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热的IP孵化,有多少职业机会?

2016-03-30张鑫

第一财经 2016年11期
关键词:影视岗位人才

张鑫

孟泽光见识了一部小说的改编版权费从30万元涨到1200万元的过程。他是烈火影业的策划总监,此前在唐德负责影视项目的开发,“IP被炒热,已经到了一个夸张的地步。”作为影视行业的从业者,孟泽光对于IP火热的感受很明显。小说《三体》的作者刘慈欣也曾在2015年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科幻小说的版权费用是2009年我出售时的十多倍。”

为什么IP会这么火?让我们先来明确下IP的概念。IP(Intellectual Property)原意是指知识版权,现在被用来泛指带有人物、故事的版权内容。

学编剧出身的谢晓旭目前在喜天影视工作,在她看来,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手法一直存在,这和以前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因为“网络文学盛行之后,有了粉丝等相关数据,可以作为影视项目开发时的一个参考,还可以通过游戏等衍生项目来获取收益,这些都使得小说或漫画逐渐变成一个核心内容。”谢晓旭这样理解IP概念被不断突出的原因。

换句话说,以前鉴定一个IP能否成功的过程有很多不确定性:作者背景、市场调研、题材、受众……了解了这些也无法保证这个IP的成功。而现在,“如果拿出一个已经积累了几百万受众的IP,投资方可以很快建立信心。”孟泽光说。另一方面,影视市场的火爆与优质内容的稀缺也使得IP价格被不断抬高。孟泽光甚至觉得“钱都是小问题,关键是没有好的项目来开展。”

IP的火热,势必带动IP孵化相关人才的走俏。

“在政策红利支撑、市场热度持续升温的背景下,未来几年,BAT的影视公司和一些新型的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影视公司都会有较大的人才招聘需求。”科锐国际负责文化影视行业人才咨询的顾问徐小凤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从整个产业链来看,无论是前端的原创和采购,中端的开发培育,还是后端的IP衍生,每个环节相关的工种都相应地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徐小凤以采购为例,“对粉丝经济比较了解的一些IP采购,2016年的薪酬甚至有可能翻一番。”

不过,随着现在热门IP已经卖得七七八八,或是被大资本方囤积起来,以前IP行业更关注前端即“IP引进”,而现在“IP开发”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一个宏大的故事,怎样抽出里面的人物、情节来做改编和再创作,不同作品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谢晓旭说。

孟泽光也有同样的感触,他认为现在的环境下不能光靠强IP。“电视剧《女医·明妃传》并不是一个显著的IP,它只是一个明朝的故事,但它的播出效果和同期的《寂寞空庭春欲晚》—一个拥有广泛受众的昂贵IP差不多,这体现了制作公司的实力。”因此,对于想要从事IP孵化领域工作的人,或是该领域的从业者来说,除了要有对好的IP的预判能力和估值能力,后期的创意和开发能力也很重要。

“这个行业真正好的人才,永远在抢。”徐小凤告诉《第一财经周刊》。IP孵化这么火,让我们从职场角度来看看IP孵化领域的人才缺口、对公司人的能力要求,以及从业者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

A

你适合从事IP孵化工作吗?

从业者大多从哪里来?

由于IP孵化的前端大多是从文化作品或是动漫开始的,因此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有编剧、文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是比较容易入行的。

不过高阶一点的岗位,从业者则“大多来自传统文化传媒体系的版权部门,”曹凌说,“由于产业成长和业务发展的需要,这些人开始涉足IP引进和评估。”

徐小凤注意到,IP孵化的人才有从出版业、网络文化公司往影视行业流动的趋势,“作为前端岗位,这些有相关行业背景的人更了解文学作品,懂热点话题、懂作者,手里也有一定的资源。”

两个核心岗位

咨询公司Radford首席顾问曹凌认为,IP引进、IP项目开发是IP孵化领域最核心的两个岗位。

IP引进,也称IP采购,主要负责评估IP。“最好能有版权引进的相关工作经验,在思维上了解市场、客户、潮流、互联网及年轻人,因为IP引进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项目未来的落地和投资回报。”曹凌说。

而IP项目开发,可以说决定了IP项目成功的一半,这需要公司人懂得与IP引进紧密合作,帮助IP项目的落地和变现。因此从业者要非常了解各类IP的运作流程,并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创新力。

不过具体到文学、影视、动漫等不同类型的公司,这两个岗位的叫法各有不同,对应的都是从IP引进到开发的工作内容。比如在影视公司,主要是由影视策划负责前期IP的引进,项目立项之后由责编来跟进,责编要从人物性格、情节、可改编性以及受众群等多个维度对IP做分析,并且在确定后进一步和编剧沟通修改剧本等—即项目开发。

可以看到,IP引进和开发之间是贯穿的,从业者不管在哪个岗位,最好能具备另一种岗位的意识和能力。对应到不同公司,对岗位的职责要求也各有侧重。比如文学公司倾向于有一定的作者资源、对内容有敏锐嗅觉的编辑;影视公司则要求负责IP引进的人员还要有一定的编剧思维,也就是说你要考虑到下一个工序—“IP开发”的问题。孟泽光举了一个例子,《凡人修仙传》是一个点击量排名很高的网络小说,换言之也是一个很厉害的IP。但用编剧视角来看,就要考虑这个IP转化的可实现性。“主人公活了3500年,他之前的朋友,包括次要人物都死了好几遍,这个故事时间线拉得太长,不好处理。”不过最新消息是这部网络小说要被乐视翻拍成网剧并推出VR专辑,因为相比传统电视剧,网剧自由度更高—是否向网剧孵化?这也是IP引进时应该要考虑的一个角度。

而在游戏公司,关注国内,同时了解国外游戏行业生态链条相关的产业动向,并能发掘到新的机会点会是候选人一个很大的加分项。

一些基本的能力要求

曹凌认为,要想从事IP孵化工作,对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以IP引进人员为例,他形容这种工作就像时尚行业的买手,买手的购买决策直接影响了品牌和商场的销售额。“有些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和培养的,但有些是天生的。”在他看来,从事IP孵化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对当下的文化、流行、潮流及未来发展有自己的判断和感知”。

孟泽光在招聘时,首先会看候选人基本的文学素养,包括对一些电影、电视剧的看法。“理想的人才应该有客观的角度,不会过于感性,也不会因为个人喜好而有所偏重。”其次是要能建立自身的评判标准,能判断文本的优劣,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这个可以通过笔试来考察;除此之外,如果候选人还能给出一些关于文本改编的创造性思路,那在未来就很有可能可以晋升为责编。

B

IP孵化的薪酬水平

互联网公司对传统影视公司最大的冲击就体现在人才的抢夺上。“前者的加入,一下子拉高了行业整体的薪酬水平,比如说制作公司的策划人员、或者偏基层的执行人员,过去月薪可能是5000至8000元,如果是互联网公司,可以一下子把薪资提到1.5万元或者2万元,哪怕制作公司后续会有项目提成,但考虑到回款的周期等,其薪酬也不再具备吸引力。”徐小凤说。

曹凌也有同感,他发现传统文学和影视公司在面临人才竞争和流失的压力之下,开始主动寻求咨询公司设计更加贴近市场的岗位、职级和人才发展体系,通过发展来保留IP人才,并且改革原有的薪酬制度,包括以项目奖金的形式,通过考核IP项目的运营结果来给整个IP项目团队发放奖金,实现利益共享。

一些互联网公司或者游戏公司还将“跟投”的形式引入到对IP人才的薪酬回报中,由公司出大比例的资金,团队或者项目经理投一笔资金的方式,双方共同来孵化一个项目,并从后续的版权收入、广告收入、商业运营收入中按比例提成,对人才的激励效应更显著。

C

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

处于IP孵化各个环节的岗位都有垂直向上晋升的空间,比如资源及版权合作的基础岗位,可以晋升到高级岗位。

除此之外,因为做IP孵化需要有全产业链视角,因此当跟进整个项目的时候,IP孵化的项目型人才也可以跨工种地发展。

徐小凤以影视行业为例,“在影视行业,IP孵化的人才可以向制片人转型,因为两者的工作是相通的。”徐小凤介绍说。不过制片人也分为好几个级别,级别高的制片人,要经历从项目前期、制作到宣发这样的流程,并且有3到5个完整的项目经验,“这类制片人已经相当于是一个电影公司副总级别的人选,目前在市场上非常缺乏。”

D

IP孵化热,但从业者也要趋于理性

IP孵化的热度虽然在持续升温,但也已经有声音在呼吁市场趋于理性。曹凌认为公司人首先要认清的一个事实是,目前行业中的IP项目,成功的少,失败的多,“影响因素很多,包括作品本身、融资、协作、营销推广、政府监管等。”根据曹凌的观察,虽然IP行业发展速度很快,但规范性、可控性都不高,投资回报率也不如外界想象的那样丰厚,那么在这种隐患下,泡沫何时会消失,是个未知数,公司人无论是对薪酬还是职业发展,都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认知。

在这种背景下,徐小凤提醒从业者更应该关注自身的项目,通过尝试不同形态的项目来打磨自己的专业能力,而不是利用行业热,通过不断的跳槽来获取更高的薪酬,“行业最终都会经历一个从过热到平稳的发展过程,只有你的专业能力才是可以被反复证明和检验的。”徐小凤也见过只做过一两个项目就漫天要价的从业者。需要提醒的是,当市场冷却之后,只有真正优秀的人才才会被留下来。

猜你喜欢

影视岗位人才
影视展
人才云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