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镜下微创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评价
2016-03-29钟红发曾丽梅钟鸣亮徐灿华方世兵
钟红发 曾丽梅 钟鸣亮 刘 宁 徐灿华 方世兵
椎间盘镜下微创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评价
钟红发 曾丽梅 钟鸣亮 刘 宁 徐灿华 方世兵
目的 评价椎间盘镜下微创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采用椎间盘镜下微创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半椎板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OD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椎间盘镜下微创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方式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促进患者康复,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椎间盘镜;单侧椎板入路;老年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为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骨科疾病,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且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因此,临床上必须要加以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1]。本研究为了解椎间盘镜下微创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采用不同方式对收治的48例患者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48例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68.5±3.6)岁;对照组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最小62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70.2± 4.1)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影像学及临床表现证实为腰椎管狭窄;②患者均伴有严重腰腿痛及间歇性跛行症状;③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排除有腰部手术史的患者;②排除发育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③排除有骨折史、感染史的患者;④排除不愿参与本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观察组采用椎间盘镜下微创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治疗,本组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麻处理,麻醉后取患者仰卧位,于C型臂X线机下明确病变部位,然后在正中线病变间隙患侧旁10 mm处置导针,切开15 mm长的切口,建立手术通道,置椎间盘镜系统。然后自病变中心后正中做适当大小切口,依次将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切开,并对棘上韧带进行暴露,自病变较为严重的一侧骨膜部位将椎旁肌拨离,对椎板到关节突外侧进行显露,操作过程中应做好止血处理。在关节突外侧固定椎板拉勾尖端,将椎旁肌向外牵拉,对病变节段椎板进行充分显露。保证节段正确后,外侧保留0.5 cm椎板狭部,并对相邻节段椎板进行打磨。以CT检查情况及对侧椎板减压范围为依据,经棘突根部向对侧打磨中线侧;同时在给予对侧潜行减压处理时需在椎间盘镜下适当倾斜手术床。若患者为神经根骨性通道狭窄需给予其扩大神经管内口处理,对于侧隐窝狭窄者需行骨赘咬除处理。止血后利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留置引流管,并对肌筋膜进行缝合,最后缝合皮肤,包扎伤口。术后给予患者静脉滴注甘露醇、抗生素处理,连续用药3~5 d,以患者病情为依据可适当给予患者为期2~3 d的糖皮质激素治疗,24 h后将引流管拔出,术后第二天可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腰背肌抬高训练;术后第三天可指导患者进行带腰围下床活动,术后第五天可以患者具体情况为依据指导患者出院。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
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半椎板切除术治疗,全麻后,取俯卧位,自腰背后正中入路,沿棘突将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对腰背阔肌筋膜厚层进行暴露,将棘上韧带纵行切开,暴露单侧椎板,将骶棘肌牵开,切除半椎板及黄韧带,对硬膜管及神经根进行暴露,咬除椎间黄韧带,扩大椎管,对神经根进行检验,对于伴有椎间盘突出症者行髓核摘除处理。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手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变化情况进行比较。
1.5 判定标准
ODI评分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进行判定,其主要由10个问题组成,每项评分最低为0分,最高为5分,总分为5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功能障碍越严重[2]。
1.6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 17.0分析,分别以±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并分别进行t与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n=24,±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n=24,±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引流量(mL) 下地活动时间(d) 平均住院时间(d)观察组 125.5±14.6 128.9±9.5 115.6±12.6 2.0±0.3 4.3±1.2对照组 135.2±16.9 298.6±10.6 265.8±15.9 3.9±0.9 6.6±1.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 (n=24,±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 (n=24,±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39.5±4.6 14.5±2.9对照组38.4±3.9 18.9±3.2
3 讨论
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骨科疾病,其主要是因多种因素所致椎管各经线缩短,对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造成压迫,进而所引发的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3]。该病极易导致引发腰椎疾病,且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肢无力、麻木、疼痛等症状,对其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极大[4]。因此,临床上必须要加以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开放性腰椎间盘摘除术是传统的临床治疗方式,其虽可在取得一定的减压效果,但其极易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创伤性大,易影响脊柱稳定性[5]。故而,临床上仍需探究更加安全的治疗方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上逐渐将椎间盘镜下微创减压术应用于该病的治疗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椎间盘镜为光学纤维导光的内窥镜,可在光学纤维作用下降光束传至内窥镜物镜前段,将物体照亮,从而可在透镜作用下对物体进行放大[6-7]。因此,于内窥镜下行手术治疗具有视野清晰、准确性高等优点,能够准确地对微小病变情况进行观察,可提高手术的彻底性,减少对腰椎稳定性的破坏[8]。且本次研究中采用腰椎单侧入路,并行双侧椎管减压处理,手术过程中无需进行过多操作,只需将病变较为严重的侧椎板肌肉剥离即可,对保留对侧椎旁肌肉、黄韧带、椎板等有重要帮助,能够有效减轻对脊椎后方结构造成的影响,进而可有效提高脊柱稳定性,提高治疗效果[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OD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就表明采用椎间盘镜下微创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方式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促进患者康复,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1] 王正祥,杨子斌,潘绍松,等.全椎板切除和半椎板切除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对比[J].吉林医学,2014,35(19): 4285-4286.
[2] 徐汪洋,王 晶.后路减压GSS脊柱内固定治疗伴有轻度滑脱的老年腰椎管狭窄症[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38-39.
[3] 孙华峰,王文斌,王永久.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 (35):4257-4259.
[4] 刘 正,费 琦,张光武,等.CT引导下神经根射频加神经根周围注射倍他米松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6):1282-1284.
[5] 王 雷,柳 超,夏 天,等.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入路扩大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2):191-195.
[6] 陈柳娟,刘洁杏,丘雪梅.椎弓根内固定并后外侧融合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1,20 (14):121-122.
[7] 李炳辰.椎管潜行扩大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56例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3):155.
[8] 杨楚枫,蔡贤华,曾晶山,等.PELD及MED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的临床对比[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6,30(4):253-254,259.
[9] 贺 军,尹振兵,匡亚华,等.单侧椎管小窗口减压植骨成形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观察[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6,13(1):43-45,52.
R681.5+3
A < class="emphasis_bold">doi:1
10.3969/j.issn.1671-332X.2016.09.014
钟红发 钟鸣亮 刘 宁 徐灿华 方世兵:赣州市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
曾丽梅:赣南医学院 江西赣州 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