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乡打夯歌

2016-03-28左志国

当代人 2016年3期
关键词:领唱泥鳅

左志国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河北的农村盖房子,一般离不开打夯。

打夯分石夯和木夯两种,石夯用于打房子的地基,木夯用于打墙体。石夯是一块下面稍大上面稍小、近似长方体、大约一米来高的石头,石头上端有两个浅槽,浅槽里边绑着两根木柄(小一点的石夯也有用四根竖柄的)。打夯时由四个人(也有八个人抬的石夯)抬升一米来高,让石夯自由落下,一个点打上三四次,就可以将土夯实了。

打夯的关键是“气”和“齐”。“气”是一种昂扬兴奋的气氛,“齐”是整齐默契的配合。为了获得“气”和“齐”,打夯时需要喊号子。这种号子粗犷悠长,豪迈有力,曲调单一却不乏魅力,听起来像催动千军万马的军歌,就权且把它叫做打夯歌吧。打夯歌须由一个经验丰富的人领唱,其他人相和。领唱者是打夯队伍的总指挥,他首先拉着长声唱道:“提起夯来走着吧。”其他人和道:“提起夯来挪着吧。”同时大家将夯稍稍抬起,放在准备夯实的点上。领唱的人再唱:“提起夯来打着吧。”这句是告诉大家要来真的了,必须高高抬起夯来,狠狠地打。大家心领神会,高声和道:“提起夯来戳着吧。”同时一齐用力将石夯抬至齐胸高,再让其落下。领唱者可以根据情况决定一个点打几下,如果觉得某个点打得不到位,可以唱道:“再打一打哟。”其余三人就必须和道:“再戳一戳哟。”一般来说,地基一米多宽,在这个宽度内,石夯的点一般需要打三列或者四列。一个点打好后,需要挪一个点,挪哪一个点,得听领唱的。如果他唱道:“一溜一行地挪着吧。”就是告诉其他人,石夯要顺着往前挪下一个点。这时其他人就会和道:“一溜一行地走着吧。”同时将夯向前挪一下;如果领唱的唱道:“当中间地挪着吧。”那么就是告诉大家,石夯要平行往里边挪一个点。这时其他人就会和道:“当中间地走着吧。”同时将夯平行着往中间挪一个点。有时候,领唱者为了让大家稍微喘口气,就故意唱一句生僻的歌词,其他人一时和不出来,夯就抬不起来了,大家哈哈笑一阵儿,体力恢复一些,再重新开始。

领唱者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随机编词。有一次,三娃家请人打夯,保成负责领唱。保成生得腿长胳膊长,走起路来步幅很大,胳膊甩得老高,人送外号大甩手。打夯开始前,三娃家蒸的窝窝头儿不好吃,菜不见肉,也缺油水,人们没吃饱有意见又不好明着发作。大甩手领唱时编了一套词,生逼着三娃家给大家割肉打酒。他编的歌词是:

大伙儿使点劲哟,哎嗨哟。

一会儿有肉吃哟,哎嗨哟。

东家打了酒哟,哎嗨哟。

叫你喝个够哟,哎嗨哟。

三娃听了这词,脸红一阵儿白一阵儿,只得备好酒肉招待大伙儿。

村里有一个四五十岁的妇女,年龄不大辈分很高,几乎是全村人的奶奶,她男人在家排行老五,所以人称五奶奶。五奶奶生活在农村,无奈“天生丽质难自弃”,皮肤白皙、细腻、光滑,得个外号“白泥鳅”。由于她辈分儿高,人也豁达,所以男人们都爱开她玩笑。有一次她在打夯队伍旁边路过,领唱者就打上了她的主意:

大家往东看哟,哎嗨哟。

泥鳅过来了哇,哎嗨哟。

泥鳅白又嫩哟,哎嗨哟。

真想吃一口哟,哎嗨哟。

正当大家乐滋滋张着大嘴唱的时候,却不想“白泥鳅”手里攥着一把灰土,走到跟前往打夯队伍里一扬:“兔羔子们吃去吧。”大家眼睛被眯了,嘴里也进了土,哈哈笑了起来,夯也打不成了,就趁机吸锅烟小憩一番。

这种打夯歌,尽管只是简单地循环往复,但唱好绝对不容易,特别是领唱者,需要声音高亢,富于鼓动性和感召力,否则一会儿大家精神不集中了,力气就没有了,夯也就没法打了。我村有一个五十多岁的汉子,真名我不知道,人们都叫他三猫鼻子。三猫鼻子是出了名的领唱者,尽管文盲一个,却不仅声音洪亮,领唱的歌词还随机变化,曲调悠长富有磁力,他一领唱,大家精神劲儿十足,一点也不感到累。现在想来,他的歌声,可能达不到战国时期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的境界,但估计《水浒传》中铁叫子乐和也不过如此吧。像“抬”房子打地基这种小活,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他曾经在全县兴修水利的工地上,站在高处,不用话筒,“裸嗓”同时为五六组打夯者领唱,出尽了风头。因为当时修水利工程的民工来自全县各地,所以他在打夯领唱方面,可谓“誉满全县”了,着实为我们村争了一把光。

在我看来,打木夯与打石夯相比,趣味就差些了。木夯,就是一根两米来长、直径二十来厘米的圆木,圆木中段镂出四个柄。打夯时将夯竖起来,由两人分别抓住柄,再开始打。为了统一节奏,一人喊:“哼!”另一个相和道:“哈!”如同夏天池塘里青蛙呱呱的叫声。可能是为了防止单调吧,有时一个人故意将声调变一下,另一个人就相应地也把声调变一下。这样“哼哈、哼哈”循环往复,两个人随着节奏将夯举起落下、落下举起。如果套用鲁迅先生关于“杭育杭育”派的论述,我们家乡的这种打夯歌就应当属于“哼哈哼哈”派。

编辑:刘亚荣endprint

猜你喜欢

领唱泥鳅
泥鳅笼
献辞
捉泥鳅
会叫的泥鳅