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语文与人文精神教育

2016-03-29田心蕊

现代交际 2016年3期
关键词:情操大学语文审美

田心蕊

摘要:大学语文是非中文专业的文化基础课,对于人文精神教育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目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实用性和工具性是主要的目的,忽视了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随着近些年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素质的下降,人文精神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和个人情怀,应该充分利用大学语文的特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心态和情操,使其具有足够的人文精神,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走向社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精神;教育;审美;心态;情操

中图分类号:H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237-02

人文精神是以人性、人生、人格等为本位的知识意向和价值取向,包括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人文精神的情况可以决定社会文明的程度。我国最早对于人文的记载,是在《易经》一书中,西方的人文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于人文主义的理解不同,但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没有变化,在教育领域中,人文主义体现在以人为本,如培养的目标应该以个人需要为主,让人具有完善的人性,语文、历史、哲学、艺术等科目都可以划归到人文科学的范畴,对于大学语文和人文精神的理解,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是语文自身的人文内涵,其次是在语文中大量思想等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开展以人为本的教学。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我国传统思想认为人文精神就是文明、文化,而西方的思想认为,人作为世界的主宰者,人的价值有首要的意义,主张人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总之古今中外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都是基础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语文课程的学习,不仅是学习交流的工具,也是“立人”过程的学习,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充实人、提高人。近些年随着我国教育体系改革的深入,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成为了很多专家和学者研究的问题,而语文知识与人文精神密切相关,学生在写作和阅读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1]我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经历过繁荣昌盛,也经历过萧条败落,但是中华民族并没有淹没在历史长河中,而是延绵不绝,形成了世界上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在慢慢的历史演变中,呈现了多种多样的人文精神,有范仲淹的忧国忧民,有孟子的气节操守,有文天祥的浩然正气,有《诗经》中无名人士的坚贞爱情,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学语文属于人文科学,通过历史经典的学习,可以提升自身的审美体验、让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而审美、心态、情操正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如果大学语文教学能够在经典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新鲜的理解,必然能够让学生具有勇于拼搏、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等精神。

二、大学语文与人文精神中的审美

审美是精神的自由和创意,是对生活和生命解读与感悟的一种精神活动,审美没有任何的功利性,大学语文中精选了我国历代的美文,从秦汉时期的采风到唐诗宋词元曲,以及近代的散文、小说,无一不是当时历史的缩影,是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感悟,他们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洗礼流传至今,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精髓。还有西方的文学名著,经过精心的挑选,很多都是西方思想转折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与我国传统文化不同,西方文化表现得更加多种多样。不同时期作品的差异性很大,如果学生们学会了审美,在这些作品的熏陶下,必然会悠然忘忧、怡然自乐。有学者认为,现代道德教育扭曲的根本因素就是道德的说教[2],现代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小在多元开放的氛围中成长,面对机械式的道德说教,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让学生们产生反感,而大学语文中的经典名著,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和感知力。中国传统的诗词歌赋,主要是作者抒发情怀,这些作品要欣赏其优美的语句,以及语言运用的技巧,合辙押韵、朗朗上口,读起来会感觉到很优美。我国近代的小说,大多是当时社会的写照,以某个人物的经历来反映现实社会的黑暗等。相比之下,外国的文学名著语言上更加直接,尤其是受到翻译等影响,很少能感觉到语言上的魅力,往往都是通过情节的设计来打动作者,讲述相关的道理。总之大学语文中的文章,总会有一方面值得欣赏,而且每个文章都会讲述一个道理,只要学生们学会了审美,自己去感受文章内在的含意,自然而然地会提高自己的道德标准,懂得分辨世间的真假善恶。审美是借助虚构的情境和形象,超越肉体达到精神的超越,是一种心理宣泄的途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审美是真和善、知和意、理和欲之间的桥梁。

三、大学语文与人文精神中的心态

以往的大学语文教育中,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为了追求标准答案,老师通常会用单一的方法、固定的思维演绎文本,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答案。[3]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扼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无任何的人文精神可言、语文教学应该重在内涵,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们自己去体会,面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感悟,重视这种个性化的差异,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心事,没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现代大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容易产生不平衡的心理,甚至出现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等情绪。而大学生语文的教学中,很多文章都与人的心态有关,告诉我们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我国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进行心理咨询的人数很少,父母和朋友的劝解效果较差,利用大学语文中的这些心理鸡汤,可以很好地抚慰学生的心灵。纵观成为大家的学者们,都具有良好的心态,他们或者受到了打击,或者对当时的社会失望,自己归隐田园,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如陶渊明就是其中的典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还有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等,学生们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慢慢也会形成良好的心态,学习先贤们那样虽然经历磨难,最后都摆脱了困境,不至于消极颓废。

四、大学语文与人文精神中的情操

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的道德丢失,大学作为曾经的象牙塔,也遭到一定的污染,尤其是近些年我国的大力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大学,使得大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当代大学生从小在物质至上的环境中成长,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喜欢物质上的享受,人文精神逐渐被人们忽视。[4]从近些年的社会新闻中可以发现,大学生没有社会公德的现象到处都是,如公交车上不但不给老弱残孕让座,甚至与他们抢座位,思想和道德方面的人文素质精神更差。大学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有必要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在实际大学语文教学中,不应该只重视文学大家们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他们的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更加重要,如大学语文中有很多为了信仰、自由、理想慷慨赴死的内容,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口口相传。读到这些詞句时,学生们必然会感到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视死如归的心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学生们会折服在这样的精神下,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思想的潮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大学语文学习的都是以往的思想,更多的是给人以借鉴,起到反思、警示和记忆的作用。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应该紧扣时代的脉搏,不能总是采用传统的教育,如二万五千里长征,虽然非常艰辛、不容易,但时过境迁,现在大学生很难体会到当时的情形,要找到社会中新的情感教育衍生点。在社会发生重大事件时,如“汶川地震”等,全国人民总是能够上下一心,产生空前的民族凝聚力,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都会激发出情感中高尚的一面,在课堂上讲解救灾战士和普通大众的事迹,其中很多人和大学生同样的年龄,如果换成自己,是否能够做到这样,由此可以看出,大学语文可以很好地陶冶自身的情操,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标准。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人文科学的属性使其成为了人文精神教育最佳的科目。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在经典思想的基础上,适当进行点拨、渗透、引导,让学生们主动地去思考人生,探究如何能够与社会和谐相处,最终确定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相信在大学语文中侧重人文精神教育,必然能够使新时期的大学生,具有更好的道德修养、更高的审美趣味,从言谈举止上体现自己的精神面貌,从而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继承和发扬先贤们的优秀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杨城.浅谈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人文教育[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05):87-89.

[2]王俊红,朱花社.浅谈《大学语文》课对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作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04):19-21.

[3]庞焕美.浅谈高职及中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中国科技博览,2011(09):117.

[4]刘淑娟.浅谈《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05):99-101.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情操大学语文审美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二)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