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地区近10年间螨变应原诱发的过敏性疾病现状调查

2016-03-30柴若楠宁可林小平谢华

关键词:变应原尘螨变应性

柴若楠宁可林小平谢华

东北地区近10年间螨变应原诱发的过敏性疾病现状调查

柴若楠1宁可1林小平1谢华1

目的 调查东北地区近10年间螨变应原诱发的过敏性疾病谱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据我科已建立的信息数据库,以皮肤点刺试验螨变应原阳性为纳入标准,统计分析2004年1月~2014年12月10年间该人群相关过敏性疾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研究人数157 100人,螨变应原相关性过敏性疾病最多见的是过敏性哮喘,其次为变应性鼻炎、荨麻疹、皮炎。结论 加强居室环境螨类控制,是减轻螨变应原相关性过敏性疾病症状并减少其发作的重要预防措施。

螨变应原;相关性过敏性疾病;疾病控制;预防发作

近50年来变态反应患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欧洲变态反应白皮书》预见21世纪在遗传和环境变应原双重作用下,变态反应性疾病将流行[1]。尘螨是最普遍的过敏原之一,呈世界性分布,过敏患者80%对尘螨敏感,由螨引起的过敏反应不断增加,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尘螨感染在临床上可引起过敏性哮喘、变应性鼻炎、荨麻疹和过敏性皮炎等[2,3]。

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人们室内居住环境不断改变,尘螨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为预防尘螨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必要对尘螨的流行病学特征作进一步调查,了解尘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临床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我科建立的数据库,统计自2004年1月~2014年12月10年期间的过敏性疾病人数,并结合数据库中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结果,对螨变应原诱发的过敏性疾病的病种、性别、年龄、职业、环境、季节、致敏程度等现状调查,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选择200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156800,其中男76309例,女80491例,年龄1~80岁,平均40±1岁。

2方法

根据我科信息系统数据库录入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统计指标包括:人数、性别、年龄、SPT结果、职业、地区、季节、致敏程度等。

3统计学处理

建立Excel数据库,对病种、性别、年龄、职业、环境、季节、致敏程度等资料数据进行统一整理及分类统计,利用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对就诊病例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技术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人数和性别分布

我科门诊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后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10年期间就诊患者人数翻了近3.5倍。2004~2014年我科门诊累及就诊患者156800例,其中男76309例,女80491例,性别比为1∶1.1。156800例患者中过敏原阳性反应87975例,阳性率56%,其中屋尘螨68444例,阳性率77.8%,粉尘螨66069例,阳性率75.1%。

2螨诱发的过敏性疾病分类

2004~2014年间我科就诊的患者中,由螨诱发的过敏性疾病种类,依次为过敏性哮喘、变应性鼻炎、荨麻疹、皮炎、湿疹、结膜炎等。其中最主要的为过敏性哮喘、变应性鼻炎、荨麻疹、皮炎,见图1。

图1 螨虫诱发的过敏疾病种类

3螨过敏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

2004~2014年间对我科就诊的156800例患者进行SPT检测,其中女性80491例中,螨过敏者62777例,阳性率77.9%,男性76309例,螨过敏者43254例,阳性率56.7%,不同年龄段患者螨SPT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72,P>0.05),但女性螨过敏患者SPT阳性率较男性高(χ2=57.84,P<0.05),见表1。

表1 螨过敏与性别、年龄的关系(例,%)

4不同职业螨过敏患者SPT阳性率的比较

2004~2014年间,来我科就诊的不同职业螨过敏患者SPT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7, P>0.05),男女患者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 1.94,P>0.05),见图2。

图2 不同职业螨过敏者SPT阳性率比较

5不同季节螨过敏患者SPT阳性率的比较

根据东北地区地理位置和每年平均气温变化的特点,我们把10月至次年3月划分为秋冬季节,春夏季节为4月至9月。不同季节螨过敏患者SPT阳性率的比较见图3。不同季节螨过敏患者SPT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P>0.05)。

图3 不同季节螨过敏者SPT阳性率比较

6不同生活环境暴露对螨过敏患者的影响

城市及郊区螨过敏性疾病患者与农村螨过敏性患者统计学有差异性,城市及郊区螨过敏性疾病患者显著高于农村(χ2=46.31,P<0.05),见表2。

表2 不同生活环境暴露对螨过敏患者的影响(例,%)

7不同地区对螨过敏患者的影响

不同地区螨过敏患者SPT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2,P>0.05),见表3。

表3 不同地区对螨过敏患者的影响(例,%)

8螨过敏患者SPT反应强度比较

“+”为风团>阴性对照,阳性对照风团直径1/4 (25%);“++”为风团为组胺对照的1/2(50%);“+++”为风团与组胺对照相同(100%);“++++”为风团>组胺对照1倍(200%)。156800名患者,由螨诱发的过敏性疾病阳性率为43.6%,其中,男性阳性率为21.2%,女性阳性率为22.4%,性别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χ2=2.87,P>0.05),见表4。

表4 螨过敏患者SPT反尖强度比较(例,%)

讨论

尘螨是世界性分布的小型螨类,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nida)、真螨目(Acariformes)、粉螨总科(Arachnida)、跐螨科(Acaroidea)。螨种类繁多,生境广泛,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居室和工作环境中。螨及其排泄物、分泌物是强烈的变应原,可引起过敏性哮喘、变应性鼻炎、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4]。世界变态反应组织对30个国家进行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这些国家的12亿总人口中,22%患有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5],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结膜炎、湿疹、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和严重过敏反应等,这些疾病的增多与长期的、持续的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6,7]。本研究结果显示,东北地区由螨引起的最主要的过敏性疾病为过敏性哮喘、变应性鼻炎、荨麻疹、湿疹,可能是由于东北地区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逐年增多的汽车尾气、重工业城市空气污染物对鼻黏膜、咽喉黏膜及呼吸道黏膜有较强的局部刺激,引发机体的变应性反应,导致变应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疾病等发病率明显增高。

本研究对我科10年间就诊的157100例患者进行SPT检测,螨SPT阳性患者发病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P>0.05);且与职业无关(P>0.05)。

生物学研究证明环境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螨生存的主要因素。不同地区因气候条件的不同,其居室环境螨孳生情况不同。所以注意卫生,勤洗勤换勤晒以清除螨,减少过敏原是预防和减轻螨诱发的过敏性疾病的重要措施。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地区螨过敏患者SPT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2,P>0.05);城市及郊区螨过敏性疾病患者与农村螨过敏性患者统计学有差异性,城市及郊区螨过敏性疾病患者显著高于农村(χ2=46.31,P<0.05)。可能是由于农村生活及与家畜接触能明显防止个人过敏性哮喘及致敏的产生,“卫生假设”认为此效应可能与频繁的细菌或细菌成分暴露有关[8]。1992年Romagnani[9]发现细菌和病毒感染可诱导辅助性T细胞(Th0)向Th1亚群分化,抑制其向Th2亚群分化,从而奠定了“卫生家说”的重要免疫学基础。农村生活环境可提供接触微生物及其成份的机会,可诱导机体的免疫平衡调节,从而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形成。生命早期是机体免疫状态形成的重要时期,Th2型免疫优势易形成过敏症,若在微生物及其成份的免疫调节下,可上调Th1型免疫。暴露与农村生活环境预防过敏性疾病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可解释为暴露于农村生活环境是细菌内毒素及其他微生物成份暴露情况的一种反映,本研究显示长期暴露于农村生活环境对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城市和郊区,传统的免疫学理论未能对此解释,因此可以推测农村生活中还有其他的因素对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例如活动量的增加和自然环境的改变等[10]。

SPT是临床诊断变态反应疾病常用的特异性测试方法之一,用特制的点刺针将皮肤浅层刺破,使变应原浸液与皮肤内的致敏肥大细胞作用,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释放出组胺等炎性介质引起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从而产生皮肤的风团和红晕反应[11]。

结合我们从2001年至今所做的工作,可以认为东北地区螨污染程度依然严重。由螨诱发的过敏性疾病不容忽视,特别是儿童患者,早发现、早治疗效果更好,所以相关专家应利用诊疗、科研、媒体等途径,向广大市民宣传普及相关知识,让其认识到螨危害的严重性并掌握有效的防治方法。

尘螨体积小,质量轻,其变应原不仅是螨体,还包括尘螨的分泌物及排泄物等。这些物质在空气中被人群吸收,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消灭车满对防止尘螨过敏性疾病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用物理方法杀螨是比较现实的。

1 Aas K,Aberg N,Achert C,et al.European allergy white paper-Allergic disease as a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Europe[M].Braiue-l′Alleud:The UCB Instiute of Allergy, 1997,116.

2 崔玉宝,何珍,李朝品.居室环境中螨类的孽生与疾病[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22(6):500-502.

3 邢道荣,温廷桓.徐州不同人群尘螨过敏调查 [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4,22(5):287-289.

4 温廷桓,蔡映云,陈秀娟,等.尘螨变应原诊断和免疫治疗哮喘与鼻炎安全性分析.中国寄生虫与寄生虫并杂志,2009,17(5):276-278.

5 Allergy Practice Worldwide.WAO Specialty and Training Council Report.ACLL-J WAO 2006,18:4-10.

6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and prevention[EB/OL].http://www.qinasthma.org.

7 林颖,陈达灿.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4(1):60-62.

8 Gehring U,Bischof W,Schlenvoigt G,et al.Exposure to house dust endotoxin and allergic sensitization in adults. Allergy,2004,59(9):946-952.

9 Romagnani S.Induction of Th1 and Th2 responses:a key role for the‘natural’immune response Immunol Today, 1992,13(10):379-381.

10 Platts Mils TA,Erwin E,Heymann P,et al.Is the hygiene hypothesis still a viable explanation for the increased prevalence of asthma Allergy,2005,60 Suppl 79:S25-31.

11 邢道荣,温廷桓,余杨林,等.荨麻疹与螨性过敏的关系及粉尘螨注射液免疫治疗 [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8,26(6):422-427.

12 Weghofer M,Dall Antonia Y,Grote M,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Der p 21,a new important allergen derived from the gut of house dust mites[J].Allergy,2008,63(6),758-767.

13 Klimov PB,Oconnor BM.Origin and higher-level relationships of psoroptidian mites(Acari:Astigmata:Psoroptidia):evidence from three nuclear genes[J].Mol Phylogenet Evol,2008,47(3):1135-1156.

(收稿:2016-03-15 修回:2016-03-25)

A survey on the epidemiological status of mite allergen-related allergic diseases during the recent 10 years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of China

CHAI Ruonan,NING Ke,LIN Xiaoping,SONG Weiwei,XIE Hua
PLA Diagnosing and Management Center of Respiratory and Allergic Diseases,Shengyang Military District General Hospital,110016,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ological status of mite allergen-related allergic diseases and to identify their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recent 10 years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of China during past 10 years based on a clinical epidemiological survey.Methods A survey was carried out to search the population with positive reaction of mite allergen test confirmed by skin prick test(SPT)from our set allergic diseases database,recorded from Jan.,2014 to Dec.,2014.Then,all the related conditions with positive reaction of mite allergen test were surveyed in this population,diagnosed during the recent 10 years. At last,an overall clinical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was made among them to explore the possibly related factors with these conditions. Result Totle of 156800 patients were involved in the past 10 years,Types mainly for retrospective asthma,rhinitis,urticaria, Dermatitis,eczema,conjunctivitis,allergic colitis.Among those diseases the most cases caused by dust mite allergens is allergic asthma,followed by allergic rhinitis,urticaria,dermatitis.Conclusion Dust mite breed easily in the Northeast area of China,which can cause allergies in all four seasons.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ntrol of room environment is critical for the elimination of house dust mite,which can reduce allergic symptoms and the occurrence of dust mite disease dramatically.

Mite allergen;Associated allergic diseases;Disease control;Attack prevention

10.16542/j.cnki.issn.1007-4856.2016.03.010

1沈阳军区总院全军呼吸及过敏反应诊治中心(110016)通信作者:谢华,副主任医师.Email:lilypad ff@126.com

猜你喜欢

变应原尘螨变应性
面对小小尘螨,我们该怎么办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变应性鼻炎患者食物变应原分布特点分析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广州地区不同性别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及食入性变应原谱特征分析
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组分诊断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992例儿童特应性皮炎及荨麻疹变应原检测分析
跟螨虫在家做伴
告别浪漫“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