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离岸外包承接竞争力研究

2016-03-30丁强戴军韩振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常态竞争力一带一路

丁强 戴军 韩振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接包国视角,首先运用VSS指数,对离岸外包的承接竞争力进行内部测度。其次运用RCA指数,以印度为比较对象,分别从国家层面、产业层面、行业层面对离岸外包的承接竞争力进行外部比较。结果显示:中国承接“一带一路”离岸外包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各行业的承接程度增长不一;国家层面上整体呈现出“一带一路”离岸外包承接的比较劣势;产业层面上软件外包产业发展迅速、金融外包产业发展缓慢;行业层面上ITO(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信息技术外包)、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业务流程外包)、KPO(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知识流程外包)增长快但国际竞争力不强。新常态经济下本研究有助于中国更好地承接“一带一路”离岸外包业务。

关键词:新常态 “一带一路” 离岸外包 竞争力 VSS指数 RCA指数

中图分类号:C93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离岸外包主要以降低成本、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为目的,进行国际产业链上多流通环节的内在与外在分工。20世纪后半期以来,发达国家通过离岸外包将产品与服务过程中的低端制造、加工与组装等环节大规模地发包给发展中国家完成。承接离岸外包低端业务的壁垒不高,印度与中国由于人力资源丰富,两国的劳动要素禀赋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承接离岸外包的速度出现飞跃。全球离岸外包发包源地主要集中在欧美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但接包源地却遍布全球各地,尤其是亚太地区更为密集,因此中国承接离岸外包的竞争压力凸显。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构想,并在2014年5-12月,三提中国经济发展迈向新常态(张占斌,2015),指出服务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体,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经济与产业结构需要优化升级等。2014年11月,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内容涉及加快服务外包新兴产业发展,打造服务贸易竞争新优势,试行离岸外包增值税零税率或免税政策。新常态下中国应大力承接“一带一路”离岸外包业务,对其在离岸外包市场提升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离岸外包承接竞争力的内部测度

(一)VSS指数

不同于制造业数据比较容易获取,服务外包的性质特征造成了其产业数据统计工作的诸多困难,例如存在数据获取的不完全性与灰色性等问题。尤其是在承接离岸外包业务时,外包的产品与服务是作为国际流通环节的中间投入的产品与服务,很难精确地界定服务外包的范围。据现有的文献研究分析来看,在目前的方法和数据的限制下,精确度量离岸外包的承接程度仍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本文采用Hummels(2001)的垂直专业化指数(VSS指数)近似地对承接离岸外包的竞争力程度进行内部测度。垂直专业化分工使全球服务外包在国际市场中越来越流行,跨越多个国家的垂直贸易链不断延长,一个节点国家只在某个或某几个工序、流程等环节进行专业化生产与服务的外包现象,是一个节点国向另外节点国进口中间品作为本国产品或服务的投入品,并进一步生产加工后出口至第三节点国,第三节点国再将进口品当作中间品投入,一直持续到最终产品或服务出口至最终目的节点国为止,这样的服务外包过程影响着各国的生产与服务方式以及核心竞争优势,还会影响着各节点国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

VSS指数公式:VSS=X -1WAM(I-AD)-1

X N。W=(1,1…1),是1×n单位向量。AM是n×n的进口中间产品再投入使用矩阵,aij表示行业j生产一单位产品需要来自行业i的aij单位进口中间产品投入量。(I-AD)-1是里昂锡夫逆矩阵。AD是国内消耗系数矩阵,bij表示生产j部门一单位产品需要来自i部门的bij单位中间产品投入量。X N是n×1的行业出口向量。

(二)数据来源与行业选取

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只有1990年、1992年、1995年各33个行业,1997年、2000年各40个行业,2002年、2005年、2007年各42个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在部门分类、统计口径、范围等方面存在不一致,应相应调整以保证历年统计口径与范围的一致(参照北京大学课题组经验做法)。数据来源包括中国投入产出学会投入产出表数据、联合国COMTRADE 数据库数据、联合国贸发会统计手册的国际服务贸易数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中经网及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依据国际产业分类标准(ISIC)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结合中国服务外包发展实际,在第一、第二与第三产业选择部分代表性相关行业为:农业(A);纺织业(B);化工业(C);非金属制品业(D);金属精品业(E);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F);商业服务业(G);运输服务业(H);仓储及邮电通讯服务业(I);金融及保险服务业(J);居民及技术服务业(K);科教文卫服务业(L)。

(三)计算结果与分析

以8年投入产出表为基年表,并结合其他参照数据可外推其他相邻年份的相关系数,本文以2004-2013年VSS指数进行分析(数据多环节测算尚存在一定的经验偏差,但可近似反映承接离岸外包的竞争趋势),结果如表1所示。

从度量结果可知,中国第一、第二与第三产业的VSS指数在2004-2013年中总体呈现平稳上升趋势,表明各行业承接离岸外包的竞争力都在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产业内的各行业年均增长不一,即不同行业承接离岸外包的竞争实力不等,其中农业、资源开发型行业垂直专业化的离岸外包承接力度较低,化工行业、电子行业与科教文卫行业垂直专业化的离岸外包承接力度增长较快,金融与保险行业的离岸外包承接力度薄弱有待增强。

离岸外包承接竞争力的外部比较

(一)RCA指数

Balassa Bela(1979)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测算部分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它通过该产业在一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之比来表示,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反映了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的相对比较优势。

RCA指数公式为:RCAij=(Xij /∑ j X ij) ÷(∑ i Xij / ∑ i∑ j Xij)。RCAij表示j国第i种商品与服务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Xij表示j国第i种商品与服务的出口贸易额,∑ i Xij表示全球第i种商品与服务的出口贸易总额,∑ j Xij表示j国商品与服务的出口贸易总额,∑ i∑ j Xij表示全球商品与服务的出口贸易总额。本文分析离岸外包的承接竞争状况,可令Xij表示j国承接离岸外包的收入,∑ i Xij表示全球离岸外包的总收入,∑ j Xij表示j国服务贸易的出口贸易总额,∑ i∑ j Xij表示全球服务贸易的出口贸易总额。通常一国RCAij大于2.5,表明该国承接离岸外包具有极强的竞争力,RCAij介于2.5-1.25之间,表明该国承接离岸外包具有很强的竞争力,RCAij介于1.25-0.8之间,认为该国承接离岸外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RCAij小于0.8,表明该国承接离岸外包的竞争力较弱或者没有竞争力。

(二)比较对象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目前全球成熟度较高、交付能力较强的接包国主要有印度、中国、菲律宾、爱尔兰等;劳动力较低廉、接包区位优势较好的国家主要有埃及、约旦与突尼斯等,其中亚洲是承接离岸外包最多的地区,约占全球业务的45%,印度是亚洲的接包中心。在这些接包国中,印度离岸外包业务非常发达且比较成熟,其GSLI、GOI与FOI接包潜力指数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另外,印中两国国情接近,人力资源丰富,同是亚洲接包大国,经济发展迅速,同属金砖国家成员。截至2014年底,印度服务外包企业超过16000家,每年服务外包收入达1050亿美元,占GDP近8.1%,承接离岸外包的收入达860亿美元,服务外包直接岗位超310万个,与服务外包相关的间接岗位超1000万个,承接离岸外包推动了印度的经济发展。本文选择印度作为外部比较优势对象,通过分析对比离岸外包承接的RCA指数,了解中国在离岸外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状况。

实证分析中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为:联合国和贸易发展会议贸易手册、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国际贸易统计、印度贸易统计年鉴、印度国家软件与服务企业协会网站数据、国际收支平衡表、UNCTAD在线数据库数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国际统计年鉴。数据时间区间设置为2009-2013年的5年度区间。

(三)基于国家层面的研究比较

1.计算结果。对相关数据收集整理并通过RCA指数进行计算,两国离岸外包承接的RCA指数相关结果如表2、表3、表4、表5所示。

2.结果分析。2009-2013年中国承接“一带一路”离岸外包收入年均增长129%,印度承接“一带一路”离岸外包收入年均增长19%,中国承接离岸外包收入年均增长快于印度(见表2)。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年均增长16%,印度服务贸易出口额年均增长13%,两国相差不多(见表3)。印度RCA指数从2009年的1.44上升到2013年的1.91,全部介于2.5-1.25之间,表明印度承接“一带一路”离岸外包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中国RCA指数从2009年0.24上升到2011年的0.46,全部小于0.8,表明中国承接“一带一路”离岸外包的竞争力较弱(见表5)。印度承接离岸外包的RCA指数一直高于中国同期RCA指数。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印度每年总出口比重约四分之一为承接离岸外包的收入,印度有多所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有着庞大的服务外包人才队伍,政府对服务外包的支持、服务外包基础配套设施的齐全、专业标准的服务外包质量体系等。

从国家层面看,与印度相比,中国承接“一带一路”离岸外包竞争力整体上不占比较优势。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中国服务外包起步较晚,尚未建立标准的离岸外包承接质量体系,语言与印度相比不占优势,加上中国的法律、会计与金融等体系与欧美体系不同导致无法无缝对接等。

(四)基于产业层面的研究比较

1.计算结果。对相关数据收集整理并通过RCA指数进行计算,中印两国软件外包产业与金融外包产业的RCA指数相关结果如表6、表7、表8、表9所示。

2.结果分析。2009-2013年中国软件外包产业收入年均增长23%,高于印度年均增长8%的速率(见表6)。中国软件外包产业RCA指数从2009年的0.73缓慢上升到2013年的0.99,印度软件外包产业RCA指数全部介于2.5-1.25之间,表明印度软件外包产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见表8)。主要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印度政府制定了合理的外向型软件外包产业出口鼓励政策,拥有完善的软件外包培训教育体系;另一方面离岸外包用英语接发包,印度具有英语接包优势。中国软件外包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如何把原来政府垄断优势转变为自由竞争的市场优势,从而提升软件外包产业的竞争力。

2009-2013年中国金融外包产业收入年均增长13%,低于印度年均增长34%的速率(见表7)。中国金融外包产业RCA指数从2009年到2013年几乎维持0.09不变,皆小于0.8,印度金融外包产业RCA指数在2009-2011年也低于0.8(见表9)。但印度金融外包产业发展前景颇佳,例如美国摩根大通银行把后勤部门整体转移到印度,开展投资银行的金融外包业务;高盛、摩根士丹利、汇丰等国际投资银行纷纷雇佣印度员工从事金融外包工作。中国金融外包产业竞争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在保险、金融、特许和专利等领域缺乏能够熟练从事国际金融外包的人才。

从产业层面看,2009-2013年中国离岸外包产业虽然存在一定增长,但是整体产业的竞争力不强,与印度相比,整体“一带一路”离岸外包承接的竞争力上不占比较优势。

(五)基于行业层面的研究比较

1.计算结果。对相关数据收集整理并通过RCA指数进行计算,两国ITO、BPO与KPO的RCA指数相关结果如表10、表11、表12、表13、表14、表15所示

2.结果分析。2009-2013年中国ITO收入年均增长62%,远超印度19%的年均增长速率(见表10),但中国ITO整体收入基数没有印度多,RCA指数直到2013年才出现一个明显的向上拐点,整体指数皆小于0.8。印度ITO的RCA指数在2009-2013年从0.86上升到1.17,介于1.25-0.8之间,即印度ITO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见表13)。从2009-2013年总体来看,相对印度来说,中国ITO发展虽然快速但竞争力不强。

2009-2013年中国BPO收入年均增长44%,远超印度14%的年均增长速率,但印度BPO总体绝对数大于中国(见表11)。中国BPO的RCA指数从2009-2011年几乎维持0.07不变,到了2012-2013年才上升到0.14左右,仍然小于0.8。印度BPO的RCA指数最高为0.46,低于0.8(见表14)。从2009-2013年总体来看,印度与中国BPO的竞争力都薄弱。

2009-2013年中国KPO收入年均增长330%,近乎印度年均增长率的8倍,中印两国KPO收入皆不高(见表12)。中国与印度KPO的RCA指数差距逐渐缩小,2013年中国反超印度0.04,中国KPO的RCA指数在2009-2013年从0.04上升到0.36,升了9倍但仍小于0.8。印度KPO的RCA指数在2009-2013年从0.16上升到0.32,升了2倍但也低于0.8(见表15)。从2009-2013年两个国家的KPO竞争力都较薄弱。

从行业层面看,中国ITO、BPO与KPO在整体的承接竞争力上不占比较优势,印度ITO则存在较强的竞争力。可能基于两个原因:一方面印度ITO发展较早,整个ITO发展已经成熟并有一整套标准的接包作业流程质量体系;另一方面印度与西方国家政治关系紧密,很多ITO业务涉及到技术外溢与知识转移,在“有色贸易”的外衣下,“一带一路”沿线的西方国家更倾向于将很多业务发包给印度。需要指出的是,中国KPO发展非常快速,RCA指数反超印度,可能也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中国政府“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等重要会议不断强调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的文件;二是中国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倒逼企业承接附加价值高的KPO业务。

结论与启示

本文借助VSS指数,对中国承接“一带一路”离岸外包的竞争力进行内部测度,结果显示各行业承接离岸外包的竞争力都在不同程度增长,不同行业承接离岸外包的竞争实力不等,农业、资源开发型行业的离岸外包承接力度较低,化工行业、电子行业与科教文卫行业的离岸外包承接力度较大,金融与保险行业的离岸外包承接力度薄弱。接着运用RCA指数,选取国情相似的接包成熟国家印度为比较优势对象,分别从国家层面、产业层面与行业层面对承接“一带一路”离岸外包的竞争力进行外部比较,国家层面上中国整体上呈现出“一带一路”离岸外包承接的比较劣势;产业层面上中国软件外包产业发展迅速但相对竞争力不强,金融外包产业发展缓慢且竞争力薄弱;行业层面上中国ITO、BPO发展快速但竞争力不强,KPO增长速度快于印度。

“一带一路”离岸外包市场尚不算发达,竞争不算激烈,对于中国是一个较好的接包市场机遇。新常态经济下中国应把承接“一带一路”离岸外包业务作为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增长点,主动作为、抢占市场。第一,政府部门做好承接离岸外包的顶层设计,引导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有针对性与专业性的对口接包;第二,深入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体制、经济产业特色、法律与风俗习惯(郑淞月,2015),学会在对方文化体系下思考问题与处理接包业务;第三,实现“走出去”与“引进来”双轮驱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联手接包,削减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第四,加强高校与培训机构的订单人才合作,培养高素质的国际接包人才,向高附加价值的KPO领域接包,抵消与提防刘易斯拐点下接包成本的上升;第五,深刻理解云经济时代的“互联网+”特征,契合新常态经济下产业结构由低端向高端升级的螺旋趋势,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际接包新态势;第六,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各经济区域需结合自身优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错位接包,实现经济区域间国际接包的资源协同。

参考文献:

1.张占斌.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若干问题的解析与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15(1)

2.Hummels. D,Ishii. J and Kei-Mu Yi. 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54(1)

3.Balassa B. The Changing Pattern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Manufactured Goods[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79,61(2)

4.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5.郑淞月.接包方如何克服双方差异对客户满意的阻碍——以我国信息产业离岸服务外包为例[J].管理评论,2015(2)

6.李刚.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多重集聚效应[J].统计与决策,2010(1)

猜你喜欢

新常态竞争力一带一路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