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激发区域创新创业活力策略探讨
2016-03-30林仁红解进强
林仁红 解进强
内容摘要:新常态下,创新创业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和长期发展的根本举措之一,本文通过对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区域—知春路地区创新创业新景象的深入分析,提出知春路地区创新创业的四个阶段、五类构成、五种路径、三项推进策略,最后对新常态下我国各地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健全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提出了启发性思考。
关键词:新常态 中关村 创新创业 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进入明显的换挡期,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发展活力,当前各项创新创业政策和鼓励措施层出不穷,从中央到地方、从科技人员到大学生在全国掀起一股创新创业的大潮。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迄今已发展成为全国创新创业潮涌、最为爆发的地区。近年来,作为中关村核心区域—知春路地区在创新创业领域出现一系列的新模式、新迹象,是一种爆发性“涌现”,呈现出生态学意义上的创新创业“生物多样性大爆发”景象。本文经过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发现知春路地区已经形成了引领中国乃至全世界创新创业的新方向、新业态和新方式,研究目的就是挖掘这种景象背后的生态机理,对全国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有所指导和启示。
追溯知春路地区创新创业历程
创新全球化及互联网经济浪潮下,创新创业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成为实现一国经济腾飞的重要途径。管理学权威学者彼得·德鲁克(2002)在《创新与创业》一书中分别讲述了创新实践、创业精神的实践、创业型策略,并研讨了创新创业形成的原因。他指出,创新是展现企业家创业精神的特定手段,是给予资源一种新的能力,使它变成创富的实践。他将创业进一步分成创新型企业和无创新的小企业两类。德鲁克认为,创业形成源自于各种创业人员主动识别机遇并将机遇转化为生产实践的系统创新。我国张玉利(2007)教授提出,创业的本质是创新、变革,缺乏创新的创业过程不会可持续发展,缺乏创业精神也亦然不会出现重大的创新成果。
“十八大”以来,我国正在不断深化各方面的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持续推动创新创业的浪潮,创新创业正在形成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2014年全年共有8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先后印发4份文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前,中关村创业大街已聚集了车库咖啡、36氪等20余家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形成了涵盖投融资对接、商业模式构建、团队融合等服务在内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反映创新创业及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中关村指数2014”显示,2013年,中关村综合指数快速增长至242.1,较2012年上涨了47.5点。过去几年,中关村每年新创办企业6000多家,2014年新创办企业增加到1万余家,平均每天有27家新企业诞生。
作为中关村的核心区域,知春路地区的经济表现中,颇受人们关注的是发生在这一地区的创新创业活动(见表1)。主要表现在:一是知春路地区每隔一段时期(约十年左右),就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创业企业。例如,2001年至2010年期间,成长了龙芯、百度、Chinaren、UC、探路者、乐视等高成长企业;二是知春路地区的创业在每个时代都引发出新兴经济业态。例如20世纪80年代末成立的用友带起了中国的软件产业;21世纪初成立的乐视电视致使传统电视发生颠覆,代表了互联网思维对传统行业的改造;而近些年刚刚兴起的36氪和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器,催生和促进了互联网创业。三是知春路地区的创业能快速造就行业领军企业。例如作为引领PC时代的联想集团俨然成为全球500强,成为顶尖PC制造商。代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小米科技,首创了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互联网模式开发系统的模式,是当前中国发展潜力最足、人气最旺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创新创业“集群”构成和发展路径
历经多年发展,知春路地区创业者的“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而且不断繁衍和扩张足以说明该地区的土壤环境适宜于创新创业。通过深入分析,为方便进一步研究,将知春路的创业“集群”主要分为五大类型,分别是科研衍生型创业、裂变衍生型创业、市场机会型创业、资本依托型创业和人才引领型创业。其中前三者自始至终一直存在着,后两种类型在21世纪后得到快速发展。
(一)科研衍生型创业
“集群”的构成。科研衍生创业是指科研院所中的科研人员,包括老师、学生等依托科研院所中的科研成果、知识积累和技术资源进行创业。中科院企业是这集群的重要一支。科学院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探索市场化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组织方式。例如,1984年中科院电气高技术公司成立,联想集团也是中科院计算所科研人员组织的创业。目前,知春路地区的“院办企业”和“校办企业”数量众多,如表2、表3所示。
“集群”的发展路径。创新理论把科研衍生创业解释为科学技术推动的创新(STI模型,即科学-技术-创新链条),加强科技领域和经济领域的紧密联系是促进科研衍生创业发生的基本路径。例如,中关村管委会所推出的“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就能加强这样的联系。总体而言,各方力量共同努力,使中关村科研组织和经经济组织间的联系日渐增进。
“集群”的形成条件。知春路是全国科研教育资源最为丰裕地区之一。仅在中关村核心区就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32所,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院所206个。这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和科研成果可以产生大量对科研衍生创业的人才和成果供给。
(二)裂变衍生型创业
“集群”的构成。裂变衍生型创业是指由某一行业产业链裂变发展所带来的创业,创业者利用已熟悉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创办与原企业技术产品相类似的企业,包括对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业务的关联延伸与拓展以及产业链上专业化的细化分工等活动,其主要特征是围绕主导产业或核心企业的衍生和带动创业。在知春路,这一集群主要表现为企业内创业和离职创业。如创新工场中创业者90%的人有知名互联网公司从业经历,离职后他们的创业项目大多与原单位的业务领域相似。
“集群”的发展路径。对裂变衍生型创业的理论解释可以归纳到“在、做和用中的创新”(DUI模型,即边干边使用边创新)。其发展路径主要有三种:一是企业的产业链延伸,延伸的领域带来新的创业。例如,京东商城从B2C网上购物扩展到京东金融,为供应商提供贷款和为消费者提供支付服务等。慧聪网创立的慧聪资道咨询、腾讯创立的腾讯视频等。二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互补性配套,配套带来新的创业。例如,大唐移动通信制定了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并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规范的三大标准之一,之后便带动了一大批以此通信协议为标准协议的通信设备制造商的发展。三是随着产业发展衍生新“产业”,表现为由产业空间的进一步拓展或细化分工带来新创业。例如,互联网产业链应用所需的上网加速(上网快鸟)、网络安全(安全宝)、大数据服务(友盟)等。
“集群”的形成条件。大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的聚集是产业衍生创业形成的条件。2012年,中关村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897家,其中百亿元企业数达到45家,过千亿元企业3家。
(三)市场机会型创业
“集群”的构成。市场机会型创业是指由市场未满足需求所驱动的创业。这一类创业活动的主体多为能发现新兴市场机遇、又掌握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技术和渠道等。就创新创业而言,这类创业活动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率先研发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并具有有效的商业推广模式。例如,爱国者创业者冯军曾做过键盘、机箱和显示器等销售,从而对市场需求有充分认知,为其后续快速开发移动存储、数码试听等电子产品成功奠定了基础。
“集群”的发展路径。对市场机会型创业的最好解释是创新理论中的“需求拉动”。市场空间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引致了对“新需求”的发现和创新,从而引致了创业。该类创新创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来自于市场临近促进知识转化,信息交互促进“机会”把握。例如,知春路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最早形成中国最大的实体市场——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产品在这里能够快速销售出去变成收入,这为许多创业者提供了能够把知识(或成果)转化成产品的机会。
“集群”的形成条件。大量的新生企业所形成的集群形态也是促发创业发生的条件。企业间的知识溢出、建立在集群基础上的相互学习和模仿都加剧了创业的发生。例如,知春路聚集的联想、用友、金山、微软、惠普等,以及跨国研发总部聚集为这种创业提供了条件。
(四)资本依托型创业
资本依托型创业是指创业阶段有资本投资的依托或潜在的投资意向而诱致的创业现象。此类创业者多表现为创业初始期是在孵化器或各类能够提供支撑和保护的特定场景下开展,并且能够吸引外部资本(例如天使投资AI、风险投资VC)或有资金扶持的潜力。此类型创业过程一般不主要依靠傻瓜、朋友和亲戚(3F资金)的“种子”资金,而主要依靠投资方(包括政府)资金。特别是那些早期创业者们在获得巨大财富之后,开始转变为天使投资人或是风险资本家。例如,柳传志组建的联想之星、徐小平创立的“真格”天使投资基金、牛文文成立黑马基金等等。这类创新资本的存在推助了创业企业的成长,也成为凝聚、触发好的创业项目的重要驱动力。
从创业者的角度看,成为天使投资人和风险资本家的老一代创业者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包括经验、人脉和资金为新一代创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条件;专业创新资本的形成既为创业者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化支持基础,促进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的融合。这使得新生代创业可以通过平台实现多样化融合与自组织加强。例如通过36氪、创业邦等平台,形成由“社交+媒体+资本+培训”驱动的创业机制。
(五)人才引领型创业
人才引领型创业是指由某领域高端人才或某群体中的杰出人才所引领的团队创业。这些人才往往具有所在专业领域或大众群体中的影响力,能够聚集和组织形成创业团队开展创业活动。目前,知春路的人才领军创业极度活跃。中关村一带丰富的人力资本也是这里便于人才领军创业的重要原因。例如,赢家伟业的创业团队中,约有30%成员是兼职创业。
深入分析表明,知春路创业团队的形成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该地区的创业生态优势吸引和人才政策引进所带来的创新创业;二是领军人才基于已有的同学、老师、同事和朋友关系建立核心团队开展创业;三是有创意想法的创业家,在这里找到能够帮助实现想法的人才来共同创业,车库咖啡里有相当一部分团队就是这样组成的。
激发区域创新创业的策略
探寻知春路地区创业生态形成的前因后果,可以从创业发生的基因、孕育基因的环境和生态的自组织特性三个方面采取策略激活区域经济创新创业活力。
(一)集聚创新创业的“基因”
新技术和新企业的“苗圃”绝不可能缺少有创新创业的人才“基因”,产生新创意、新发现、新设计等知识“基因”,以及善于创业和勇于创业的文化“基因”。
例如,知春路地区的人才“基因”发达。人才“基因”的充裕程度决定着创新创业的多寡,各地区要激发本区域的创新创业活力,必须首先集聚创新人才和创业团队,集聚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这些因素能够加强本区域的创新创业基因。另外,“基因”的生成和变异以及基因的丰裕程度都有赖于不断催化的条件。知春路地区持续加大的科技经费投入就是直接导致新创意、新知识和新设计等基因生成和变异的催化条件之一,也是吸纳优秀人才的前提条件之一。因而,国内各地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就要加大科技投入,没有科技投入和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就是无源之水。
为此,一是破除体制束缚、提供生存空间,让人才基因充分发挥作用;二是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成果转化,让知识基因充分发挥作用;三是不断改善文化基因。能否创业和能否成功创业的内因在于要有勇于创业和善于创业的精神。加强对“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舆论倡导。
(二)打造创新创业的市场化生态环境
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支持就会形成集新兴产业、科教资源、创业资本和创业孵化条件的市场化或社会化生态环境。这些生态要素决定各地区的创新创业活力水平。
例如,中关村领军企业支撑的产业生态优势明显。多年以来,中关村成长起来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军型大企业,形成以京东方、百度、联想等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同时,中关村还吸引了微软、谷歌、IBM等一批大型跨国企业。国内其他地区也有很多领军型或龙头企业入驻,就是由于体制因素或观念保守等原因没有形成一种以领军企业为核心的创新创业体系,或者把大型企业长期积累的知识、金融、服务体系没有对外对内公开,构成一整套集成的、系统的支撑区域创新创业活力的平台。
为此,各地区必须积极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构建产业创新支撑平台,促进产业衍生创业;争抢领先市场、简政放权、激活市场并制定切合市场需求的政策法规,促进市场导向的创新创业;鼓励优秀创业家对创业基金的积极参与,放大科技资本的推动作用;各类组织主体积极构建人才创业的促进平台,形成颇具活力的人才识别机制,促进人才引领型创业。
(三)促进创业生态的自组织力量
社交网络的促发力量。例如知春路地区形成的自组织主要体现形式是社交网络的存在。调查发现,知春路创业者绝大多数都是受了学长、师长、朋友和亲友的影响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尤其是近年来知春路地区为创业者构筑的社交空间,进一步强化了催生创业的社交范围和场所。如创客空间、车库咖啡等为创业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空间,促发创意和催化创业。
另外,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产生可以开拓出新的市场空间,为新生创业提供新的机遇。而市场的扩大以及新兴市场组织的创新发展,又加速技术与市场的迭代创新,加快了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速度,由此形成了创新创业的自增进机制。例如,百度的开放平台,开发者要将自己开发的APP上传到百度的开放平台上,百度就会根据用户的点击率给开发者回报。小米论坛更是粉丝驱动创新的典型。
为此,各地区必须考虑社区建设和社区的社交网络建设;知识交互扩大创新的机会发现、拓展创业领域;集群发展对创新服务的需求、领军企业的知识和人才溢出不但壮大了创业队伍,而且建立在经验和实力基础上的创业更有成功的可能,并能带来对创业群体的引领作用,这些因素构成一个相互交叉、互相支撑的创新创业生态。
从创业到创富再到创业的反馈放大。创业创造财富,而财富反馈投入到再支持创业就形成了对创业行为的进一步放大。目前,那些在中关村历经创业而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把创造的财富用于搭建开放的创业服务平台已成为一种趋势,用自己的资源来帮助创业企业,并让自己保持创新。例如新浪、奇虎360等领军企业,通过自身“开放性平台+资源支持”,聚集相似专业领域的大量创业者和项目源头,主动打造基于技术平台与产业链的开放式创业生态体系。
参考文献:
1.常杰,葛滢.生物多样性的自组织、起源和演化[J].生态学报,2001(7)
2.孟骁.知春路是创业天堂[J].创业者,2013(12)
3.彼得·F·德鲁克著.创新与创业精神[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张玉利.创新活动的哲学思考[N].光明日报,2007-1-2(004)
5.林嵩.创业种群的衍生机制—基于三个典型案例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4)
6.赵涛等.科技创业生态群落要素构成与测度研究[J].经济问题,2011(10)
7.鲁兴启,聂鸣.科技创业家创业过程中的社会网络与创业资本[J].科技管理研究,2010(21)
8.高小.技术创新动因的“技术推动”与“需求拉动”争论[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11)
9.李志刚,于富红.裂变型创业企业研究[J].东方论坛,2009(5)
10.张治栋,荣兆梓.创业氛围的演化与突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11.林嵩.创业生态系统:概念发展与运行机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4)
12.詹·法格博格等.牛津创新手册[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13.郭洪.构建更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N].经济日报,2014-5-9(16)
14.Ma H,Tan T.Key components and implications of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6(21)
15.蔡洪滨.打造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J].群言,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