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望超体时代

2016-03-30黎希闻

新体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李世石裁判运动员

黎希闻

阿法狗完胜李世石以来,人工智能得到空前的关注,不少关于机器人要统治人类的声音甚嚣尘上。人类从来就不是一个体力无比强大的物种,那机器的智力真能超过人类吗?

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悖论,科幻作品里常见到机器人产生思想,拥有灵魂。但是现实中,非生物从来不会有思想,否则人类创造的就不是人工智能,而是弗兰克斯坦。既然都是按照人类设定的程序,条件反射式工作,那对于开发人类体力潜能必有大帮助。

从很多年前医学上应用于帮助残疾人的配件,到从科幻片走到现实中的机械外骨骼,再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智能化,机器为人类所用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普及,迟早也将彻底应用于体育比赛中。虽说现今科技对体育运动的改善颇多,比如适应不同场地和运动员特点的球衣球鞋,效果迥异的皮球、门线技术等,但还未加入人工智能。自有竞技体育起,裁判问题时不时地会喧宾夺主,如果用人工智能设备辅助裁判,甚至是机器人替代裁判,想必能减去诸多比赛中的冤案。

科技对人类体育运动的参与可以涉及方方面面。制造运动机器人用于运动员训练,可以达到完美的陪练效果。对残疾人运动员进行智能身体加装,残运会看起来就和常规运动会一样了。

通过人工智能提升运动员的运动潜能,强化体质,则是更为实际的运用。在更先进的运动装备和训练方法下,现代运动员的竞技强度远超前几代运动员,观赏性不可同日而语。况且,这类应用若能辅助运动员调整身体机能,避免受伤,保持健康,就再好不过了。众所周知,人类的潜能只运用了极少部分,大部分人体质平庸。对普通人而言,能运用人工智能提升人体机能,医院自然会减少很多病人。

就像阿法狗对战李世石所体现的一样,科技甚至可以在人类运动中起到参谋的作用,帮助人类选手思考应对之策,当然这并不通用,用于教学或帮助残障人士进行运动锻炼,还是不错的选择。

假如有一套智能穿戴设备,在运动员热身时帮助运动员调节好了身体状态,比赛时依据运动员实时身体状况辅助其身体调整并发出提醒,在结束后帮助运动员放松身体。这样不光避免了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比赛中冒险而受伤,赛后过于疲惫影响后续比赛等状况,也保证了运动员的健康和比赛质量,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科技造福人类,超体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李世石裁判运动员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NBA本赛季有5位女裁判
算“10”
人机大战
李世石称自己仍能战胜谷歌的人工智能
运动员
思维擂台赛
听提示猜数
漫画
Sport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