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米尔的“窗”

2016-03-30甄玮

科技视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维米尔观者窗户

甄玮

【摘 要】荷兰风俗画家维米尔的作品,就像一扇“窗”,拨开厚重的窗帘,投射出17世纪荷兰中产阶级的社会状况。读维米尔的作品,需观者用眼睛一寸一寸的寻找,唯恐错漏了哪一个隐藏在画面深处的物件。翻看维米尔的一幅幅作品,每一件透着珍珠光芒的器物,每一个似语非语的人物,都让人神往。画家用极富感染力的写实技法将观者带入到一个荷兰人私密的居住空间内,仿佛身着隐形衣一般,轻手轻脚地走进房间,窥视室内场景。从脚下的黑白拼接地板开始,逐渐向前延伸,直至对面的墙壁。在维米尔的画作里,室内梦幻般的光线主要来源于左侧的窗户,那些个镶嵌着彩色玻璃的窗子,不仅仅是光源的所在,还在向我们示意着内与外的关联,以及贯穿于画面空间的循环气流。本文暂且将目光集中于维米尔作品中的“窗”,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深入的探讨一下那些频繁出现的“窗”以及画面本身起到的“窗”的作用。

【关键词】维米尔;窗;隐喻

1 时代背景

荷兰,在日耳曼语中被叫做:“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这个曾经拥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欧洲小国,称霸欧洲,成为17世纪海上贸易强国,在世界各地建立了殖民地和贸易中心,为荷兰这个面积仅为四万多平方公里的小国源源不断的输送着数不尽的财富。这个富有的新兴国家,宽松的社会环境培养了大批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富起来的荷兰人民一度热衷于美化生活空间,对艺术品需求量直接促进了艺术市场的繁荣。百花齐放的荷兰画坛不仅满足了上流社会的需要,更是将艺术普及到普通市民的居住空间中,阿姆斯特丹大学艺术史学家马登·扬·伯克(Marten Jan Bok)博士对17世纪技术市场的研究中称:“在17世纪最初几十年间,普通的荷兰人开始对购买绘画作品产生兴趣,并用它们装饰自己的住宅”。也就是说,17世纪的荷兰,购买艺术作品成为一个绝大多数家庭都能接受的流行时尚。

因此,以描绘风俗、静物、风景为主的荷兰小画派应运而生,成为艺术市场的新宠。艺术家带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以写实的手法描绘着生活的细节,透过窗户撒进房间的阳光、墙上的世界地图、桌子上盛放食物的精美餐具、丰盈健硕的女仆,无不体现出富裕起来的荷兰市民安定饱满的精神状态。在如此空前繁盛的艺术市场刺激下,高产画家比比皆是。但其中一位风俗画家却倾尽一生只画了不到50幅尺寸不大的作品,往往一幅画要画一两年,但其精细程度可想而知。这就是维米尔。但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有研究者推断:维米尔尽管与一位出身显赫的贵族小姐结了婚,但婚后的生活却是相当拮据的,甚至还需要岳母接济。尽管如此,维米尔将自己的每一幅作品都视如珍宝,不愿意轻易出售,可见画家倾注在作品中的心血与情感。

2 “窗”的隐喻

在维米尔窄小的画幅中,为何隐藏着无限延伸又耐人寻味的空间感?那些室内梦幻般的光芒主要来源于通常布局在画面左侧的窗户。或紧闭,或半开,镶嵌着彩色玻璃的窗子,不仅仅是光源的所在,还在向我们示意着内与外的关联,以及贯穿于画面空间的循环气流。

“窗”内的人物们活生生的展示在这个空间中,带着五味杂陈的表情似语非语,望向窗外陷入沉思,眼神在窗内与窗外游离,画面充满神秘的空气感。“窗”外仿佛有无数双眼睛贪婪的窥视着房间,而房内的人却全然不知。导演这一切的画家全身而退,留给后世无限惊奇。

2.1 隐秘的窥视

维米尔的作品本身就是一扇“窗”,通过这扇充满着民族自豪感的“窗”,我们得以窥视其房间陈设、以及画面中的人物,进而了解17世纪的荷兰中产阶级过着怎样富足而安定的生活。

《绘画的寓意》是维米尔的经典作品,大约作于1666年—1667年间,这幅作品几经辗转,最终由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收藏。可以说,这是维米尔的代表之作,有人说它是解读维米尔绘画的一把钥匙。执着这把钥匙,我们打开维米尔的画面之“窗”(见图1)。

华丽厚重的幕帘上绣着金线,一并挽到画面的左侧,被一把西班牙椅子靠在身后。“拨”开“窗”帘,我们得以望向室内,窥探室内的陈设。这是一幅精致的画作,蓝黄的色调被黑白调和,饱满而和谐。画家背对着观众坐在画架前,右手拿着画仗和画笔,对着窗前站立的模特写生。模特头戴花冠、手拿书本和乐器,低垂眼帘,如希腊女神一般宁静而隽永。华丽优雅的水晶和金属吊灯,被画家刻画的细腻精致。墙上已经龟裂了的1581年的17省荷兰地图昭示了荷兰当时领军欧洲的强国之尊,以及优秀的制图水准。这一切陈设也表明了画家中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此时屋内的光源有两个,一个是观者所处的位置,左侧的光源为厚重的窗帘打出了亮部和高光。另一个是模特左侧的光源,按照画家作品的一般习惯,应该是一扇窗户将室外光源引入室内。两个位置的光源为整个画面制造了深远的空间感,仿佛空气在流通,又仿佛观者躲在帘子后面窥探画家的作画过程。但通过地上的大理石地面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房间的进深并不大。据考证,一方面,维米尔当时使用一种类似于相机的装置进行取景,并且在他的为数不多的来往者中,有一位荷兰著名的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安东尼·凡·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这也使得维米尔借用暗箱及光学仪器对取景、透视法以及色光的研究更进了一步。也由此可见,过着近乎隐居生活的维米尔并没有闭门造车,而是与时俱进的,而且热衷于研究画面的空间视觉效果和光色关系,这对日后的印象派都产生了影响。

维米尔的大部分作品描绘的都是室内场景,有时数幅作品来自同一个场景的描绘。《情书》、《信仰的真谛》、《坐在琴键前的女子》、《写信的太太与女佣》等作品也都有类似的表现。在这些个场景中,画家娴熟的运用画面各元素,立体的展示出17世纪荷兰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信仰与生活。让观者得以如身临其境般置身于画作中,惊奇而惶恐的观察着周遭的一切。

2.2 内外的区隔

借着敞开的房门,维米尔将观者的视线从一个房间延伸至另一个房间。通常画家会把窗户画在房间的左侧,光线投射进来,气流在窗框中交换,因此,画面中的空间又通过开合的窗户向外无限延伸。观者通过房间内与外的交流体会画家想要表达的隐喻《女子和鲁特琴》(图2)。

这幅画大约在1664年完成。画中人物只有一个年轻的女子。画面前后的明暗对比是为了突出窗边抚琴的女子,也可能是使用了暗箱作为绘画辅助工具,画面四周较暗。画中的女子正在抚琴,脸侧向窗户一边,窗户下半部是紧闭的,上半部分打开,清冷的光照在女子的身上,将额头、眼睛、珍珠项链和耳坠照的非常耀眼,引人注目,与前景的昏暗形成鲜明的对比。

女子的动作像是在调音,侧耳细细的分辨弹奏出的音节,忽而仿佛被窗外的某种声音吸引,眼里闪动出光芒,嘴角露出微笑。此时半开半合的窗户,成为一种内外区隔的作用,将观者的猜测从室内带到室外,又从室外返回室内,形成了一种内外的交流。

维米尔的作品多以女士们在室内的日常生活为主题,类似的作品不少,其中《写信的太太与女佣》中,窗子也显示出内外区隔之意。

这幅画画的是一位正在全神贯注写信的太太和一位望向窗外的女佣,窗户紧闭,清冷的光照在女佣脸上,绯红的脸颊挂着微笑,女佣心不在焉的笑容和眉头微蹙的太太形成鲜明的对比。此时地上揉皱的纸团也暗示了太太心中的不悦,紧闭的窗户区隔了室内和室外,变成了一种阻隔的隐喻。

内与外,这对反义词,意味着对立也意味着沟通,维米尔过着近乎于隐居的生活,但作品中的“内”与“外”却在“窗”的作用下,频繁的交流着,值得后人探究。

2.3 道德的训教

在维米尔的作品中,位于画面左侧的窗户以不同的姿态诠释着不同的含义,其中,关于道德的隐喻几次出现在了他的作品中。

《一杯酒》据考证作于1660年,标志性的房间陈设中,窗子仍在左侧,半开的窗户正中间有玻璃彩绘及镶嵌的盾形徽章,那可能是维米尔的邻居妻子的家徽。徽章上绘有意味着禁酒的女神像。而视线转回桌旁,一位男士手持酒壶,站在桌边,复杂的表情凝视着坐在桌子边的女士,身着高档服装的年轻女士,此时将玻璃高脚杯中的酒缓缓饮尽。一旁椅子上的乐器,也似乎暗示着男女共欢的场面。昏暗的室内,光线透着半开半合的窗户,投射到酒壶和人物身上,特别是将女子纯白的头巾及上半身照的异常明亮,仿佛接受光的洗礼。也许此时年轻女士的眼睛透过玻璃酒杯盯着对面窗子上的女神,心里五味杂陈不得而知。显然,维米尔这幅作品有意将禁酒女神与画中饮酒的女士形成对比,有着训诫与暗示的意义。

同样带有训诫隐喻的有《端着酒杯的少女》。维米尔对这类场景已经非常熟练,半开的窗户同样清晰的绘有训诫禁酒的女神,但这幅画的故事似乎更复杂且暧昧,挨着窗边角落里坐着一个沉思的男子,表情略显沮丧,似乎带有嫉妒的情绪。离桌子较远的地方,一个男子俯身触碰女子的手,似乎正在劝酒,而女子回眸微笑,像是默认了男子的邀约。此时的光线同样从窗户投射到年轻女子的脸上,带有强烈的戏剧性效果。

3 结语

维米尔一生过着隐居般的生活,鲜有社交活动。这位号称“德尔夫特的斯芬克斯”的画家却在身后留下了为数不多的谜一样的作品。作品的主题大部分都是室内的日常生活,唯美、细腻、安静、醇厚。每一个人物每一件器物在巧妙的安排下,都闪耀着珍珠般柔和而莹润的光彩,发挥着他们各自的作用,这些熠熠生辉的形象展示出了维米尔极高的创作手法。他用细腻的情感和惊人的绘画手法创作出为数不多但足够让后世观者百般揣摩的画作。本文从维米尔的“窗”这一画面元素入手,依托作品,充分探讨了“窗”在其作品中的功能和隐喻。另外,维米尔的“窗”也让观者窥探到了17世纪荷兰中产阶级的社会状况。维米尔作品中蕴含的静穆之美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观者,将之引入到神秘而又神圣的境界中。

【参考文献】

[1]夏岚.外国名家作品选粹·维米尔[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5.

[2]Hubert Damisch.曾囇淑,主编,林志明,译.窗户、色彩与抽象Hubert Damisch台北讲演集[M].台北南天书局印行,2011,10.

[3][意]塔萨提斯.天才艺术家:维米尔[M].杨翕如,译.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1.

[4]孙献华.《画室》:解读维米尔的一把钥匙[J].湖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29(2).

[责任编辑:汤静]

猜你喜欢

维米尔观者窗户
维米尔“持笛女孩”惨遭除名
《持笛女孩》:维米尔存世第36 幅作品?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和维米尔
端午节观龙舟赛
爬窗户
一位年轻画家笔下的古老神话——青年维米尔和《狄安娜与同伴》
窗户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