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香凝在桂东地区的抗日救亡活动

2016-03-29马素丽

西江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何香凝抗日

马素丽



何香凝在桂东地区的抗日救亡活动

马素丽

何香凝

何香凝(1878~1972年),是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廖仲恺先生的革命伴侣,生于香港富商之家,国民党左派的杰出代表,著名政治活动家、画家。解放后,她曾任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44年9月初,日军沿湘桂线向桂林逼近,桂林城防司令部接连发出疏散令,何香凝与莫乃群、陈劭先、陈此生、千家驹、欧阳予倩、万仲文等,在中共南方局桂林文化领导小组成员张锡昌的组织安排下,于1944年9月初顺桂江而下,准备到苍梧与李济深会合。

船经昭平县城,停泊在码头,一行人上岸吃饭。时任昭平县长韦瑞霖获悉消息后,热情款待。当时,韦瑞霖想号召各界人士,建立抗日武装,抗击日军。他再三挽留何香凝,说昭平缺少号召力大的人物出面领导抗日救亡工作。了解到当地群众抗日热情高涨,何香凝与同行的民主人士商议后,决定留下来,并在昭平国民中学居住。此时,国民中学的师生已经疏散到北陀乡。

9月24日,在韦瑞霖及各界人士的支持下,“昭平县民众抗日自卫工作委员会”和“昭平县抗日自卫大队”成立,何香凝被选为委员会顾问,平时与欧阳予倩经常带领抗日宣讲队,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昭平县抗日民众自卫委员会克服重重困难,借枪筹钱,筹粮筹物。

何香凝擅长作画写诗,在日本留学期间就逐步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书画风格,颇受世人推崇。抗战期间,她以诗画文章作武器,用醒狮、虎啸、狮吼等寓意中华民族无畏的革命斗志,用冬梅、雪景、青松、翠竹、霜菊等画面,展现顽强不屈的精神,用“浊酒难消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等诗词启迪和教育人们,深受爱国民主人士的赞赏,不少文化人士争先认购她的书画。乱世之时,何香凝常常靠卖画易米养家糊口,或义卖支持抗日。

有一天,何香凝应疏散来的好友冯秋雪(当时的广州市教育界知名人士)的邀请,前往与之叙旧。在冯秋雪租住的唐家见面后,双方聊得十分尽兴。这时,一位军官装束的不速之客,从门外走进来,自称是白崇禧参谋长的副官,并从皮包里拿出一张两万元的巨额支票,说是白参谋长叫他带来送给何香凝先生的一点小意思。何香凝听后,十分严肃地对来人说:“你把这些钱拿回去给白崇禧,我何香凝饿死也不要他的臭钱。”那位副官只好拿着支票没趣地退了出去。

1944年10月4日傍晚,在黄姚镇附近猪头岩失事的美国飞虎队幸存者,由黄姚镇派人护送到昭平县城,受到韦瑞霖县长和何香凝、陈劭先、欧阳予倩、莫乃群、千家驹等20多位民主人士的隆重接待。

10月30日,昭平抗日自卫队在西坪乡百岁梯阻击来犯日军,首战告捷,消息传到县城,人们欢欣鼓舞。何香凝与欧阳予倩率领慰问团,带上慰问品,跋山涉水30多公里,来到前线西坪乡西坪街慰问自卫队战士,进行抗日宣传演出。

1944年11月11日,《广西日报》昭平版正式发行,何香凝亲笔题词:团结抗战,抗战必胜。

1945年1月15日,蒙山县城失守,日军随时可能进犯昭平县城。日军占领蒙山县城前夕,平乐行署专员李新俊获悉何香凝带着孙儿停留在昭平县城,接连拍电报邀请她到八步暂居。张锡昌听取工业合作社职员汇报得知,黄姚是山高林密的小山城,虽然偏僻,但物产丰富且城门城墙高筑,十分坚固,可谓壁垒森严,建议撤去那里继续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何香凝等人听从安排,离开了生活三个月的昭平县城。临别之际,严直方(老同盟会员、国民党立法委员)和韦瑞霖在昭平召开“廖夫人送别会”。会上,严直方和韦瑞霖等分别代表昭平县政界人士和民众,感谢何香凝对昭平人民的关怀。随即,何香凝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

“桂柳相继沦陷,梧邕失守,山河破碎,民众流离,这实在是后死者的耻辱,不特无以对总理在天之灵,且辜负千百万革命烈士为革命所流的鲜血。然而,过去的不必再说了,失之东隅是谁之责?我们不必追问,收之桑榆,这责任就落在我们全国人民的身上。我爱国民党,我更爱祖国。我希望中国能强盛起来。今天,我们的情境仿佛在苦海的孤舟之中,不团结努力,又何能达到彼岸?第二,解决民众疾苦,唤起民众,动员民众,在外交方面,应切实遵守总理临终遗言:我们地大物博,有如此丰富之矿藏,肥美的江山,假如能和英、美、苏团结一致,胜利的前途必有把握。中国的富强,也必能实现……”

何香凝和省直机关以及工作人员乘坐木船,沿着思勤江溯江而上,抵达西坪街后,请轿子翻越大风坳,登上百步梯,来到黄姚镇。天将黑之时,何香凝在迎接人员的护送下进入黄姚街西望楼。黄姚镇政府驻地在宝珠观右侧,宝珠观的道士和准提阁的和尚离去后,闲置成为了镇政府的用房。何香凝等人士被安排在准提阁住下。

《墨菊》由贝智民的弟弟珍藏。

第二天早上,黄姚各界人士慕名来到准提阁探望何香凝,镇长古柏臻请求其作画留念。何香凝即兴画了一幅《雪梅图》赠予镇政府。当时何香凝一边画画,一边热情洋溢地鼓励各界人士团结起来,积极行动,坚信抗日胜利的一天一定会到来。早饭后,何香凝在平乐行署特派员莫承增陪同下,经公会去八步。

到公会时,何香凝住在贝智民家里。贝智民(1912~2004年),时任黄姚中学的校董,是当地的开明绅士。他在黄姚开有一家布店,交友甚广,后来又在八步开了一家德济药房作掩护,真正的身份是中共贺县地下县委的联络站负责人。贝智民见何香凝生活困顿,即扯了几尺布给她的两个小孩各缝了一套衣裳御寒。何香凝说:“我生活虽然艰苦,但可以依靠卖画为生。”当即叫贝智民找来纸笔墨,欣然挥毫为其作了一幅墨菊水墨画赠送给他。此画后来一直由贝智民的弟弟珍藏,是何香凝抗战时期居留桂东的历史见证。当时在场的陈伟士也要求何香凝给他画了一幅。何香凝在公会住了两晚后,由公会区区长陈汉杰派人将其送到八步的廖恩德诊所。

何香凝来到八步,开始住在五洲酒店(位于今八步区检察院),后来搬到廖一明家(位于今八步区物资局附近)住。搬家时行李不幸被窃,事情发生后,专员李新俊非常着急,立即组织了一支自卫队维护八步治安,并派人到英石抓获“贼头”,追回了行李。

何香凝到八步后,经济上仍存在一定困难,生活相当艰苦,祖孙几口人平日多吃咸鱼青菜,很少能买肉吃。当时广东同乡会办的逸仙中学,也从桂林迁到了八步。为了解决随迁员工的生活,学校筹办了一间广怡烟厂。该校的董事长是李济深的同学至交李欣民,校长是粤人刘嘉伟。试制卷烟样品时,刘嘉伟请何香凝去看制作过程,并品尝烟叶。

何香凝在八步期间,除每日在家里教两个孙子认字或讲故事外,还经常与八步的地方官员、开明绅士和民主党派知名人士接触,宣传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联合抗日的主张。孙儿们受祖母的熏陶,也都喜欢画画,把家中的白纸全用完后,何香凝便托广怡烟厂把废纸留下给她,以满足孙儿们的习画要求。何香凝有时也铺纸作画,给人画一两张花卉图。刘校长对何香凝年事已高还在作画十分钦佩。

刘校长看到来向何香凝求画的人很多,感到这样下去确是个问题。当时就提出由他来代订,不收现金,不搞世俗通例,目的是要改善何香凝一家老小的生活……何香凝听后,说可以试试。

经此之后,那些想得到何香凝画作的人,都乐意奉送点礼物。在八步求画的人大多是商业界人士,而且都是景仰何香凝人品的,因而何香凝的生活得以改善。

何香凝在离开八步前往信都县时,认为刘校长为她订立绘画送实物作润笔费之事很风趣,特绘墨梅一幅赠送给他,作为纪念。同时,她也作了几幅画送给当时八步的知名人士,其中送给苏明宗(八步开明人士)的是《莲花》(现已丢失),送给韦冠英(1933年7月到1934年4月任职贺县县长)的是《菊花》(现由韦冠英的儿子珍藏)。

当时的八步是抗日大后方,抗日爱国的文化宣传氛围较为浓厚。虽然何香凝平日里深居简出,在家教孙子认字画画讲故事,但是,如果抗日救国组织邀请她去做抗日演讲,她会义不容辞地冒着严寒出去演讲。

《菊花》由韦冠英的儿子珍藏。

八步有一支由七八十个知识青年组成的政工队,他们经常利用墙报、戏剧、标语等宣传抗日救国。何香凝应政工队队长薛维伦,指导员朱俊发、黄卓林的邀请,曾在灵峰山南面附近的木板房内向队员作以《挺起胸膛 振兴中华》为题的演讲。当时天气寒冷,她身穿大棉衣,围着大围巾,情绪激昂,控诉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历数蒋介石出卖革命的罪行。专员李新俊从始至终在旁陪同。演讲后,政工队的领导人薛、朱、黄三人邀请何香凝到山海饭店(位于今八步区检察院附近)就餐。席间,何香凝谈到蒋介石在桂林紧急疏散时曾委派要员送函“邀请”她去重庆并送一百万元给她作为旅费及安家之用,她不去也不收支票,而是在信封的背面题了四句诗(其中后两句是:“宁甘卖画营生活,不用人间造孽钱”),把支票原封退了回去。

当时,有从广州、韶关、肇庆疏散来的一批旧军官到八步,与八步其他职业军人组成了约100人的“黄埔军校同学会”,因廖仲恺曾是黄埔军校的党代表,同学会成员都尊称何香凝为“何师母”。何香凝到八步后,以副专员郑清潍为会长的“黄埔军校同学会”曾在东门饭店(位于今人民路与体育路交叉路口西北角)设宴招待何香凝。何香凝在宴会上讲了话,其中介绍了她过去曾卖首饰支援黄埔军校建设的情况,同时号召大家组织起来抗日救亡。席间,在座的苏明宗向她问起廖承志的情况,当时何香凝心情沉重而又愤慨地说:“蒋先生(蒋介石)不讲信义,现仍将廖承志扣留在重庆。”

廖士汉新居落成后,何香凝到其家暂住,并赠画《腊梅》,此画现在贺州市博物馆收藏。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中共中央指示八路军香港办事处廖承志,负责护送滞留在香港的民主人士与文化精英,何香凝、柳亚子、茅盾等人均在其列。廖承志完成这一工作之后,被叛徒出卖,于1942年5月遭到国民党特务逮捕入狱。何香凝在韶关得知爱子廖承志被捕,四处奔走,耗时近一年时间竭力营救,但终究未果。在此情况下,何香凝只好在中共组织的安排下,与儿媳经普椿、孙女廖坚坚、孙子廖恺孙先到桂林。

临江中学校长李镇,通过八步开明绅士、临江中学校董伍展明,两次邀请何香凝、柳亚子等到临江中学演讲,讲话中何香凝多次揭露蒋介石的罪行。

日军入侵广西后,经常出动轰炸机对广西各地进行狂轰滥炸,八步也因此常有空袭警报。为了何香凝的安全,李新俊曾安排她搬到沙田马鼻村狮子岩的贺县中学(当时由贺县县城贺街搬迁到该处)住了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何香凝与疏散到八步居于临江中学的梁漱溟等民主人士,到曾就职黎元洪总统府顾问的张延辅的“步影山庄”议商国事。

1945年春,何香凝携家人来到信都县国会议员、廖氏宗亲廖士汉家居住,那时信都中学在放寒假,很多人送来宣纸请她画画,她只是有选择地画几张,并没有来者不拒。廖士汉一好友赖又莘想得到她的画,写了一首诗《春晨》赠她,得到她的赏识,于是来往唱和了好几首诗,何香凝还画了一副《落枫》画赠予赖又莘,并题有诗句:“半匙丹粉红于血,滴染云笺写落枫。”

1945年7月,当时的信都县县长曾召集党政各界人士,邀请何香凝在信都中学礼堂,作以“抗日必胜”为主要内容的讨蒋抗战演讲,当时约有300人参加。正讲得慷慨激昂,忽遭日寇飞机袭击,警报拉响。何香凝当即对师生们大声说:“不要怕!不要走!我们有的是热血……”政府机关人员和师生们都肃静地听着她演讲,没有一个离开会场去躲避。这次敌机轰炸了信都河滩中的一艘碾米船,炸死了几个人。幸亏何香凝临危不惧,要不然没有经验乱跑出去的学生,只能徒然成为日机轰炸的目标。

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间何香凝祖孙四人,从信都县经梧州辗转广州重回香港。

何香凝手迹《落枫》,现由赖又莘后人珍藏。

图为何香凝在信都住过的地方——廖士汉旧居。(韦国强摄)

(本文是贺州市政协办公室农业科科长马素丽收集古冬凑、江雨晴、乙茜等的资料整理而成。)

责任编辑:傅燕兰

猜你喜欢

何香凝抗日
纪念何香凝逝世50周年暨何香凝美术馆开馆25周年展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胜地 多彩阳湾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愿年年此夜人月双清(下)
何香凝:同盟会里的“傲骨贤妻”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
抗日英雄万全策
抗日英烈马威龙
《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等5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