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6-03-29郭洋

现代交际 2016年3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层次分析法城镇化

郭洋

摘要:本文主要以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以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作为案例,来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并着重分析了在城镇化过程中,这些区域的经济受到了怎样的影响。本文以这三个地区的民生、社会、经济与城镇化率等指标数据作为研究的样本,采用相关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并且还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对这三个地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城镇化率越高,区域经济的示范作用、辐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集聚能力就越强,优势也越明显,其企业的规模也越大。当前我国城镇化步伐在不断加快,在这个过程中,区域经济代表要发挥带头作用,充分体现示范功能,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稳健、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区域经济;辐射能力;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114-04

一、 区域经济代表地区基本情况

(一)长株潭城市群

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地区的长株潭城市群,整个区域呈“品”字分布,且三市都沿着湘江分布,三个地区中两两之间还不到四十公里,经济增长非常迅速。这三个城市构成了经济发展的三个角,土地面积占整个湖南省的133%,面积接近30000平方公里。而且湘文化在这三个城市中发源。截至2012年年底,这三个地区的人口占整个湖南省的21%左右,但是这三个地区的生产总值却占了整个湖南省的426%。

(二) 珠江三角洲

与澳门、香港毗邻的珠江三角洲,整个地区都贯穿着珠江,该地区水陆交通非常发达,从地理条件上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珠江三角洲的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057%,约为55000平方公里。

(三) 武汉城市圈

作为湖北省生产要素和产业最活跃、最密集的地区——武汉城市圈,是整个湖北省最核心的经济发展区域。该城市圈的土地面积不足60000平方公里,其面积占湖北省土地面积的312%。2012年年底武汉城市圈人口为三千多万人,其人口占整个湖北省人口的50%以上,2012年武汉城市圈的生产总值达到14000亿元。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的相关分析

(一)城镇化速度过快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1马太效应

该效应在科学、金融、教育以及社会心理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是指一种弱者愈弱,而强者愈强的现象。当同时考虑收入、人力资源以及制度因素的时候,就会出现发达的地区越发达,而不发达的地区越落后,也就是“马太效应”。一般而言,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的物、财和人都会向发达地区流动,而相对落后地区的制度往往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此循环下去,就会导致地区之间的差异不断扩大。[1]

从图1可以看出,三大区域在2005年到2011年这几年期间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深圳地区2005年时家庭可支配收入比湘潭市多11809万元,而到2011年年底,这种差距已经扩大到15891万元,“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而2005年,深圳的人均财政最高是湘潭市的94倍,而到2011年年底的時候,差距已经扩大到224倍,差距明显扩大。日益增大的收入差距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安定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随着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各个地区之间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马太效应日益明显,也给社会稳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瓶颈效应

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各种资源品价格、劳动力价格、房价、地价都不断上涨,这些价格的上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导致城镇化进程中需要高额的成本,从而产生了“瓶颈效应”。[2]而本文主要从长株潭城市群的商品房价格、城镇化率以及居民的收入水平来分析房价与城镇化之间的瓶颈关系。

根据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2008年到2014年之间,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上升,长株潭城市群的房价不断上涨。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的城镇化率为634%,而到2014年该地区的城镇化率达到了789%,上升了155个百分点;而相应的长株潭城市群地区2008年的房价为4385元/平方米,而到2014年时,该地区的房价上涨到6897元/平方米,其中上涨的幅度达到了16倍,房价上涨的速度,明显比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要快。2008年和2012年,我国加大了对房价的控制,因此这两年的房价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除此之外,该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和价格的比值在不断下降,这就体现出该地区居民的购买能力在不断降低,而珠江三角洲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房价上涨的速度过快,一方面提高了农民进入城市的门槛,住房城镇化的速度非常快,而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却比较缓慢,如此一来就很难真正实现城镇化,出现城镇化瓶颈。而另一方面,要想建设同样的城市,就需要多投入很多资金,这就大大增加了由于城镇化带来的经济负担。

(二) 城镇化进程加快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1. 创新区域技术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技术创新等要素都和城镇化息息相关。随着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加快了区域技术创新,也就是会不断提高整个人力资本水平,不断加速知识外溢,不断集聚生产要素,从而促进技术创新的形成并不断进行创新发展。[3]所以,本文主要选择了四个非常典型的城市来进行研究,用专利申请授权、科学技术支出这两个指标来体现创新产出和创新投入。

从分析结果可以发现,长沙、武汉、广州、深圳等四个城市技术创新与城镇化进程的关系,这四个城市的技术创新水平和城镇化进程的变化趋势基本差不多,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而反过来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也促进了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和城镇化呈现正相关。[4]

2. 辐射能力拓宽

用对外开放程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高度以及经济综合实力等五个指标来衡量城市的辐射能力,其中各项指标所占的权重如图2所示。

根据辐射能力的各项指标,本文选取了6个城市进行辐射能力计算,其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中不难发现。深圳和广州的辐射能力比较强,而且这两个城市的城镇化水平比较高;但是湘潭和株洲的辐射能力相对较弱,而且这两个城市的城镇化水平比较低。这就表示,城市的辐射能力受到城镇化的影响,城镇化水平越高,那么辐射能力也越强;反之城镇化比较低,那么其辐射能力也相对较弱。

3.发挥示范作用

2010年城市群发展报告显示,国际上六大世界级的城市群中,其中就有长江三角洲。而其中有15个发达城市群,分别为天山北坡、关中、哈大长、中原、江淮、成渝、武汉、长株潭、海峡西岸、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还有8个城市群是没有达到标准的,包括滇中、黔中、白兰西、酒嘉玉、呼包鄂、银川平原、晋中以及南北钦防。[5]

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以及珠江三角洲的地方财政收入与城镇化水平呈现一种复合增长的趋势,而且可以看出城镇化水平比较高的城市,财政收入也相对增长比较迅速。因此,很多城市都效仿这种情况,很快又发展出了三十多个城市群。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大中城市集中了各个区域,而城市群也彰显出了越来越强的示范作用。

4. 提升区位优势

构成区位优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旅游、教育、文化、政治、管理、科技、经济、社会、地理位置以及自然资源,而一个区域的综合优势称为区位优势,也就是在经济发展方面体现出来的各种优越地位和有利条件。在我国的各大区域中,因为珠江三角洲比邻澳门和香港,整个珠江三角地区连着珠江,因此,该地区的地理条件具有天然的优势,而且交通也非常发达。

京九铁路、京广铁路贯穿整个武汉城市圈,由于这两条铁路交汇于武汉,因此形成了覆盖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华北地区的铁路网,而在武汉,还有沪蓉和京珠高速公路的交汇,高速铁路、长江水运以及高速公路在武汉汇集,因此武汉成为了我国内陆地区的市场枢纽。从而以武汉为圆心,形成包括广州、成都、上海、北京在内的,半径为一千公里的圆圈,而武汉正是这个圆圈中的枢纽。

而湘潭、株洲以及长沙等三个城市构成了长株潭城市群,三个城市各占一个角,形成了一个“品”字。这三个城市不管在以前的发展中还是在当代的发展中,都有着不可分割的社会和经济联系,从而该城市区成为了交通、科技、文化、经济以及政治都非常发达的“金三角”。[6]

5. 扩大规模工业

生产要素以及人口要素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而形成了非常大的规模,城市的居民和生产者可以充分利用区域中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来进行活动。区域中的市场和产品集中,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各大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因此,本文选择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增加值来进行回归分析,从而理清规模工业和城镇化率之间的关系。

从结果中可以发现,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以及珠江三角洲这三个区域的工业增加值和城市化率之间具有非常高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已经形成区域性规模的城市中,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工业增加值也在不断增加。

6. 加快经济发展

活动、技术、信息、经济、区域人口都高度集中的地区成为城镇化,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城市化的进程也就必然越来越快,而人才聚集和产业聚集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最为主要的因素。[7]

首先,人才聚集。通过建立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聚集了各类人才。而经济由于各项技术和科学知识的聚集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比如长株潭城市群的高等院校学生有一百多万人,而且每年的人数还在不断增长,这也说明了,人才聚集也会选择城镇化相对比较高的地区。

其次,产业聚集。各大企业、产业等都会被城市的发展而吸引,因此区域中也会吸引很多企业前来投资,在这些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会给经济带来较大的发展,还会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从而提高经济的效益;反之,城市的发展也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8]而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区域的集聚水平也更高,显著提高区域经济能力。

三、 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首先,工业规模、示范作用、辐射能力、创新能力、区域集聚能力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而越来越强;而且房价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逐渐提高,不过这也相对地提高了农民进入城镇的门槛。其次,居民的收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差距逐渐加大,给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各区域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在控制好收入分配和房价的同时,要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 建议

1. 因地制宜

城镇化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宜居”,因此各区域一需不断努力打造低碳和绿色城镇。首先,要以当前区域的人口为本,让农民的转化过程中没有障碍。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帮助、引导他们更快地融入社会,实现安家乐业。其次,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一定要重视规划,要明白高端居住区、文化休闲区、旅游产业区、现代农业区、新型工业区的功能和特色,从而打造出适合人们生活而又独具特色的城市。最后,一定要打好基础,做好公共安全设施、防灾减灾设施、公用设施、交通体系等。

2. 优化区域结构

各个区域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需不断改革和探索,相应地对行政管理、财税管理、户籍管理以及土地管理等各种体制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加快城镇化的进程。首先,要对财税金融相关体制进行改革,从而形成相关的激励机制,促进城镇化潮气蓬勃且科学地发展;要根据市场多元化的规则建立相应的融资渠道,鼓励各种公益性项目。其次,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从而加快区域的发展,提高管理能力,完善各个区域的行政管理能力。再次,推进人口的改革制度,完善和创新每个区域的人口管理制度,要做到在人口流动的过程中,有序、融合且合理,使得人口在小城镇、中小城市以及大城市之间合理流动,从而形成合理的人口布局。最后,改革土地制度,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一方面保证一部人的耕地资源,保护农民的权益,另一方面还要满足城镇化进程中对土地资源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赵海军.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调研世界,2015(02):19-23.

[2]王济川,谢海义,姜宝法.多层统计分析模型:方法与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1-156.

[3]陈耀,周红霞.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及其区域差异——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當代经济管理,2014(08):59-66.

[4]丁世勇.城镇化对广州民俗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以番禺区大石镇(街)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5):605-607+622.

[5]杜煜.城镇化对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河南科学,2014(11):2389-2394.

[6]陈建军,胡晨光.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8(06):68-83.

[7] 李宏伟,吕鑫蕊.论新型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4(05):111-112.

[8] 叶相美、奚萍子.城镇化对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5(09):71-72.

责任编辑:张丽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层次分析法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