于广东省整体经济发展大概十二年时间左右,在融资方面,一方面体现在长株潭城市群的融资规模不足。近十年境内金融机构信贷比率为71.8%,大大低于珠三角城市群的118.2%。利用外资占比远低于广东省,长株潭城市群利用外资能力偏弱。另一方面体现在长株潭城市群金融深化程度很低。同时从金融活跃指数看,长株潭城市群远落后于广东省和珠三角城市群,金融市场不活跃,主要依赖银行间接融资,特别是对政策性贷款依赖较大,反映出金融对经济的贡献不足。
第二,从金融保障政策分析,虽然长株潭城市群高度重视金融制度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但金融保障政策尚未完全到位,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具体表现:一是支持“两型”社会建设的投融资政策体系不完善,政策支持力度方面有待加强;二是金融创新力度不够,与“两型”社会建设相关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缺少各类主题投资基金、绿色金融债券,绿色信贷产品等;三是长株潭城市群缺乏金融一体化的政策和金融协调政策,难以发挥金融的集聚效应。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S].国发[2007]21号,2007,7-26
2.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功能区划技术暂行规程,2002-7-30
3.姜安印.主体功能区:区域发展理论新境界和实践新格局[J].开发研究,2007(2)
4.Fan J,Li P X.2009.The scientific foundation of Major Function-Oriented Zoning in China.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