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田防护林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2016-03-29秦莉
发展农田防护林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农田防护林是指以保护农田免受风沙等自然灾害,改善农田小气候环境为目的而建立的人工林,通常为带状,在农田上纵横交错,构成农田防护林网。农田防护林的营造形成以林网为主体的生态系统,不仅可提供生产原料,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一系列的相关功能和服务,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对整个地区的气候、土壤、农业生产等都具有重大的防护与调节作用,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高效能生物工程。
1 农田防护林的作用
1.1防风减害。防风效应或风速减弱效应是农田防护林最显著的生态效应之一。农田防护林是农田生态系统的屏障,是防止农田土壤风害的主要措施。农田防护林减弱风力的重要原因有:林带对风能起阻挡作用,改变风的流动方向,使林带背风面的风力减弱;林带对风的阻力会减低风的动量,使其在地面逸散,风因失去动量而减弱;减弱后的风在下风方向短时间内即可逐渐恢复风速。
农田防护林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优化作物生长条件,增强农业抵御干旱、风沙、干热风、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粮食稳产高产的有效措施。据对我国北方平原农区多年实地观测,农田防护林粮食增产的平均幅度可达15%~20%,如玉米产量平均提高6%~8%,黄豆产量平均提高25%,蔬菜与果树的增产效应则更加明显。
1.2调节农田小气候。农田林网能够减少近地层气温和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对水资源状况如蒸发、湿度、水平降水等产生重要影响,调节林网内部的温度、湿度条件,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首先,林带可通过改变林带附近热量收支各分量,引起近地层气温的变化,在不同季节和时间具有调控温度的作用,为农作物的正常生理活动以及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通常情况下,在晴朗的白昼,林带附近的地面和空气温度较旷野高;在夜间,林带内温度比旷野的相应值高。
1.3木材生产及加工增值。农田防护林呈带状栽植于耕地边缘、路旁、水旁,水肥和通风透光条件都比较优越,树木生长迅速,加之劳动力充足和交通运输便利,为林带林木的速生丰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农田林网成为平原农区主要的木材生产基地。
1.4加快城乡绿化进程,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树木具有调节气候、吸毒、滤尘、减噪、放氧、杀菌等功能,营造农田防护林可以达到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目的。同时,农田防护林还在广大农区构筑起绿色屏障,使森林、树木、花草、农田、道路及村庄浑然一体,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各地把农田防护林建设同绿化、美化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使农田防护林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 农田防护林发展的局限
在农田防护林建设过程中,由于林木根系和冠幅巨大,不可避免地对作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林木与根系附近作物争夺土壤水分和养分;树冠冠幅较大,遮阴面积大,时间长,造成附近区域的光照少,地温高,迎风面近树区的空气湿度小;虽林带能缩小昼夜温差,有减免高、低温致害的正影响,但也不利于干物质积累,影响作物发育,甚至降低种实品质。农田防护林的负影响随着许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对秋季作物影响大于夏季作物,林带阴面大于阳面,在瘠薄的土壤上大于肥沃的土壤上,在干旱年份和无灌溉条件下大于湿润年份和有灌溉条件的。
3 发展农田防护林的有效措施
3.1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全民的积极性。
3.2出台相关政策,对农民合理补偿。
3.2.1占地补偿。新建农田防护林占用基本农田的,根据农田质量情况参照当年同类耕地承包价格对农户进行补偿,补偿的最高标准不突破每年每亩300元。占用农田营造农防林补偿年限为12年,补偿资金由市财政统一安排解决。林带建设所占用的土地原来享受直补或其它待遇的,造林后照常享受。对造林当年经验收成活率达到85%以上的,按占用基本农田面积发放补偿金;当年未达到标准经过补植达到标准的要及时申请验收,从验收达标开始发放补偿金;造林后第三至五年,经验收保存率达80%以上的并被确认成林的,逐年发放补偿金;第三年保存率达不到80%的停止发放补偿金,什么时间验收达标什么时间再发放补偿金。对于人为因素导致幼树死亡难以成林的,由所在乡镇责令其限期补植成林;以树木死亡为借口将新建农田防护林复耕为农田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厉查处。
3.2.2林带两侧农田遮光补偿(杨树)。在解决好林带根系对两侧农作物威胁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林带两侧一定范围的农田进行合理的遮光补偿。由于造林后三年内幼树植株矮小,基本不遮光,因此在造林后第四年开始给予遮光补偿,补偿年限为15年(人工杨树主伐年龄20年),防护林带继续存在的,补偿期限顺延到主伐为止,补偿资金由市财政统一安排解决。具体补偿面积和补偿标准如下:①补偿面积:造林后第四至八年,按遮光宽度4米计算林带每侧农田补偿面积;造林后第八至十五年,按遮光宽度7米计算林带每侧农田补偿面积;造林后第十六至二十年,遮光宽度按10米计算林带每侧农田补偿面积。②补偿标准:林带走向为南北方向的,林带东西两侧的被遮农田每亩每年补偿55元;林带走向为东西方向的,林带北侧的被遮农田每亩每年补偿75元,林带南侧农田不享受遮光补偿。
3.2.3林带更新。林带成林后到主伐前提前进行替代林带建设。具体由乡镇政府确定在主林带林龄达到10年时,选择主林带一侧营造新林带,占用耕地享受同样的占地补偿。享受新的占地补偿后,取消原定后几年的遮光补偿。
3.3简化、放宽林网更新采伐政策。简化农田林网更新采伐手续,确定合理的轮伐期,速生杨等速生树种以8~10年为一个轮伐期,其他树种以15~20年为一个轮伐期。增加农田林网更新改造的采伐指标,以保证林网得到及时更新改造,提高整体防护效能。林带采伐更新的,必须符合规划设计要求,签订更新协议。当年更新不合格的或根本没更新的,停止该单位林木采伐,并依据有关法规给予相应的处罚。
3.4明确产权,利益共享。林网建成验收合格后,林业部门发放林权证。新建林带所有权根据具体情况可分为集体所有、农户所有和承包大户所有等。建立相应的产权机制,林木产权允许继承、转让。根据实际情况,更新、新植林网产权管理可采取以下模式:
3.4.1集体所有,统一管护。林木产权归村集体,由村集体安排护林人员统一看护,可以统筹安排使用生态护林员。
3.4.2集体所有,农户管护。预留遮荫地宽度15米以下林网更新后栽植的树木,林木产权归村集体,树木栽在谁家耕地边由谁管护,村委会与农户签订管护协议,明确责权利,农户的责任和权力是管护林木,树木损毁要受到经济惩罚,利益是每年可按照管护林木的多少获得一定数额的管护费或林木采伐后的经济收益由集体与个人协商按照一定比例分成。
3.4.3农户所有,农户管护。没有预留遮荫地的林网更新后栽植的树木或新植林网栽植的树木,所有权树随地走,归农户所有,村委会与农户签订管护协议,农户必须管好自己所有的树木,产权虽然归个人,但树木损毁,有关农户要受到经济惩罚。
3.4.4承包大户所有。公司集团或个人承包的大片耕地发展林网的,可由林业管理部门统一规划设计,进行技术指导。如需要,林业局和乡镇林业站可负责施工,公司集团、承包大户出资建设,产权归出资者。
065800河北省文安县林业局秦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