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亮:用诗歌“发声”的农民诗人

2016-03-29贺中

青岛画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发声陈亮写诗

贺中

“诗人”这个称呼,在当今快节奏、物欲横流的社会,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毋容置疑的是,人们需要精神世界的慰藉,人们的心灵需要文学、诗情、艺术的滋养,人们的生活需要诗和远方。

在青岛,除了专业作家、诗人,在网络上活跃着相当数量的草根诗人,其中“中国十大农民诗人”陈亮是其中的佼佼者。

第一首诗,写在锅炉房的墙上

陈亮,1975年出生在胶州北镇后屯村,家有十亩薄田,“我的阅读缘于自己小时候的孤僻和内向。”陈亮回忆,幼年时他爱听爷爷讲故事,“爷爷虽然不识字,但他是我们那儿有名的货郎,走街串巷听来不少逸闻趣事。每到夜晚我都会赖在爷爷屋里不肯走。”在陈亮看来,倾听,也是一种阅读。渐渐地,爷爷的故事开始枯竭,陈亮就自己搜罗小人书和各种课外书。等到初中毕业时,他已经攒了一麻袋书,而且把他能在村庄周边看到的书都读遍了。

初中时,陈亮对宋词产生了兴趣,初中毕业后因为家庭贫困和偏科严重,陈亮辍学了,开始在社会底层辗转挣扎。陈亮做过十几种“工作”,烧过锅炉,贩过水果,卖过鞋,干过建筑小工……但现实的磨砺和苦闷未将他从小的“文学梦”浇灭。得益于从小的苦读,他寻得了一种独特的“发声”方式——写诗。“虎有虎啸,虫有虫鸣,我也要发出自己真诚的、艺术的声音。”陈亮说。

陈亮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乡镇企业当锅炉工,“当时挺苦闷的,读书给了我很多幻想、理想,一直想冲出农村去更大的世界看看,但实现不了,通过阅读可以排解点苦闷。”他的第一首诗是用粉笔在锅炉房的墙壁上写下的。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亲戚将他写的一首诗拿去在《胶州日报》上发表了,使陈亮大受鼓舞,当时写诗成了他的一种寄托,一种舒缓压力的方式,“我当时一天可以写三四首诗,一年写数百上千首”。

“我曾说写诗就像是自己的一种宿命,但面对贫困,我也曾想到过放弃。”在陈亮28岁的时候,结婚欠了一大笔钱,又有了孩子,家庭负担陡然增重,父母身体又不好,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又听闻潍坊的一个同样家庭贫寒的诗友在秋收时让农具把脚砸骨折了,在家养伤期间越想越懊丧,就喝了农药,虽然事后被抢救过来,但这件事给他的震动很大。“如果说以前还有点沉浸在自己的诗歌世界中的话,这次是猛然惊醒了,现实真的是太残酷了”,陈亮说有一年多的时间,他没有动笔写过一首诗。最后,在很多朋友的帮助下,他才慢慢从灰暗的心情中走出来。

如今,诗歌是陈亮的信仰,架构起自己的精神家园。陈亮的诗歌意境,历经了从关注自我命运,到关注整个农民群体命运的转变,经历了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年轻时的诗篇多是田园风光的抒情,而现在,他在关注乡愁,思考农民脱离土地之后的精神返乡,思考农民的伤痛和命运,思考农民在历史和当代的命运根源。

用“伤口”写诗

2007年,一个夏日的傍晚,陈亮从外地回到家乡,满眼的工厂使他认不出以前村庄的模样。于是,他蹲坐在村口的土包上,拆开一个捡来的烟盒,写下了他的代表作——《娘总在黄昏时分喊我》:“肯定是黄昏,日头大,且圆,土地庙老,/娘矮,扶一根烧火棍,手搭凉棚,/嘴干裂,腔长——”。后来,这个题目被陈亮延伸写成组诗,运用大量北方农村的意像,通过“回家”这一主题,指向对农耕文明的回望。而这组诗,令陈亮获得了诗歌道路上的第一个奖项——2008年由中国作协诗刊社主办的“全国首届李叔同诗歌奖”。

陈亮的诗中大都浸泡着现实的苦涩、沉重。即使是在《蝴蝶》这样常人看来有着美丽意象的诗中,他都如此写道:“我的小学同桌,脸上有颗美人痣/爱痴痴地笑,爱穿白裙子/从前,总在我梦里飞来飞去/后来飞到广东,怀着老板的孩子/从一摩天大厦的顶端往下飞/看来很重!那一刻,她是真飞不动了。”

陈亮说:“我是用伤口在写诗,默默劳作的我很少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而我这个农民工身份的诗人,要用诗歌表达、思考农民工的命运和疼痛”。现在,他除了种家里的10亩地,还外出打工。

回望20多年的诗歌生涯,陈亮说40岁那年对他意义重大,这一年他获得了众多“意外之喜”,他许下的所有愿望都一一实现了。那是2014年,陈亮参加了“青春诗会”,出版了个人诗集《乡间书》,获得了“华文青年诗人奖”。如今,陈亮已经是中国作协的会员,2016年,还将有机会去鲁迅文学院高级班进修。这位“农民诗人”也在考虑去“大城市”闯闯,感受农村之外的大千世界,激发更多诗情的火花。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声陈亮写诗
主动自锁托槽在一例上中线偏斜病例中的应用
为你写诗
区别
读诗十二法
陈亮:惹祸不由己
高原美景
这个状元命太苦
成熟的写诗
巴格达迪“发声”破重伤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