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冀北坝上燕麦良种繁育中出现混杂退化的原因及对策

2016-03-29董占红,葛军勇,王霞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24期
关键词:燕麦种子品种

冀北坝上燕麦良种繁育中出现混杂退化的原因及对策

冀北坝上燕麦产业已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加强燕麦良种繁育是促进燕麦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在燕麦良种繁育中,种子的混杂是种性变劣退化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冀北坝上地区燕麦繁育中出现混杂的原因,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防止燕麦混杂退化的具体措施,以便为生产提供高质量的种子,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种性优势,延长优良品种的利用年限。

燕麦;良种繁育;混杂退化;对策

燕麦是冀北坝上地区的主要粮饲兼用作物,具有极高的营养、医疗保健和饲用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燕麦保健功效和优质饲草认识的加深,燕麦食品加工市场和燕麦草业市场规模增长很快,燕麦种植面积及单产逐年增加,对优质燕麦种子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燕麦种子混杂退化,将使纯度明显下降,性状变劣,品质变差,抗逆性下降,产量明显降低。分析燕麦良种繁育中种子混杂退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可使优良种性得到充分发挥,延长优良品种的利用年限,将有利于促进本地区燕麦产业的发展,并对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精准脱贫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燕麦繁育中出现混杂的原因

混杂,是指良种中混进了其他品种的种子。退化,是指原有良种生物学特性(特别是抗逆性)的丧失与经济性状降低,导致产量下降。

1.1 机械混杂。在燕麦播种、收获、脱粒、晾晒、运输、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由于人为的疏忽和不按照良种繁育规程操作,使繁育的品种混入了其他品种或其他作物的种子,造成机械混杂,这是目前燕麦品种混杂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造成机械混杂的原因有以下6个:

1.1.1 运输和机械加工时混杂。在燕麦播种、收获、运输、加工等环节,由于没有清扫干净机械致使原来的品种中混入了其他品种的种子,造成品种混杂。

1.1.2 良种繁育田去杂不干净,造成品种混杂。一般来说有四种原因会导致田间去杂不干净:一是由于管理人员对品种的某些特有的生物学性状不了解,分辨不清与其他品种的区别而漏拔;二是当杂种具备生根发芽的能力时,拔出后不清除出良种田,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遇雨、潮湿)重新生根发芽生长结实,收获时混入良种当中;三是虽然拔除了杂种株上面的主穗,却没有连同分蘖穗一起拔除,造成杂种种子的混入;四是有些杂株的穗子出现弯折但仍在生长,去杂人员没有看见而漏拔。

1.1.3 重茬连作造成的品种混杂。有些燕麦品种的种子生活力很强,在土壤中越冬后仍可以在第2年发育成正常植株,如果与前茬不是一个品种,就会造成新的混杂。

1.1.4 收获造成的品种混杂。一是在收割机换品种收割时,由于机器清扫不干净造成品种混杂;再有就是在同一块地紧邻种植了2个品种,或者相距较近,在操作收割机时容易误收造成收获混杂。

1.1.5 晒场造成的品种混杂。晒场最容易发生品种混杂,最好不同品种要单独分场晾晒,如果条件不够,要保证换品种晾晒时彻底清扫干净,以免混杂。

1.2 生物学混杂。其定义是:在田间不同品种间出现天然杂交,以致因后代分离而出现不良个体,破坏了品种的一致性,称为生物学混杂。燕麦虽然是自花授粉作物,但天然杂交率仍达0.04%~1.04%。在目前的生产中,野燕麦的发生相当普遍,品种间的机械混杂相当严重,它给燕麦发生天然杂交创造了条件,因而导致了基因的分离和重组,使品种的纯度、特性、产量和品质等降低,种性变劣。

1.3 基因分离和基因自然突变。目前,我国裸燕麦育种的主要途径是皮、裸燕麦杂交,有些裸燕麦品种育成时,尚未稳定即行推广,在推广繁殖过程中,继续发生分离,产生变异个体,造成品种变杂退化。裸燕麦的裸性基因易受外界条件(温度、光照、激素等)的影响,促使基因突变,致使籽粒中皮燕麦率增加,品质变劣。

1.4 后熟作用不充分影响种子活力。燕麦具有较强的后熟作用。后熟作用是指成熟种子离开母体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后才能完成生理成熟而具备发芽的能力的一个生理过程。农民人工收割后,一般要放置15~30 d后脱粒,后熟作用充分,种子活力较高。近年来,联合收割机应用越来越普遍,后果之一就是后熟作用不充分,未完全成熟的种子胚容易受到机械的伤害而影响活力,有结果表明机械收割燕麦种子的发芽率比人工收割的低20%~30%,后熟作用越强的品种,种子受到的损伤越大。

1.5 田间管理不规范。在燕麦繁育田日常管理当中出现疏漏,病、虫、草、鸟、鼠害防治不及时,也会影响燕麦种子的品质与活力,致使后代种性退化。

1.6 气候因素。坝上地区降雨量少,旱灾是常见的灾害,许多良种田没有灌溉措施,造成成熟度不好,使燕麦种子品质和活力下降。另外,无霜期较短,8月中下旬的早霜也会影响燕麦成熟度。

2 防止燕麦混杂退化的措施

2.1 选择好基地,实现品种布局区域化。基地是燕麦繁育的基础,基地选择的好坏与生产出的种子质量直接相关。好基地应能有效防止生物学混杂和机械混杂,一般来说好基地要具备四个条件:①土壤肥沃,排灌方便。②主要田间道路畅通无阻,便于播种、管理、收获、展示、检验与运输。③繁育基地与生产大田的边界应有自然隔离条件,如树林、沟渠、道路等,防止天然杂交与收获时的机械混杂。④基地没有检疫性病害。基地选择最好是规模化的农场,也可以建立在农村,但要保证全村的统一性,即品种选择、播种、管理、收获都要有统一的调度指挥,做到一村一种、一场一种、一块一种,避免插花种植。品种布局区域化就是根据当地生态类型与品种的区域适应性,合理种植相应的品种。对燕麦来说,坝上地区有3个生态类型区,要选择与每个生态区相适应的品种集中繁育。即在坝头冷凉及水滩地高肥水类型区,如张北油篓沟、台路沟、崇礼青山营、沽源长梁等地扩繁坝莜6号、坝莜14号、坝燕4号等高产喜肥品种;在坝北丘陵旱坡地低肥水型,如康保、尚义大青沟等地扩繁冀张莜4号、坝莜3号、坝莜18号等抗旱耐瘠大日期品种;在滩川地中肥水类型区扩繁坝莜1号、坝莜8号、坝莜13号等中日期品种。

2.2 严防生物学混杂。在燕麦良种繁育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严防生物学混杂。比如,空间隔离:即不同的燕麦品种间隔一定距离种植;时间隔离:即错开播种期播种,使不同燕麦品种的开花期错开,减少天然杂交的概率;屏障隔离:空间隔离的特殊方式,即在不同燕麦品种种植带之间种植其他高秸秆作物,比如青储玉米、藜麦、向日葵等,防止不同品种之间串粉。

2.3 抓好各个生产环节,防止机械混杂

2.3.1 扩繁品种的选择。种子企业所要扩繁的品种原种必须是育种家或者育种单位提供的高纯度原种,纯度、净度、发芽率等都应达到国家标准。这是保证生产出高纯度燕麦种子的基础,如果原种纯度不够,生产环节抓的再好,种子的纯度也不能保证。

2.3.2 播种。播种环节要做到在播前要彻底清理干净耧底,不得使一粒杂种混入。换品种播时,应该将耧轴抽下再装上,真正做到不留一粒。另外,要注意清耧不能在地里进行,以免其他品种的种子散落田间。

2.3.3 补播补种。出苗后及时检查有无缺苗断垅现象,不管是机器补播还是人工补种,都要使用同一品种,不能用其他品种代替,以免造成品种混杂。

2.3.4 田间去杂。田间去杂工作是在燕麦生产环节保证种子高纯度、高质量的重要措施。从播种到收获,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把关,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去做:第一,去杂要把握燕麦的关键生育时期。一是苗期,根据所繁育品种的田间长势、幼苗习性、幼苗颜色分清不同品种,对幼苗生长姿态(直立、半直立、半匍匐、匍匐)不一、叶色差异较大、植株高矮不同的整株连根拔除。苗期去杂比较容易,此时大麦、野燕麦等近似种比较容易分辨,又容易整株拔除,而且不会影响产量,是最好的去杂时期之一;二是抽穗期,根据生育期、株型、茎节茸毛、茎叶蜡质等品种特性辨认杂株并整株连根拔除,尤其是抽穗的早晚最容易区分杂株。三是成熟后收获前期,根据穗部性状,比如穗色、穗型、小穗形,茎秆颜色,旗叶形状、旗叶角度、旗叶硬度等品种特性区分杂株,一般来说成熟期比较容易区分杂株,关键是区分出杂株后要连带所有分蘖穗一起拔除,还要彻底连根拔除大麦、荞麦、野燕麦,要将它们带出田外集中处理。杂草不要在杂草种子成熟后拔除,以免杂草种子掉落田间。第二,把握去杂时间,去杂时间越早对燕麦良种繁育越有利。燕麦生长后期天气多变,干热风会使燕麦成熟期提前,大风大雨会造成大面积倒伏,这些都要求去杂要尽早。第三,去杂要求:燕麦繁育基地要抽调专业技术力量集中统一去杂,做到对繁育田不留空地、不留死角。种子企业在收获前对所有种子田都要核查,对于混杂严重的田块要坚决放弃,收获的籽实不能当做种子,另作商品粮处理。

2.3.5 收获。不同品种种子田收获要做到单收、单运、单脱。有条件人工收获的基地可以人工收割后放置一段时间再行脱粒,或者用割晒机收割后放置一段时间再行脱粒,放置期间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对大风大雨天等异常天气作好应对措施。适合联合收割机收获的品种,作业前应彻底清理收割机,比如粮仓、收割台、籽粒传送道等机械的主要部位,还要看在前一品种收割时有没有飞溅到其他部位的籽粒。作业开始前还应使机器空载运行2min。

2.3.6 晾晒与存储。收获回来的种子要做到单独晾晒、单独存储。晒前要清扫干净晒场,晾晒时,有条件的大农场尽量做到一场一种场,小规模农户要把同一品种的燕麦种子紧邻晾晒,防止猫、狗、牛、羊等动物侵害。晒干灌装时,要注意使用新的编织袋或者同一品种的编织袋,如果是旧编织袋,注意要将编织袋外翻后再装种子。运输及存放都要做好标记,标明品种名称、产地、等级、数量等,尽量避免和其他燕麦品种存放在一个房间或混杂放置,防止人为混杂。

[1]齐雅坤,安迎新.燕麦品种资源性状的鉴定研究(1978~1983)[J].内蒙古农业科技,1986 (02):16~19.

[2]马得泉,田长叶.中国燕麦优异种质资源[J].中国种业,1998(02):4~6.

[3]付晓峰,刘俊青,刘建国,等.国外引入燕麦种质资源在裸燕麦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9(02):14~15.

[4]朱萍,王春.燕麦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胰岛素和血脂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8,15(05):301~302.

[5]闫雅岚.燕麦β-葡聚糖研究进展[J].粮油食品科技,2009,30(15):231~237.

[6]杨才,周海涛,张新军,等.国家农业产业化技术体系助推河北燕麦产业腾飞[J].现代农村科技,2015(19):76~77.

[7]杨海鹏,孙泽民.中国燕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075000 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 董占红 葛军勇

王霞 李云霞 左文博 武永祯 徐敏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8-A-5)

猜你喜欢

燕麦种子品种
可嚼燕麦,营养打折
燕麦的栽培技术
晋粒康燕麦 守护您的健康
桃种子
品种选育彩版
幸运的小种子
行了,我像所有的他们一样
可怜的种子
种什么品种好?
种什么品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