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发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2016-03-30林秀梅
林秀梅
摘要:国家一直重视培养学生实践方面的能力,要求学生学会多创新,在具体综合活动中提高各方面的素质,这种形势就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位抬高了。其中课程资源是帮助整个课程有效开展的基础,但是,目前开发利用中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导致资源的极度浪费。本文根据当前的现状,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有效开发课程资源的思路,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对策。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265-02
从课程本身的特点来说,它是一门活动课,相对于一般的文化课学习,更重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上,特别是在实践这一方面。因此,未来的教育形势更是要求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也就需要关注内容的开放性,这是要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来支持的,可以说是实践活动能够进行的载体。针对目前开发不足、利用不够的情况,“笔者从物质、人力、文化这几个层面具体探讨相应措施”[1],帮助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
一、物质课程资源有关的应对策略
(一)提高资源的覆盖率,引入信息技术
社区拥有更广泛的课程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大容量的知识,也是学生长期接触到的环境,在这里生长学习,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开发社区资源。比如,在社区公共场所进行知识交流、建立活动团体等,同时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技术进行共享,通过图表的形式将内容展现在交流平台,这样学生就对学习内容一目了然了,可以互相共享。这就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学习效率,既方便了学生,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二)实现高效率利用,避免浪费问题
想要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是需要一定的人力、物质等方面的投入的,比如学校建设、培训教师等,这样想要达到低投入高回报的课程资源开发,学校就应该统一规划,建立合理规模。考虑到目标的需求以及目前总体的现状,学校可以分析自身的成本控制体系。在经过了分析和评价之后,对于自身优缺点要有所了解和掌握,并且要积极得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编制合理计划。建立了基本体系后,先要对项目责任体系进行明确,不断完善岗位职责和权限,与此同时,在课程资源绩效开设评定中纳入经济成本管理的内容,从而确保工作人员认真地实施和执行具体的工作内容,并且确保学校能够顺利地实现既定目标。
(三)改变整体的评价标准,开发边缘资源
进行这门课程不是为了唯一的目的,指导者应该更重视探讨的过程,通过开发与之相关的所有资源来引导课程的全面发展,这应该是进行评价的重点标准,而不是只看结果。传统观念认为课程资源就是课本,过分强调理论基础会造成单一的知识体系。实际课程设置的改变要从课程的目标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改变强调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学习的课程设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一切有帮助作用的实践课程资源,比如模拟课程,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体会在交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的。另外,应该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进行设置,并且要求在教学范围上大大加强这方面的要求,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有效拓展人力课程资源
(一)从实际资源条件出发,引导师生投入开发过程
从目的来说,这个课程的设立是为了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吸收他们的生活知识,因此,在具体的资源收集中需要从提高学生主体性出发,从学生生活出发,教育者可以根据操作的可行性进行调整,让学生学会自己探索,自己体悟。大部分学生因为条件限制,在实际的活动课中面临着很多困难,许多事情单独依靠一个学校的力量可能达不到要求。因此,可以增加各学校之间的联系,集中某一些优秀的人员一起开发,这样就更有效地把资源利用起来了,特别是一些现代化建设相关的计算机等资源还是很缺乏的,这就需要政府的帮助,加大经费的投入,还应该提出专门的费用帮助具体活动的展开。比如,在云南或者比较偏远的山区,这里有很多少数民族,民族特色文化特别丰富,学生接触的也比较多,如果在这个地方进行有关民族特色的文化研究,就比较贴近实际了。这些文化是拥有久远的历史的,研究的方向和内容都很深,如果想要有突破的地方,就应该申请政府的支持,这和我国进行保护民族文化的目的也是相同的,二者的目的得到了统一[2]。
(二)加强教师教研能力,建设学习团队
我们知道对于课程教育来说,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很重要的,学生还处在被指导时期,很多观念都还很模糊,教师的话和示范行为对他们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没有好的教师,高水平的教育就进行不了。以前的综合实践活动就十分看轻教师的作用,这是不合理的。因此,新的发展形势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资格水平,这将决定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度,还有达到的效果。总体上是需要教师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完成,要打破现有的眼界,形成发散性思维。只有花时间去学习、去补充新知识,才能拥有大海一样的知识储备,才能高广度地打开资源空间。不是说只包括学科本身,“相关的生活科学、植物栽种情况、气象变化规律等都是要有所涉猎的”[2],通过将多门学科知识整理归纳在一起,最终融会贯通。这个过程一面需要教师自身学习改变,一面也需要教学单位提供资源环境,比如加强培训指导、对原来师资队伍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等。最后,学校还可以建立双向互动体系,鼓励教师积极交流探讨,在合作中总结经验,更好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三、文化课程资源的建立与辐射[3]
从字面上来看,文化可以说是一种精神财富的泛指,那么文化课程资源也就相对于是学校所拥有的一种精神财富。任何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底蕴,成熟的教学体系,其文化基础就更为深厚。一个学校如若没有自己的文化内涵,那么可能一时还会有不错的效益,但长久维持下去就很艰难了。
(一)讲求创新文化,创造无形的课程资源
文化的独特性在今后也会表现为品牌竞争力方面的差异,现代教育部门不再是一方所独有的,开始走向多元化。创新是教育的生命源泉,对于知识经济来说更是如此,更需要教育质量来增加影响力,吸引更多生源。因此,学校要自上而下地充满着创新力。创新是推动课程资源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文化是对诸多方面内容的涵盖,也是学校经营活动中的文化主导。学校更关注特色文化,代表个人特色,宣传自身品牌形象。
(二)讲求学习文化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往往更加关注“学习型组织”的学校文化,如今奉行终生学习的理念,那最成功的课程资源开发也必然是“学习团体和组织”,更是生命的源泉。在有效开发文化课程资源时,只有不断地学习进步,才能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创造和转换,与此同时,还能根据新的知识与领悟而调整行为。教育部门必须在制度上、管理上强调师生培训学习和素质提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多形式、多渠道地将学习理念刻化为文化课程资源精神和管理行动的规定动作,创造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塑造“终身学习的组织”。
(三)注重家庭文化
学生是先有家庭,然后再属于社会,因此家庭文化也是文化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比如家庭爱好、信仰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学生的成长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综合实践活动在开发文化资源时,不能一味讲求社会文化资源,还应该积极开发家庭文化资源,“并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家庭与社区以及社会文化团体的沟通”[4],将二者有效结合,合理调整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内容,更深层的进行理解。文化资源传播不是某个人的事,也不是某一部分人的事,它涉及到全体师生,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因此,管理者应积极抓住家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对接,发挥关键的文化传导作用。
四、结语
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代表一种新的教育生活观念,需要积极拓展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目前在学校的具体开展中还是有一些问题的,特别是这几年以来,社会发展要求学生全面提高各项能力,不能一味地死读书,不再认为考高分是唯一的出路。因此,要把课程的开发进度呈现到公众的眼前,各方面都努力,让所有的人在观念上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资源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9).
[3][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熊梅,等.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与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