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排的必读

2016-03-30郎平

新体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冬训漳州中国女排

郎平

《新体育》出到800期了,很不简单!

记不准是1979年还是1980年,《新体育》杂志发表了一篇报道,题目是“毛毛和平平”,写的是中国女排两名主攻手张蓉芳和我。那个时候,杂志种类本来就很少,影响大、喜欢看的除了一本《大众电影》,就是《新体育》。女排上杂志了,我们都感到很新鲜。后来,1981年世界杯,我们拿冠军了,《新体育》有很多篇幅都是报道中国女排的。再往后女排几次夺冠,都上了《新体育》封面,还有全体队员的头像,成为女排的必读。

在队伍征战大赛的日子里,一些媒体记者和我们一起经历激动人心的拼搏,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每年春节,队伍都要到福建漳州等南方基地,在艰苦的冬训中度过。记得《新体育》的何慧娴、中央电视台的宋世雄,还有写报告文学《中国姑娘》的鲁光等人,都是中国女排的好伙伴、好朋友。他们为人很纯朴,工作也很扎实,多次专门到冬训基地采访。听说女排在磨练新的技术,他们会认真观摩,从记者的角度去学习,有了这样深入的了解,报道中就不会说外行话。客观地说,时代不同了,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选择,生活和工作节奏没有现在这么快,但是,他们能沉得下来,还是因为有一种责任心和自律。

当时,除了听广播看电视,报纸杂志就是重要的信息渠道。像《新体育》杂志,看了觉得很权威。大家的努力和付出被报道出来,能刊登到杂志上,里面还有很多真实的故事和细节,觉得很受感动。通过媒体的宣传,全国都在学习女排精神。我们知道自己成了社会上的榜样,就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要刻苦训练,决不能辜负全国上下对女排的希望。虽然压力大了,人们的胃口也被吊了起来,胜利了还要再胜利,拿了冠军还要再拿冠军,但是,大家都觉得这是一种骄傲和光荣。

过了十几年、二十几年,有些球迷把收藏的杂志和自己剪下来贴成册的报纸寄给女排。前些年我还收到过。想想那里面记录着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当初看我们打球的球迷不过四十多岁,如今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那些杂志和剪报本来纸张质量就不好,印刷也显得粗糙,看上去已经发黄,但总是觉得沉甸甸的。为了这份历史的记载,球迷们那么用心,真是很感人。

中国女排现在正在漳州集训,备战今年的大赛,特别是里约奥运会,都希望有个好的表现,取得好的成绩。一支队伍经过长期的技术磨砺和精神积淀,只有做好自己,才能无愧于自己走过的路,对得起新的时代。中国女排会继续努力,也希望《新体育》和广大媒体、球迷继续为我们加油。

猜你喜欢

冬训漳州中国女排
疫情下学习不停 冬训课堂接地气又暖民心
情调漳州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林语堂的漳州情结
漳州的水
常州牛塘镇推出“活力冬训”新模式
江苏阜宁:党员冬训助推检察队伍建设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事件
小嘎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