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索明结构巧
——“一线串珠”之写作技法运用

2016-03-29黄松海

初中生天地 2016年34期
关键词:马尔克斯佳作教辅

□黄松海

线索明结构巧
——“一线串珠”之写作技法运用

□黄松海

写记叙文,要善于将生活中零散的“珍珠”,选用一条最合适的“红线”——线索,连珠缀玉般地组织起来,这样,我们的文章才会严谨周密,结构精巧,璀璨夺目。

【技法点睛】

如何设置线索呢?以下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以情感为线索

有不少文章在叙事时,是以人物的某种感情或感情变化为线索的。如中考佳作《因为有爱》一文,其“情感”曲线是这样的:“颇有些不耐烦”——“像是有一股温暖的暖流从脚底滋生”——“‘妈,辛苦了。’我由衷地说道”——“母爱早已拨弄着我的心弦,牵动着我的情思”,如此精准定位,一波三折,使得文章波澜起伏,结构精美,情感浓郁。

二、以物件为线索

物件在文中有时起象征或点明中心思想的作用,与情节的展开有密切的关系。如中考佳作《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是这样描述的:“她从不强求我和爸爸去看她的博客。记忆中,电脑前‘噼里啪啦’的打字声经常不绝于耳,占了她很大一部分时间。她不强求,我也乐得自在,一个家庭主妇的日记有何可看?我对她十年如一日的执着感到诧异、不解。‘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她依旧在她的博客里过得轻松自在。”小作者以“噼里啪啦”的敲击声为线索,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母亲对女儿的爱。以“物件”为线索的文章,要在文章中放大“物件”的作用,让它光彩夺目,抢人眼球!

三、以行踪为线索

即以人物行动的踪迹作为文章叙事和组织材料的线索。比如中考佳作《幸福地图》,三个小标题为“第一站:家”“第二站:公交车”“第三站:学校”,结尾将这条线索归向文旨:“好了,我的寻宝之旅告一段落,如果你急着想要我手中的幸福地图,不要着急,告诉你一个秘诀——那就是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纯洁的心。”以“行踪”为线索的文章,要注意衔接与过渡,清楚交待时间、地点等要素,让读者在“移步换景”中一目了然。

四、以事件为线索

以事件为线索的记叙文要求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同时,叙事过程中涉及的人、景、物,也应紧扣中心事件展开适当的描写。比如严歌苓《书祸》一文,以“书祸”为线索,生动记述了三个故事:因读书而丢菜、因读书而丢酒、因读书而丢书签。透过这三个故事,我们便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书的情有独钟,那种痴迷于书的言行举止便活灵活现地浮现在眼前。

五、以人物为线索

也可以以人物、人物突出的特点或精神作为行文线索。如中考佳作《她,并不普通》一文,以“她”为线索,展现人物闪光点——“平时的她,或阳光或疯癫,可一到课堂上便仿佛换了个人似的,两耳不闻窗外事,潜心究学,老班常常夸她上课时‘全神贯注,心会神凝’。正是因为这样,她获得了‘学霸’的称号。英语考试成绩公布了,许多考生的心情都由兴奋变成了失落,但还是有人惊呼:‘林姐又是最高分!’于是班里便流传着‘信林姐,成学霸’的预言。小林的坚持,终使自己成为一代‘学霸’!”

除了以上这些常见方式之外,还有以话语为线索、以时间为线索等。总之,我们只有掌握线索设置的方法,灵活安排文章结构,才能使文章变化自如又浑然一体,形成一泻千里的气势。

【佳作示例】

书在囧途

邓婷悦

为了给波澜不惊的生活增添一点趣味,我舍近求远地造访了一家规模较大的书店,然而抱得爱书回归的旅程却不如平时顺当,甚至有几分身处囧途的坎坷。

马尔克斯?马克思

我踏进书店慢慢转悠着,书架上排得密密麻麻的书,让我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在热情的售货员的探询下,我几乎是脱口而出:“马尔克斯的书!”她却像是遇着了一个霹雳,眼中盛着糖浆般浓稠的惊讶与疑惑,微蹙眉头,犹豫地追问:“什么?马克思?”我有些尴尬,咳嗽了一声,一字一顿地重复道:“马—尔—克—斯!”她将这名字在口中默念了一遍,还是疑惑地摇摇头。我万念俱灰,只好深吸一口气,然后不耐烦地说:“就是写《百年孤独》的那位作家。”她扬起下巴像是顿悟了些什么,麻利地领我找到了马老作品的一方天地。

当著名小说家与伟大思想家混搭,我真的很无奈。

书宜杂读,业宜精钻

也许是浓厚的文艺氛围感染了爸爸,他也放下平日里的理科范儿,絮絮叨叨地与我谈起了文学——“哎呀,你还看她的书?”爸爸撇撇嘴,语气很是不屑,“她性格本来就阴沉,写出的文字又能有多阳光!”听着爸爸貌似专业的评论,我也只好不舍地把书放回了书架。“《呼啸山庄》怎么样?还有……”顺着他的目光望去,一墙红砖似的大部头名著傲娇地闪着光,我则深感无力招架,悄悄溜到了另一侧书架前,只听得陷入回忆的爸爸还在感叹:“想当年,我在师范的时候……”而当他见我一脸满足地捧着略带惊悚意味的《汉尼拔》时,说服意图已很明显,我便抢先一步理直气壮地说:“梁启超曰:‘书宜杂读,业宜精钻’!”爸爸只得叹气而去。

在老爸的陪同下选书,立场须坚定,必要时还得伶牙俐齿。

教辅称霸,文学何去何从

“赵老师!”一位已念高三的师兄笑眯眯地和爸爸打着招呼。趁爸爸对他说些勉励之词的当儿,我瞄了眼师兄手中层层叠叠的书——清一色的数理化教辅资料严肃的面孔。在感到沉重无力之余,我低头看了看手中一小摞厚实而充满神秘气息的文学书籍,轻轻叹了口气:“以后看这些书的机会估计更少了?”而当看到爸爸在交谈之际竟拿了本数学资料翻阅起来时,我瞪大了眼睛,唯恐他一时兴起,会塞给我几本。好在他只是善解人意地投给我一个鼓励的眼神,微笑着拍了拍我的肩头。

当教辅成为主流,文学也不禁唱起了“忐忑”。

在这样一次购书之旅中,买书的尴尬、择书的困难以及严峻的现实都成了自己挑书的绊脚石,差点让我无功而返。幸好我有主见,即便历经囧途,也不会放弃我那一见倾心的最爱!

【简评】

本文以“书在囧途”一线串珠,并以“马尔克斯?马克思”“书宜杂读,业宜精钻”“教辅称霸,文学何去何从”三个小标题巧妙组接,生动展现了买书的尴尬、选书的波折、看课外书的艰难,鲜明凸显了“我”学识广博、意志坚定、酷爱读书的个性,淋漓尽致地抒写出对喜爱之书的一片痴情。真可谓选材典型,剪裁精当,中心鲜明。

(指导老师:黄松海)

猜你喜欢

马尔克斯佳作教辅
佳作欣赏
佳作展示
佳作精赏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叙事研究
教辅虐我千百遍
我待教辅如初恋
强化读者意识 提高教辅竞争力
试谈教辅出版的转型升级
佳作选登
童话中的真实——重解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