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国》看文学名著改编的当代性

2016-03-29李克

现代交际 2016年3期
关键词:三国

李克

摘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悠久,各朝各代的文人墨客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与传承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些经典之作仍旧为人们所传颂,而且衍生了更多的表现方式供人们鉴赏。本文将以《三国》经典名著为例,简述文学名著文化价值的当代性,并对影视传媒对文学名著改编以及公众对文学名著改编偏好的当代性进行论述。

关键词:名著改编;影视传媒;当代性;三国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181-02

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影视媒体成为非常受关注的领域,而且拥有庞大、稳定的受众群体,因此创造出好的影视作品成为影视人的头等功课。经典的文学名著是影视作品改编的常客,著名作品《三国演义》就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等多个版本的影视作品。高希希导演的《三国》通过对故事新的表述与演绎,让观者对《三国》有更新的认识,而该片也一举夺下当年的电视剧王,实实在在的口碑与收视双丰收影视佳作。由此可见影视传媒对文学名著的改编应符合当代的发展特点,对名著改编具有当代性是非常必要的。

一、文学名著文化价值具有当代性

经典的首要价值在于民族文化的积累和传承,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完整的讲述了东汉末年的史实,传承中国的发展历史为后世称道借鉴。[1]虽然时代不断变化,但是《三国演义》一直拥有广泛的阅读群体,有人佩服刘备心怀天下,有人欣赏关羽、张飞忠肝义胆,有人赏识曹操的英雄气概,有人向往诸葛亮的精明谋略,一部作品教会人们的超过作品本身的价值,因符合时代的发展在当代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改编影视作品表现出人类思想和社会发展的当代性

西方学者认为任何作家的创作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品,而是未完成本[2],即使故事情节再紧张刺激、人物性格再鲜明独特,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情感与思想仍旧不丰满,而且作者也会百密一疏忽略某些细节,这也正好留给人们许多想象的空间,也为名著改编影视作品提供了切入点。通过对名著的改变成影视作品,让观众更清晰地看到整个故事的发展,而且满足读者们对想象的期许,这样才不失为成功的改变。

1.改编者对名著改编的整体思路、想法

对于改编名著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改什么?怎么改?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任何有才华的创作人、编剧都不甘于照搬原著,而要力求有所创新和超越。[3]

当前三国的影视传媒作品遍布各个领域,电视剧、电影、电玩、旅游等。作为经典的作品,许多人借着三国的名号谋取暴利,一些电玩游戏大举三国大旗吸引更多的玩家,实则与《三国演义》并无任何联系。还有一些影视作品电影《赤壁》只是借三国经典桥段之名改编出一部商业电影,虽然拥有超豪华的演员阵容,但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情节让该部电影变得索然无味;而且影片删除了张飞当阳桥头怒吼吓退曹兵的经典桥段,对原著故事情节的颠覆着实让《三国演义》的忠實读者无法接受。

《三国》取名便十分谨慎,巧妙地去掉“演义”二字,让整部作品不受限制于原著,而且对于情节和故事发展有了更多的主动性。作品的主旨思想不变是改编的前提,编剧们也是尤为突出了精忠报国、还祖国统一的主体思想,这是值得推崇的。编剧对人物的刻画更加细腻,让每个人物都丰富起来,而且并没有像原著那样刻意地贬低,而是更加客观地演绎出每个人的特点,让观众去评价。作为具有争议性的人物曹操,许多作品中被人视为白脸奸臣,算不上英雄。而在《三国》中,改编者将曹操的人物设定更趋向于中立,电视剧起从曹操开始区别于之前《三国演义》电视剧以刘关张三人为主线的故事发展,而且多次曹操解手的镜头,这种“不雅”的镜头恰恰表现了生活的真实,不管人们对他的评价是英雄还是奸臣,他都是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这种改编不仅让人们减少了对他的距离感,而且感觉亲切真实符合人物性格。

2.当代社会发展对影视传媒改编名著的影响

作为信息化社会快速发展的产物,影视传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书本的影响力覆盖面逐渐缩水,而视听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有限电视的普及为视听媒体的推广铺平了道路,人们也越来越喜欢走进影院感受不一样的观影体验。视觉听觉上的接受远比文字的感染力要大,这也使得文学作品的关注度大不如前。当前影视行业都被商业化,任何影视传媒的作品最基本目的就是盈利和口碑,这也给编剧等改编者带来很大挑战。

参差不齐的作家编剧水平导致现在的发展趋势是作品从文学化逐渐转向庸俗,一味地迎合当代受众群体的喜好而抛弃了创作、改编原则。即使是古代名著,也避免不了被低俗化的命运,整部作品充斥着拜金、轻浮、爱情等吸引人的时尚元素,让整部作品面目全非,因此诞生了许多部高票房低口碑的作品。差评的主要来源是整部作品让人感觉不到美感,故事情节的改编不符合逻辑,拍摄的画面感不强,而且人物性格刻画的不丰满,前期的大量宣传而使得观众期待值满满,观赏后的失落自然也是造成差评的主要原因。《三国》的制作团队非常巧妙地规避了这一问题,虽然有些改编的地方也饱受争议,但是仍旧算是改编名著中大部分观众接受的作品。例如“桃园结义”在前几集中一幕闪过,并无过多详述,着实让观众们不解,如此重要的情节怎能草草地一笔带过,虽然后期在刘备回忆中仍有详述,但是这种表达方式确实受到不少争议。

三、影视传媒对文学名著改编符合受众偏好的当代性

影视作品的改编自然是要尊重原著的同时也要符合当代观众的观影偏好。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期间电视剧方面投资达103.7亿元,相比去年增长29.25%;电影票房更是达到217.69亿元,同比增长27.51%,这些数字表明当今社会影视行业发展迅猛,观看群体数量庞大。要符合当今社会人们的审美和趣味,拍出符合当代性的作品才会得到众人的认可。当今社会物质生活稳步增长,人们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外,也有了更多消遣、娱乐的方式,茶余饭后后除了运动、散步,人们更多的喜欢坐在电视机、电脑前观看影视节目。

中国影视剧作品主要有如下几类:青春偶像剧、都市爱情剧主要观看群体是年轻人,这种影视作品故事情节简单,演员多半是偶像明星,在青少年群体中有固定的粉丝群体。家庭伦理剧近几年甚是火爆,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而且受众较广,例如《回家的诱惑》,多少人跟着女主角一起哭一起笑,着实赚足了眼泪和收视。古装剧一直经久不衰受到人们追捧,因其华丽的古代服饰和传奇的故事情节都饱含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经典的文学名著更是成为影视作品拍摄的素材,尤其本身自带庞大的读者群体,自身的话题性更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三国演义》在上世纪90年代也曾拍过电视剧版,但由于当时的拍摄条件与现在存在差异,在当时红极一时的电视剧也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线。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了让这段历史更好地被当代人了解,重新拍摄一部影视作品绝对是良策,为了符合当代观众的喜好,《三国》剧组也下了些工夫。首先从人物选角上,主角们大多是当代著名的影视明星,观众的认知度高,而且都是口碑和收视的保障,这也省去不少宣传费用;而且这些影视演员演技过硬能够很好地消化剧本,丰满地诠释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服装和场景方面,《三国》剧组也是尽心尽力做到最好,最大地还原历史中的环境与服饰,让观众放心看戏,减少因为服饰和场景的布置失误而跳戏。故事情节方面也做了许多调整,为了符合观众对于感情戏码的喜爱,《三国》中加入了诸多男女之间的情感戏码,史文中只是一笔带过的吕布和貂蝉的感情,在电视剧拍摄方面加重描写,让其更加细腻。通过当前文学名著影视作品的改编可以看出,观众的喜好对于作品的拍摄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四、结语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源于生活,而当今影视作品的改编都在依照原著的基础上相应展现了改编的当代性。正如《三国》的改编,不仅充分肯定了该文学名著的文学价值,在改编的同时不仅做到忠于原著主题,而且在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情况下对侧重点加以调整,整个故事发展流畅,人物性格更丰满,不刻意地贬低而是让观众自己去感受去体会。在这个商业化的影视领域成功改编的《三国》,值得更多的人去观看鉴赏,从中体会到生活的智慧,从作品中有所领悟。

参考文献:

[1]孙力平.论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及其呈现[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267-272.

[2]秦俊香.從改编的四要素看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的当代性[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3(06):31-34.

[3]张宗伟.论新版《三国》和《红楼梦》电视剧的改编[J]. 当代电影, 2011(03):114-117.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三国
麻辣三国
麻辣三国
三国乱谈(2)
三国乱谈(1)
版三国之回到过去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