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上1亿部高峰的华为手机将如何布局未来?
2016-03-30黄海峰
本刊记者│黄海峰
攀上1亿部高峰的华为手机将如何布局未来?
本刊记者│黄海峰
正是这种“全球领先”的“求其上”定位,引领华为消费者业务不断挑战当下格局,以“一个有远见的挑战者”姿态不断前行。
2015年12月22日,华为消费者业务宣布公司2015年智能手机发货量突破一亿部。这意味着,今年华为每一秒就发货3部手机。据了解,过去5年华为智能手机发货量从2010年的300万部到2015年的1亿部,增长了30倍,市场份额稳居全球前三,2015年3~9月连续位居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第一。
华为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表示,2015年对于华为而言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创国产手机发货量历史新高的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华为全球智能手机前三名的地位。2016年,华为将持续坚持精品战略,利用高端产品树立华为创新、高品质的品牌形象,力争成为全球消费者最喜爱的消费电子品牌。那华为将如何做到呢?
1亿部的强大影响
纵观国内市场,在智能机时代,国内还未有企业能够做到手机年发货量过亿部,全球也仅苹果和三星做到了。这一次,作为当前全球手机市场排名第三、国内手机市场排名第一的华为,晋升智能手机“发货量过亿”俱乐部。
更值得注意的是,华为智能手机已逐步在中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2015年,华为推出了Mate 8、Mate S、P8等旗舰产品,稳固中高端市场。
在中国市场,2015年3-9月,华为分别以12.9%、13.6%、14.1%、15.2%、14.9%、14.9%、15.2%的市场份额连续位居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2015年第三季度,华为售价在2000元人民币以上的中高端智能手机发货量占比大幅提升至33%。
在西欧部分发达国家,华为在400~500欧元档位的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甚至突破了60%,充分展现华为作为国产品牌不可撼动的领军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依靠深厚的技术专利实力,打入海外多国高端手机市场,这是很多国内厂商想实现但未实现的。
4年前华为手机才正式开始发力自有品牌。2012年,华为摒弃“机海战术”、以消费者为中心、坚持精品战略,并在技术研发和渠道建设上持续高投入。到目前,华为实现了产品口碑、手机均价和市场销量3方面的大幅度提升,获得更多用户认可,可谓2015年手机圈大赢家。
如在品牌方面,华为依托中高端市场的突破,入列Interbrand“Top100”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榜,成为首次上榜的中国大陆品牌。2015年5月,华为入选全球权威品牌榜Brand 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榜百强,成为惟一进入两大排行榜的中国大陆企业,助力华为手机品牌登上了全新的高度。
如何实现1亿部?
业界关心华为为何会成为国内首个发货量破亿的手机厂商。总结来看,华为所凭借的是持续创新和技术积累、消费者体验、多元化渠道拓展以及粉丝情感培育等方面的持续投入,正是这些投入撑起了华为这几年迅速的增长。
具体而言,在技术积累方面,华为始终坚持高投入的研发策略。2014年,华为的研发投入占全年营收比例达14.2%。华为专利申请总量达76687件,其中与终端相关的专利多达18000件,为华为进行自主终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何刚强调,华为专门拿出每年收入的约1%,投入到3~5年的产品技术研究中,构建华为长期竞争力。“这是华为在专利行业成为有影响品牌的原因。任何厂家无论是爱立信、三星、还是苹果,在专利方面华为都不输给它们。”
华为一直坚持认为创新是一场“长跑”。目前华为在中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印度等多地设立16个研究所,集全球不同地区优势,把全球最顶级的资源、最优秀的DNA聚集在一起,构建全球的创新能力,打造最极致的产品和服务。从产品概念化到硬件架构,从EMUI到各类实验室验证的支持,华为新品的技术工艺不断提升,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
在产品制造方面,华为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质量标准。在1亿部庆典当日,记者参观了华为位于东莞松山湖的制造基地,一部手机从组装、到检测、到包装,要经历21道工序。该生产线有非常严格的管理机制,高端自动化、高质量标准以及高管理水平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据悉,华为自行生产约占发货量10%的高端手机;其余90%选择优质的供应商制造,而且华为会派员工驻扎在这些供应商处,以保证产品的品质。
在渠道方面,以对消费者的尊重与敬畏,不断创新用户服务,华为全力构建多元化渠道,尤其是线下。目前华为在中国拥有400家服务中心,其中260余家服务专营店,在全国范围内的体验店及专区专柜数量已过万。“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华为的专卖店,包括华为的授权品牌店以及实体维修网点均增长超过了100%。”何刚表示。
在粉丝互动方面,华为精心为粉丝们建立的花粉俱乐部表现得尤为突出。花粉俱乐部不断在全国各地举办花粉互动活动,让粉丝们很容易形成一种兴趣圈层,不断吸纳更多人加入其中,从消费者的情感出发,增加用户黏性,提升粉丝的归属感。
从数据上来看,花粉俱乐部的签到人数已达139176人,注册的花粉数量已突破1800万人,论坛总发帖量超过8000万篇,强大的口碑效应将驱动更多消费者成为华为的粉丝,这也为华为手机发货量破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事实上,从2015年年初到现在,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多次表示华为今年手机要出货1亿部。而国内也有厂商预测过2015年其销量将达到这个数字。但在年底上交答卷的时刻,我们看到做到的只有华为,这也证明华为坚持精品战略、做“长跑型选手”发展思路的正确性。
对此,有业内人士评论:“能实现的‘吹牛’是战略,不能实现的战略是‘吹牛’。”这与余承东2015年9月在清华大学演讲的主题“定位决定地位,眼界决定境界”类似。
当时余承东在演讲中说,古人有大智慧,“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而得其下”,所以如果要在人生中有所成就,就必须有更高远的人生定位。个人是如此,对于公司也一样。一直以来,华为追求的目标就是全球第一。正是这种“全球领先”的“求其上”定位,引领华为不断挑战当下格局,以“一个有远见的挑战者”姿态不断前行。
1亿部之后的追求
1亿部只是开始,华为如何保持优势,并取得更大的成绩呢?对于产品的规划,何刚表示:“面向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在2016年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持续为消费者提供能够满足其对极致科技追求的智能手机。”言下之意,高品质的产品依然是华为关注的焦点。
对于2016年市场竞争格局和消费者需求的特点,何刚分析,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是整体将保持平稳状态,不会有大幅上升。何刚认为整个市场空间逐渐向高品质的产品上转移。“无论是高端还是中端甚至于入门级产品,消费者都希望买到高品质的手机。华为的产品与其他厂家相比不是最便宜的,但同等价位品质是最高的,我们也会努力在入门机上做到品质最好。”
针对华为如何挑战苹果的提问,何刚认为,苹果在消费者中构建高端、时尚品牌用了几十年,华为真正从2B转型到2C业务,只有4年时间。因此,华为未来还需要更多技术积累和消费者口碑积累,“但华为有足够时间、有能力发展到整个行业领先位置”。据悉,在热门的各类手机前沿技术中,华为都投入巨大精力跟踪研究,如石墨烯等。
不久前发布的Mate8一上市就备受高端商务人群的好评,供不应求。何刚透露,上市几周,Mate8销量远远高过Mate7同期销量。这给了华为更多的自信。
值得一提的是,何刚还透露,华为未来会推出5000元以上的产品。他解释说,2012年华为站稳了千元机市场,之后借助P6站稳了2000元市场,而Mate7又帮华为站稳了3000元市场。2015年,华为推出MateS挑战4000元市场,这个尝试刚刚开始。
“未来是否要推出5000元以上的产品?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时间问题。”何刚最后表示,华为对未来的追求,将会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当然,华为要实现产品和市场目标,需要供应链、渠道、品牌等多方面的平衡和更多积累。在供应链方面,华为消费者业务集成交付部总裁Mr.Tommi表示,华为在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上,将会择优挑选,但基本原则是保证产品的质量,然后才是价格的考量。
而在渠道建设方面,何刚表示线上线下将同时发力。2016年华为终端将联合合作伙伴建成1000个县级体验店,覆盖中国约1/3市场。
未来,华为将在产品规划、定价策略、渠道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保持高速稳健的增长,以国产手机领先者的身份再创佳绩。
编辑|黄海峰 huanghaifeng@bjxinto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