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宫术诊治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分析
2016-03-29白淑枝
白淑枝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计划生育服务站,内蒙古 锡林郭勒 027000)
刮宫术诊治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分析
白淑枝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计划生育服务站,内蒙古 锡林郭勒 027000)
目的探讨分析刮宫术诊治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站2013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数百例需要终止妊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流产后共有56例出现子宫异常出血症状,进行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分析,从而给予刮宫术进行诊治。结果临床上均给予刮宫术治疗,其疗效统计为治愈率64.29%(36/56)、有效率32.14%(18/56)、失效率3.57%(2/56),故刮宫术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的总有效率达96.43%;并且56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均经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显示均为流产后子宫内膜仍残留绒毛而引发子宫异常出血症状。结论子宫异常出血多为流产后并发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因流产后患者的宫颈口已明显扩张,故实施刮宫术较易于患者接受,也是临床止血疗效较为明确的一种积极处理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程度较高且综合评价性高。
刮宫术;子宫异常出血;临床分析
药物流产是临床上十分常用的一种早起终止妊娠的处理方法,其危害性相对较小。药物流产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前期通过两种药物(米非司酮与拮抗孕酮)相互结合起效后,可促使子宫增加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进而达到软化及扩张宫颈的药效,但同时也易引发子宫出血现象[1];多数孕妇在药物流产后会伴有阴道流血现象,对于流血量少者,给予口服止血药物,持续服用3-5d即可有效止血;但对于流血量多者,则需要怀疑绒毛为彻底排除可能,以及时行刮宫术进行积极止血处理[2],并对刮出的活体组织进行检查分析,以明确子宫异常出血的根本原因。本文收录得数百例需终止妊娠的患者中筛选出流产后出现子宫异常出血患者56例,对其进行子宫内膜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诊断分析,从而给予对症处理并分析了具体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站2013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数百例需要终止妊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流产后共有56例出现子宫异常出血症状,年龄25~39岁,流产前均经B超检查提示为宫内妊娠,孕周5~8周,均为健康早孕妇女,均无任何药禁忌症,也无心肝肾等重要器官慢性疾病。56例患者中54例为药物流产,2例为刮宫术流产。本组患者发生子宫异常出血的时间:32例为流产当日,18例为流产后3~7天、6例流产后2周。
1.2 诊断标准
子宫出血异常的诊断标准:自妊娠囊排出5~7天后,一般情况下患者的子宫内多会出现正常的流产后出血现象,但血量不会很大[3],若子宫出血量大并超过已往正常月经量,则可视为子宫出血异;自妊娠囊排出2周后,其子宫仍出血不净,并且子宫出血的时间有所延长,也属于子宫出血异常。
1.3 止血方法
患者均行B超检查,观察其宫内膜厚度、子宫扩张的程度及宫内状况,对达到标准的患者尽早实施刮宫术。本文的56例均达到行刮宫术进行止血处理的厚度标准,并将刮出的组织进行了病理学检查及研究分析,所得相关数据均处于统计学处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见表1)
表1 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疗效(n,%)
3 讨 论
子宫异常出血的发生可与多种原因相关,临床中常用药物流产终止早起妊娠,其危害性虽然相对比较小,但却容易引发子宫异常出血现象。当妊娠囊被排出宫外后,其子宫内往往会留有一定的创口,多数流产者会存在流产后阴道流血现象,但一般情况下,此种流血情况会在3-5d内自行逐渐恢复,也可在适量的药物干预下有效止血。但部分流产者的流血量会异常多且持续的时间较长,此时则需要及早采用有效的止血药物治疗,并且对刮出的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验分析,检查这些组织是否存在变性绒毛或滋养细胞,以明确异常出血的根本原因,进而进一步采取对症处理,也可有效防止感染问题。
经本次研究显示,本组子宫异常出血患者56例多为采用药物流产者,因此,临床对其采用刮宫术进行止血治疗,并对刮取出的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显示其子宫异常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内膜仍残留绒毛。通过上述临床分析可知,刮宫术是一种干预子宫异常出血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刮宫术诊治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明确,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且在临床中综合评价性也颇高,其不仅可以及时解决孕妇流产后出现的多种身体不适现象,还可以显著提高临床人流的成功率,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进而有效避免其在药流后并发其他症状,提高其流产后的生活质量。
[1] 程 燕,何玉洁.宫腔镜电切术与宫腔镜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比较[J].《现代养生》,2016(2):171.
[2] 王云霞.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5(2Z):86.
本文编辑:刘帅帅
R713.4
B
ISSN.2095-6681.2016.26.1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