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课外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某理工科大学文科学生调查结果的分析
2016-03-29张德辉张广文陈晓正
张德辉, 张广文, 陈晓正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 100083; 2.首都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 北京 100048)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课外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某理工科大学文科学生调查结果的分析
张德辉1, 张广文1, 陈晓正2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 100083; 2.首都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 北京 100048)
摘要: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一环,科研创新能力的课外培养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但当前中国理工科高校文科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课外培养环节还存在一定问题。通过对某理工科大学文科学生科研活动的调查研究,系统分析现阶段理工科背景下文科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在充分结合文科学生的特点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理工科院校文科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课外培养模式,提出制定和完善的文科学生科研创新课外培养的方案。
关键词:大学生; 理工科大学; 文科学生; 科研创新能力; 课外培养模式
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1]科研能力是大学生自主创新的重要体现,除了课堂教学中学术科研能力的必要培养,课外训练也是提升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途径之一。当前,中国国内许多以理工科学科为主的大学都非常重视大学生课外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研活动,活跃校内学术活动气氛,引导学生创新能力、协作精神的培养。[2]但笔者在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科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理工背景高校在开展文科学生课堂外科研活动的过程仍存在问题:一是顶层设计以及相配套的制度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主观性强、随意性大,没有形成科学的活动机制。[3]二是在吸引学生参加的方式上不够灵活,项目设计上不能很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参加的主动性和热情不足。三是学生在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竞赛中老师的参与不多。学校在制度上缺乏对老师的激励[4];学生很难进入教师的科研团队,教师的课题项目组往往只能吸纳极少数的学生;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独立项目研究中明显缺乏教师的理论指导和把关。这些因素导致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学术研究的质量不高,学生的科研潜质还没有很好的被激发,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为此应该构建理工科院校文科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课外培养模式,并提出制定和完善文科学生科研创新课外培养的方案。
一、 某理工科大学文科学生调查结果的分析
笔者对北京某理工科大学文科学生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关于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效果分析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68份。调查内容涉及文科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学生参与情况、未参与学生情况、指导老师参与情况等,问卷答案有单选和不定向选择,给被调查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和思考余地。所获数据的核算准确真实,可信度高。
在对以上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整理,得出了理工背景下文科学生科研创新课外活动的分析:
(一)某理工科大学文科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课外培养情况
1.从学生课外科研活动参与方式来看
在问卷中对于课外科研活动的参与方式的选项上,大部分被调查的学生选择“十分愿意参加老师的实验室,在老师科研团队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创作”。学生选择“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独自开展课外科研活动方式,并认为很有效”仅占17.5%;选择“在学校、学院专项经费支持下开展课外科研活动的方式并认为有效”的比例较大,占24.1%。
2.从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目的及收获来看
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的目的与收获如图1和图2所示。从中可知,“为了培养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学术能力”为目的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的比例最高;选择“为了应用所学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占28.2%;选择“为了实现自己的科技创意,发挥个人专长”而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的学生比例占23.9%。在关于收获方面的调研中,有37.1%的学生认为通过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对个人的展业素养和科研学术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高;有25.3%的学生认为参与课外科研活动激发了自身的科研兴趣,科研创新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在学术研究中基本实现了自己的设想和理念。也有20.1%的学生认为所参加的科研活动与自己的初衷有一点差距。还有16.9%的同学认为参与课外科研收效甚微。
3.从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投入时间上来看
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的投入时间如图3所示。从中可知,选择没有把时间投入到科研活动上的占33.1%,每周投入时间少于 4 小时的学生占51.6%,仅有10%的学生每周可以投入4~8小时参加科研活动,而每周投入8小时以上参加科研活动的很少,仅有3%。
(二)某理工科大学文科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课外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1.文科科研氛围不够浓郁
理工背景下的文科学院无论在学科发展上、还是在学院的规模及师资力量上都和理工科学院有较大的差距;学校的重视程度也影响到文科教师投入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的热情;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的学院很难筹措到资源对学生的课外科研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学院能提供给学生进行课外科研的资金有限、设备不足,学生很难从学院和教师方面得到科研项目支持。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学生参与课外科研的人数不多,科研成果质量不高,学生受益不大等问题。
2.文科科研活动自身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有21.5%的学生认为现有的针对文科学生的课外科研活动少,学校设立的项目更多是倾向于理工类学生,文科学生很难参与进去。校级课外科研活动立项中文科学生项目的数量远低于理工科学生,获得资助少,获奖率较低。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文科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3. 文科教师的参与度不高
文科教师由于自身的科研压力和教学任务,很难抽出大量的时间对学生的课外科研项目进行细致的指导,指导往往停留在宏观方面。另外,文科老师的科研项目不多,学生所做的项目很难与老师的项目融合,很难形成强大的科研团队。
二、构建理工背景下文科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课外培养的模式
基于调查分析,结合文科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应制定完善的理工背景下文科学生的科研创新课外培养方案[5],积极搭建学生科研创新交流平台[6]。具体的培养模式如图4所示。
(一)科研创新方案
1.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引导机制
理工科背景下的文科学院应找准其定位,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特色,围绕目标和特色做好顶层培养方案,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和教师课外参加科研活动的兴趣,积极营造师生互动的良好科研范围。一方面鉴于学生缺乏科研开发的经验,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不完善,对科研发展前沿领域了解不到位,学院应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力度和效度,为学生课外的科研活动配备充足的优秀指导教师。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在保证科研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下,对教师参与指导的积极性进行激励,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把教师对学生科研活动的课外指导计入工作量,年底绩效考核中要给其奖励。对于在学术竞赛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团队及个人也要给予指导教师物质奖励以及精神奖励。
2. 强化学生学术团队机制
文科学院应加强学生学术社团建设,充分利用社团目标明确、凝聚力强、联系紧密的特点,结合专业特点建立相对应的学术性社团,鼓励学术性社团开展沙龙交流活动,在学术社团的参与中,学生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从而建立科研团队。学术性社团的建立运行可以为学生的课外科研活动提供协同创新、交叉合作的平台,让课外科研创新活动成为社团工作的品牌,吸引更多的学生广泛参与,最终形成长效机制。
3.建立保障制度
首先,理工科学校和学院应加大对文科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的经费投入,设立针对文科生的科研项目,并予以项目一定数量的经费支持,规范从课题的申请、中期检查、到项目结题的程序,保证学生科研项目的规范化。其次,学校和学院要整合资源,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科研工作,也要做好前期调研,结合学生的专业建立科研创新基地,积极创造良好的学生科研的氛围。最后,要充分发挥和借助校友的资源建立一批适合文科学生开展调查研究的社会实践基地[7],为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4. 完善成果转化和推广机制
学生的创意比较独特,所研究的问题基本上都与学生关心的问题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应解释一些社会现实问题,因此,应加大对学生科研成果的培育,鼓励学生对项目进行持续性的深入研究,为优秀的作品提供支持,引导帮助学生进行科研成果的宣讲和发表。
(二)学生科研创新平台
1.组织管理
成立文科学生科研活动创新中心,负责学生科研的组织管理和服务,同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科研信息,为学生创造更多学术交流的机会。[8]学生科研创新中心应发挥组织和管理的职能,负责整理项目申请的信息,组织项目申报、审核、结项等工作。此外,中心也要定期举办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专业前沿讲座、讨论会,定期开展学术沙龙,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做研究、如何立项、如何进行论文科学写作,为学生的课外科研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2. 项目管理
鼓励学生以兴趣为导向自主提出项目方案,包括研究性项目、创意性设计工作以及社会服务性项目等,向学生科研创新活动中心申请研究资助,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独立的原创性研究。学生科研创意中心应结合学院的学科发展,教师科研的方向,设立大学生课外科研题库,这样既有利于为学生的研究方向提供主流导向,又能便于教师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内对学生进行更为专业的指导。
3. 时间管理
学生利用正常的学年时间做研究,会带来学业与科研时间上的冲突,应设立学生假期学生科研计划。由学生科研创新活动中心组织,在寒暑假学生可以提出申请,保证假期里有充足的时间来做研究。[9]学生在申请被批准后,给予一定额度的项目资助,同时为项目配备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对项目的选题、研究设计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和指导,让学生亲身体验完整的科研周期。[10]
4. 培训交流
设立“学生科研创新论坛”,加强学生在科研创新活动中的自主交流,在论坛上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艺术作品等,并举办学生科研创新评奖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三、结语
文科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是理工科高校文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也是相对薄弱的环节。为文科学生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与科研条件,构建理工背景下文科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课外培养的模式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林,陆灵云,沈明霞,等.SRT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
[2] 夏志红.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现状分析及对策[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14(4): 104—107.
[3] 冯涛,秦永左,杨光.科技创新实践体系下的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科教导刊, 2014(2):238—239.
[4] 李明.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7—18.
[5] 王鹏,张元钊,于潇,等.农林院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12):32—36.
[6] 路海萍.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 (2):43—45.
[7] 姜扬.高校大学生科研管理有效机制探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9(5):59—61.
[8] 顾银君,刘勇健.结合科研学习对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1):195—196.
[9] 洪喻.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培养模式与机制探索[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6):121—124.
[10] 张其威,赵素慧,钮红,等.浅谈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对指导教师的要求[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5):67—69.
On Extracurricular Training Mode for College Students’ Research Ability: Based on the Survey Results of a Certa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umanity Science Students
ZHANGDehui1,ZHANGGuangwen1,CHENXiaozheng2
(1.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eijing 100083, China;2.Management School,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
Abstract:The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apacity for innovation is one of the priorities in tertiary education, and an important complement to classroom education which might be reinforced by an extracurricular way. Nevertheless,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re are still certain problems regarding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humanity science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o better tackle this issue, researches have been done on science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of humanity science students within the students and faculty staff of a certa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through which the status quo of humanity scienc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revealed itself. Consequently, taking the peculiar traits of students majored in liberal arts into consideration, an extracurricular training mode of cultivating the creative ability in term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for the humanity science student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is thus preliminarily constructed. In conclusion, this essay is concentrated on the elaborate way to make and adjust the specific extracurricular training mode.
Key words:university stud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umanity science students; science and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extracurricular 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204(2016)01-0117-04
作者简介:张德辉(1979—),男,河北冀县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14-05-26
DOI:10.13766/j.bhsk.1008-2204.2014.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