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2016-03-29王亚楠

现代交际 2016年3期
关键词:战略选择协调发展区域经济

王亚楠

摘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缓解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举措,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是我们党中央的明确要求。本篇文章针对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借助经济学相关原理,分析了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并立足于党中央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宗旨来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希望本篇文章可以给相关人士带来一定的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133-03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形势之下,经济利益是市场经济的强大驱动力。企业生产也更加注重经济利益的获取率,无论是哪个经济团体都更倾向于将生产资本投入到配置合理、生产高效的地区,希望以此带动整个生产环节的效率和效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适用于同样的道理,若想获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让不同区域的经济要件满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求。[1]当下,广东省有四个经济区域,分别为珠江三角洲区域、东翼区域、西翼区域以及粤北山区。广东省是一个现代化进程起步比较早的国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的历程的不断推进,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广东省告别了以往落后的农业大省局面,开始了经济大省的发展态势,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都比较乐观。虽然广东省的整体发展状态呈现出一个良好的态势,但是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水平存在差异,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不仅成为广东省经济水平提升过程中的一个阻碍,而且也拉大了广东省地区的贫富差距,使得区域间矛盾不断深化,不利于广东省的地区稳定,违背党中央要求建设和谐社会的宗旨。当下,广东省各市以及地区并没有感受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利处,无法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各市以及不同的地区还没能够认识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下整体进步的现实需要,未能积极地树立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并付诸于自觉积极的行动,这也是制约广东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阻碍。[2]

一、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不同方面共同造成的结果。广东省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理念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福利政策也各不相同,因此相关联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下面我们将借助经济学相关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具体如下:

(一) 需求牵引论:区域间缺乏相互协作的动力

广东省政府为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良局面,把广东省整合分为四个区域,四大区域并非严格的行政区划,没有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格局,造成了一种省里急、市里等的上热下冷局面。另一方面,四大区域之间没有形成一个不同情况不同标准的考核标准,而是采用经济总量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等指标进行统一衡量,也并未形成一个评比各地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贡献的考核,无法激发各区域为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努力的动力,不同地区仍然各自发展,并且存在一定的误区,经济水平占优势的地区顾虑区域间经济发展会失去优质资源,经济水平占劣势的地区担心区域间经济发展会对本区域经济发展造成更大的威胁。

(二) 输出基础论:主导产业缺乏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主导产业是带动一个地区发展的关键元素之一,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越强劲,对地区的辐射带动范围越广泛,辐射带动效用也越强大,可以聚集其他相关产业迅速靠拢,不断支撑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3]目前,广东省除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发挥了一定的聚集带动作用之外,其他区域的主动产业的带动力存在显著不足,一方面三大区域内的主导产业数量较少,三大区域内的五大行业占全省的比重偏低,尤其是技术含量高的行业更是无法发挥带动作用。另一方面缺乏规模宏大的工业企业。广东省有343家大型工业类企业,但是除珠江三角洲区域以外的三大区域的工业企业只有24家,远远低于广东省的平均水平,难以为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增长极论:核心区域缺乏辐射带动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成功地运用了增长极经济理论,通过区位以及政策等优势让特区经济发展先行一步,随后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广东省并没有将核心城市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一方面,广东省的核心城市的城市影响力不断减弱,以广州和深圳为例,两大城市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降低。另一方面,从区域来看,广东省的东西北三大区域没有形成自己的经济扩张力,不仅没有形成经济增长极,反而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不利于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力量的凝聚。[4]

(四)区域创新论:区域内的科学技术应用性不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将科技成果不断应用于经济生产过程中,对于商品化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极大的促进。创造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竞争力,形成一个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大法宝,只有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将先进的技术以及应用理论应用到生产中不断优化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竞争优势。广东省的地西北三大区域的科技投入力度明显不足,科研费用的投入远远低于全省2.3%的水平,无法为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应用的贡献。

(五)梯度转移论:区域内难以形成后发优势

梯度转移理论是经济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经济理论,它主张让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优先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随后通过产业转移以及要素转移来带动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的经济整体提升。广东省的珠江三角区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明显优于其他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但是三大区域并没有借助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反而不断在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拉大差距,并没有形成后发优势。[5]虽然广东省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但是区域内難以形成后发优势,这对于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和阻碍。

二、 促进广东省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

回顾历史,广东省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改革开放开始初期,广东省通过让少数地区先富起来的发展战略,首先选择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先富区域,带动整个广东省的经济发展。进入90年代之后,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先期发展导致了四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地区间经济不协调发展的矛盾和弊端日益显露,广东省又通过增长极带动策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继续发展经济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的同时,积极采取有力的措施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6]伴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广东省面临着新的经济形势和经济任务,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只有适时采取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才能实现广东省经济协调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美好愿景。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地区考核体系

广东省针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目标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之所以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是因为没有一个完善的适合实际情况的考核体系。切实可行的地区考核标准是加强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方向标。地区考核标准的制定可以将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真正落实,不断加强区域之间的联合行动。考核体系的建立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考核的标准,另一方面是考核的内容。关于考核标准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实行不一样的考核侧重点,不能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对于经济发达的区域,需要鼓励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需要偏重于考核它的人均水平以及环境保护状态,积极转变剩余劳动力,提高城镇化的水平。对于考核内容,应该变革过去的考核项目,适时调整,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突出贡献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改变地区只顾自己,不顾大局,目光短浅,不顾未来的偏激想法与做法。[7]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合理进行资源配置

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做出了不同的战略选择,从最初的效率优先,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如今的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就是将两者放在一样重要的位置。在广东省资金投入、技术投入等资源配置上,立足于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立场,从全省的整体利益以及长远发展出发,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与选择。兼顾效率和公平可以有效地避免政府与市场失去主导问题的出现,是广东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法宝。[8]广东省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问题,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充分了解地区的阶段性状态,通过适时有效的政策,合理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 发挥市场的主体地位,增强政府的主导力量

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元素,市场作为主体地位,对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市场调节也存在了一系列的弊端,比如自发性、盲目性以及滞后性,容易造成地区的经济波动,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还需要借助政府的主导力量进行有效的调整。政府应该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增强对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建立健全广东省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向制度化与法制化,树立全局意识,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进行全省统一规划,通过各种形式的政策支持,实现区域间的交流与联动。[9]只要将市场与政府这两大法宝联合运用,在遵循市场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贯彻落实各项政策进行有效的干预,那么广东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将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四)加强全省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实现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便捷的交通条件、畅通的信息网络、便利的服务设施等一系列的区位条件都是经济团体进行经济发展需要考虑的要素。[10]同时,这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经济团体经济发展的经营成本,更是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能否具有承载发达地区辐射带动作用的关键考核标准,为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奠定重要的基石。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对交通网络的建设,完善多项交通,构筑畅通快捷的交通通道,打通顺畅的信息交流渠道。通过区域建设一体化,统一规划,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关联化,不断减小区域内的联系障碍,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省范围的自由便捷流动,增强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交流,克服交通信息的一系列弊端,充分发挥成本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协调发展。

(五)实行不同区域梯度错位发展战略

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处在一个中等偏上的层次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扩散效应正在不断加剧。广东省应该从两方面着手克服严峻的形势,一方面,要不断打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增长极弱化的矛盾,与此同时,还要避免出现集聚出现的不良反应。若想突破这一问题,兼顾大局。首先要进行合理的定位,科学进行产业布局,最大限度降低同质竞争的存在,实行区域梯度错位的发展战略。珠江三角洲地区要不断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高端的国际服务平台,其他三个区域要着重发展第三产业,注重地区环保等工作。不同层次的不同地区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增长极。逐步打破地区界限,尊重客观发展规律,着重发展沿海地区,创建沿海地区经济带,最终构建成一个横向纵向相通的多极网络经济格局,为实现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三、 总结

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同的时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问题,因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探究,结合最新的时代形势,把握时代发展的新变化,适时制定适合当下发展的新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需要站在全局的观念之下,秉承着科学的精神以及务实的态度,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广东省不同地区的政策法规,从上到下,树立全民意识,不断提升推进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全省应该贯彻落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计划,通过完善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机制,不断落实监督机制,真正做到将计划科学完善,将行动落实到位。唯有将一系列的战略选择落实成一项项具体可行的实施措施,全民多区主动参与,认识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并付诸于有效的行动,才能不断推进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步伐,最终为广东省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走在路上,虽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相信经过全员共同坚持不懈的努力,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定可以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任军,张加恭.广东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6(03):9-12.

[2]周立坤.广东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學校学报, 2003 (03):62-64.

[3]朱继武.广东省经济增长差异的收敛性分析[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 2005(01):51-55,

[4]雷小清,易建华.广东省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分析及对策[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7(03):57-62.

[5]胡振宇,黄宁生.广东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结构性及人口因素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1):91-97.

[6]孙良媛,潘志刚.广东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1(05):62-66.

[7]薛声家,吴永新,陈浩.基于DEA有效性的广东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分析[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 2004 (04):30-34.

[8]胡振宇,匡耀求.资源、人口与产业结构对广东区域经济的影响[J].热带地理, 2004 (02):134-138.

[9]雷比璐.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经济强省——广东社科界“建设经济强省”座谈会综述[J].南方经济, 2002(10):79-80.

[10]吕拉昌,成蓬蓬.试析珠江三角洲与外围地区的经济差异[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66-69.

责任编辑:张丽

猜你喜欢

战略选择协调发展区域经济
基于创新理念的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思路探究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战略选择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