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 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2016-03-30杨东伟刘新叶池豪郑茜

科技视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临床教学心内科教学法

杨东伟 刘新 叶池豪 郑茜

【摘 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对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实习医师共80例,随机分为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组(A组)和传统教学组(B组)。结果:PBL教学组在理论成绩、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临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分析问能力、深入基础知识理解以及满意程度评分方面均高于传统教学组,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PBL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PBL 教学法;心内科;临床教学

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教学,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霍华德·白瑞斯在加拿大多伦多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的。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式和启发式教学法,以病例为先导,问题为基础,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为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促进知识整合和培养终生学习、深度学习的方法[1]。目前,PBL 教学法已在国外的医学教育中被广泛采取应用,并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提高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2]。本研究以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心内科实习医师为研究对象,比较PBL教学法和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索PBL教学法的可行性和优势。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五年制临床专业本科生共80名,随机分成两组:A组40人,应用PBL教学模式;B组40人,应用传统模式。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入学成绩及前期基础课成绩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组是由老师带领学生查房、查体,然后由带教老师讲解。

PBL教学组分成4小组,每小组10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讨论,照以下步骤完成教学:(1)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每次选择一个病例,并提出2-3个具体问题,同时鼓励每个学生在解答问题时自己再提出相关的新问题。(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临床资料及提出的问题,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提出对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案,做好讨论发言的准备。(3)在授课过程中组织师生对课前提出的问题及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案等进行讨论。(4)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引导、启发、适当提问,平衡小组成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控制时间和进程。(5)最后由学生代表及教师进行总结,并由教师对疑难问题进行透彻解析,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1.3 评价方法

实习2月结束后,两组同学均进行专业理论考试以及问卷调查。

(1)专业理论考试

学习效果测评采用相同的试卷进行闭卷考试,根据标准答案统一评阅,满分100。

(2)学生问卷调查

采用两组实习生每人填写一份学习效果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激发习心内科专业的兴趣;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了自学能力;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此教学法是否满意共6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采用5级评分法:很有帮助、有帮助、一般帮助、无帮助、很无帮助和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分值分别为5分、4分、3分、2分及1分。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5.0软件,计数资料以比例或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比较理论成绩A组为83.25±6.34,B组为79.17±5.22,统计学差异明显(P=0.002);激发学习兴趣调查得分A组为4.05±0.93,B组3.0±1.19,两组比较P<0.001;提高临思维能力调查得分A组为3.95±0.84,B组3.22±0.94,比较P=0.001;提高解决分析问能力调查得分A组为3.95±0.78,B组为3.40±0.84,比较P=0.003;深入基础知识理解调查得分A组为3.90±0.83,B组为3.27±0.88,比较P=0.002;满意程度调查评分A组为3.90±0.90,B组为3.27±0.88,比较p=0.002。

3 讨论

心内科教学是内科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急危重症病种较多,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包填塞、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以及高血压急症、恶性心律失常等均有时时危及患者生命的可能;且心电图学习是大多数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血流大小循环的途径也常常对一部分学生造成困扰。所以心内科的临床教学与其他临床学科比较,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包括解剖、生理、生化、病理、药理等诸多基础知识,部分讲述内容抽象,不易理解,临床病例复杂多变,学生接触时会感到难度较大。另外,大多数医学生在心内科实习时间较短,导致大部分医学生对心内科疾病的学习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很难全面理解心内科疾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心内科的临床教学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实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目前在我国的临床教学中,传统的授课式教学法通常以教师为中心,以授课为主要手段,它突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侧重于利用教师的教学和临床经验,在知识点的把握,理论整体性等方面存在优势,但教学方式单调枯燥,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存在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学习等缺点[3]。PBL教学法是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是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学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在指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问题进行研究学习[4-5]。本究显示,PBL教学组在理论成绩、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临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分析问能力、深入基础知识理解以及满意程度评分方面均高于传统教学组,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PBL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学生在进行临床实习前带着问题自学,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文献检索等途径寻找答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增强,并提高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有疑虑的问题,经过讨论得到解决甚至创新,能有效地解决老师提供的相关问题,能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较好地应用到临床实习中,达到对临床病例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的目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这对于提高将来的工作能力非常有利。带教老师的讲评和总结即有利于在知识点的掌握及整体性的把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结合我院的临床教学实践来看,PL教学法在我科对实习医师临床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并取得好的效果,将PBL教学法应用到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Norman GR, Wenghofer E, KlassD. Redicting doctor performance outcomes of curriculum interventions: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continuing competence[Z]. MedEduc,2008,42(8):794-799.

[2]Dolmans DH, DE Grave W, Wolfhagen IH, etal. Problem-based learning future challenges for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J].

Med Edu 2005,39(7):732-741.

[3]赵雅宁,等.改良 PBL教学法在护理学专业实验课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2,26(2):565-566.

[4]贾宝洋,等.传统教学联合 PBL 在消化科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0,22(9):4261-4262.

[5]祖雅琼,等.医学研究生 PBL 教学评价问卷的编制及信度和效度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9(12):1796-1799.

[责任编辑:汤静]

猜你喜欢

临床教学心内科教学法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浅析医改影响下的临床教学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研究
因需施教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观察体会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